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感染者數以萬計,普通民眾人心惶惶。就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居家隔離,減少外出以降低患病風險的時候,卻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個人,利用人們對這次疫情的恐懼心理,大肆宣傳其產品具有抵抗病毒的功效,以謀取暴利。一個典型的例子,葆嬰,美國公司優莎娜(NYSE:USNA)旗下,深耕中國10年的保健直銷企業。
一場疫情,使鍾南山院士的名字在全國家喻戶曉。作為保健品直銷企業,如果能利用這位德高望重的院士來為自己宣傳,效果當然非同凡響。但是鍾南山什麼時候說過他吃了「28年保健品」?遍尋網絡,鍾南山院士健康的秘訣都是健康飲食和運動,與保健品毫無關係。那麼為什麼要說他吃了「28年」保健品?因為葆嬰的母公司,美國USANA(中文譯名優莎娜),成立於1992年,到2020年正好是28年。而這家公司的口號,正是健康與自由。這樣的宣傳,可以輕易讓別人誤以為鍾南山已經吃了28年的USANA產品。瞧瞧,連中國抗疫的頭號人物都在服用我們的產品,你們還不趕緊來買?
在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葆嬰和USANA的背景。葆嬰有限公司,英文名BabyCare,1999年1月成立於北京,原本專門從事孕婦與嬰兒保健品零售。2009年11月,葆嬰獲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許可證,正式轉型為直銷企業。2010年7月,葆嬰被美國公司USANA收購,並開始涉足成人保健品及化妝品行業。
USANA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直銷企業。葆嬰被USANA收購之後,在原有葆嬰品牌的母嬰產品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成人保健品品牌,稱為葆嬰葆苾康。所以,葆嬰、葆苾康、USANA這三個牌子,全部都成為葆嬰大力宣傳的對象。
自2014年起,葆嬰的業績每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從2017年到2019年,葆嬰每年的淨銷售額均超過30億元人民幣。但是,葆嬰業績的迅猛發展,與葆嬰招募了大量醫務工作者成為其經銷商有密切的關聯。這些醫務工作者不但發展其他醫護人員「做葆嬰」,而且還將葆嬰的保健品帶進醫院、診所和藥店,推薦甚至直接出售給病人及其家屬。
保健品的最大潛在客戶群體是患者。保健品不是藥品,並不能承擔治療疾病的責任。但是很多患者根本分不清楚保健品和藥品的區別,他們只會聽從醫生和護士的吩咐。因此,通過醫護人員建議患者購買其產品,就成為葆嬰一條快速便捷的生財之道。當醫護人員加入葆嬰做直銷時,很容易利用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和對醫護人員的信任而上手。如果患者經濟負擔過重,可以加入葆嬰成為經銷商,進而發展更多下線以獲取葆嬰的獎金。
關於這個故事,有一篇詳細的報導,題目叫做《葆嬰帝國:編織在醫院裡的暗網》。
「早在2005年,中國《直銷管理條例》即明文規定:不得招募醫務人員。
但是,曾為葆嬰高管的任新,梳理出一份由156名醫務人員構成的經銷商名單。
網易財經核實上述名單確認,124名醫務人員執業資質可查。更歷時數月調查發現,葆嬰經銷系統中,醫務人員數量龐大且逐年新增。
同時,雖工商部門多次針對其涉嫌傳銷進行警告處罰,但葆嬰的產品推介中,依舊不乏攻克癌症等「奇蹟」案例。
醫務人員滲透下的密集、誇大宣傳,促使葆嬰一路猛進高歌。近兩年,其淨銷售額均突破30億元人民幣。
上至院長,下到護士;利用職務之便,借道社會信任;洗腦式直銷保健產品,欺騙性誘導病患消費 —— 儼然已成葆嬰橫行中國市場的獨家戰略。「來源:(網易號外)
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傳播。這種病毒與導致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毒有關聯,於是又被葆嬰視為天賜良機,把USANA公司的創始人 Dr. Myron Wentz(中文譯名華斯博士)在非典期間的陳年舊事又都翻了出來:
好傢夥,SARS病毒不但是這位華斯博士發現和定性的,而且連疫苗都是他發明的。如此豐功偉績,只怕就連諾貝爾獎也不夠表彰的了吧?可實際上,SARS病毒的疫苗到現在都還根本就沒有研發出來,而這位華斯博士在非典疫情期間只去過臺灣而已,連中國大陸都沒來過,居然能被吹捧成救世主一樣的聖人?
