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階段很愛看恐怖片,喜歡體會腎上腺素飆升帶來的緊張刺激的感覺。
但即便在這個階段,太血-腥的也一直不在我的觀看範圍之內。
後來隨著年齡增長,竟然也能看下去了,畫鬼畫妖,無非是為了刺貪刺虐,何必那麼在意表面而錯過了好影片。
《維多利亞一號》就是一部比較血-腥的影片,當年在義大利舉辦遠東電影節時,一個男觀眾當場嚇得暈倒,頭撞破去縫了幾針,另有兩名觀眾也感到不適暈倒。散場後,一名女性邊嘔吐邊找導演彭浩翔籤名。
這些例子都是在彭浩翔的書中真實記錄的。
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能讓觀眾產生這麼大的反應?
阿嫦(何超儀飾)是一個普通白領,她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想要在維多利亞一號買一套房子。
維多利亞一號是什麼地方?
它矗立在維多利亞港旁邊,一開窗就能看見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最有名的一張明信片,它的夜景被稱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另外兩處分別是日本函館夜景和義大利那不勒斯夜景。
可以想像,維多利亞一號的房價有多貴。
阿嫦只是一個家境普通、工作普通的女孩子,為了湊首付,她只能拼命攢錢。
她白天當話務員,打無數個電話,聽很多人的質疑、嘲笑、吼叫,口乾舌燥地談成一單才有提成。
下班後來不及吃飯,兼職去賣包的店裡推銷,陪無數個笑臉,看很多個冷漠的背影,只是為了多賣出一個包。
跟同事們一起利用職務之便賺外快,拒絕跟同事一起出遊;買的夜宵忘了吃也不丟掉,第二天會拿來當早餐。
就連跟男朋友小杜(陳奕迅飾)去開-房,也只是開鍾-點-房。
正在阿嫦拼命攢錢的時候,阿嫦的父親徹底病倒了。
由於父親不小心隱瞞了病史,治療所花的費用並不能報銷,如果繼續治療,將花費一大筆錢。
阿嫦去找男朋友小杜借錢,這個平時開-房都捨不得花錢的男人,理所當然地拒絕了。
父親肺病犯了,需要呼吸機,阿嫦狠心地奪在手裡,不給父親戴。任憑父親在背後怎麼拉扯她,她都無動於衷。
父親終於去世了,她拿到了保險公司的賠償。加上自己多年來省吃儉用攢下的錢,終於能付首付了。
但籤合同當天,偏趕上樓價瘋漲,房主寧可賠付違約金也不願按照原價出售,一定要加價50%。
任憑阿嫦怎麼爭取,房東都不為所動。
受到打擊後的阿嫦,有了一個大膽的殺戮計劃。
阿嫦晚上溜進了她夢寐以求的這幢大樓。
她先去了監控室,裡面的保安正在閉目休息,她悄悄從背後在他的脖子上套了一個圈。
隨後她又進了一個孕婦家,將孕婦和菲傭全部殺-死,孕婦的老公回來後,亦沒能倖免。
在洗手的時候,聽到樓上太吵,又上樓殺了正在群歡的三男兩女,連同前來調查的兩個警-察。
因情節過於香豔刺激,建議看血-漿片會感到不適的,等自己心理承受力夠的時候再觀看。
幾天後,正在上班的阿嫦接到電話,房東急切地想將房子賣給她,並且表示還可以再商量。
阿嫦終於如願以償搬進了她夢想中的大房子。
然而,就在搬進去那一天,她發現房間小得放了衣櫃就沒法放得下床。
她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的維多利亞港,電視裡傳來全球股市大跌的消息,這就意味著房價很快就降了。
為了這個房子,她做的一切,值得嗎?
導演彭浩翔在片頭打出的字幕是「一個瘋狂的城市,要生存,就要變得比她更加瘋狂。」
我不是很認同這句話。外在世界確實會影響我們,但我們的內在始終是由自己控制的。
有人會覺得阿嫦讓人感動,她非常有原則:一切只是為了年少時的夢想,為了那顆初心。
但遇到父親的治療費用不能報銷這一意外,遇到房東突然提價50%這一意外,她還是死守夢想,抱緊「買房」的原則,不肯變通。
逼她瘋魔的不是房價,而是她自己。如果一個人不會隨境而轉的話,只會自己逼死自己。
再者說,執著追求的那個東西就一定是好的嗎?彭浩翔用影片中的細節——房間連一張床也放不下——就已經暗示了:所執皆為虛幻。
國學大師曾仕強說過,「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三十歲之前不要有什麼原則,因為你還太小,智慧還達不到,很多原則是錯的,三十歲之後可以有自己的原則,那時你已經足夠智慧。
有夢想和原則很好,但在實現夢想、堅守原則的路上,不知變通,不會境隨心轉,只會一條路走到黑,這就危險了。
電影中好玩的一點是,影片一開始字幕出現「根據真實兇殺案件改編」,而後又出現「本故事純屬虛構」。
我想,導演是在提示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有過跟阿嫦類似的夢想,甚至為了實現夢想有過大膽瘋狂的念頭,此為「真實」;而影片展示了如果一個普通人真的採取了瘋狂的舉動會怎樣,此為「虛構」。
沒有任何夢想值得你瘋狂地、無人性地付出。
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鏡頭,是阿嫦像往常一樣,跟男朋友小杜相約出來,小杜將車停在路邊。
阿嫦從後面走過來,將正在喝的飲料放在車頂,然後跟坐在車裡的小杜說了一句:「分手吧,渣-男。」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這段愛情中,小杜明顯是不愛阿嫦的,阿嫦的父親重病,小杜也知道阿嫦一直以來想買維多利亞一號的夢想,但是他沒有借錢給她。甚至去開-房,小杜也不會付房費。
最後阿嫦終於醒悟了過來,斷了「我執」。
同樣都是執念,阿嫦對房子的執念,苦大仇深,最終造成了不可挽救的後果;而對於感情的執念,她很輕鬆地斷了,雲淡風輕。這是否是導演對觀眾的一種提示呢?
《維多利亞一號》表面血-腥,但導演想要講的道理,還是很溫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