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因產後抑鬱忽略了它!出現想睡、全身無力,要小心產後甲狀腺炎

2020-10-15 鴿子醫生育兒

生產結束後,媽媽的育兒任務才正要開始!不只身體勞累,心理也會出現極大變化,不少媽媽就此出現產後抑鬱的症狀,但值得留意的是,產後甲狀腺炎也可能找上身,因為與產後抑鬱症狀相似,而經常被忽略。


產後抑鬱,是很多人的夢魘。由於產後女性體內荷爾蒙發生的巨大改變,再加上新手媽媽的手忙腳亂,多數媽媽或多或少會有產後抑鬱的症狀。於是,當產後出現心情低落、缺乏活力的現象時,都會被認為是產後抑鬱。


但事實當真如此嗎?不!事實上,除了產後抑鬱,還有一個產後疾病,同樣會導致新手媽媽感到無精打採、全身無力、嗜睡,這個疾病就是――產後甲狀腺炎。


什麼是產後甲狀腺炎

產後甲狀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一個類型,也是對新手媽媽危害極大的內分泌疾病。典型臨床病程會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短暫性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期,平均2〜6個月,第二階段為甲狀腺功能低下期,平均3〜12個月,第三階段會再回到甲狀腺功能正常期,但並非所有病人都會有這三階段的病程表現,有典型三階段病程者只佔25%。


甲狀腺功能亢進期:通常在產後1個月到半年發病(產後3個月左右發病的居多),持續1〜2個月。新手媽媽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心跳莫名加速、倦怠無力、怕熱、容易情緒激動等。如果用手觸摸甲狀腺,會發現無痛且堅實的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功能低下期:產後3〜8個月(通常在產後半年左右),持續4〜6個月。常表現的症狀:無精打採、全身無力、嗜睡、怕冷、皮膚乾燥、毛髮粗糙、便秘、心跳緩慢、體重增加等。


恢復期:發生在產後半年到一年。但是要注意約有20〜40%的產婦會轉變成終身甲狀腺功能低下,對於曾確診過產後甲狀腺炎的女性,建議產後每年都應追蹤檢查。


誰容易患上產後甲狀腺炎?

整體而言,產後甲狀腺炎在一般人群的發病率大約是7〜8%,但原本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孕婦,發生產後甲狀腺炎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高,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的孕婦,產後甲狀腺炎發病率為14%,有第一型糖尿病的孕婦,產後甲狀腺炎發病率高達25%。


針對高危孕婦,在第一孕期應該要抽血篩檢促甲狀腺激素(TSH)。


產後得了甲狀腺炎怎麼辦呢?

保持情緒穩定:甲狀腺疾病跟患者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儘量保持心情的舒暢,避免過大的波動。這樣有助於調節平衡,有利於健康的恢復。


定期回診:因為產後甲狀腺炎有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表現出的症狀也都不一樣,用藥量也會隨著改變。如果發現自己出現其它新的症狀,例如情緒改變、怕冷怕熱,體重、胃口變化等等,最好即時就醫檢查甲狀腺功能,以及身體狀況的改變。


