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一號》:為了攢錢買房,一個女人能瘋狂到什麼程度?

2021-01-09 陳清輕

曾經有一個階段很愛看恐怖片,喜歡體會腎上腺素飆升帶來的緊張刺激的感覺。

但即便在這個階段,太血-腥的也一直不在我的觀看範圍之內。

後來隨著年齡增長,竟然也能看下去了,畫鬼畫妖,無非是為了刺貪刺虐,何必那麼在意表面而錯過了好影片。

《維多利亞一號》就是一部比較血-腥的影片,當年在義大利舉辦遠東電影節時,一個男觀眾當場嚇得暈倒,頭撞破去縫了幾針,另有兩名觀眾也感到不適暈倒。散場後,一名女性邊嘔吐邊找導演彭浩翔籤名。

這些例子都是在彭浩翔的書中真實記錄的。

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能讓觀眾產生這麼大的反應?

阿嫦(何超儀飾)是一個普通白領,她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想要在維多利亞一號買一套房子。

維多利亞一號是什麼地方?

它矗立在維多利亞港旁邊,一開窗就能看見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最有名的一張明信片,它的夜景被稱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另外兩處分別是日本函館夜景和義大利那不勒斯夜景。

可以想像,維多利亞一號的房價有多貴。

阿嫦只是一個家境普通、工作普通的女孩子,為了湊首付,她只能拼命攢錢。

她白天當話務員,打無數個電話,聽很多人的質疑、嘲笑、吼叫,口乾舌燥地談成一單才有提成。

下班後來不及吃飯,兼職去賣包的店裡推銷,陪無數個笑臉,看很多個冷漠的背影,只是為了多賣出一個包。

跟同事們一起利用職務之便賺外快,拒絕跟同事一起出遊;買的夜宵忘了吃也不丟掉,第二天會拿來當早餐。

就連跟男朋友小杜(陳奕迅飾)去開-房,也只是開鍾-點-房。

正在阿嫦拼命攢錢的時候,阿嫦的父親徹底病倒了。

由於父親不小心隱瞞了病史,治療所花的費用並不能報銷,如果繼續治療,將花費一大筆錢。

阿嫦去找男朋友小杜借錢,這個平時開-房都捨不得花錢的男人,理所當然地拒絕了。

父親肺病犯了,需要呼吸機,阿嫦狠心地奪在手裡,不給父親戴。任憑父親在背後怎麼拉扯她,她都無動於衷。

父親終於去世了,她拿到了保險公司的賠償。加上自己多年來省吃儉用攢下的錢,終於能付首付了。

但籤合同當天,偏趕上樓價瘋漲,房主寧可賠付違約金也不願按照原價出售,一定要加價50%。

任憑阿嫦怎麼爭取,房東都不為所動。

受到打擊後的阿嫦,有了一個大膽的殺戮計劃。

阿嫦晚上溜進了她夢寐以求的這幢大樓。

她先去了監控室,裡面的保安正在閉目休息,她悄悄從背後在他的脖子上套了一個圈。

隨後她又進了一個孕婦家,將孕婦和菲傭全部殺-死,孕婦的老公回來後,亦沒能倖免。

在洗手的時候,聽到樓上太吵,又上樓殺了正在群歡的三男兩女,連同前來調查的兩個警-察。

因情節過於香豔刺激,建議看血-漿片會感到不適的,等自己心理承受力夠的時候再觀看。

幾天後,正在上班的阿嫦接到電話,房東急切地想將房子賣給她,並且表示還可以再商量。

阿嫦終於如願以償搬進了她夢想中的大房子。

然而,就在搬進去那一天,她發現房間小得放了衣櫃就沒法放得下床。

她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的維多利亞港,電視裡傳來全球股市大跌的消息,這就意味著房價很快就降了。

為了這個房子,她做的一切,值得嗎?

