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產後抑鬱」這個關鍵詞,頻頻出現在新聞事件中。就在7月20日晚上,四川成都的一位媽媽,抱著孩子從高樓墜下,母子倆雙雙身亡。據調查,這位媽媽疑似患上產後抑鬱,剛剛跟老公吵了架。
如果說生孩子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那麼產後生活就是新一輪的「身心折磨」了。生完孩子後,身材變形,身體變差,激素發生變化,每天心情煩躁,再加上孩子愛哭鬧,家人不理解,工作受影響……再堅強的女人,也會變得脆弱不堪。自殺、離家出走、傷害孩子、帶著孩子跳樓……這些令人唏噓的家庭悲劇背後,往往是對產後抑鬱的不理解和不重視。
那麼,出現產後抑鬱,新手媽媽該如何應對呢?
產後抑鬱有多嚴重?
產後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產後情緒障礙。2013年出版的《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將產後抑鬱症歸入抑鬱障礙中「未特定的抑鬱障礙」的「伴圍產期起病」,定義為出現在孕期或產後4周這一特殊時段的抑鬱障礙。產後抑鬱症表現為情緒持久嚴重低落、不穩定、易怒、負罪感、睡眠障礙、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緩慢等,無法照顧孩子,嚴重者出現危害自身及嬰兒的行為。其病情可持續1~2年,一般在產後6個月症狀逐漸緩解。
你有產後抑鬱症嗎?
產後抑鬱症與其他抑鬱障礙的臨床表現相同,患者會感到心情壓抑、沮喪,產生自暴自棄、自責等負面情緒,自我評價較低,思想難以集中,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對生活缺乏信心,經常因小事而動怒等。
儘早識別產後抑鬱症可以有效防止抑鬱症的惡化。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EPDS)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產後抑鬱量表,新媽媽可以先測試一下:
得分大於或等於9分時,可能為產後抑鬱,需加強觀察,必要時諮詢醫生。
得分大於或等於12分時,可能為重性產後抑鬱,須立即諮詢醫生,進一步確診。
「自傷」得分不是0分,或有自殺及其他奇怪的想法或行為,須立刻轉診到精神專科。
產後抑鬱如何治療?
產後抑鬱情緒的產生,受到產婦角色轉變、體內激素水平下降、生活節奏改變、家族遺傳、家庭環境及個人性格等一系列因素影響。
一般來講,患者如能正常學習、交往、工作,只是情緒出現波動,即輕度抑鬱;如果已經對正常社會生活及工作有明顯影響,就是中度抑鬱;如果有了消極的想法或行為,不能承擔工作及進行常態生活,就是重度的產後抑鬱了。
對於輕到中度的產後抑鬱症,優秀、專業的心理治療,家庭關係和親子關係的改善,再結合運動療法、營養療法等綜合手段,比單純服藥的效果更好,復發率更低。如症狀持續加重,應考慮採用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合併藥物治療,千萬不可諱疾忌醫。患者應遵醫囑服藥,切勿自行減藥或停藥,否則很可能會引起病情反覆,再次服藥量更大、服藥期更長,欲速則不達。
抗抑鬱藥如何使用?
產後抑鬱症和非產後抑鬱症的治療方式大致相同。英國精神藥理學會(BAP)2017年發布的《孕前、妊娠期及產後精神藥物使用專家共識》認為,妊娠期抑鬱與產後抑鬱顯著相關。對於這些患者,如果妊娠期需要使用抗抑鬱藥,則產後也建議繼續使用。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抗抑鬱的一線治療藥物,母乳餵養的風險較低,一般不禁止在產後使用。
SSRIs的代表性藥物是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這「六朵金花」。SSRIs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適(嘔吐、腹瀉)、中樞神經副作用(失眠、頭痛)、性功能障礙等。
SSRIs並不會讓人成癮,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來安排吃藥的時間,若情緒較穩定則會慢慢減少劑量到最終停藥。
吃藥必須停止哺乳?
SSRIs有可能由體內代謝分泌至乳汁中,而讓寶寶受到不良影響。那麼,服用SSRIs必須停止哺乳嗎?
目前多數研究支持哺乳期抑鬱患者服用SSRIs,SSRIs在嬰兒血漿的濃度較低,不一定要停止哺乳。美國精神疾病學會(APA)2010年出版的《抑鬱症治療實踐指南》也建議產後抑鬱母親一邊哺乳,一邊服用抗抑鬱藥。母乳餵養可以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力,正常情況下,其對母親和嬰兒的益處多於風險。
醫生需要細緻評估患者和嬰兒情況,使用安全性高的低劑量藥物,藥物以不進入乳汁為佳。相對來說,舍曲林對母乳餵養的安全性更高;氟西汀因半衰期較長,容易聚集在嬰兒血液中,可能有更多的不良影響。
此外,寶媽也要注意哺乳方法:先哺乳後服藥,使乳汁中藥物含量減少;讓寶寶吮吸前段乳汁而擠掉後段乳汁;服用較大劑量藥物時可暫不給寶寶哺乳。
作為家人或朋友,面對新媽媽的抑鬱情緒,千萬不要覺得是「矯情」,要給予理解、支持,讓其在感情上得到依靠。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