這倒是符合葆嬰一貫的做法,偷換概念,混淆是非。截至到目前為止,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還沒有任何特效藥或者疫苗,但在葆嬰的宣傳裡,這已經算不上嚴重的問題了:
鍾南山院士的話,當然是能怎麼利用就怎麼利用
看看這些,是不是感覺葆嬰的產品其實就是對抗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吃了葆嬰,百毒不侵?把醫生說的很多原話斷章取義,配上葆嬰的圖片,再加工一番,就達成這種效果了。
作為直銷企業,葆嬰本應遵守《直銷管理條例》的下列規定:
直銷企業應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
直銷企業不得招募教師、醫務人員、公務員和現役軍人為直銷員。
直銷企業支付給直銷員的報酬只能按照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報酬總額(包括佣金、獎金、各種形式的獎勵以及其他經濟利益等)不得超過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收入的30%。
也就是說,直銷企業只能使用直銷員進行推銷,直銷員只能本人向客戶銷售產品,不能發展下線,且其報酬超過產品銷售收入的30%。葆嬰也確實招募了兩百多名直銷員,其酬金比例不超過產品銷售收入的30%,並且在其官網上公布了這些直銷員的信息。但是,這些直銷員只不過是用來掩人耳目而已。這區區兩百多人為葆嬰帶來的業績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葆嬰收入基本上全部來源於他們的「經銷商」,任何購買了葆嬰產品的個人都可以成為經銷商,而且每個經銷商都可以推薦其他人成為新的經銷商,也就是所謂的發展下線,其總人數多達數十萬之眾。與單打獨鬥的直銷員不同,經銷商分屬於不同的系統和不同的團隊,每一個團隊的組織結構是金字塔形的上下線關係,其酬金則是通過多層級方式計算,上線經銷商能夠獲取的酬金主要取決於其下線經銷商的人數和業績,而且上不封頂。
更關鍵的是,直銷管理條列禁止招聘醫務人員為直銷員。葆嬰招募的兩百多名直銷員裡雖然沒有醫務人員,但是其經銷商之中的醫生和護士卻大有人在。儘管表面上看好像並沒有違反法律規定,但實際上葆嬰通過利用上線經銷商將醫護人員發展為下線的方式,堂而皇之地將大批醫護人員招募進經銷商團隊,再通過這些醫護人員將患者和其家屬發展為下線的下線,無窮無盡。
那麼,所謂「經營葆嬰事業」真的那麼容易賺錢嗎?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葆嬰的經銷商體系和報酬獎勵機制。直銷管理條例中允許的直銷員完全依據銷售額和比例來計算其報酬。而葆嬰的經銷商則是金字塔形的上下線關係,上線的報酬主要取決於下線的人數和業績。
葆嬰的經銷商報酬體系十分複雜。每個經銷商在完成一定訂貨量之後都可以開通所謂三個商務中心用於計算業績,包括一個主要的中心和兩個分別位於左右兩側的中心,之後發展下線之後再根據其能力和業績選擇將每個下線安放在哪個位置,最終形成雙軌制的金字塔形體系(或者叫雙線多層)。葆嬰的經銷商總共有二十多個級別,低級別的經銷商只要在某一周的報酬達到一定數額就可以晉升下一級,而高級別的經銷商需要連續四周的報酬都達到一定數額在可以繼續晉升。級別越高,晉升的門檻越高,但是級別和上下線無關,一個上線的級別可能比其下線的級別低很多。而且也不是級別越高,報酬的金額就越高,每個經銷商需要保證自己左右兩側的下線總業績能夠維持平衡,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無論這個體系有多麼複雜,原理都是一樣的,依然是發展的下線越多,利益越大。按照葆嬰自己的說法,這叫做「細胞分裂式獎金(報酬)制度」。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著名的話題:傳銷。很多人分不清直銷和傳銷的區別,因為直銷和傳銷的操作模式基本上是一樣的。按照我國《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的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第一條,葆嬰與其經銷商的關係實際上就是「通過發展人員並要求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每一個經銷商都是「發展的人員」,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則是其下線。唯一的區別在於,經銷商的報酬計算依據不僅僅包括下線的人數,還包括本人的級別與業績,每個下線購買葆嬰產品的金額,在金字塔體系中所處的位置,等等。而且除了現金報酬以外,還有各種免費海外旅遊的獎勵。
