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小病需不需要跑醫院?美國媽媽推崇的自然療法

2020-09-10 壹一媽媽

寶寶小病,需不需要跑醫院?

中國媽媽都愛用自己信任的祖傳小偏方,給寶寶調理常見的「小病」。你知道嗎?其實,美國媽媽們也「迷信」小偏方,許多常見的疾病,從蜜蜂蜇傷到脹氣腹痛,都可以用藥物以外的方法來治療,而且這些小偏方都是經過美國醫生權威認證的。

事實上,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88%的家長表示他們會使用非藥物方式治療孩子的常見疾病,如便秘、過敏性鼻炎等。在美國,如果是選擇去醫院就診,通常情況下,只要事先與醫生溝通清楚,他們都會根據孩子的情況,推薦合適的非藥物療法。

你是不是也開始對自然療法頗感興趣?下面是一些美國兒科醫生給出的自然療法,這些簡單的方法也許對緩解孩子的小病痛會有所幫助。

本地原料釀造的蜂蜜

有益於:緩解季節性花粉過敏

許多美國醫生認為,食用你所在地區的蜂蜜可能有助於減輕花粉過敏症狀。因為理論上,蜂蜜含有你所居住地區花粉的抗原,所以本地蜂蜜可以慢慢地讓孩子的身體適應過敏原,幫助他的免疫系統建立適應機制。

研究發現,在過敏季節開始前5個月,讓對樺樹花粉過敏的人每天食用含有樺樹花粉的蜂蜜,患者的過敏症狀減少了60%。

益生菌

有益於:緩解急性腹痛和脹氣

定期服用益生菌可以增加腸道有益菌的數量,並抑制有害菌,從而整體改善腸道健康。研究發現,每天給腸易脹氣的嬰兒服用適量益生菌,3周後可以減少嬰兒哭鬧的狀況。特定的益生菌改善了腸道的菌群,促進消化,並抑制了腸道神經疼痛。

生薑

有益於:緩解噁心和暈車薑片、薑茶、薑糖可以預防或治療各種類型的噁心,減緩胃的蠕動,舒緩胃腸運動,這種療法起源於幾千年前的亞洲。

要注意阿的是,生薑療法應選擇真正包含生薑成分的產品,而不是那些僅擁有生薑味道的產品。

規藥物治療的患者,使用本地蜂蜜的患者不流鼻涕的時間多了整整一倍。當然,如果孩子的季節性過敏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就不要一味依賴蜂蜜。對於輕度過敏,試著每個早晨在孩子的燕麥或者雜糧粥中放一匙蜂蜜。注意:不要給1歲以下的嬰兒食用蜂蜜,因為有可能會導致肉毒桿菌中毒。

軟化糞便。如果能讓孩子每天再多喝一到兩杯水的話,效果更好。放學後或晚上,給孩子來一杯梨汁或西梅汁,孩子的便秘問題就會迎刃而解。1個月大的嬰兒也可以試試:通常每月齡28克是每天的最大量。

Omega-3

有益於:緩解注意力集中困難

眾所周知,Omega-3有助於大腦發育,並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研究發現,每天食用富含Omega-3(EPA和DHA)的人造黃油,16周後,不論是否患有多動症,孩子的注意力都會得到顯著提高。醫生建議,體重在45kg以下的兒童每天應服用1克EPA和DHA,無論什麼形式:膠囊、軟糖或滴劑都行。對於一些孩子,這一補充劑量可能足以改善注意力的問題;對於另一些孩子,最佳用法則是在使用處方藥之外再進行額外的補充。如果你感覺心煩意亂,不要忘記: Omega-3也許可以幫到你。

小蘇打

有益於:緩解瘙癢或皮膚蜇傷

混合一匙小蘇打和不到一匙的水,製成厚厚的糊狀,可以塗抹在發炎的部位,如蚊蟲的叮咬傷、蜜蜂蜇傷或皮疹。等到自製藥膏完全乾燥(需要約10分鐘),再將其洗去。這種藥膏能減輕過敏反應,並起到舒緩作用。孩子容易皮膚瘙癢或患上溼疹,泡澡時加幾勺小蘇打,可以有效預防這些症狀。

鹽水鼻腔衝洗

有益於:緩解感冒或過敏性鼻腔充血

用生理鹽水衝洗劑輕輕噴洗孩子的鼻腔,可以幫助清除黏液、刺激物和過敏原,減少炎症。噴壓時要輕柔,不要太用力,否則可能反而會引起過敏或鼻腔出血。使用噴霧後,讓孩子輕輕擤擤鼻子。對於嬰兒或幼童,則應在噴洗後使用球形注射器吸出黏液。

