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個「毛澤東迷」開辦一家毛澤東主題餐廳

2020-12-23 央視網

臺灣有個「毛澤東迷」開辦一家毛澤東主題餐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31日 02:13 來源:

來源:新華社

「戀戀紅樓」餐廳獨特的風格吸引了臺灣遊客前來體驗。 王明宗 供圖

兒時的王明宗,被對岸打過來的傳單吸引,痴迷「毛澤東收藏」數十年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志成發自北京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軍「萬炮轟金門」,讓這個位於福建廈門附近的小小島嶼不僅在臺灣人、也在大陸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也是從那時開始,兒時的王明宗,第一次看到對岸過來的傳單,此後痴迷「毛澤東收藏」數十年,直至自己開了一家以毛澤東為主題的餐廳。

獨創「毛澤東奶茶」

金門的模範街曾是當地最繁華的一條街道,但自從大批「國軍」撤走之後,變得蕭條了許多。王明宗開的這家名為「戀戀紅樓」的主題餐廳,就在這條建築皆用紅磚砌成的街道上。如今這家店最有名的,當屬「毛澤東奶茶」了。一提起得意之作,王明宗馬上打開了話匣子:「就是用臺灣比較流行的奶茶,再配上金門的高粱(酒)。」

「有趣的是,還在上頭灑了玫瑰花瓣,」一位客人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喝「毛澤東奶茶」了:「喝多了還會醉的。」

至於該店另一款「紅衛兵桔茶」,王明宗介紹說,「桔茶治喉嚨痛大家都知道,只是說毛澤東和紅衛兵剛好是一個時代,我就把他融合在一起。」

明明都是金門「土生土長」的奶茶、桔茶,為何非要標上特殊標籤呢?這其實緣於主人的一段情結。

痴迷「毛澤東收藏」

「當年炮彈打下來撒出來的傳單,滿田都是。」王明宗回憶說。

還是孩子的王明宗,起初揀來傳單想當「劈柴」烤番薯,「當你在燒的時候,你就會說,去看看宣傳單裡面寫的是什麼。」

他記得傳單讚揚毛主席多麼偉大,看多了,越發讓王明宗對這個對岸的傳奇人物感到很好奇。

年齡大點後,王明宗開始想盡辦法收藏有關毛澤東的東西,像海報、像章、照片等等。「在沒有『小三通』以前,我們的漁船過去,託帶東西給我,他們知道全金門我最喜歡共產黨的東西,其他人也不太敢。『小三通』以後,再收藏毛澤東的東西更容易了,我雖然沒去北京,但會去福建的古董店淘寶。」

  向綠營推廣「毛澤東」

王明宗說,如今,餐廳的陳設就是以毛澤東收藏為主,「我把這裡以前不能出現的東西,放在我的店裡,大陸遊客看了就很高興。」王明宗的收藏,在他所處的環境中看來,顯得有些「特立獨行」,甚至曾冒著一定的風險。「我們還是希望恢復到一個中國,就像我餐廳的招牌口號,『時代在變,奶茶在變,命運才會變』。我就是告訴我這邊的同胞們,我們沒有必要以仇恨來對待兄弟。」王明宗還特意把「毛澤東奶茶」推到臺灣本島,特別是綠營盤踞的南部地區。今年春節期間,臺南部屏東墾丁大街出現了「毛澤東奶茶」及「紅衛兵桔茶」的飲料,引人注目。「今天台灣變成南北不一樣的政治形勢,現在臺灣南部很忌諱說這些東西。」王明宗嘗試著改變這種意識。

趕上臺灣遊這班車

臺灣媒體曾預測,春暖花開之時,臺灣當局能開放大陸遊客赴臺旅遊。經商多年的王先生當然不想錯過這班車。最近臺灣島內的旅遊業者都在為吸引大陸遊客「摩拳擦掌」:日月潭風景區正籌劃推出簡體字版本的觀光解說。阿里山風景區則增加了飯店客房,甚至洗手間的數量。臺北準備以鄧麗君墓園為賣點,推出套裝旅遊行程。臺南則準備以當地著名景點赤?樓及安平古堡,讓大陸遊客發思古之幽情。現在把「毛澤東奶茶」推廣到臺灣的各個角落,王明宗覺得還可以趕上這班車。他還說「祖國同胞來臺灣看到這些,肯定會有兩岸一家親的感覺。」

精彩推薦《國際先驅導報》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和http://xqdb.blog.sohu.com/

