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是每個新手媽媽都要面對的難關

2020-10-22 聖安米悅

我的一位好朋友剛25歲,就已經成為了一位母親。

她偶爾會在朋友圈曬曬孩子,我們都認為她現在過得幸福美滿,但有一天她跟我說,她曾不止一次幻想過自己和孩子的死亡。

「我看著他爬上椅子,踮著腳去夠窗戶把手,一副無知無畏的樣子。我在三五步開外的地方站著,沒有阻止。

我甚至想像他掉下來該摔在哪,哭多長時間才會沒聲,那麼我的生活就能回到過去。」

「有一次我想過買一個小冰櫃,存上幾個月的冷凍奶,然後就一刀捅死自己一了百了。」



我意識到朋友可能正陷在產後抑鬱的情緒中,但好在情況沒有那麼嚴重,在她丈夫和家人的細心陪伴下,很快就走出了陰霾。

但是,並不是所有媽媽都能像她這麼幸運。

前段時間,一位年僅31歲的媽媽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周,抱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從13樓一躍而下,三人均告不治身亡。

以前一直以為「有了孩子」應該是個闔家歡樂的事,但事實卻並沒有那麼樂觀。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產後抑鬱」的二三事。



產後抑鬱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產後抑鬱一般在產後6周內就會出現首次發病,產後6個月發病的現象較為多見,產後12個月及產後18個月發病則相對少一些。

通常,產後抑鬱會有以下表現:

  • 感到沒有希望和價值感
  • 心境低落,無理由的大哭
  • 喪失對孩子的興趣
  • 有傷害自己或孩子的想法
  • 進食/睡眠過多或過少
  • …...

有些產後抑鬱的媽媽們還可能會出現恐慌和幻想,比如孩子一咳嗽,就會立刻害怕會不會是肺炎?

有時看著床上安睡的孩子,還會擔憂他們長大之後自己會沒法保護他們,擔心他們被人販子拐走,發生各種各樣的災難。

有時會覺得自己好累,覺得活著就是在受罪,但有時看到孩子的笑臉又會突然充滿了母愛和幸福,產後抑鬱媽媽的情緒常常不斷徘徊於這兩個極端,難以安寧。



為什麼會陷入產後抑鬱?

孩子降生後,很多家庭的注意力都會放在孩子身上,卻很容易忽略此時最應該被關心的媽媽們。

她們可能還沒有適應母親的角色,對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好母親充滿了擔憂,分娩後的傷口也還清晰可見。

「而在你最需要被照顧的時候,你絕望的發現,你失去了像孩子一樣被照顧的資格。你失去了孩子的身份,你已是母親。」

而且人們有一種難以撼動的刻板印象——女人天生就會帶孩子。

怎麼可能?!

孩子的成長難免跌跌撞撞,當孩子稍微有點感冒或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時,母親常常被責怪「怎麼連孩子都帶不好」。

但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沒有什麼所謂的「天生就會帶孩子」,也不管你在產前看了多少育兒百科,等到孩子降生之後,還是會有各種各樣預料不到的情況發生,這不是你的錯。



與此同時,媽媽們的人生軌跡也會因為孩子的降生而改變。

在我和產後抑鬱的媽媽們聊天時,她們列舉了一些產後難以接受的改變,這也是導致他們抑鬱情緒的重要原因:

  • 身材走樣
  • 疤痕伴隨終生
  • 驟然減少的社交活動
  • 原來的追求和夢想需要被暫緩
  • 屬於自己的時間被壓榨的所剩無幾
  • ...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伴隨著無限的喜悅,卻也伴隨著無盡的痛苦,這也是產後抑鬱的媽媽們對孩子又愛又恨的原因之一。



如果患上產後抑鬱,該怎麼辦?

陷入產後抑鬱的媽媽會有一種沒有人可以理解和幫助自己的孤獨無助感,家人也常常會陷入不知該如何幫助到她的焦慮和痛苦裡,以致全家人都很辛苦,嚴重的甚至可能因此埋下怨恨和不信任的種子,家庭關係從此會變得緊張。

因此,當出現產後抑鬱的傾向時,我們就應當積極做出調整:

  • 糾正不合理信念-不要去追求做一個「完美的母親」,不要因為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而責備自己。沒有人的母親是完美的
  • 暫時抽離母親身份-一定要抽時間出去玩,找朋友聊天,買東西(給自己而不是給孩子買)或者和丈夫單獨約會都可以
  • 保證睡眠-儘可能的多休息
  • 尋求支持-向伴侶、家人和朋友談論自己的感受,如果情況難以緩解,一定要向心理諮詢師尋求支持

同時,產後抑鬱媽媽們的家人也要幫助她們調節心態,鼓勵她們談論自己的感受,讓她們有充足的時間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相關焦點

