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是很多人的夢魘。大家都知道,由於產後女性體內激素發生的巨大改變,再加上新手媽媽的手忙腳亂,多數寶媽都有或多或少的產後抑鬱症狀。於是乎,當寶媽產後出現「大脾氣」或者「多愁善感」的現象時,都會被認為是產後抑鬱。
但事實當真如此嗎?NO!事實上,除了產後抑鬱,還有一個產後疾病,同樣會導致產婦心慌、乏力、情緒反常,這個疾病就是——產後甲狀腺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科普一下。
什麼是產後甲狀腺炎?
產後甲狀腺炎,其實是一種內分泌疾病,對產婦的身體健康危害極大。一般產後甲狀腺炎會有兩個階段,一開始是產後甲狀腺炎的甲亢階段,隨後變會轉入甲減階段。雖然產後甲狀腺炎的診斷並不難,但由於人們對這種疾病的認識不足,且產後甲狀腺炎出現的症狀與產後抑鬱的症狀類似,往往被誤判,導致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發展為永久性甲減,需要終身服藥。所以寶媽如果出現如下症狀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
甲亢階段的主要表現:心悸、乏力、怕熱、多汗、消瘦等;
甲減階段的主要表現:頸部增粗、怕冷、易疲勞、情緒低落、嗜睡等。
一般來說,甲亢會在產後1-3個月內發病,症狀較輕的會在產後6個月內自行恢復,症狀較重的會轉為甲減階段。雖然說,症狀較輕的患者可能無需治療,在調理下可自行緩解,但是仍有不少女性朋友產後甲狀腺康復後再次復發甲減。所以只要曾確診過產後甲狀腺炎的女性,建議產後最初的八年每年到甲狀腺科做相關檢查,避免延誤治療導致終身甲減,一輩子都要服藥。
產後甲狀腺炎的預防和護理,你可以這樣做!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疾病,預防總是勝於治療。一旦確診為疾病,對身體的傷害總是無法避免。特別是哺乳期的媽媽,不僅產後身體處於恢復期,還需要承擔母乳的重任,更要懂得相應的預防措施。
1、保證充足的睡眠
由於母乳的需要,產後媽媽的睡眠是很難保證的,特別是睡眠質量比較不好的寶媽。但寶媽還是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為自己爭取一些休息的時間,比如趁寶寶睡覺時自己也眯一會兒。產後三個月要特別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不要急於瘦身減肥。
2、膳食均衡很重要
生完寶寶,新媽媽膳食均衡的任務也要繼續。除了每天保證魚、蛋、肉、奶等蛋白質的攝入,碳水化合物、蔬菜瓜果也要適當補充。如果已經確診為產後甲狀腺炎, 甲亢期飲食應以富含高維生素、高熱量、蛋白質和糖類為主。禁食海帶、紫菜等含碘高的食物。甲減期應該以高維生素、低脂、低熱量、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為主,多進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一些比較不健康的燒烤類、煎炸類食物,也一樣要忌口。
3、保持心情美美噠
心情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產後寶媽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心情美美噠。雖然有些親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來看寶寶時,可能會說一些嫌棄的話,比如生女寶的寶媽可能被嫌棄沒有生男孩,但寶媽也不要受到影響,有好的心情才有好的未來。
4、按時複診
如果是確診產後甲狀腺炎的寶媽,一定也不要諱疾忌醫,用逃避來解決瘟疫。一定要遵醫囑,按時複診檢查,並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儘快讓身體康復。
產後甲狀腺炎能給寶寶餵奶嗎?
所以確診患有產後甲狀腺炎並且需要藥物治療的寶媽,最好是不要給寶寶餵奶。因為寶媽服藥後,藥物是會進入到乳汁裡頭的,如果堅持餵奶,藥物就可能通過乳汁進入到寶寶的體內,給寶寶的健康成長帶來不良影響。但如果是很輕度的產後甲狀腺炎且症狀可以自行緩解,寶媽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繼續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