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這20種異常原來不是病!無需跑醫院,更不能亂用偏方

2020-09-19 家家月嫂互動平臺

對於很多新手爸爸媽媽來說,因為經驗的缺乏,常被小寶寶的許多&34;情況嚇壞。

其實,新生寶寶很多所謂的異常現象不是病,今天家家月嫂為大家總結了新生兒不是病的20種&34;狀況,來了解下吧。



1.雙足內翻、小腿輕度彎曲

出生前,由於子宮內的空間限制,胎兒的動作大都是頭向胸,雙手緊抱於胸前,腿蜷曲、手掌緊握的姿勢。出生後頭、頸、軀幹及四肢會逐漸伸展開來,所以寶寶出生後常有小腿輕度彎曲、雙足內翻、兩臂輕度外轉、雙手握拳,或四肢屈曲等狀態,都是很正常的。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千萬不要覺得寶寶是「O型腿」,就用蠟燭包或其他方式強行讓寶寶的腿伸直,這樣反而可能造成寶寶髖關節受傷。


2.體重減輕

很多寶寶剛出生幾天後,體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這可嚇壞了不少媽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別著急,寶寶出生幾天內體重下降,通常是正常的「生理性體重下降」,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胎便的排出;

胎脂被吸收,體內多餘的水分被排出;

此時寶寶的吮吸能力較弱,奶量較小。


一般來說,隨著寶寶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奶量的逐步增多,寶寶的體重也會隨之增加。


但如果寶寶出生10天後體重仍達不到出生時的水平,這時就要尋求醫生的幫助,看看是否由異常的疾病因素引起的。



3.打噴嚏

新生兒及嬰兒都很容易打噴嚏,有時還會兩個三個地連著打,有些家長見此情景便以為孩子著了涼而趕緊給孩子加衣被。其實打噴嚏並不一定因著涼所致。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新生兒的生理結構決定的,新生兒鼻腔內血管豐富、鼻黏膜比較薄弱、鼻腔狹小、鼻道短,容易受到溫度、溼度及灰塵等的刺激,從而產生一種神經性反應。外界微小物質,如棉絨、塵埃等均可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噴嚏,溢奶返流至鼻腔中,也可引起噴嚏。


洗澡後小兒受冷氣刺激,也可引起打噴嚏。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家長不必擔心,但也要觀察寶寶是否有其他異常情況。


4.女寶陰道出血

新生女嬰在出生後不久,父母常常發現有少許血液從陰道流出,俗稱&34;。這是由於新生女嬰在出生前體內有一定數量的雌激素,這些雌激素大部分是由母體經胎盤傳給胎兒的,另一部分則是由胎兒自身分泌的。


降生後,新生女嬰體內雌激素的大部分來源突然中斷,雌激素的水平急劇下降,到生後5-7天時已降至極低水平,使生殖道原來增殖、充血的細胞脫落,於是便出現陰道流血的現象。 


如果陰道流血不多,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加強護理,勤換尿布,尿、便後用潔淨的毛巾和小盆清洗外陰即可。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陰道出血時不宜將新生女嬰放在浴盆中洗澡,以保證局部的清潔衛生,防止感染。



5.尿中略帶粉紅色

新生兒在最初幾天尿色發深,稍有混濁,有時尿布上可看見淡淡的紅色,這是尿中的尿酸鹽引起的。屬正常現象,一般5~6 天后會消失,但如果10天後仍有此情況,則為異常,就要及時就醫了。


6.乳房增大

男或女足月兒在5~7天日齡時,常出現新生兒乳房腫脹。這是由於母親懷孕時體內雌激素與催乳素等含量逐漸增多,到分娩前達最高峰,這些激素的功能在於促進母體的乳腺發育和乳汁分泌,而胎兒在母體內通過胎盤也受到這些激素的影響,因此不論男寶寶或女寶寶的胸部都會稍微突起,有些甚至會分泌少許乳汁,俗稱&34;。