  • 9成的新手媽媽都有產後抑鬱情緒?
    >的新手媽媽曾經覺得自己是個糟糕的媽媽,但他們都選擇隱藏起這種不安。對於產後媽媽的各種不穩定的情緒,我們總是聽到這樣的評價:矯情、公主病、想太多、所有女人都這樣生孩子,就你特別金貴......>看到這組數據是不是有點意想不到——這麼多新手媽媽有產後抑鬱?
  • 10 個媽媽就有 1 個,產後抑鬱困擾每個新手媽媽
    產後抑鬱障礙首次發作後約半數以上會在未來的5年內出現再次發作,有1/3的患者甚至在第1年內再次發作。而且隨著復發次數的增多,復發風險也在加大。產後抑鬱,真不是矯情很多人不了解產後抑鬱,以為只是新手媽媽們的矯情,其實產後抑鬱對產婦和寶寶都有危害。
  • TED英語:「孕乳期」和「產後抑鬱」,9成新手媽媽都混淆了
    青春期每個人都經歷過,所以市面上關於渡過青春期的書有很多,關於育兒的課程和書籍也很多,但是關於談論「新手媽媽」,談論如何從一個女人變成一個媽媽,她經常接到新手媽媽的來電諮詢,通常模式都是這樣的:新手媽媽:「我不擅長養孩子,也不喜歡,我是得了產後抑鬱症嗎」?
  • 避免產後抑鬱,媽媽更需要被關愛
    長期以來產後抑鬱這種疾病都被人們所忽視。當新手媽媽出現抑鬱跡象的時候,家裡的長輩可能認為她就是心情不好罷了,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沒有給予媽媽們足夠的關心,導致抑鬱進一步惡化。媽媽分娩之後體內激素斷崖式下跌加上心理上不受重視是導致產後抑鬱的元兇,那麼家裡人和媽媽自己要怎樣調整來避免產後抑鬱呢,下面幾個情景或許可以給媽媽們一點幫助。
  • 初靜草堂分享:產後要科學調理 每個媽媽都要重視
    每個新手媽媽的產後調理都很重要,有利於全身心的恢復。寶媽產後如何調理效果更好呢?很多年輕媽媽在生完寶寶後,為了迅速恢復身材和及早回到工作崗位,而拒絕在產後調理,這就有可能導致產後營養不足、身材無法恢復的情況,對於自身和寶寶的健康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 新手媽媽遭遇產後抑鬱?該吃藥就別硬扛
    近些年,「產後抑鬱」這個關鍵詞,頻頻出現在新聞事件中。就在7月20日晚上,四川成都的一位媽媽,抱著孩子從高樓墜下,母子倆雙雙身亡。據調查,這位媽媽疑似患上產後抑鬱,剛剛跟老公吵了架。如果說生孩子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那麼產後生活就是新一輪的「身心折磨」了。
  • 男人也會產後抑鬱?新手爸爸媽媽,需要相互照顧和體諒
    男人不像新手媽媽們,沒有那麼急劇的內分泌和激素變化,也能產後抑鬱?網友們看完她的分享,在感慨產後抑鬱的同時,更多的卻是對她的羨慕。女子講述,她老公以前很愛玩遊戲,平時下班之後都是打遊戲來休閒和打發時間。但在她快要生產前,老公在一個周末狠狠的打了兩個通宵,然後把所有遊戲全部卸載。跟她說等她生完寶寶,他一定會全心全意的好好照顧她和寶寶。寶寶出生後,這位新手爸爸做到了他的承諾,對妻子和孩子都竭盡全力的照顧。
  • 奚夢瑤發文談產後抑鬱:「80%媽媽都有過產後抑鬱的求救信號」
    產後抑鬱離我們並不遠 有一位網友這樣說過:幾乎每一位媽媽都在月子裡哭過。 研究表明:新手媽媽中,19.2%會體會到明顯的產後抑鬱,而7.1%會體驗到嚴重的產後抑鬱。
  • 新手媽媽做好這5件事,產後抑鬱、家庭狗血劇情都將不會發生
    至於我擔憂的產後肥胖、抑鬱,家庭狗血劇情也都沒有發生。當然,我見證過廣州凌晨時分每個時間點的天空,因為夜奶。也經歷過痛得腳趾頭都蜷縮起來的開奶,以及長達八個月的恥骨聯合分離。但這一切都在可承受範圍之內,不足以讓我頭皮發麻,甚至是不願回想。作為一個曾經恐懼生育的新手媽媽,我能夠平和順利的度過困難重重的產後第一年,與以下5件事脫不開干係。在此,我將它們分享出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 「產後抑鬱」的媽媽們,為什麼頻頻被群嘲?
    ,母女倆真實的碰撞在一起,這也是刁卅慶平時教女兒的:不偽裝,面對真實的自己,哪怕憤怒,也要表達出來。給新手媽媽事先的規劃、練習,能幫新手媽媽走向媽媽的角色,面對現實,新媽媽可能會出現兩種不良心理,一是因生活習慣、睡眠時間、身體狀況等改變,感覺被剝削,抗拒做媽媽。
  • 回憶:產後第一次大哭,新手媽媽離產後抑鬱有多近?
