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姐日常VOL.44
風浪之中,
獨立態度是我們擁有靈魂挺拔的底氣。
新一期的《姐妹們的茶話會》大家看了嗎?茶話會發起人趙小棠與嘉賓周筆暢,還有來自各國的「嗑友團姐妹」在線熱聊起女性買房那些事。
對於#女性買房#這個話題,姐妹們談話熱情格外高漲。芭姐發現,原來各國對買房觀點的差異居然有這麼大!
首先,姐妹們一起聊了聊各國女性買房情況,來自烏克蘭的嘉賓喬麗婭分享了一些自己國家的人們對於買房的態度。
原來在她的家鄉,房子大多數時候是由國家分配,人們只需要努力工作就會獲得自己的家,所以他們並不會把買房看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而來自馬達加斯加的林夏則表示,因為他們國家裡一些地區的經濟限制,很多人別說買房,甚至不能住上有屋頂的房子......
而放眼我們國家,越來越多的女孩當起了房主,而且正在逐步佔據房地產市場的主舞臺。
據芭姐了解,近幾年中國女性購房佔比已逐漸超越男性;尤其是2018年以後,女性購房佔比維持在50%以上,北京、上海、深圳的女性購房用戶均多於男性。
數據來自@貝殼研究院數據、@居理新房大數據研究院
於是茶話會的姐妹們針對這個現象,發出了新的靈魂拷問:女性已經逐漸成為買房的主力群體,那女性買房意味著女性獨立嗎?
趙小棠和大家說,在父母教育的影響下,她覺得女性需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是屬於自己的個人財產,而且買房是和經濟獨立掛鈎的。
周筆暢說,隨著自己慢慢地長大,一系列麻煩的事情會接連出現,經歷過之後就會想要有一個安定的地方住下來。
「希望女性可以作為獨立個體去存在。」
其他的姐妹也紛紛拋出自己的觀點:
喬麗婭覺得房子對於女性來說是一種保障,尤其是經濟困難時期,可以緩解生活壓力。
陽離子說:「女性買房這件事,是女性在最高層次向大眾宣告自己的經濟獨立......我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我不依賴男人。」
愛黎分享了自己一位中國朋友在上海創業並獨自買房的事情。她認為中國女生很了不起,她們都願意靠自己的努力打拼。
林繪梨華透露自己最近一直在北京看房,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小窩:
「我覺得女性買房是獨立的表現,房子也可以給自己安全感。」
結合茶話會姐妹團們的討論,芭姐覺得買房這件事,是許多女性都在努力的方向。對她們來說,就算現階段能力暫時有限,也願意努力工作、認真理財,為以後的買房計劃做準備。
她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執念」呢?
首先芭姐覺得,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認為房子就是安身立命之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而房子就是擁有溫暖小家的前提。
尤其是這幾年,更多的人削尖腦袋想到大城市紮根,這過程中因為背井離鄉、四處奔波帶來的漂泊感是不可避免的。而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避風港,能彌補許多歸屬感和安全感。
除此之外,芭姐認為女性買房是女性經濟獨立的一種表現和延伸。
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在任何關係中都懂得不過分縱容、也不過分依賴。在這些女孩看來,「我可以自己買」比別人的一句「我可以養你」更加浪漫。
也許正因為這些原因,現在女性買房數據猛增。手持「麵包」是她們的選擇,獨立自主是她們的態度。
芭姐也和茶話會姐妹團一樣,鼓勵女孩們都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去存在。無論是不是選擇實現買房自由,做到思想和人格獨立也是關鍵。
聯繫生活實際,你覺得一名獨立女性需要具備怎樣的特性?你為真正的獨立做出過怎樣的努力?
芭姐搜集了粉絲們的意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吧!
獨立女性,
需要具備哪些特性呢?