導演彭浩翔在片頭打出的字幕是「一個瘋狂的城市,要生存,就要變得比她更加瘋狂。」

我不是很認同這句話。外在世界確實會影響我們,但我們的內在始終是由自己控制的。

有人會覺得阿嫦讓人感動,她非常有原則:一切只是為了年少時的夢想,為了那顆初心。

但遇到父親的治療費用不能報銷這一意外,遇到房東突然提價50%這一意外,她還是死守夢想,抱緊「買房」的原則,不肯變通。

逼她瘋魔的不是房價,而是她自己。如果一個人不會隨境而轉的話,只會自己逼死自己。

再者說,執著追求的那個東西就一定是好的嗎?彭浩翔用影片中的細節——房間連一張床也放不下——就已經暗示了:所執皆為虛幻。

國學大師曾仕強說過,「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三十歲之前不要有什麼原則,因為你還太小,智慧還達不到,很多原則是錯的,三十歲之後可以有自己的原則,那時你已經足夠智慧。

有夢想和原則很好,但在實現夢想、堅守原則的路上,不知變通,不會境隨心轉,只會一條路走到黑,這就危險了。

電影中好玩的一點是,影片一開始字幕出現「根據真實兇殺案件改編」,而後又出現「本故事純屬虛構」。

我想,導演是在提示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有過跟阿嫦類似的夢想,甚至為了實現夢想有過大膽瘋狂的念頭,此為「真實」;而影片展示了如果一個普通人真的採取了瘋狂的舉動會怎樣,此為「虛構」。

沒有任何夢想值得你瘋狂地、無人性地付出。

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鏡頭,是阿嫦像往常一樣,跟男朋友小杜相約出來,小杜將車停在路邊。

阿嫦從後面走過來,將正在喝的飲料放在車頂,然後跟坐在車裡的小杜說了一句:「分手吧,渣-男。」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這段愛情中,小杜明顯是不愛阿嫦的,阿嫦的父親重病,小杜也知道阿嫦一直以來想買維多利亞一號的夢想,但是他沒有借錢給她。甚至去開-房,小杜也不會付房費。

最後阿嫦終於醒悟了過來,斷了「我執」。

同樣都是執念,阿嫦對房子的執念,苦大仇深,最終造成了不可挽救的後果;而對於感情的執念,她很輕鬆地斷了,雲淡風輕。這是否是導演對觀眾的一種提示呢?

