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好朋友剛25歲,就已經成為了一位母親。
她偶爾會在朋友圈曬曬孩子,我們都認為她現在過得幸福美滿,但有一天她跟我說,她曾不止一次幻想過自己和孩子的死亡。
「我看著他爬上椅子,踮著腳去夠窗戶把手,一副無知無畏的樣子。我在三五步開外的地方站著,沒有阻止。
我甚至想像他掉下來該摔在哪,哭多長時間才會沒聲,那麼我的生活就能回到過去。」
「有一次我想過買一個小冰櫃,存上幾個月的冷凍奶,然後就一刀捅死自己一了百了。」
我意識到朋友可能正陷在產後抑鬱的情緒中,但好在情況沒有那麼嚴重,在她丈夫和家人的細心陪伴下,很快就走出了陰霾。
但是,並不是所有媽媽都能像她這麼幸運。
前段時間,一位年僅31歲的媽媽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周,抱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從13樓一躍而下,三人均告不治身亡。
以前一直以為「有了孩子」應該是個闔家歡樂的事,但事實卻並沒有那麼樂觀。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產後抑鬱」的二三事。
產後抑鬱一般在產後6周內就會出現首次發病,產後6個月發病的現象較為多見,產後12個月及產後18個月發病則相對少一些。
通常,產後抑鬱會有以下表現:
有些產後抑鬱的媽媽們還可能會出現恐慌和幻想,比如孩子一咳嗽,就會立刻害怕會不會是肺炎?
有時看著床上安睡的孩子,還會擔憂他們長大之後自己會沒法保護他們,擔心他們被人販子拐走,發生各種各樣的災難。
有時會覺得自己好累,覺得活著就是在受罪,但有時看到孩子的笑臉又會突然充滿了母愛和幸福,產後抑鬱媽媽的情緒常常不斷徘徊於這兩個極端,難以安寧。
孩子降生後,很多家庭的注意力都會放在孩子身上,卻很容易忽略此時最應該被關心的媽媽們。
她們可能還沒有適應母親的角色,對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好母親充滿了擔憂,分娩後的傷口也還清晰可見。
「而在你最需要被照顧的時候,你絕望的發現,你失去了像孩子一樣被照顧的資格。你失去了孩子的身份,你已是母親。」
而且人們有一種難以撼動的刻板印象——女人天生就會帶孩子。
怎麼可能?!
孩子的成長難免跌跌撞撞,當孩子稍微有點感冒或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時,母親常常被責怪「怎麼連孩子都帶不好」。
但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沒有什麼所謂的「天生就會帶孩子」,也不管你在產前看了多少育兒百科,等到孩子降生之後,還是會有各種各樣預料不到的情況發生,這不是你的錯。
與此同時,媽媽們的人生軌跡也會因為孩子的降生而改變。
在我和產後抑鬱的媽媽們聊天時,她們列舉了一些產後難以接受的改變,這也是導致他們抑鬱情緒的重要原因: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伴隨著無限的喜悅,卻也伴隨著無盡的痛苦,這也是產後抑鬱的媽媽們對孩子又愛又恨的原因之一。
陷入產後抑鬱的媽媽會有一種沒有人可以理解和幫助自己的孤獨無助感,家人也常常會陷入不知該如何幫助到她的焦慮和痛苦裡,以致全家人都很辛苦,嚴重的甚至可能因此埋下怨恨和不信任的種子,家庭關係從此會變得緊張。
因此,當出現產後抑鬱的傾向時,我們就應當積極做出調整:
同時,產後抑鬱媽媽們的家人也要幫助她們調節心態,鼓勵她們談論自己的感受,讓她們有充足的時間調整好自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