@小朱
我認為獨立女性的特質有堅強勇敢、清醒理智的頭腦和不依賴於他人有主見。獨立並不意味著「女漢子」「獨居單身」而是思想上、靈魂上的不依賴。
至於買房子能否證明女性獨立,我覺得能夠,起碼可以證明經濟上的獨立,也是我追求的長遠目標——不依靠他人,不依靠婚姻,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或大或小的小窩。
@唐錦明
我認為女性的獨立首要是精神獨立,其他諸如經濟獨立等方面都以思想人格獨立為基礎。但是同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這幾天「女性買房是獨立的表現嗎」「大城市的女孩為何愛買房」等話題衝上熱搜,評論不乏有打壓女性的發言。如果女性思想行為感情上有過於強烈的依賴感,被「戀愛腦」「媽寶腦」衝昏理智,那麼即使有獨立優越的經濟實力,依然會被pua,喪失生活感情的主動權。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沒有經濟基礎,獨立的人格也有可能會被現實打壓,使人被迫屈服。多少女性備受痛苦婚姻煎熬卻偏偏無法離婚,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家在農村,沒有房子,住的是男方的房子,自己的娘家是兄弟的家,一旦離婚,將沒有去處。
多數大城市女性都有了獨立的經濟和思想,我更希望那些圍著灶臺轉的女性可以抽離出家庭主婦、免費保姆的生活,找一份舒心哪怕薪水不高的工作也好,自駕出行環遊中國哪怕年過半百也好,沒必要因為所謂的傳統、「家庭」拘束自己的一生。
@塔塔
女性經濟獨立作為和男性平等生活相處的籌碼之一,經濟獨立是女性爭取自身地位的最直接表現。
但經濟獨立只是手段,思想和人格獨立才能讓女性在與社會的博弈中保留更大的空間,不被傳統思維同化,不被社會狀態定義,不被他人言論淹沒。
@Marvelous
最近看了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的故事,她就很好地詮釋了一名獨立女性應有的樣子,超脫平凡生活的精神獨立,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代。
我們生活在一個倡導「安居樂業」的大環境下,當今社會,女性買房越來越多,其實無論是否身為獨立女性,有一個自己的房子這始終是自己的依靠。所以我認為買房直接證明了女性獨立。
作為一名獨立女性,最應該要擁有的是堅定且完整的自我,能夠自己把握人生的走勢。在有限的時間內為自己爭取多一點點的「自由」。
@荔大枝
我認同「獨立是依靠自己和依靠別人兩種能力相結合」的觀點。
房子作為目前市場價格最高昂的商品,除了能給女性獨立的空間,更能直接證明女性的經濟實力。「能獨立買房」的女性,其工作和賺錢能力已經得到了回饋和認可。
但是否沒有獨立買房的女性就一定「不獨立」,或者能獨立買房的女性就一定是「獨立女性」,我覺得未必。
人是群居動物,生活關係多元。舉個例子,一位通過積攢自己勞動所得報酬,再以家庭為單位購房的女性,我們也不能說她就不是獨立女性。
獨立除了經濟獨立,更是一種人格獨立,是一種離開誰我都能過得很好的底氣。擁有自己的房子是這份底氣的一種表現,但並不是唯一的表現形式。
「依靠自己」是種能力,「依靠別人」是種智慧。不得不說男性有時候也依靠女性,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依靠,但作為女性我們要掌握好其中的進退取捨,通過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大的主動權,永遠保有選擇的權利。
@與點
我認為經濟獨立,並不僅在於拿到一份工資,購買一些消費品。事業帶給女性經濟基礎,能拓展視野,愛情與家庭不再是生活裡的全部。擁有一份事業,不管它輝煌還是平淡,把它當作人生規劃裡的一部分,女性在事業上成就自我。
花錢之外,女性更應該增強理財與抗風險意識,才能為人生做更長遠的打算。空閒時間學一點理財、做一點投資,豐富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自己享受生活的時間。
@我是你的救命藥
對於獨立,我的母親給我一個正面以及反面教材,在經濟上獨立的她,能夠自己買房子,喜歡的東西可以用自己掙的錢去買,但是在思維方式上卻又沒有從靈魂中剝離出舊時代的糟粕,雖然是掙錢和有社會地位的,卻想著自己不配擁有更好的生活,也體現出來一部分女性的愛情自卑論,明明很優秀,卻愛自我否定。
女孩兒,這一世可能不長,但是你要好好過餘生,女性獨立是對自己一個最棒的禮物,不聽信讒言不否定自己,美美地過好自己。
@IVY
我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女性。
首先是經濟自由。我現在上大學,家裡每個月給生活費。即使我再獨立,也算不上真正的獨立,我還不能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靠自己活下去。所以,我大學畢業的首要目標是讓自己先生存下來,再去追求更高的層次。未來無限,不設限,說不定我還能買好幾套別墅呢。沒有別墅沒有關係,別給自己整那麼大壓力,不買房咱還能做別的事情呢,畢竟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長,而且,爸爸媽媽的家最溫暖。
除此之外,還要有遠見的判斷力,並且有能力好好保護自己、關愛女性。
我覺得任何一位女性都可以成為獨立女性,只要她想,而且她敢。沒有誰能阻止得了一顆赤誠的心。獨立女性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也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也是在不斷成長變化的人。
看完大家的留言,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沒有感觸呢?
芭姐覺得,買房是女孩們的一種選擇,是一種能不斷鞭策她們向前努力的目標。這其中最讓人觸動的,是她們背後那股忠於自己內心、熱情擁抱生活的態度。
在文章的最後,芭姐希望大家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堅強的獨立。💗
BAZAARDaily
你覺得作為獨立女性
應該擁有怎樣的特質?
有故事想說給芭姐聽?
想和芭姐聊聊心事?
編輯:Miffy
文字助理:Y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