責編:張建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沒讓臺灣商家失望 "毛澤東"是"大救星"
    臺灣交通、酒店、餐飲、百貨等行業怎能不歡迎「毛澤東」,甚至擁抱「毛澤東」呢?假以時日,一天來他3000人,一年以110萬計,約有660個億。「毛澤東」可是 「馬上好」的「大救星」啊!  業內人士透露,現階段銀行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從純商業角度考慮,可能要賠錢,實質意義不大,然而歷史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其歷史意義何在?7月1日,《聯合報》發表的一篇小社論的標題《「毛澤東」來了》給出了上佳答案。  「毛澤東」來了!「毛澤東」者,面值百元、印著毛頭像之人民幣也。社論巧妙地運用修辭借代手法,簡潔而生動地勾畫了一幅馬政權引頸企盼的圖像。
  • 毛澤東眼中的蔣介石:臺灣還是蔣當「總統」的好
    曹聚仁是個有一定政治活動能力的文化人,過去與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上層人物都有密切接觸,國共兩黨都把他視為上賓,他本人對國共兩黨也表現出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正是因為這個關係,他在中國共產黨解放大陸時,沒有留在大陸為新中國政權工作,也沒有跑到臺灣去為國民黨政權工作,而是跑到了香港。他想做一個「不在此山中」的觀察者。
  • 毛澤東的帳簿
    共和國第一家庭帳簿 毛澤東少年時期的記帳活動,是由父親毛順生的教育觀念決定的。具有經商頭腦並在生意方面蒸蒸日上的毛順生,從毛澤東剛識幾個字,就讓他給家裡記帳,並訓練他雙手打算盤的本領。比如1920年9月青年毛澤東在長沙開辦文化書社時,就十分重視書社的記帳工作,據《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記載:「毛澤東同志還領導文化書社制定了一套民主管理制度,並且親自監督實行。書社的帳目有日算、月算和半年算三種。直接管理經費的人有時未能按時清理,毛澤東同志必來催促,甚至親自幫助結算。據在書社工作過的人說,毛澤東同志來了後,把社內僅有的四張桌子拼起來,大家一起算帳。
  • 毛澤東籌劃用武力解放臺灣為何沒能實現?
    應黨中央的要求,華東局提出了解放臺灣後的臺灣省政權的組成人員:舒同為中共臺灣省委書記,劉格平為省委副書記。當時,臺灣解放後的省委、省政府各部廳、地委、縣委的領導班子都已經組建,併集中進行了有關臺灣知識、政策的培訓。後來進攻臺灣沒有實現,這些人員轉去開辦華東人民革命大學。3月15日,新華社發表了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時評。這是中國共產黨首次提出解放臺灣的口號。
  • 日史學家一生研究毛澤東 曾把毛澤東傳譯成日語
    「毛澤東專家」村田忠禧  在編輯《毛澤東思想月刊》的同時,村田努力從史學家井上清等那裡學習「歷史觀點」,並以此來分析中國,而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成為他一生研究的主題  《瞭望東方周刊》特約撰稿陳言報導  村田忠禧,1946年生人,東京大學畢業
  • 毛澤東「還錢」
    在老師楊昌濟的聯絡幫助下,蔡元培、李石曾同意為湖南青年開辦3處留法預備班。毛澤東開始制定湖南學生留法勤工儉學計劃,積極為赴法勤工儉學籌措經費。湖南青年赴法勤工儉學工作逐步開展起來。 留法勤工儉學當時每人所需費用達五六百元之巨,對於廣大青年學生來說,囊中羞澀,往往需要得到資助才能成行。
  • 毛澤東與《資治通鑑》
    1956年, 由當時的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點校本《資治通鑑》, 就是根據毛澤東提議, 組成標點委員會, 由顧頡剛等21位專家通力合作, 重新點校印行的。毛澤東的藏書中, 既有《資治通鑑》線裝本, 又有1956年初版的這個點校本, 都留有他圈點批畫的筆跡和記號。據毛澤東身邊最後一名護士孟錦雲回憶, 毛澤東晚年床頭總放著一部《資治通鑑》, 這是一部被他讀破了的書。
  • 毛澤東:「秦始皇是個好皇帝」
    因為政治時勢的差異和論說主題的區別,毛澤東的秦始皇評價,有不同的側重點。 通過毛澤東的秦始皇評價,可以了解這位政治家的史學觀念和文化性格,也可以窺知他在時代條件不同的情況下有所變化的歷史視角和價值取向,或許在一定意義上也有益於真切體會他在某種特殊環境下的特殊心境。
  • 臺灣熱銷紅寶書:毛澤東語錄一個月內印刷4次
    近一年,臺灣版《毛澤東語錄》的發行量雖不可確知,但在常識範圍內估計,至少應當在6000冊到8000冊之間。無論就封面而言,還是發行量而論,這在臺灣都可算是一本「火紅」的書了。世道千變萬化。將兩個3相加是「六」,將三個3相加是「九」。要知道,「六」和「九」正是《易經》中的「坤數」和「乾數」。冥冥之中,臺灣版《毛澤東語錄》竟達到了一個陰陽合體的易數頂級。臺灣讀者怎麼會對《毛澤東語錄》感興趣?
  • 韶山發現毛澤東塾師墓地 墓葬坐落在滴水洞半山腰
    昨日,韶山管理局向社會公布:經過專家論證,韶山最新發現毛澤東在韶山求學時的最後一任塾師毛麓鐘的墓葬,並得到了毛麓鍾後人的確認。同時,韶山管理局還作出決定:為了紀念即將到來的第22個教師節,凡在9月10日來韶山滴水洞參觀的全國遊客,憑教師資格證可免費參觀滴水洞景區和毛澤東在韶山求學時的最後一任塾師毛麓鐘的墓葬。
  • 毛澤東的24個驚人預言