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任何的治療。在胎兒離開母體後,來自母體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會自然平坦,增大的乳房也就漸漸消失。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父母不用刻意地去擠壓寶寶乳頭,以免引起感染。


7.膚色頻繁變化

新生兒的血管伸縮功能和末梢循環尚未健全,因此膚色的變化非常頻繁。天冷時手腳會稍稍有點發紫,而哭泣時則會滿臉通紅;有時甚至會因為睡眠姿勢的關係,身體兩側或上下半身也會出現不同的膚色,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現象。


8.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皮膚為粉紅色,但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足月寶寶在生後2-3天開始顏面和白眼珠發黃,甚至全身皮膚黃染,尿稍黃但不染尿布,4~6天左右黃染程度達到高峰,而後黃染開始消退,到7~10天左右黃染就完全消退,此時寶寶無其他明顯不適表現,稱為生理性黃疸,又稱胎黃,屬正常現象。


寶寶黃疸的主要原因為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一般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的生理性黃疸消退得要比足月兒慢一些,大約在生後3~4周左右完全消退。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當黃疸出現時間早於生理性黃疸,黃染消退時間明顯延遲,黃染程度重,加上寶寶有其他不適表現時,應警惕是否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到醫院檢查。



9.體溫波動

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因此調節功能不好,體溫的波動也較大。感受到涼意時,新生兒不會像成人一樣顫抖,他只能依賴一種稱為棕色脂肪的物質來產生熱能,且新生兒的體表面積較大(按照體重比例計算),皮下脂肪又薄,所以衣物穿少了可能體溫過低,穿多了可能引起暫時性的輕微發燒。


因此,要保持新生兒體溫正常,應讓新生兒處於通風及溫度適中的環境內。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若有輕微的發燒,可以讓寶寶多喝點水、注意衣物寬鬆舒適,過1個小時再測量寶寶的體溫。一般以測量肛溫最為準確。


10.呼吸不規律

新生兒的呼吸運動很表淺而且沒有規律,呼吸頻率較快。在出生後的前2周,呼吸頻率一分鐘大約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兒也可能多達80次,這些都屬正常現象。


這是由於新生兒肋間肌較為柔軟,鼻咽部及氣管狹小,肺泡順應性差,由於呼吸運動主要是靠橫隔肌肉的升降,所以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胸式呼吸較弱。又因為新生兒每次呼氣與吸氣量均小,不足以供應身體的需求,所以呼吸頻率較快,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若是早產兒或肺部發育較差的寶寶因缺氧而臉色發青時,可以刺激寶寶哭泣,促使肺泡張開,增加換氣量。


11.脫皮

幾乎所有的新生寶寶在生後1-4周內皮膚顯得乾燥 ,全身皮膚有白色薄皮脫落,醫學上稱生理性脫屑。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


脫皮是因為新生兒皮膚最上層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容易脫落。此外,新生兒連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並不發達,使表皮和真皮的連接不夠緊密,造成表皮脫落的機會增多。這種脫皮的現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會出現,但以四肢、耳後較為明顯,只要於洗澡時使其自然脫落即可,無須特別的採取保護措施或強行將脫皮撕下。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若脫皮合併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則可能為病症,需要就診。



12.驚跳反應

新生兒常在入睡之後局部的肌肉會有抽動的現象,尤其手指或腳趾會輕輕地顫動,或是受到輕微的刺激如強光、聲音或震動等,會表現出雙手向上張開,很快又收回,有時還會伴隨啼哭的&34;反應。這是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所致。此時,只要媽媽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靜下來。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如果寶寶出現了兩眼凝視、震顫,或不斷眨眼,口部反覆地做咀嚼、吸吮動作、呼吸不均勻、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等症狀時,就不是驚跳了,考慮可能存在神經系統疾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做神經系統相關檢查協助診斷。


13.掉發、脫髮

新生兒的胎髮都是由母體帶出,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2~3周內發生明顯的脫髮。這是由於嬰兒出生後,大部分頭髮毛囊在數天內由成長期迅速轉為休止期所致,一般經過9~12周後,小兒的毛囊會重新形成毛球,重新長出新發。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如果有加重脫髮的跡象,可到醫院兒科就診,先明確病因。


