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結束後,媽媽的育兒任務才正要開始!不只身體勞累,心理也會出現極大變化,不少媽媽就此出現產後抑鬱的症狀,但值得留意的是,產後甲狀腺炎也可能找上身,因為與產後抑鬱症狀相似,而經常被忽略。
產後抑鬱,是很多人的夢魘。由於產後女性體內荷爾蒙發生的巨大改變,再加上新手媽媽的手忙腳亂,多數媽媽或多或少會有產後抑鬱的症狀。於是,當產後出現心情低落、缺乏活力的現象時,都會被認為是產後抑鬱。
但事實當真如此嗎?不!事實上,除了產後抑鬱,還有一個產後疾病,同樣會導致新手媽媽感到無精打採、全身無力、嗜睡,這個疾病就是――產後甲狀腺炎。
什麼是產後甲狀腺炎?
產後甲狀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一個類型,也是對新手媽媽危害極大的內分泌疾病。典型臨床病程會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短暫性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期,平均2〜6個月,第二階段為甲狀腺功能低下期,平均3〜12個月,第三階段會再回到甲狀腺功能正常期,但並非所有病人都會有這三階段的病程表現,有典型三階段病程者只佔25%。
甲狀腺功能亢進期:通常在產後1個月到半年發病(產後3個月左右發病的居多),持續1〜2個月。新手媽媽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心跳莫名加速、倦怠無力、怕熱、容易情緒激動等。如果用手觸摸甲狀腺,會發現無痛且堅實的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功能低下期:產後3〜8個月(通常在產後半年左右),持續4〜6個月。常表現的症狀:無精打採、全身無力、嗜睡、怕冷、皮膚乾燥、毛髮粗糙、便秘、心跳緩慢、體重增加等。
恢復期:發生在產後半年到一年。但是要注意約有20〜40%的產婦會轉變成終身甲狀腺功能低下,對於曾確診過產後甲狀腺炎的女性,建議產後每年都應追蹤檢查。
誰容易患上產後甲狀腺炎?
整體而言,產後甲狀腺炎在一般人群的發病率大約是7〜8%,但原本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孕婦,發生產後甲狀腺炎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高,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的孕婦,產後甲狀腺炎發病率為14%,有第一型糖尿病的孕婦,產後甲狀腺炎發病率高達25%。
針對高危孕婦,在第一孕期應該要抽血篩檢促甲狀腺激素(TSH)。
產後得了甲狀腺炎怎麼辦呢?
保持情緒穩定:甲狀腺疾病跟患者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儘量保持心情的舒暢,避免過大的波動。這樣有助於調節平衡,有利於健康的恢復。
定期回診:因為產後甲狀腺炎有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表現出的症狀也都不一樣,用藥量也會隨著改變。如果發現自己出現其它新的症狀,例如情緒改變、怕冷怕熱,體重、胃口變化等等,最好即時就醫檢查甲狀腺功能,以及身體狀況的改變。
注意飲食:因為甲狀腺疾病都與碘這一元素有關,關於產婦的飲食。根據產婦的病情,選擇飲食,避免錯誤飲食影響病情跟治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