第二條,葆嬰一直對外宣稱新人加入「零門檻」。任何人只要花98塊錢人民幣購買一套宣傳材料就可以在其官網上註冊加入葆嬰,一開始被稱為優惠顧客而不算經銷商,只能以優惠價格購買葆嬰產品,雖然也可以發展下線但沒有報酬。如果想通過「經營葆嬰事業」獲得報酬,就必須成為經銷商,最低條件是要累計訂購大約1000元人民幣的產品(葆嬰的官方說法叫做至少開通一個商務中心);如果想通過「經營葆嬰事業」來賺錢,那麼在加入葆嬰六個星期之內至少要訂購大約5000元人民幣的產品(葆嬰的官方說法叫做激活三個商務中心,如果六個星期內完不成這個指標,就永遠不能激活這三個中心,那麼這個人以後基本上不可能賺錢了);如果想通過「經營葆嬰事業」來賺大錢,那麼還需要額外達成一個條件,在加入葆嬰的八個星期之內發展4個下線(葆嬰的說法叫「締結新人」),並使其訂購葆嬰產品的總額達到大約20000元人民幣,就可以終身成為「超級拓展明星」(也稱「特級白金領航員」,而且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一旦錯過以後就不可能了),以後其根據下線的業績計算本人報酬時比例會比普通經銷商高一倍。
下面這段來自於葆嬰經銷商的描述多多少少能說明一些問題:
也就是說,葆嬰對於被發展的人員,雖然名義上沒有強迫繳納「入門費」,但實際上仍然通過「變漂亮」、「家人健康」、「工資翻倍」、「實現人生價值」等各種口號的宣傳,誘導被發展的人員在短時間內訂購其大量產品,最少也要「花5千」。很多人在加入葆嬰的兩個月內從親戚朋友那裡借來四個身份證,註冊四個下線(葆嬰並不調查新人,只要身份證號在其系統裡沒有註冊過就可以),並自掏腰包購買大約三萬元人民幣的葆嬰產品(先囤貨,以後再想辦法處理掉),以「開通三個商務中心」並成為「超級拓展明星」。這種做法,等於變相收取入門費。
第三條,葆嬰的經銷商完全是上下線關係。一個上線經銷商能夠獲取多少報酬主要取決於其所有下線經銷商的總銷售業績(也就是其所有下線的訂貨總額),另外還需要在金字塔裡面的每一層都實現業績平衡(如果左右兩條線的業績一邊高一邊低的話會按較低者計算,所以很多經銷商需要人為操控業績),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綜上所述,葆嬰的經銷模式實際上包括「拉人頭」、「收入門費」和「上下線計酬」,雖然名義上沒有強迫,但實際上任何經銷商如果想通過經銷葆嬰產品賺錢就必須做這幾件事情,因此完全符合傳銷的定義。其套路無非是利用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將各種問題無限放大,使消費者對醫院失去信心,同時利用某些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現身說法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教育」,配以各種誇大其詞的宣傳,以「疾病預防」引導他們購買葆嬰的保健品,以「優惠價格」鼓勵其大量訂貨,再以「財務自由」誘導其被發展為下線經銷商,不但本人越陷越深,而且還要去拉攏更多人加入。這種做法與昔日Fa輪功宣揚的可以不用花錢看病可謂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能通過經銷葆嬰的產品賺錢的人是少數,而且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人的利益實際上也都是從患者及其家屬身上獲取的。而很多患者花大價錢長期購買葆嬰產品卻既不能治癒疾病又不能發展足夠的下線賺錢,長此以往,無疑會進一步加劇本來就已經十分緊張的醫患關係,造成了潛在的不安定因素。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儘快斬斷這條伸向白衣天使的黑手。
聲明
文章來源:反傳銷聯合會,特此鳴謝!
轉載聲明:請遵守CC協議,轉載不註明來源上黑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