    轉眼孩子就快六個月了,都說愁生不愁長,小嬰兒真的是一天一個模樣,她所有的進步與變化媽媽都看在眼裡。可是回顧自己帶娃的半年以來,並不是「不愁長」這麼的簡單。在懷孕之前就了解過產後抑鬱,對比一下自己,覺得自己離抑鬱應該很遠,畢竟是自己親生父母照顧,而且老公也不是那麼的不靠譜,可我終究是敵不過體內激素變化,產後第一次大哭是在月子中,回憶一下那是一件多麼小的事情,現在看來,那麼一件小事也能讓我的情緒瞬間崩潰,可想而知,那些過的並不順心的新手媽媽們
  • 別以為新手媽媽們脾氣暴躁,出現這5種症狀時,是她產後抑鬱了
    的確,如果說生孩子的痛,只是一個開始,那照顧孩子的累卻是漫長的,特別是剛剛生了寶寶的媽媽,更是需要貼心照顧,從心理上和生活上,都應該得到老公的愛護。  這位老公所說的老婆情況,也很可能是老婆有產後抑鬱的徵兆。
  • 產後抑鬱很嚴重,新手媽媽做好這5件事,可預防
    很多準媽媽一時間適應不了,再加上寶寶出生後,角色調整不過來,就很容易產生抑鬱症。比如寶寶哭鬧使本來就虛弱的產婦睡眠不足,家人們的注意力又都轉移到寶寶身上,忽略了產婦的情緒,產婦也就很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煩躁不安、易發怒的情況。
  • 8成新手媽媽都有過產後抑鬱 煩躁易怒、莫名想哭超過2周要注意
    經過一年的治療,她已經完全走出產後抑鬱症的陰霾了。產後抑鬱常在產後4周內發生產後抑鬱症是一種對母親、寶寶以至於整個家庭都有重大影響的疾病,幸運的是,它是可以被治癒的。一般所謂的產後抑鬱症,通常在產後4周內發生。
  • 新手媽媽要預防心情抑鬱,產後媽媽,並沒你想的堅強
    下面小編就帶你了解產後媽媽的世界,產後媽媽其實沒你想像中堅強。為什麼會得產後抑鬱症?產後抑鬱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問題,更多是環境造成的。先來說說媽媽自身的變化。首先,從生理上講,懷孕生產給女人的荷爾蒙激素水平帶來很大變化,所以懷孕和生產後的媽媽非常易怒,情緒變化特別大,這是生理激素水平改變造成的。
  • 點亮媽媽攜手媽媽幫 將推產後抑鬱公益論壇
    近日,圍繞產後抑鬱等社會話題,國內媽媽學習型平臺點亮媽媽與新母嬰生活服務平臺媽媽幫聯合發起了以「看見產後抑鬱」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引發了行業的極大關注,讓產後的媽媽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及家庭的關愛與溫暖。  「每個媽媽都有被點亮的權利!」
  • 別因產後抑鬱忽略了它!出現想睡、全身無力,要小心產後甲狀腺炎
    生產結束後,媽媽的育兒任務才正要開始!不只身體勞累,心理也會出現極大變化,不少媽媽就此出現產後抑鬱的症狀,但值得留意的是,產後甲狀腺炎也可能找上身,因為與產後抑鬱症狀相似,而經常被忽略。由於產後女性體內荷爾蒙發生的巨大改變,再加上新手媽媽的手忙腳亂,多數媽媽或多或少會有產後抑鬱的症狀。於是,當產後出現心情低落、缺乏活力的現象時,都會被認為是產後抑鬱。但事實當真如此嗎?不!
  • 「你有什麼好抑鬱的,老娘比你更抑鬱」,男性產後抑鬱不該被忽視
    比如孩子生下來後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每天都是哭啊哭,從來不會笑;有人說生完孩子後自己的社交圈逐漸變小,沒有了自我;有人抱怨生完寶寶後身材走樣;甚至還有些新手爸爸因此患上了產後抑鬱。視頻中有產後抑鬱的主人公叫莊莊,女兒10個月大,是一名新手奶爸。
  • 該正視媽媽們的產後抑鬱了,別再讓悲劇重現
    結合我國之前多起因產後抑鬱引起的自殺案例,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無論是新手媽媽,還是像竹內結子一樣的二胎媽媽,都有可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產後抑鬱的折磨,且因為不足為外人道,沒有宣洩與傾訴的出口等原因,她們中的不少人最終讓情緒以井噴方式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 產後抑鬱的媽媽們到底該怎麼走出困境?
    因為平常接觸到很多產後媽媽,在和他們聊天之餘,也感覺到了很多媽媽的產後的壓抑以及痛苦。其實在中國,很多人把「產後抑鬱症」看做是女人的矯情。但是有關臨床統計,產後3個月內發生精神障礙和精神病的患者比正常人群發病率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