《維多利亞一號》表面血-腥,但導演想要講的道理,還是很溫情的。

相關焦點

  • 《維多利亞一號》:買房有多難?為了買房敢殺人你信不信?
    大學畢業後,多數年輕人會選擇到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闖一闖、看一看,每個人都抱著努力拼搏,在大城市紮根立足的美好願望。然而,真正能夠留下來在大城市裡擁有一個家、佔據一席之地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因為即使拿著回鄉發展的朋友們幾倍的工資,在支出房租、生活費後,也難以應付高昂的房價。更何況,房價一路看漲,靠死工資攢錢買房是根本不可能的。
  • 《維多利亞一號》一個被房價逼瘋的女人,當上了連環殺手的故事
    影片開始,就看到一個放在人堆裡都需要扒拉半天的平臺銀行話務員鄭麗嫦。鄭麗嫦有一個夢想,就是在香港這個城市買下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啊,這個夢想的美好和其背後的壓力相信我們所有相信要買房的人都感同身受。
  • 《維多利亞一號》:女主為了買房連殺十二人,甚至拔了父親的氧氣
    長大後逐漸明白,房子其實就是一個家,一個屬於自己療傷的港灣。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維多利亞一號》,講述主角為了能買房拔了父親的氧氣,為了能買房連殺11人,為了能買房把住宅變兇宅。該片的女主是何超儀,賭王何鴻燊的女兒,不過很不幸何鴻燊在今年5月26號去世,享年98歲。
  • 香港黑色恐怖片《維多利亞一號》:賭王女兒化身殺人魔
    某銀行話務員鄧麗嫦(何超儀 )自幼生長在一個平民家庭,她始終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努力賺錢買一套可以看得見大海的房子。為了這個目標,阿嫦努力辛苦地工作賺錢。眼看就要存夠維多利亞一號的首付,卻趕上了樓市瘋漲,籤合同當天房主反悔,寧可賠付違約金也不願按原價出售。
  • 萬丈高樓平地起——《維多利亞一號》!
    萬丈高樓平地起——《維多利亞一號》!紅顏秀影,今天就為大家短評一下這部重口的香港電影。在國內導演中,彭浩翔從來都是特別的存在,沒有濃墨重彩的大場面,沒有時代變遷下的人物命運,他像是都市人的斯斯耳語。《維多利亞一號》是彭導自己比較喜歡的類型,主創人員也是一種喜歡cult酷小孩,還沒拍《七月與安生》的曾國祥,從演員轉行做了特效化妝師的連凱,故事的情節遵從「三一律」,將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天之內,又插敘女主的成長片段。
  • 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維多利亞一號》,貧窮會使人變得毫無底線!
    滿地的鮮血映照著兇手的內心,但誰也沒有想到兇手竟然是一個女人。這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維多利亞一號》。講述了一個弱女子是如何闖進維多利亞壹號大廈釀成12人死亡的慘案,但是現實往往比電影還要恐怖。2007年10月30日晚23:05,這個女人走進維多利亞大廈,先是勒死了保安毀掉監控,然後徑直走進一戶人家,女主人曾經與女人在電梯中相遇過。此時她正向電話裡吐槽著老公的夜不歸宿。
  • 看《維多利亞一號》的故事
    《維多利亞壹號》Dream Home港人拍電影一向擅長以小見大比如《天水圍的夜與霧》,比如這部《維多利亞一號》,香港底層人士因為買樓如何苦苦掙扎,最終走上了一條血路,國內講買樓把人逼瘋的尺度最大大概就是《蝸居》
  • 香港高房價引發的一系列慘案,至今再看《維多利亞一號》仍有陰影
    一個溫柔的片名,卻藏著瘋狂的血腥殺戮。這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第一印象。《維多利亞一號》是借恐怖電影之名來控訴香港地產商的無良,在雷同的背景下來看,多少也心有戚戚焉。細數女主在電影中先後殺了11人,殺人的方法都是最原始的,以加長角色死亡的時間,使血淋淋的暴力能展現在觀眾眼前。我記得彭浩翔執導的《出埃及記》裡面有一句話:「原來事實荒謬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沒人信。那部電影不是講荒謬性,而是講沒人信。」
  • 黑色香港電影《維多利亞一號》。誰知道房奴
    今天我要介紹一部香港電影《《維多利亞一號》》,發行於2010,在豆瓣中的得分為7.2。該片由香港新一代導演彭浩翔執導,由彭浩翔、曾國祥和尹志文編劇,主演何超儀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女兒。張是一個在銀行工作的電話接線員。出生在平民家庭,小時候被強拆。
  • 有些人省吃儉用一輩子,捨不得花,一直攢錢是為了什麼?
    舉個例子,能用手洗的,絕對不用洗衣機洗,因為這樣浪費電,但他們其實不知道浪費的水會更多。但手洗衣服還有個好處就是,有很多很多的水可以用來衝廁所,這算是很省吃儉用的吧。再有,洗臉洗腳需要的熱水,也從來不會在熱水器上去接,而是自己在天然氣上燒熱了之後,或者用電熱水壺燒熱後拿來洗臉洗腳,這樣的習慣一直都沒有改變。說到旅遊,我父母更是沒有一次專門去哪裡旅遊過。