14.頭垢

新生兒頭皮上常會產生一層油脂,這是由於新生嬰兒皮脂腺分泌過盛所致,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擦洗,時間久後會混合塵土和脫落的表皮組織而凝結成鱗狀汙垢或黑色痂皮,即頭垢。在農村不少人認為,頭垢對嬰兒的囟門有保護作用,因而他們長時間保留它,不去洗掉,要等到它自然脫落。這種認識和做法是錯誤的。


實際上,保留頭垢是有害無益的。應及時把它清洗掉。清除頭垢時,如果頭垢較厚,同頭皮粘貼很緊,可用潔淨紗布或毛巾蘸消毒植物油進行輕輕地擦拭、使頭垢漸漸軟化,然後再用肥皂和溫開水輕柔地將頭垢洗淨;如果頭垢特別厚,可以用油紗布包裹數小時後輕輕揩去,再用肥皂和溫開水洗淨。清洗頭垢之後,可以天天擦洗頭皮,以保持頭皮清潔衛生。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千萬不可直接用手硬剝除頭垢,這種做法很不科學,非常容易損傷頭皮,引起細菌感染。



15.打嗝

打嗝是新生兒及嬰兒期一種常見的症狀。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痙攣,橫膈膜連續收縮所致。有時孩子打嗝的時間可持續5--10分鐘,看起來好像很難受的樣子,但是,打嗝本身對孩子的健康並無任何不良影響,不必擔心。


那麼,如何讓寶寶停止打嗝呢?解除嬰幼兒打嗝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當嬰兒打嗝時,先將嬰兒抱起來,輕輕地拍其背,餵點熱水。


(2)將嬰兒抱起,用一隻手的食指尖在嬰兒的嘴邊或耳邊輕輕地撓癢,一般到嬰兒發出哭聲,打嗝即會自然消失。


(3)將嬰兒抱起,刺激其足底使其啼哭,終止膈肌的突然收縮。


(4)不要在嬰兒過度飢餓或哭得很兇時餵奶,這也是避免寶寶打嗝的措施之一。


16.肚子老是咕咕響

有些寶寶平時肚子裡經常會發出咕咕響。而且這並不是寶寶肚子餓了。其實,這是寶寶的腸鳴聲。是由於寶寶腹壁薄,腸蠕動快產生的。是一種已很正常的現象,新爸媽們並不用過分擔心。


17.枕禿

寶寶枕禿的問題,一直被很多媽媽誤以為是寶寶缺鈣導致的,因為網上很多文章在提及「寶寶缺鈣的表現」時,常常會把「枕禿」這一項列進去。但現在絕大多數都不是缺鈣導致的。


寶寶出現枕禿,多半只是因為寶寶長時間躺在床上,頭部和床接觸的部位容易多汗發癢、經常摩擦,於是便出現了枕部頭髮稀少的現象。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想要避免寶寶出現枕禿,媽媽要勤幫寶寶洗頭,保證寶寶頭部的乾淨清爽;另外要保證被子枕頭的乾淨衛生,減少床褥中的蟲蟎;不要給寶寶穿蓋過度,保持適當的室溫,寶寶出汗的情況減輕了,枕禿的情況也會得到緩解。


18.睡著了孩子還在使勁

有些寶寶在睡著的時候,身子一直繃得緊緊的,轉來轉去,睡得很不安穩。寶寶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快睡醒的時候,其實是他在伸懶腰,這是新生寶寶特有的一種運動方式。這種現象並非不正常,甚至能使寶寶多吸進一些氧氣,有利於增強體內的新陳代謝。


家家月嫂(m.jjys168.com)