    而早在80多年前,毛澤東就開始憑藉自己超凡的洞察力,淵博的知識,縝密的分析判斷,準確預言中外歷史上的大事。學習、借鑑毛澤東的預言能力、預測方法、決策藝術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正確的領導,對未來應有科學的預見。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結論中說過:"坐在指揮臺上,如果什麼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臺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
  • 毛澤東與紅中社
    毛澤東同志和藹而熱情地說:『好,歡迎你們,歡迎你們當紅軍。』在簡單地詢問了一下我們的經歷後,又接著說,『無線電還是個新技術,你們學了這一門很有用,也很難得。現在你們參加了紅軍,就要把你們這些技術用來為工人、農民服務。希望你們好好地為紅軍建立無線電通信努力工作。』」毛澤東、朱德當時如此重視這批無線電技術人員,正是考慮到在紅軍部隊中創建無線電通信事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毛澤東曾拒絕湖南大學改名「毛澤東大學」要求
    作為傳業授道解惑的高等學府——找誰題,怎麼題,關於面子,關乎地位,更是「勢力劃分」,甚至有學府寧願從故人手書中拼湊校名。那些題字背後的故事,你知多少?北京大學1949年12月12日,經北大校委會主席湯用彤、秘書長鄭天挺同意,校委會秘書汪子嵩起草了給毛澤東主席的信,請文書劉椿年楷書謄寫後,送中南海毛主席辦公處。
  • 周恩來把毛澤東的對臺政策概括為「一綱四目」
    美國人的想法是,即使搞不掉蔣介石,通過這一舉動,也會在臺灣形成一種對蔣實行制約的政治力量。在美國人的活動下,臺灣政壇上出現了推舉「總統」候選人的活動。有人推舉陳誠競選「總統」,也有人推舉胡適競選「總統」。胡適明顯是個親美派,但他是個文人,沒有從政經驗,在臺灣被選上「總統」的可能性不大。於是,美國人就傾全力支持陳誠競選「總統」。這也是有原因的。
  • 毛澤東詩詞與中國故事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與中國故事 核心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詩詞的主題發生了重大變化,視野更加開闊,面向整個世界,成為抒發外交理想、表達外交立場、宣示外交政策的特殊文本。 20世紀30年代以後,毛澤東把中國古典詩詞推向了世界。
  •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故園長歌
    原標題: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故園長歌   編者按:   今天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5周年。芒果TV、湖南衛視、金鷹紀實衛視聯合出品的五集電視文獻紀錄片《故園長歌》正在熱播中。本報刊出全片解說詞精簡版,以為紀念。   題記:2011年,習近平同志來到韶山,向毛澤東主席像敬獻花圈。
  • 龍心講座:學習毛澤東的七顆心——學習毛澤東的愚公心
    毛澤東是悟得大本大源的聖人。看到了毛澤東的「智」,卻看不到毛澤東的「愚」,其實沒有看到真正的毛澤東!毛澤東的「愚」生發了毛澤東的「智」,沒有毛澤東的「愚」就沒有毛澤東的「智」。「愚」是本,「智」是末;「愚」是因,「智」是果。
  • 毛澤東曾有個德國名字叫毛奇
    從公開發表的毛澤東文稿書信來看,其所署名有毛澤東、毛石三、澤東、潤之、潤、楊子任等10餘個。毛澤東這些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都夭折了,所以對毛澤東倍加呵護。1915年下學期,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求學的毛澤東,為尋找志同道合的戰友,在長沙各學校貼出《徵友啟事》,「啟事」署名為「二十八畫生」。二十八畫即毛澤東三個字的繁體筆畫數(毛澤東)。兩年後,他在《新青年》上發表的論文《體育之研究》亦署名為「二十八畫生」。
  • 李立三:毛澤東的「半個朋友」
    羅璈階第一個響應「二十八畫生」的徵友啟事,和毛澤東交了朋友;為了更多地交些朋友,毛澤東請羅璈階把李立三介紹給他。李立三接受了羅璈階的建議,同意和毛澤東談一談。於是約定,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李立三去定王臺省立圖書館會見毛澤東。毛澤東先到定王臺,手裡拿著一張報紙坐在長凳上看。李立三湊過去,自我介紹說:我就是李隆郅。毛澤東站起來握手表示歡迎。
  •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向毛澤東學習
    延安時期,他主動與外國友人交流,向外部世界介紹中國革命;新中國成立後,他順應世界局勢發展變化趨勢,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三個世界」劃分理論。  向毛澤東學哲學頭腦。作為舉世公認的思想家,毛澤東酷愛哲學,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國家建設生涯中,他善於運用哲學這一思想武器,從實際出發,辯證分析事物,抓住主要矛盾,成功解決問題。  向毛澤東學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