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內分泌狀況與健康息息相關。有研究顯示,產後抑鬱症的女性,有20%~50%的可能轉為更年期抑鬱症。
一、哪些女性容易出現產後抑鬱?
1:曾經是抑鬱症患者。2:經前期症候群嚴重的,(已影響到人際關係,無法正常工作)。3:不想懷孕者(如沒有準備好就懷孕 母嬰關係不協調等)。4:配偶或婆媳間關係緊張者。
5:本身生活壓力過大者。6: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者。7:少女懷孕(內分泌功能尚不健全)。8:濫用藥物者。9:分娩過程不順利。10:童年遭受過創傷,曾經被虐待或家庭關係不和陸。11:在懷孕期間經歷了重大的生活變動,如搬遷、失去工作等。
二、產後抑鬱症的判定
很多媽咪在產後幾天都會出現情緒不好、容易哭泣、有負面想法等問題,但一般不會持續兩個星期以上,大多會自行好轉。下面列出九項情緒症狀。如果新媽媽在產後四周至半年內,出現其中五項及五項以上症狀,而且症狀持續兩周以上,即屬於產後抑鬱症。
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失眠或嗜睡、食慾過多或過少、存在負面思想、思維遲鈍或情緒急躁、注意力無法集中,嚴重的罪惡感,責怪自己不關心孩子,照顧不好寶寶,從而喪失自信心,存在揮之不去的死亡念頭,甚至有自殺行為。
三:產後抑鬱症的三大症狀
產後抑鬱症按程度輕重可分為沮喪、疲勞和嚴重的抑鬱。
1:產後沮喪。產後沮喪的症狀程度通常比較輕微,大約發生在生產後的兩周內,產婦會出現情緒低落及茣名哭泣的心理反應。約有一半以上的產婦會出現這種情形,但大多數產婦會自然恢復。
2:產後疲勞。產後疲勞通常會在產後兩周出現,若是由貧血引起,恢復速度較慢;若是由家務操勞引起,只要讓產後媽咪得到充分的休息,就可以得到改善。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位疲勞過度的產後媽咪,有一天晚上丟垃圾時,竟把兩個月大的寶寶當成垃圾丟到垃圾箱中,幸好有好心路人提醒,不然小寶寶現在身處何方都不得而知。
3:產後抑鬱。產後抑鬱的症狀在產後的一年內都有可能發生。除了情緒低落外,還有失眠、多眠、無食慾及有自殺傾向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拒嬰」或「棄嬰」的行為,甚至有「殺嬰」的危險舉動。當懷疑自己患了產後抑鬱症時,媽咪就應該立即就醫。身邊的家人、好友此時應給予媽咪最大的幫助和鼓勵。
(1):輕微產後抑鬱
輕微產後抑鬱是產後媽咪最常見的一種症狀,是指在產後2-4天開始出現的短暫抑鬱狀態,典型症狀有無緣無故哭泣、情緒多變、易怒與焦慮。一般不會超過兩周。
輕微產後抑鬱緩解方法:研究表明,在新手媽媽裡,有85%機率可能會出現輕微產後抑鬱,但若得到家人、朋友的關心和幫助,症狀一般可以完全消失。只要兩周內症狀緩解,可視為正常現象,不必擔心。若是曾有孕期抑鬱和嚴重經前期症候群,要留意產後抑鬱的可能。
(2):重度產後抑鬱
重度產後抑鬱一般出現在產後2~4周,有10%的產婦會出現重度產後抑鬱症。
典型症狀:重度產後抑鬱的症狀有情緒低落、喪失興趣、疲倦、無活力、絕望、無助,重複出現自殺念頭,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退鈍等。
注意事項:重度產後抑鬱症的病情可能發展迅速,有時候病人會因自己不能盡母職,無法照顧小孩而自責,甚至有自殺或帶寶寶一起尋死的念頭。媽咪產後情緒低落時,家人應對媽咪多加體諒,幫忙照顧小孩,幫助媽咪走出情緒低谷。
重度產後抑鬱緩解方法:及早就醫,效果最佳。家人應及早帶媽媽就醫,幫忙照顧小孩,讓產後媽媽靜養,不要對她有太多的苛求。產後抑鬱多半是因為產後內分泌發生改變,加上個人敏感體質,以及照顧寶寶太勞累等,要及早確診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