19.溢奶

可以說,幾乎所有媽媽都曾被寶寶的溢奶問題困擾過,看到寶寶剛喝進去的奶大口大口地往外冒,當媽的看到都要心疼壞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剛出生的寶寶胃容量非常小,僅有一顆葡萄那麼大,且呈扁平狀,同時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發育成熟,如果餵奶姿勢不正確,就極容易導致寶寶出現溢奶的問題。


由此可知,寶寶出現溢奶,並不是由於疾病原因導致的,而是受到生理特點的影響。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因此,在出生後幾個月內,尤其是在餵奶後、哭鬧多動或輕拍寶寶背部的時候,寶寶或多或少都會溢奶,因此當媽媽餵食完寶寶後,可讓寶寶趴在爸媽肩頭,用手輕拍他的背部2~3分鐘,讓寶寶打嗝。避免寶寶過度哭鬧或是睡姿呈右側臥位,也可以減少溢奶。


20.馬牙

很多寶寶在乳牙萌出之前,會出現長馬牙的情況,馬牙是什麼東西?需要特別處理嗎?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馬牙的本質其實是上皮細胞堆積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通常沒有疼痛感,也不會影響寶寶吃奶或長牙齒,不需要特殊處理,通常在數月內會消失。


如果此時家長聽信某些「過來人」的指點,用尖銳的物體給寶寶「挑馬牙」,這才會引起寶寶疼痛,影響寶寶吃奶和長牙,媽媽們就不要往這個坑裡跳了!


家家月嫂請你注意:千萬不要用針去挑破或用布擦傷馬牙,以免損傷黏膜,使之成為細菌侵入門戶,甚至發展為敗血症。


了解了寶寶這些正常的生理現象,當爸爸媽媽們再碰見寶寶出現這些情況時,就不必慌張了!


