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這句話真實的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大學畢業後,多數年輕人會選擇到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闖一闖、看一看,每個人都抱著努力拼搏,在大城市紮根立足的美好願望。
然而,真正能夠留下來在大城市裡擁有一個家、佔據一席之地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因為即使拿著回鄉發展的朋友們幾倍的工資,在支出房租、生活費後,也難以應付高昂的房價。更何況,房價一路看漲,靠死工資攢錢買房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那些孩子留在了大城市的父母,只好窮畢生積蓄、掏空老本為孩子湊一個首付。而買了房的年輕人們,從此以後的人生就好像賣給了房子。為了還房貸不敢隨意換工作、不敢生病、不敢得罪老闆同事、不敢亂花一分錢,而這個過程要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買房真的太難了!
買房難這個問題在人口眾多、土地資源稀缺的香港更加嚴重。據調查,香港人均住房16平米,「棺材房」、「鴿籠房」這樣的詞彙就是起源自香港的。近年,有不少導演把買房困難這件事搬上大小銀幕,但是最直接粗暴、最瘋狂大膽的當屬這部《維多利亞一號》。據說電影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電影中女主是一名銀行職員,為了買房兼職做了三份工作,從不參加同事的聚餐、旅行各類活動,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能買到維多利亞一號的海景房。因為爺爺曾是海員,加上家裡狹窄逼仄的環境以及拆遷的童年陰影,女主對買房這件事有著異乎常人的執著,尤其一定要買到家對面的維多利亞一號。
原本買房的錢已經馬上要存夠了,結果不幸的事接二連三的發生。先是父親得了癌症沒有告訴她導致保險瞞報失效,接著向男友借錢以及跟銀行貸款也宣告失敗。父親再次病發的深夜女主為了不讓父親拖累自己買房於是放棄對父親採取救治手段,任期病發窒息而死。由此拿到了保險賠償的200萬。結果付了定金後,房主夫婦坐地起價不肯按照之前談好的價格賣給女主。被逼走投無路的女主精神崩潰深夜潛入維多利亞一號,連殺了11人,導致整棟大廈變兇宅,終於如願以更低的價格買到了想要的房子。
這部影片雖然很血腥殘暴,也很大膽誇張,但它確實直白的言明了如今這個社會買房的困難程度以及多數人對於擁有一套房子的執著。如今,很多北漂族為了能夠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惜每天花4-5個小時在通勤路上,去河北、天津安家,在北京上班。巨大的生活壓力、長時間的通勤路途、高強度的工作、飛漲的物價房價已經日漸壓垮現在的年輕人。脫髮、失眠、貧窮成為困擾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在這些壓力下,大家已經無力思考無力創造,喪失了對生活的希望與熱情。「少年強則中國強」的少年們大多數都死在了房價這個門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