寶媽們快快學起來吧~

相關焦點

  • 我最為推崇的小兒捏脊療法
    現在,她的媽媽常說她是「鐵胃腸」,因為她從未鬧過胃腸病,身體也非常結實。另外,我記得有一個叫楊家堂的人,兒子兩歲,患白血病晚期,肝脾腫大,腹大如鼓,高燒40℃以上不退,我用小兒推拿術為其退熱,再施用捏脊療法,捏脊20天,出現了奇蹟,非但他的體溫恢復正常,肝脾大亦消失。足見「捏脊療法」的威力無窮,竟可以與血癌一決雌雄(遺憾的是孩子五個月之後因肺炎而逝)。
  • 寶寶上學啦!6大傳染病需小心
    寶寶上學啦!6大傳染病需小心 一轉眼又到孩子開學的季節了,秋季天氣變化快,人體抵抗能力變弱,人很容易患上呼吸系統等傳染病。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幾種傳染病孩子得小心:
  • 中醫自然療法走出國門,走進昆明中山醫院-馬加慈
    馬加慈 醫師昆明中山醫院院長皇家中醫藥醫院院長阿聯皇室特聘御醫加慈回醫自然健康復療法創始人現任中東中醫藥協會執行會長>身心同治~從身到心的整體喚醒醫患同治~從醫生到患者的和諧共振無為而治~從有為到無為的生命體悟四大特點:簡單,快捷,實效的快樂療法以最小的成本,讓患者得以治療以最短的時間,使患者得到康復以最快的速度,為患者解決疼痛加慈回醫走進昆明中山醫院馬老師親自帶領弟子多次為昆明乃至來自全國的百姓義診
  • 加拿大自然療法師用患狂犬病狗的唾液給男孩治病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遇到得了狂犬病的狗,肯定都是有多遠跑多遠。這種病一旦被傳染也就離天堂不遠了。但總有人特立獨行,最近一位加拿大自然療法師在臉書上發文,稱她 2 年前用瘋狗的唾液救治了一名行為不正常的小孩!這事兒發生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市,這位備受爭議的的自然療法師名叫 Anke Zimmermann。
  • 園藝療法——回歸自然,復健心靈
    1792年,精神病醫院約克收容所致力於利用自然力量進行治療作為治療的一環,他們還對患者導入了同兔、雞玩耍、庭園管理的方法。19世紀初,北蘇格蘭的精神科醫師讓一患者在自己的農場進行勞動後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9世紀中葉的精神病院中通過種植花木使患者病情得以減輕或完全治癒。
  • 美國媽媽邊跑馬拉松邊擠母乳
    美國媽媽邊跑馬拉松邊擠母乳 2016-09
  • 寶寶免疫力需要提升,健康不花錢的小運動,媽媽學會給寶寶試試
    今年經歷了疫情這場大戰之後,許多人意識到了生命和健康的可貴,做母親的媽媽看著自己的寶寶,覺得應該把寶寶的免疫力提上來了。寶寶早產,媽媽精心呵護之餘,靠幾項小運動提高免疫力娜娜懷孕的時候產檢,發現自己懷的是雙胞胎,高興沒多久,身上兩個寶寶的重量就要把她壓垮了,本來身材就比較纖細,這回挺著這麼大的肚子,看著都有點嚇人。
  • 10個月寶寶突然哭鬧,媽媽看了眼蚊帳後,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
    但殊不知,如果家裡有過小的寶寶,蚊帳有時候也可能成為傷害寶寶的「兇器」!前不久,陝西的一名媽媽就因為蚊帳,經歷了驚魂的一幕,這是怎麼回事呢?,媽媽看了眼蚊帳後,趕緊往醫院跑前不久,家住陝西的一名媽媽陪寶寶在床上玩耍的時候,10個月的寶寶卻突然大哭起來。
  • 初探園藝療法與自然的互相聯繫
    ,與自然之間有一道無形的屏障,不能建立與自然之間的交流,導致生活環境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而園藝療法以及治療性花園景觀的出現,使得人們的不良情緒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對促進樂觀情緒的建立起到了積極作用。1798年,班傑明·拉什(Benjamin Rush)博士被認為是「美國精神病學之父」,在他回憶錄中園藝對他的精神病患者有積極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園藝被用作回國老兵的一種職業療法。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利用自然界改善人類健康和福祉的概念在1970年代開始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
  • 秋季哪種寶寶不容易生病?醫生:這三方面做得好,寶寶不往醫院跑
    導讀:秋季哪種寶寶不容易生病?醫生:這三方面做得好,寶寶不往醫院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秋季哪種寶寶不容易生病?醫生:這三方面做得好,寶寶不往醫院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哭不鬧,讓寶寶自然入睡的小絕招,新手媽媽們學會了沒?