注意飲食:因為甲狀腺疾病都與碘這一元素有關,關於產婦的飲食。根據產婦的病情,選擇飲食,避免錯誤飲食影響病情跟治療結果。

相關焦點

  • 產後情緒波動,90%的人都誤以為是產後抑鬱,殊不知竟是甲狀腺炎在搗蛋
    由於產後女性體內荷爾蒙發生的巨大改變,再加上新手媽媽的手忙腳亂,多數媽媽或多或少會有產後抑鬱的症狀。於是,當產後出現心情低落、缺乏活力的現象時,都會被認為是產後抑鬱。 但事實當真如此嗎?不!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甲乳外科胡清林教授表示:事實上,除了產後抑鬱,還有一個產後疾病,因為與產後抑鬱症狀相似,而經常被忽略。
  • 產後情緒抑鬱就是產後抑鬱?還可能是甲狀腺炎
    產後抑鬱,是很多人的夢魘。大家都知道,由於產後女性體內激素發生的巨大改變,再加上新手媽媽的手忙腳亂,多數寶媽都有或多或少的產後抑鬱症狀。於是,當寶媽產後出現「大脾氣」或者「多愁善感」的現象時,都會被認為是產後抑鬱。但事實當真如此嗎?不!
  • 產後心慌、乏力、情緒反常,並不一定是產後抑鬱,警惕這個疾病
    產後抑鬱,是很多人的夢魘。大家都知道,由於產後女性體內激素發生的巨大改變,再加上新手媽媽的手忙腳亂,多數寶媽都有或多或少的產後抑鬱症狀。於是乎,當寶媽產後出現「大脾氣」或者「多愁善感」的現象時,都會被認為是產後抑鬱。但事實當真如此嗎?NO!
  • 產後抑鬱?可能與「甲狀腺」有關,3個方面要了解!
    導語:產後甲狀腺炎患病率約為8%,它是指妊娠前無甲狀腺功能異常病史的女性在分娩或流產後一年內所發生的甲狀腺功能異常(甲亢或甲減)症候群。患者往往在產後出現比較明顯的情緒變化,尤其是發現脖子變粗才來就診。也有少數病人只表現為情緒低落,容易被誤認為「產後抑鬱」。
  • 男人也會「產後抑鬱」,當家裡老公出現以下行為,別大意了
    男人患上「產後抑鬱」原因很多人都知道,一個家庭孩子出生後,往往是媽媽患上抑鬱症。因為女人生完孩子,身體內的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再加上照顧孩子的種種壓力,以及家人對產後女人的關心不夠,很容易誘發不良情緒,出現心理方面的疾病。雖然,男人不生孩子,但是會患上「產後抑鬱」也不奇怪。
  • 【易被誤診】女性產後情緒波動大,當心甲狀腺疾病在作祟!
    產後抑鬱症與產後甲狀腺炎 產後抑鬱症是指女性於產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或典型的抑鬱發作,與產後心緒不寧和產後精神病同屬產褥期精神症候群。產後抑鬱的症狀——包括極度悲傷、精力不足、焦慮、哭泣、易怒以及睡眠或飲食模式的改變多於產後6周內發生,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
  •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請重視
    很多媽媽可能都患有產後抑鬱,只是有些程度輕,而有些情況很糟糕。產後抑鬱自測產後抑鬱症的診斷至今無統一的判斷標準,但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美國精神病學在《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1994年)中制定的一些症狀。如果你有勾上述選項,那必須及時調節心情,與家人溝通,小心產後抑鬱!03因為產後抑鬱而發生的悲劇,實在不在少數。造成這樣的局面,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問題。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也不是某一件事刺激到了她。你認為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很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明星親述:產後抑鬱成幸福殺手,別再忽略了產後女性背上的那座山
    生了二胎之後,抑鬱的情緒就一直伴隨著她。比起第一胎,二胎的不良反應更加強烈,產前一個月更是遭遇假性陣痛,痛苦難當。身為運動員的她,連高強度魔鬼訓練及傷病都無所畏懼,卻在月子期間,走路都會跌倒,簡單爬一層樓都氣喘籲籲。情緒焦慮的同時,還出現了因擠不出母乳而無助落淚的情形,如今一年下來,還會經常莫名哭泣,抑鬱情緒依舊存在。
  • 產後抑鬱,怎麼辦?
    一、為什麼會出現產後抑鬱? 二則,生產時有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妊娠肝內膽汁瘀積症、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娠糖尿病、子宮破裂、羊水栓塞、產後出血等情況出現,產婦容易出現產後抑鬱。 三則,夫妻關係不好,丈夫不夠體貼關心,婆媳關係不好,孩子性別與自己或親人期盼的不符合等原因,也會成為產後抑鬱的誘因。
  • 我與產後抑鬱的一場「戰爭」
    抑鬱症曾經離我好遠好遠,從未想過它會在我產下第一胎後找上我。2013年12月,我因胎位不正,要剖腹產,過程雖然痛苦,但女兒總算平安出世。但驚險卻一浪接一浪。出院當天,我在家暈倒,迷糊間眼前閃過一生走馬燈片段,幸運的是總算「大步踏過」,本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但生下女兒後,我的子宮收縮得很厲害,劇痛使我放棄母乳餵養,我覺得自己很失敗、很沒用。
  • 產後抑鬱比產後漏尿讓寶媽媽覺得要可怕好幾倍