關注【家家月嫂】,你想了解的孕期知識、產後護理、育兒成長、月子護理(找月嫂、育嬰師、催乳師)、產後護理等,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讓你和寶寶更舒心。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現這6種異常,新媽媽不要慌,沒你想的那麼壞
    尤其是在遇到下面這6種「異常」時,更容易緊張焦慮,新媽媽們不要慌,其實並沒你想的那麼壞。1、口腔裡長「馬牙」大概在小嬰兒4到6周的月齡時,有些小寶寶口腔裡早早就長出了「牙齒」。其實,寶寶這個時候長出來的牙齒,並不是真正的牙齒,被稱為「馬牙」。
  • 有這5種異常的新生寶寶,不用去醫院,更不要瞎用偏方
    每個爸媽在擁有自己第一個寶寶的時候,都會手足無措,因為都是第一次當爸媽,對養孩子來說,沒有任何經驗,對於新生兒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很是驚慌失措。其實有些在父母看來比較異常的現象,對於寶寶來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 寶寶這些「嚇人」的異常,其實不是病
    對於很多新手爸爸媽媽來說,因為經驗的缺乏,常被小寶寶的許多"異常"情況嚇壞。其實,新生寶寶很多所謂的異常現象不是病,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梳理下這些常見的「異常」現象。這不是血尿,也不是泌尿系統出了問題,而是寶寶在提醒你,餵養的奶量不足。只要加強餵養就能解決問題。此時,可加大哺乳量,一般3~5天紅色尿自然就會消失。
  • 這15個異常現象,不是病!不用跑醫院
    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很多看起來很異常的情況,其實都不是病,而是正常現象,不需要天天跑醫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新生兒的秘密吧~ 1、體重減輕 新生兒出生後2~5天,由於母親的泌乳能力和孩子的吸吮能力都不高,孩子不能吸收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加之胎便排出,會有體重減輕的現象。1周以後,孩子能正常進食了,體重就不再減輕了。
  • 新生兒寶寶身上的這9種「異常」情況,寶媽們無需擔心
    導讀:新生兒寶寶身上的這9種「異常」情況,寶媽們無需擔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寶寶身上的這9種「異常」情況,寶媽們無需擔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發燒切忌亂用偏方 燈芯草退燒不靠譜
    有些家長怕西藥有副作用,就給孩子用偏方退燒,但是有些偏方卻並不靠譜,下面中醫為大家揭秘幾種常見的退燒偏方是否靠譜。 偏方一 生薑退燒 此方僅對風寒感冒有效果 偏方內容:生薑1-2片,香菜去葉子留莖和根3-4根,白蘿蔔2-3片。冰糖加水煮15分鐘給寶寶喝,寶寶會出汗退熱。 醫生結論:基本靠譜。
  • 偏方治大病?醫生帶您詳細看看:到底偏方能不能治大病
    遇到的人深信不疑,覺得偏方很神奇,確實能治大病,有人問:王醫生,你相信偏方治大病嗎?我信,也不信!本身就是矛盾的,大家有沒有仔細思考過這句話?偏方的意思就是並非目前常用的一種方法或藥物,也就是說得了某一種疾病,並不是採用常用的方法。
  • 治月子病的偏方 治月子病的偏方有哪些?
    治月子病的偏方1、月子病偏方之食療熟地30克、紅花30克、蘇木30克、荊條30克、轉經花30克、雞蛋7個、紅糖30克。把熟地、紅花、蘇木、轉經花、荊條水煎開後20分鐘,將雞蛋敲入煮成荷包蛋,煮熟後在碗裡放入紅糖,放入藥湯和雞蛋,吃蛋喝湯。每次一碗,每日三次。
  • 新生兒的秘密,這15個異常,不是病!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不少媽媽吐槽,曾經無數次幻想寶寶出生後是什麼樣子,可當第一次看到寶寶的醜樣子時,真的忍不住扔掉,這個「猴子」怎麼可能是自己生的呢?等等,先別扔,孩子「很醜」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養兩天就越來越好看啦。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很多看起來很異常的情況,其實都不是病,而是正常現象,不需要天天跑醫院。
  • 寶寶這五種咳嗽不能等,必須上醫院!
