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4 00:00:00出處:21CN女人幫作者:佚名
抑鬱使得人憔悴 據報導,隨著競爭加劇、各種壓力增大,全球抑鬱症患者比例一直呈攀升的態勢。中國內地的抑鬱症患者比例高達2.4%,而美國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抑鬱症患者。而這個統計數字並不見得準確,因為很多抑鬱症患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或者即便意識到了也很少去就醫。因此,抑鬱症患者的數量實際上很可能比這個數字還要多。 抑鬱症患者大多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對生活缺乏熱情,約15%的抑鬱症患者最終會走向自殺,很多患者雖無自殺行為,但也會時而流露出自殺的念頭。這些患者都有一個特別典型的特徵--總是消極地看待世間的一切,正是這種消極的人生態度,導致他們經常生活在沮喪、失望甚至絕望的邊緣。 心理認知療法:防治抑鬱症新途徑 自從伯恩斯的心理認知療法出現以後,抑鬱症患者多了一個解除痛苦的途徑。甚至很多患者無需用藥,就可以通過心理認知療法來緩解症狀,直至完全治癒。心理認知療法之所以有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可以在治療師的指導下改變看問題的方式。一旦看問題的方式改變,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陽光,越來越快樂,抑鬱症狀自然就得到明顯改善,甚至徹底消失。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模式,跟他的成長經歷有非常大的關係,很多人都會在潛意識中沿用小時候從父母身上習得的各種模式而不自知。不僅如此,如果父母教育寶寶的方式欠妥,還會帶給寶寶更多的壓力,使寶寶在父母不太客觀或期望值太高的評價下而學會自我貶損,導致自我價值感降低。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將來排解負面情緒的能力就比較欠缺,抑鬱的可能性自然就會增大。既然如此,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引導他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讓他學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一切,那麼,他們將來罹患抑鬱症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