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盧南玉 七分媽媽
長沙一位37歲海歸博士媽媽帶著5個月的女兒翻越1.5米高護欄跳樓身亡;31歲湖南媽媽留下萬字遺書帶著一雙不滿3歲的兒女跳樓自殺;30歲江北媽媽抱著不足百天的孩子從17樓墜落身亡;30多歲的濟南媽媽抱著四個月大的寶寶跳樓……
近年來,女性發生產後抑鬱的現象較為普遍,產後抑鬱引發的悲劇時有發生。一些家庭因負擔過重而放棄治療任由病情加重,給女性身心健康及婚姻家庭的和諧造成嚴重影響。產後抑鬱,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產婦及家庭牢牢禁錮。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提交了一份《關於將婦女產後抑鬱診斷治療費用納入生育保險範圍的建議》。
產後抑鬱障礙(PPD或PND),目前認為產後抑鬱障礙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特發於女性產後這一特殊時段的抑鬱症,有時也包括延續到產後或在產後復發的抑鬱症。我國報導的產後抑鬱障礙患病率為1.1%—52.1%,平均為14.7%。
產後抑鬱障礙首次發作後約半數以上會在未來的5年內出現再次發作,有1/3的患者甚至在第1年內再次發作。而且隨著復發次數的增多,復發風險也在加大。
產後抑鬱,真不是矯情
很多人不了解產後抑鬱,以為只是新手媽媽們的矯情,其實產後抑鬱對產婦和寶寶都有危害。
對產婦的危害: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可以出現自傷、自殺行為;不利於產婦精力、體力恢復;
對孩子的危害: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可能對孩子造成器質性危害、母嬰連接障礙;導致孩子智力、情緒與個性發育障礙;
有這些表現,
說明媽媽們可能產後抑鬱了:
1.情感低落: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感覺心情壓抑,高興不起來,常無緣無故地長時間哭泣。
2.興趣和愉快感喪失: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對以前非常感興趣的活動難以提起興趣,也無法從日常生活及活動中獲得樂趣。
3.導致勞累感增加和活動減少的精力降低: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疲乏感,覺得活動困難,精力下降,且通過休息或睡眠並不能有效地恢復精力或體力。
4.焦慮: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經常會出現嚴重的焦慮,甚至是驚恐發作。
5.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談話時注意力下降,對問題的回答緩慢,有時需數問一答。
6.自我評價和自信降低: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自我評價下降,自感一切都不如別人,什麼都不會,缺乏自信。
7.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認為自己對不起孩子,是家庭的包袱、社會的累贅。
8.認為前途暗淡悲觀: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認為前途是灰暗的,看不到光明,對自己的將來感到悲觀絕望。
9.自殺或傷嬰的觀念或行為:
部分產後抑鬱障礙患者會產生自傷、自殺觀念或行為。有時產後抑鬱障礙患者會出現「擴大性自殺」,即在殺死別人後再自殺。
10.強迫觀念:
產後抑鬱障礙患者常會出現有傷害嬰兒內容的強迫觀念,產婦因擔心自己會控制不住傷害孩子而避免與孩子接觸。
11.精神病性症狀:
主要是指幻覺、妄想等,有時還會出現感知綜合障礙。
12.睡眠障礙:
以入睡困難、易醒最為多見,而以早醒最具有特徵性。
13.食慾及體質量下降:
多數產後抑鬱障礙患者表現為食慾下降,進食少。並常伴有體質量下降。
14.性慾下降:
可以是性慾的減退乃至完全喪失。有些患者勉強被動維持有性行為,但無法從中體驗到樂趣。
15.非特異性的軀體症狀:
常見的主訴包括頭痛、腰背痛、噁心、口乾、便秘、胃部燒灼感、腸胃脹氣等。
可採用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EPDS)進行評分,包括心境、樂趣、自責、焦慮、恐懼、應付能力、失眠、悲傷、哭泣、自傷,根據症狀等級分0(從未)、1(偶爾)、2(經常)、3(總是)分,相加即為總分,範圍0~30分,以≥13分初步診斷為產後抑鬱症,得分越高抑鬱程度越重。
關於產後抑鬱的治療
當前治療產後抑鬱障礙的三種主要方法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
心理治療:
輕度抑鬱發作可以首選單一心理治療,但產婦必須被監測和反覆評估,如果症狀無改善,就必須要考慮藥物治療;中度以上的抑鬱發作應該進行藥物治療或藥物聯合心理治療,並建議請精神科會診;若為重度抑鬱發作並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現自殺及傷害嬰兒的想法及行為時,務必轉診至精神專科醫院。
藥物治療:
根據作用機制的不同,常用的抗抑鬱藥可分為以下4類:
分類
代表藥物
禁忌
常見不良反應
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
舍曲林、西酞普蘭
舍曲林禁止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合用
胃腸道反應、頭痛、失眠、焦慮、性功能障礙
5-HT及NE再攝取抑制劑(SNRIs)
文拉法辛
文拉法辛禁止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合用
胃腸道反應、血壓輕度升高
三環類抗抑鬱藥(TCAs)
阿米替林、丙咪嗪
嚴重心臟病、青光眼、排尿困難、支氣管哮喘、癲癇、甲狀腺功能亢進、禁用丙咪嗪。
過度鎮靜。直立性低血壓,抗膽鹼能不良反應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
嗎氯貝胺
躁狂症患者、嗜鉻細胞瘤、甲狀腺亢進患者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嗎氯貝胺
頭痛、頭暈、噁心、口乾、失眠、便秘
其他藥物:如抗焦慮藥和鎮靜催眠藥物、抗精神病藥、情感穩定劑、雌激素等。
重要提示:
1、迄今為止,美國FDA和我國CFDA均未正式批准任何一種精神藥物可以用於哺乳期。所有的精神科藥物均會滲入乳汁,嬰兒通過母乳接觸藥物後對發育的遠期影響尚不清楚。因此原則上儘量避免在哺乳期用藥。
2、對產後抑鬱障礙患者,首先應該考慮的是產婦的安全。如果症狀嚴重或非藥物治療無效,應立即進行藥物治療。
3、產後抑鬱障礙患者若需要抗精神病藥或情感穩定劑治療,很難維持對嬰兒的正常哺乳,因而不推薦此類產婦進行母乳餵養。
物理治療:
最常用的物理療法為改良電痙攣治療(MECT)及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大量的臨床證據證實,MECT 的有效率可高達 70%~90%。在某些PPD患者,如具有強烈自殺及傷害嬰兒傾向時可作為首選治療。
產後抑鬱問題不容小覷,一旦發現新手媽媽們有抑鬱傾向一定要及時就醫。每個媽媽生育寶寶都不容易,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給她們足夠的關懷和愛護。
參考文獻:
[1]產後抑鬱防治指南撰寫專家組.產後抑鬱障礙防治指南的專家共識(基於產科和社區醫生)[M].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2014,15(6).
[2]李真,賈雯雯,孫雪穎,等.濰坊市產婦產後抑鬱症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3):533-536.
[3]相關藥品說明書
作者簡介
盧南玉 主管藥師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學部質控員,畢業於廣東藥科大學藥學專業,從事醫院藥學工作十多年,精通相關業務管理和技能。
審稿專家簡介
袁學文
副主任藥師
簡介: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畢業於廣東藥科大學藥學專業,從事醫院藥學工作二十多年,精通相關業務管理和技能。現擔任廣東省藥學會第一屆藥物治療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藥學會靜脈用藥調配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藥理學會臨床合理用藥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基本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惠州市藥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廣東省藥學會會員等,主持開展市級科研立項多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