買房後壓力有多大?網友:工資2萬,房貸6千,不敢辭職!
房子這些年的屬性變的越來越重要了,以前大家對於房子的概念就是能住就行,至於在什麼地方好像並沒有那麼重要,但隨著城市化的推動,人們對於房子的概念漸漸有了變化,更加傾向於城市裡的商品房,而且還是配套各方面都完善的房子,這類房子確實能夠給自身帶來很多附屬價值,不僅能夠自住還能夠保值增值等,但這樣的房子價格也是不菲的,現在買套百來平米的房子,總價要上百萬,首付都要幾十萬,而幾十萬的首付足以在農村修一個面積更大裝修更好的房子了,可大部分人依然是前僕後繼的想要在城市裡買房,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甚至有些人想買在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不可否認房子價值是最大的,一套房動輒幾百萬,能夠讓後代有更高的起點,接受更先進的知識文化,理論上來說買房肯定買在一線城市好,可對於大部分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想在一線城市買房很難,廣州可能還輕鬆點,在其他幾個一線城市買房,月薪沒個四五萬元,想都不要想,但總有人為了在一線城市買房,不顧自身的經濟能力強行上車,最終就落個不上不下處境尷尬的境地。
最近有一位網友就吐槽了自己,他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子,他在央企月薪2萬元,因為買的早,所以房貸只有6000元,孩子已經三歲了,但他現在每天倒幾趟地鐵上班,每天來回通勤時間上百公裡,每天留給自己的時間很少,壓力很大還不敢辭職。
對於這名網友的吐槽,筆者沒有什麼太好的建議,只能說他當初自己沒有權衡好自己的經濟能力,月薪2萬元對比月供6000元,表面上只佔到了總收入的30%以下,但想在上海過上好點的生活真的很難,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每個月生活的開支、小孩的教育開支都要上萬元,一個月基本上存不下錢,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如果只有房子沒有存款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你的家庭不能出現急需用錢的情況,一旦出現,那就是很大的打擊,可現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哪有沒不急需用錢的時候,就看是什麼時候。
其實這就是活生生的透支買房的例子,並不是別人認為的,只要首付買了房子就萬事大吉了,就可以坐等賺錢了,筆者一定不止一次強調,買房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過度的透支自己的經濟能力,對於日常的開支一定要精打細算,不要只想著先上車,不然車上了,想下車就難了。就像這位網友一樣,在筆者看來以他的經濟實力,只適合去上海周邊的二線城市買房,不適合在上海這種城市買。
一線城市房子雖有很大的價值,但也非常考驗家庭的長久經濟能力,前不久筆者還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吐槽說,04年在北京買的房,現在好不容易房貸快還完了,可現在又要操心起孩子的買房,可以說世世代代無窮盡啊。所以,買房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上車,在大城市買房不是短期壓力,而是長線,除非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