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歷了疫情這場大戰之後,許多人意識到了生命和健康的可貴,做母親的媽媽看著自己的寶寶,覺得應該把寶寶的免疫力提上來了。
娜娜懷孕的時候產檢,發現自己懷的是雙胞胎,高興沒多久,身上兩個寶寶的重量就要把她壓垮了,本來身材就比較纖細,這回挺著這麼大的肚子,看著都有點嚇人。
安安穩穩的養胎到了9月份,娜娜突然破水了,由於懷的是雙胎,家裡人都有準備,馬上把娜娜送去了醫院。
醫生看情況沒辦法,直接準備剖腹了,兩個小寶貝就提前了4周跟這個世界見面了,早產寶寶的護理是要更加精心的。
面對這兩個來之不易的寶寶,一家人都很精心照顧,還特意跟醫生問了好多產婦和寶寶的護理問題,寶寶也很爭氣,被養的白白胖胖的沒有一點早產的樣子。
為了讓兩個寶貝更健康,娜娜學了一幾個運動幫寶寶提高抵抗力。
其實我們所說的免疫力(抵抗力),並不是一種浮於表面的東西,而是我們的身體內部的一整套抵抗病毒和細菌的系統。
1)吃母乳
新生寶寶各個系統發育都不是很完善,母乳除了能提供6個月寶寶的各種微量元素,也能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
2)打疫苗
這個一般要跟醫院提前預約,到了約定的日再帶娃接種疫苗,還是很方便的。接種疫苗後,寶寶身體就直接產生對應病毒的抗體了。
3)睡覺給寶寶睡飽
睡覺是對人類恢復體力、增強體質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對於需要在睡眠中生長的新生寶寶來說,需要的睡眠時間更長,20小時都不多。
4)鍛鍊身體
對於還不會爬行鍛鍊的寶寶來說,媽媽幫助寶寶「被動健身」,也對寶寶有好處的哦。做操之前保證寶寶吃完奶一小時、室內溫度舒適。
讓寶寶躺在床上,先摸摸寶寶的四肢,提前為這次運動「預熱」,運動之前要保證寶寶的能跟著你放鬆的運動,不能硬掰。
①運動一:擴胸運動
雙手握住寶寶的手腕和小手,讓寶寶的雙手在胸前儘可能的交叉,攤平再交叉。
②運動二:肩關節運動
把寶寶雙手舉成投降姿勢在頭頂,再放回去。
③運動三:肘關節
向上彎曲寶寶兩臂肘部關節,向下還原。
④運動四:腿部伸曲
捏住寶寶腳腕和小腳,幫寶寶做「騎腳踏車」運動。
⑤運動五:屈伸踝關節
兩隻手一個腳,一隻手固定腳踝,一隻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寶寶腳掌,上下晃動寶寶的腳踝關節。
⑥運動六:下肢伸直上舉
這需要寶寶伸直雙腿,媽媽握著寶寶的膝蓋,抬高90°,動作不要太快,寶寶會受傷的。
這是適合六個月以內寶寶的健身操,爸爸媽媽要慢慢的給寶寶適應,不要用蠻力。
《中華養生保健》也刊登,寶寶增強免疫力,6歲以下寶寶一天喝水500-1000ml;減輕孩子壓力;多吃水果蔬菜保證維生素攝取;經常通風,減少室內汙染。
調查顯示:因為人在室內的時間比較多,68%的疾病都來源於室內汙染。
上午9-11點,下午3-5點空氣汙染物較少,可以帶孩子多去公園散步玩耍,對提高寶寶免疫力有很大幫助。
提高寶寶的免疫力需要長久的堅持,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們要多操勞了。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