    一般的寶寶出現咳嗽,家長是通過一些小妙方就能解決的,但是一旦出現以下五種咳嗽,就必須帶寶寶上醫院進行治療了。夜間乾咳如果寶寶咳嗽不斷,且一到晚上症狀就加重,家長則要小心了。這可能是哮喘的症狀。此時,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如果寶寶出現無法吃飯、喝水或說話困難,最好叫急救車。呼吸時發出異常聲音的咳嗽如果寶寶已經感冒好幾天,咳嗽聲發生了一些變化,出現了嘶嘶的聲音,呼吸也顯得急促,且很愛發脾氣,可能是支氣管炎造成的。可以帶他去看醫生,同時要鼓勵寶寶多休息、喝果汁,嚴重時,可能需要吸氧。
  • 寶寶肺炎怎麼辦?這個霧化小偏方一定能幫到你
    雅莉見到我時提出了一個很多媽媽遇到過的問題:「我很困惑,寶寶開始還只是感冒,怎麼過了幾天就成了肺炎呢?」雅莉的寶寶很乖巧可愛,她向我詳細講述了寶寶的情況。「開始的時候寶寶只是感冒,有些咳嗽,我就帶她到社區醫院看,醫生診斷為支氣管炎,吃了2天藥後不見好轉,還是咳嗽。我比較著急,就帶孩子輾轉去了好幾家醫院,孩子的病情一直沒什麼變化。
  • 民間偏方藥膳治療寶寶鵝口瘡
    >民間偏方藥膳治療寶寶鵝口瘡2011-01-28 12:20:5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寶寶4個月大時,給她餵奶的時候總是哭鬧不止,不願意吃奶。媽媽發現寶寶的口腔兩側和舌頭黏膜上有一些白色的斑點,媽媽以為是奶塊凝結在口腔裡,就用棉籤去刮,誰知刮掉白色斑點以後,被刮的地方一片紅色,寶寶哭得更厲害了,媽媽趕緊帶她去醫院檢查。」媽媽向醫生抱怨到。醫生告訴媽媽,原來寶寶得了鵝口瘡。  鵝口瘡的治療方法很多,而本文著重為大家推薦中意藥膳治療偏方。不過在治療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鵝口瘡吧!
  • 孕期出現這4種情況,很可能是胎寶寶異常的表現
    孕期,孕媽媽最擔心的事情莫過於胎寶寶的安全健康問題了,每天總是擔驚受怕的,生怕自己哪點沒做好,胎寶寶就沒了。其實,幫媽要告訴大家的是,完全可以放下心裡的糾結,胎寶寶如果遇到危險會主動向孕媽媽們傳達信息,當遇到以下這五種情況,胎寶寶就是有危險了,孕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 這10個偏方治不了病,還可能致命
    圖文編輯 / 嫣然生病,你是不是經常會想到用偏方?但是您知道嗎?有很多常見的「偏方」不僅不能治病,還有危險。下面我們就根據危險程度,列出了那些熟悉的騙人「偏方」,最後一個最危險!
  • 孕婦感冒不能吃藥?為了胎兒健康,不要太固執
    趙女士得了重感冒,發燒三天了,她覺得是藥三分毒,誰勸她也不肯去醫院。這三天,自己強忍著,後來下體見了紅,家人緊急把她送去了醫院。醫生診治後,趙女士有流產的危險。醫生狠狠的批評了趙女士,再晚些來醫院,胎兒可能都保不住了。醫生說,孕期不能亂用藥,但有病還需要及時就醫,硬撐著孕婦和胎兒健康都會受到威脅。被醫生狠狠批評後,趙女士才知道自己太過執拗差點犯下大錯,悔恨不已。
  • 3歲寶寶一年發燒20次,原來竟是因為它!
    一名3歲大的寶寶,一年之內發了20來次燒。用孩子媽媽的話來說,就是「不是在醫院看病,就是在去看病的路上」。寶寶從2歲多開始,平均每個月都要發熱1~2次;經常是剛好沒幾天,新的一輪又開始重蹈覆轍。家長一直以為是寶寶體質問題,一年多來想盡辦法,補充營養、中藥小偏方都逐一嘗試,然而並沒有什麼效果。
  • 寶寶小病需不需要跑醫院?美國媽媽推崇的自然療法
    寶寶小病,需不需要跑醫院?中國媽媽都愛用自己信任的祖傳小偏方,給寶寶調理常見的「小病」。你知道嗎?其實,美國媽媽們也「迷信」小偏方,許多常見的疾病,從蜜蜂蜇傷到脹氣腹痛,都可以用藥物以外的方法來治療,而且這些小偏方都是經過美國醫生權威認證的。
  • 寶寶眼屎多,媽媽用偏方「清熱」險致失明
    新生兒眼屎多,媽媽用偏方「清熱」,險致失明重慶一剛出生的寶寶眼屎多,媽媽以為是「上火」所致,用盡偏方給寶寶「清熱」,給孩子的眼睛滴母乳、塗抹金銀花水,用茶水、淘米水洗眼睛。方法用盡,孩子眼睛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出現了紅腫,最終導致結膜炎。
  • 寶寶指甲有這4種情況,可能是健康異常的信號
    從寶寶的嘴、舌、耳、手、鼻的變化,來推斷寶寶的身體是否健康。有時候連寶寶的便便都不放過,只要寶寶剛拉過,寶媽就秒變研究家,仔細研究便便的顏色、氣味、形狀。除了上面這些判斷方法,今天就教大家一招更簡單,那就是看寶寶的指甲。要是寶寶指甲出現了這4種情況,寶媽要警惕了!
  • 治療中耳炎不要亂用偏方
    偏方治病歷來為一些人所稱道,因為它即經濟實惠又能很快解決一些病人的痛苦。這些偏方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精品,是勞動人民長期同疾病做鬥爭的智慧結晶,應予充分重視。   但是,有的人專愛用偏方治病,到處打聽,拿來就用,用了一個又一個,病不但沒有治好,反而更加重了。對於我國民間流傳的偏方,應科學地分析,嚴格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