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6個月後,開始靠自身慢慢把免疫系統建立起來。
媽媽們為了增強寶寶的免疫力,用盡辦法。
離開母體保護的寶寶,在建立自己免疫力過程中,有個下降的趨勢是正常的,這是沒辦法防止。
但是可以有辦法不當寶寶身邊的豬隊友,進一步破壞寶寶的免疫力。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組成的。
寶寶免疫系統的形成需要營養物質做基礎,營養不足勢必導致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降低。
母乳是6個月以下寶寶的最佳食品,其中含有各種寶寶需要的營養素和多種免疫細胞和抗體,幫助寶寶免受疾病的侵襲。
因此,純母乳餵養應該滿6個月。
此後雖然添加了輔食,但仍應堅持母乳餵養至少到寶寶2歲。
對於添加了輔食的寶寶,最重要的是均衡營養,食物要多樣化,防止養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
適當運動能提高寶寶體內免疫細胞的活力,讓寶寶少生病。
寶寶的運動要根據年(月)齡不同靈活安排。
不會走路的小寶寶可以通過揮舞手臂、蹬腿、抬頭、翻身、爬等方式鍛鍊身體。
會走、會跑的大寶寶運動項目就更多了,媽媽可以按照寶寶的興趣帶著他在玩兒中鍛鍊。
所以,應該每天給寶寶安排一定的運動量,天氣好時最好去戶外運動。
運動後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吃飯、睡覺都很正常,說明運動量合適,反之則為運動過少或過量。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也是保持正常免疫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新生寶寶每天大約睡16-20小時,1-3個月寶寶每天睡16小時左右,4-12個月寶寶每天睡14-15小時,1-3歲寶寶每天睡12-13小時。
睡眠質量很重要,給寶寶創造一個有助於睡眠的環境,儘量少打攪睡眠中的寶寶,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睡眠的好習慣。
免疫力與人的情緒關係密切,緊張、焦慮、失落等消極情緒會導致寶寶的免疫力下降。
快樂、愉悅、放鬆的情緒可以讓免疫力保持最佳狀態。
寶寶感知家人情緒變化的能力可能超過父母的想像,家庭和睦、被愛包圍的寶寶情緒會很穩定,健康狀況往往很好。
不要刻意給孩子創造無菌環境。
寶寶接觸微生物的機會少了,不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寶寶反而容易生病。
家裡的環境只需要乾淨,不必做到一塵不染,更不用樣樣物品消毒。
寶寶適當接觸泥土、灰塵並不是壞事,媽媽只要保證寶寶玩過泥巴後好好洗手,不用小髒手抓東西吃就可以了。
撫摸身體健康的寵物、和寵物一起玩耍,對寶寶來說都沒問題,媽媽不用禁止,但要注意提醒寶寶不要親吻寵物。
免疫力是人體在與疾病鬥爭中鍛鍊和提高的,濫用抗生素就等於剝奪了提高免疫力的機會。
所以,不該使用抗生素時不使用、選擇抗生素種類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要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