  • 何鴻燊女兒差點當影后,黑色港片《維多利亞一號》,房奴的痛誰懂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2010年上映的港產電影《維多利亞一號》,該片在豆瓣評分為7.2分。本片由香港新生代導演彭浩翔執導,編劇有彭浩翔、曾國祥和尹志文,主演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女兒何超儀。故事的主人公鄭麗嫦是一位在銀行上班的話務員。阿嫦出生在平民家庭,小時候家裡被強拆。
  • 跟程式設計師學攢錢,做一個輕鬆的「表哥」!
    許多人買房、買車、旅遊、讀書,都是靠工資攢出來的。至於攢下來的錢,很多人說是因為你工資高,這句話只有30%是對的,剩下的70%,靠的是科學方法,即通過量化和習慣培養來達到攢錢目的。千萬別低估了儲蓄的價值。80%的工薪階層,他們的第一桶金真的是源於儲蓄。年輕人到底如何攢下人生第一筆錢呢?
  • 為了目標,你能努力到什麼程度?
    你能努力到什麼程度收到過好多家長的提問,「為什麼我的孩子很努力,卻總是收不到成效呢?成績總是上不去呢?」那麼我反問你,「為了目標,你能努力到什麼程度?」你能努力到什麼程度學習並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而上面這些人,也並沒有所謂的學習方法,但有一個唯一的共同點,那就是一點一滴把事情做到極致。
  • 一個女人能髒到什麼程度?睡100年不清潔臥室,來訪者都抓狂了
    一個女人能髒到什麼程度?睡100年不清潔臥室,來訪者都抓狂了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一個女人可以髒到什麼程度?100年不清潔臥室,來訪者都抓狂了。答案是否定的,女性也可以很不講衛生,國外一位老太太的家庭衛生的記錄引來了一些媒體的採訪,根據這位老太太自己表示,她不愛打掃是有原因的,因為她住的房子有一個老人住過。如果頻繁地去打掃的話,會破壞這一份歷史感,所以除了會對廚房少做清潔之外,其他地方幾乎是置之不理的。
  • 58同城:懶得談戀愛,攢錢為買房,這屆成年人事業心有點野
    隨著雙十一的臨近,電商們熱情高漲,提前半月有餘就開始了活動預熱,而雙十一本身的另一個含義——光棍節卻鮮少被人提起,《2019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單身人數達2.4億,其中以90後居多的單身人士面臨著買房和結婚的雙重壓力,房子和愛情哪個才是第一位的?當代單身人士對這個問題都是怎麼看的呢?
  • 女人,不要等一個不願意娶你的男人
    無論是對男人而言,還是對女人來說,結婚都是一件會影響終身的大事。挑選到一個合格的配偶,是每個人的心願。結婚,需要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首先,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相識相知,相遇相愛;其次,他們需要經歷一段不短不長的戀愛時光,互相磨合,互相了解對方的為人和生活習慣。
  • 女性別傻了婚前買房 婚前買房的女人不能娶 男為啥怕女人婚前買房
    二、婚前買房的女人不能娶不知從何時起,房子已經成為了談婚論嫁的籌碼,不少女性要求男方「有房有車」,而對於一些獨立自主的女性來說,婚前買房既能體現自己的經濟能力,同時又培養了自己的獨立意識。對於男人來說,他們會覺得婚前買房的女人不能娶,原因如下。
  • 如果票選全世界最愛戴表的女人 我一定會投給維多利亞·貝克漢姆
    [腕錶之家 時髦星腕] 都說「女人愛包,男人愛表」,可有的女人對腕錶的迷戀程度絲毫不遜色於男士。如果要票選全世界最愛戴表的女人,我一定會首先投給——維多利亞·貝克漢姆 (Victoria Beckham) 。
  • 一個女人瘦到什麼程度最美?瘦成這樣子,是眼下最流行的骨感美
    一個女人瘦到什麼程度最美?瘦成這樣子,是眼下最流行的骨感美前幾天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給我打電話訴苦說,她讓我告訴她應該怎麼吃才能夠長胖呢。她現在特別的苦惱,就是身體特別的瘦,1米63的個子,才90多斤。去體檢了身體,也沒檢查出什麼問題,就是感覺自己怎麼吃也吃不胖。我的這個朋友代表了很多朋友的心聲,一些瘦人想吃胖,但是一些長胖的人想變瘦。你覺得一個人瘦到什麼程度算是最美呢?其實我個人覺得,不要一味地追求美麗或者是漂亮,而刻意的去減肥。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女人特別注重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剛生完孩子,有的人還不讓孩子吃母乳,目的是害怕孩子吃母乳以後影響自己的身材。
  • 關於維多利亞時代的7個趣事
    維多利亞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是一個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社會價值觀非常奇怪的時代。維多利亞社會有各種各樣的怪癖,尤其是上層階級。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流社會喜歡假裝自己是皇室成員,編造各種社會規則,沉迷於你根本想不到的事物,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更好的事情可做。這裡有七個關於維多利亞時代是多麼怪異的有趣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