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炎炎夏日,太陽公公正發揮著自己的功力在天空上耀武揚威,用高溫烘烤著大地。對於大人們來說,能在空調房中享受著冷飲的供給,熬過高溫酷暑。然而孩子的抵抗力是有限的,沒辦法跟成人一樣,他們又該如何「降溫」呢?
有一位媽媽想出下面幾個辦法,但專家提醒:多半在坑娃,孩子的健康可能難得到保障,希望其他寶媽不要相信。
一、剃光頭
很多人潛意識中認為剃了光頭之後會更加清爽,孩子也會感覺到涼快。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是!
科學研究發現:頭髮具有散熱、調節溫度的功能。由於孩子的汗腺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身體散熱的能力是比較差的,大部分都靠頭髮來完成散熱的功能。如果給寶寶剃成了光頭,失去了頭髮的保護,頭皮完全裸露在外面,在長時間太陽直射的情況下反而會更加燥熱。
不僅如此,缺少頭髮這一庇護的寶寶,遇上太陽直射時,頭皮吸收到的熱量會增加,散熱的能力卻在削弱,可能就會引起寶寶中暑,甚至被曬出日光性皮炎。加上夏季的蚊蟲比較多,如果娃是光頭更容易成為蚊蟲攻擊的目標。
建議:可以適當剪短頭髮,沒必要去剃成光頭。建議小男孩的頭髮最好控制在3-5毫米,女寶寶的頭髮則可以選擇直接紮起來。
二、抹清涼油、風油精
這是家家戶戶入夏必備神器,抹上的那一瞬間皮膚上會感到一陣清涼舒爽,能起到一定的消暑驅蚊之功效,但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最好還是慎用,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
臺灣兒科醫學會發布的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的兒童使用建議》中明確指出,薄荷油、薄荷腦和樟腦等類似物質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嬰幼兒過量塗抹於鼻孔、臉部、胸部時,容易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不良反應。因此,不建議幼兒和孕婦使用。
而清涼油、風油精中就含有一定量的樟腦成分,對稚嫩的幼兒可能會造成毒性作用,影響其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加上寶寶沒有安全意識,可能會誤食,這也是一大安全隱患。
建議:可適當塗抹,不宜太頻繁,能起到良好的驅蚊防暑之效。
三、狂喝水
幸孕姐曾聽一位外國朋友談論自己對中國人的印象,他說了一句:「喝水能解決一切。」雖說這含有誇大的成分,但這種現象也確實客觀存在。例如生病感冒要喝水、心情煩躁要喝水、降溫避暑也要喝水。
專家認為,夏季天氣炎熱,寶寶體溫中樞調節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往往比大人更怕熱,更容易出汗,體液損耗比較大,此時通過喝水確實能緩解一下心中的燥熱。但如果攝入的量過多反而會打亂寶寶體內的水鹽平衡,影響健康。
建議:喝水雖好,也不要貪杯。通常情況下,0~6個月大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的;6~12個月大每天攝入120~180毫升的水;1~3歲寶寶補水量與6~12個月寶寶差不多,每天約110~200毫升,也可按照110~140毫升/公斤的比例補給。
延伸閱讀:怎麼判斷寶寶中暑
可分為三種狀況:
1、先兆中暑。出現頭暈、口渴、四肢無力、動作不協調等,體溫稍高。
2、輕度中暑。除上述異常之外,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皮膚灼熱、血壓下降、心率加快、體溫超過38攝氏度。
3、重度中暑。除了上述異常之外,出現肌肉痙攣、暈厥、昏迷、體溫超過40攝氏度。(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