    寶寶在入睡時總是要讓媽媽抱抱,輕輕拍著或搖著才能入睡,一放下就又開始哇哇大哭,誰都哄不了,而且一到晚上就鬧覺,非要喝一兩口媽媽的奶才睡,其他人都哄不住,有時哭的時間長了發脾氣連媽媽的奶都不喝。不少新手媽媽是否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啊?很希望寶寶能自然入睡不要哄啊有木有,可是寶寶就是鬧啊!這樣長久下去,不光媽媽們身心疲憊,寶寶睡眠質量也不會好。
  • 美國媽媽邊跑馬拉松邊擠母乳 運動餵娃兩不誤
    由於孩子還在哺乳期,她需要在比賽中途停下來擠母乳。比賽當天,在跑了8英裡賽程後,安娜放慢速度,一邊走一邊擠母乳。 美國媽媽邊跑馬拉松邊擠母乳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今年4月才生下寶寶的美國媽媽安娜(Anna Young)知道,如果她參加自己產後的第一場半程馬拉松比賽,比賽途中就必須停下來給孩子擠母乳
  • 寶寶發燒媽媽焦慮,到底該不該去醫院?
    最近,患發燒的寶寶比較多,眼看要過年了,媽媽一見寶寶生病更焦慮,寶寶發燒怎麼辦?到底該不該去醫院? 小熊請來了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內科專家、副主任醫師盧燕,為大家講講寶寶發燒的那些應對方法,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 抑鬱除了心理與藥物療法,自然療法也會起到輔助作用
    治療抑鬱除了藥物與心理療法之外,自然療法也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從運動療法,音樂療法,光照療法做起。一、運動療法運動對預防抑鬱與負面情緒是最佳的方法之一。去醫院看病醫生開完藥之後,後面會說每周要規律的做運動。
  • 寶寶吃飯就耍賴?做好這些事,寶寶吃飯乖,媽媽不操心
    「聽爸爸的話,把這碗飯吃完了爸爸帶你去遊樂園和小朋友們玩。」幾分鐘了,怎麼哄騙都不行,一碗飯就是不見下,最後乾脆威脅嚇唬寶寶。「怎麼這麼不聽話,再不吃不要你了!」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1、零食太多、吃飯時間不固定有的媽媽會給寶寶買很多好吃的零食,用來哄孩子,尤其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一包零食就可以解決,但是很多寶寶卻因此變得非常的愛吃零食,一想吃零食就鬧家長,經常這樣,導致孩子的飲食不規律,在飯點的時候已經不餓了,所以才會出現很多寶寶不吃飯的情況
  • 面對寶寶的血管瘤,聰明的媽媽該如何做?
    面對寶寶的血管瘤,聰明媽媽務必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拋棄傳統老觀念,相信科學技術在我國傳統觀念中,總認為血管瘤不需要治療,會自然消退。甚至一些迷信思想的人認為血管瘤是娘胎裡帶來的,是「天使的吻痕」和「福氣」的象徵,不能也不需要治療。
  • 什麼是自然療法?
    這其中,大家對自然療法的關注非常高。有關自然療法的定義,網上一搜就有不少,但我覺得解釋的並不太透徹。今天,撇開自然療法的產生發展歷史不談,只針對自然療法的含義和內容,淺談我的粗陋理解。「自然療法」,英語叫naturopathy。從字面意思看,是由natrual+常用後綴pathy組合而成。natrual是自然的天生的意思。
  • 媽媽經:寶寶也會抑鬱的
    >媽媽經:寶寶也會抑鬱的2010-01-14 00:00:00出處:21CN女人幫作者:佚名中國內地的抑鬱症患者比例高達2.4%,而美國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抑鬱症患者。而這個統計數字並不見得準確,因為很多抑鬱症患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或者即便意識到了也很少去就醫。因此,抑鬱症患者的數量實際上很可能比這個數字還要多。  抑鬱症患者大多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對生活缺乏熱情,約15%的抑鬱症患者最終會走向自殺,很多患者雖無自殺行為,但也會時而流露出自殺的念頭。
  • 哪些病需去醫院?該掛什麼科?周幾人最少…這下你全明白了
    哪些病需去醫院?該掛什麼科?不少人都犯怵:掛不上的號、做不完的檢查排不到頭的隊......看病不容易,可如果你懂點「看病技巧」可以讓你大大提高看病效率↓↓↓到底哪些病需要去醫院?人的身體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但是有些疾病是不能硬扛著的,到底哪些病需要去醫院?1.
  • 自然療法 靈氣課程學習的問與答
    人越順應自然規律,氣場就越大,越背離自然規律,氣場就越小,自然規律正好與人的身體和心理活動的規律是一致的。生活中,一些人事事順心,一些人卻處處是背運,這便是由於人的氣場大小的不同。運氣,也就是你的氣場強大,自然順利。氣場作用首先,「氣場」不是「吸引力法則」,卻遠比「吸引力法則」更為強大,而大家所理解的「吸引力法則」也僅僅是「氣場」的一個支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