    不久前,長沙37歲的海歸女博士也是因患產後抑鬱帶著5個月的女兒跳樓自殺。可真正令人痛惜的是,直到悲劇發生後,丈夫口口聲聲喊的是:「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我的女兒,為什麼要把她帶走。」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就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患有產後抑鬱的人群中,超過10%是因照料不周,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
  • 產後抑鬱,是每個新手媽媽都要面對的難關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產後抑鬱」的二三事。產後抑鬱一般在產後6周內就會出現首次發病,產後6個月發病的現象較為多見,產後12個月及產後18個月發病則相對少一些。通常,產後抑鬱會有以下表現:感到沒有希望和價值感心境低落,無理由的大哭喪失對孩子的興趣有傷害自己或孩子的想法進食/睡眠過多或過少…...
  • 產後抑鬱愈發加劇,學會如何自救!
    據了解,這位媽媽疑患有產後抑鬱,寶寶剛2個月大。2019年7月17日,內蒙古一剛生產一周的媽媽,疑因產後抑鬱,將原本恩愛的丈夫捅死。2019年7月17日,寧波一位90後二胎媽媽從11樓跳下。據了解,這位媽媽的產後抑鬱症病程長達2年。
  • 你了解產後抑鬱嗎?產後抑鬱的心理學解析
    產後抑鬱作為產後情感障礙的一種,主要表現為以下一些方面:每天或者將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體驗到悲傷、空虛、無助。興趣喪失、無心娛樂,體重減輕、胃口不好,無力。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產後抑鬱這種複雜的感情作用下,一個母親就可能進入到自我攻擊、自我施虐,自我否定的抑鬱狀態。這是一種對產後抑鬱的心理學解釋。我們接下來看一下溫尼科特提到的母親恨嬰兒的17種理由:1、嬰兒不是母親自己心中設想的那樣。2、嬰兒不是童年的遊戲那麼有趣,不是父親的孩子,不是兄弟的孩子等等。
  • 產後抑鬱:也許不僅僅發生在產後
    如果你想了解產後抑鬱,你可以隨便去問一個生過小孩的媽媽,你去問她有什麼產後抑鬱,絕大多數都會回答你,有。經常在網上看到新晉媽媽跳樓或者摔打小孩的新聞,這幾天還出現了博士媽媽抱著二胎女兒跳樓的新聞,你當然會氣憤,作為旁觀者,你可以去聲討這些母親不配當媽媽,你會去聚焦她們的行為,而不是這些行為產生的原因。很多人沒有辦法去想像一個新生的小孩會給母親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產後抑鬱這種事情,可能就簡單地同「矯情」劃上了等號。
  • 產後情緒低落又愛哭?寶媽別大意,可能是產後抑鬱在作怪!
    (1):輕微產後抑鬱輕微產後抑鬱是產後媽咪最常見的一種症狀,是指在產後2-4天開始出現的短暫抑鬱狀態,典型症狀有無緣無故哭泣、情緒多變、易怒與焦慮。一般不會超過兩周。輕微產後抑鬱緩解方法:研究表明,在新手媽媽裡,有85%機率可能會出現輕微產後抑鬱,但若得到家人、朋友的關心和幫助,症狀一般可以完全消失。只要兩周內症狀緩解,可視為正常現象,不必擔心。若是曾有孕期抑鬱和嚴重經前期症候群,要留意產後抑鬱的可能。
  • 生完寶寶的產婦有這些症狀的要注意了!家人要留意產後抑鬱
    什麼是產後抑鬱症媽媽們產後出現疲乏、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沉、整天想哭等,這種情況被稱為產後抑鬱情緒。孕婦們產後可能會出現輕度的抑鬱症狀,但一般不用特別處理,大部分可以很快的自行恢復,一般在產後兩周和最遲6周會自動消失。
  • 學會覺察情緒變化-關注產後抑鬱
    由於情緒不好,所以遇到事總胡思亂想,導致了無力、多疑、不自信、容易發脾氣等「壞毛病」,這些問題指向一個特殊的抑鬱類型——產後抑鬱。大約40%~80%的人在產後的2~3天,較大概率的出現情緒低落,但這種情緒低落在1-2周會自動消失。 若持續情緒低落兩周之後沒有消失,甚至出現強烈的負罪感,須高度警惕,可能已經出現了產後抑鬱症。
  • 產後自我調節產後抑鬱
    ☆ 焦點轉移:如果產後的確面臨嚴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問題棘手難以解決,不要讓精力總是粘滯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會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鑽牛角尖,心情就會越發低落,陷入情感惡性循環的怪圈中。
  • 產後睡眠質量差,小心「真假抑鬱」?
    「假抑鬱」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抑鬱情緒,而」真抑鬱「就是抑鬱症,很多產後新媽媽由於激素波動的原因,很容易出現抑鬱的情緒問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睡眠質量的下降。3.不良情緒產後會有害怕照顧不好寶寶,擔心其健康問題的顧慮,還常常對寶寶的未來自責、悲觀,甚至有時還會表現出暴躁情緒,嚴重情況會出現思維障礙,傷害寶寶和自己的危害。4.食欲不振有時候沒有心情進食,有時會通過暴飲暴食來嘗試緩解情緒,但進食後還會因為會變胖而感到內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