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產後抑鬱,媽媽更需要被關愛

2020-09-10 小奶牛的瞌睡蟲

長期以來產後抑鬱這種疾病都被人們所忽視。當新手媽媽出現抑鬱跡象的時候,家裡的長輩可能認為她就是心情不好罷了,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沒有給予媽媽們足夠的關心,導致抑鬱進一步惡化。媽媽分娩之後體內激素斷崖式下跌加上心理上不受重視是導致產後抑鬱的元兇,那麼家裡人和媽媽自己要怎樣調整來避免產後抑鬱呢,下面幾個情景或許可以給媽媽們一點幫助。

寶寶哭鬧哄不好,媽媽心疼又崩潰

寶寶哭鬧怎麼哄也哄不好的時候會給媽媽帶來焦慮感,有些媽媽甚至陷入自我懷疑,認為自己是不是沒有能力照顧好寶寶,對寶寶哭鬧感到害怕。其實媽媽們應該正確認識寶寶哭鬧這件事,新生兒無論是餓了、困了、熱了、不舒服了都會通過哭來表達,媽媽們只要耐心一點,一樣一樣進行排查,總能找到寶寶哭的原因。誰都不是天生就會當媽媽,寶寶和媽媽也需要時間來磨合,漸漸的媽媽就能知道寶寶哪種狀態的哭對應什麼問題,也就不會再慌張無措了。所以媽媽要有信心,不要有細膩負擔,更不要把寶寶哭鬧歸咎成自己的責任。

睡眠嚴重缺乏,精神狀態差

新生兒是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的,差不多每三小時就要醒來吃一次奶。媽媽剛剛生完寶寶自己的身體還沒有恢復,晚上又要因為照顧寶寶睡不了整覺,出現精神狀態低迷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淘寶媽咪的建議,首先媽媽一定要養足精神,把自己的生物鐘儘量調整的跟寶寶一致,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媽也睡,這樣就可以避免過度疲勞;其次,良好的精神狀態從外在開始,即便整天都在家裡帶孩子不出門,早上起床媽媽也別忘了梳洗打扮,在鏡子裡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最後,媽媽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多運動,不僅有助於恢復身體,還能在運動過程中暫時拋掉煩惱。

有寶寶後不被關注,家庭地位落差大

媽媽懷孕時是家裡的重點保護對象,夥食好,很多事情媽媽做不了的都有人代勞。一旦寶寶出生了,可能家人的關注點一時間都轉移到寶寶身上,導致媽媽有種被忽略的落差感。敏感的媽媽甚至產生「家人對我好就是為了要孩子」的想法。對於這種情況,爸爸作為丈夫要給予媽媽足夠的關心,一家人不要全都圍著寶寶轉,把寶寶還給媽媽來照顧,爸爸和家裡其他人則多花一點心思照顧媽媽。媽媽自己也要調整好心態,畢竟寶寶這麼小多一點照料和關注也是情理之中的,大家都是出於對寶寶的愛,家人多照顧寶寶一點,媽媽也可以休息得好一點,其實是兩全其美的事。

月子裡的媽媽總有那麼一些感情脆弱、不可理喻,爸爸和家人要懂得包容媽媽的小情緒,理解她處於特殊的階段,這些小脾氣可能是激素變化作祟,畢竟氣到媽媽不僅對媽媽的心態不好,也會導致寶寶沒有奶吃不飽。爸爸要多體貼和陪伴媽媽,嘗試著學習一些帶寶寶的必備技能,幫媽媽分擔帶孩子的辛苦。其實千言萬語都比不上爸爸的行動和態度,避免產後抑鬱,爸爸和媽媽一起共度難關。

相關焦點

  • 孩子和媽媽哪個更需要關愛?避免抑鬱的慘劇
    這件事迅速引起的公眾的關注,也讓「產後抑鬱」再一次進入大眾熱議的焦點。滿媽也回想起自己初為人母時,那段黑白顛倒、情緒非常不穩定的時期,仿如昨日曆歷在目。如果說高考,是每個莘莘學子必須要過的關;那生產後的1年,就是每一位媽媽需要歷的劫。不同的是,孩子高考牽動著全家全社會的關注。而身為媽媽的成年人,卻少了應有的關注,甚至是愛護。希望,海歸女博士的慘痛不要重演,也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孕產媽媽的健康。
  • 產後抑鬱小自測,如何避免產後抑鬱你知道嗎?
    產婦如果覺得自己情緒難以控制,可以進行產後抑鬱自測,同樣可以使用全國諸多三甲醫院都在使用的物理治療方式大腦生物反饋治療,因為此治療方式不含電刺激,不會對媽媽以及嬰兒產生副作用,是很安全及有效的方式。測試結果0~2分:沒有抑鬱3~6分:偶爾有抑鬱情緒7~11分:有輕度抑鬱症12~15分:有中度抑鬱症16~24分:有嚴重抑鬱症並需要立即治療 面對產後抑鬱,我們應該拿出最好的心態去正視他
  • 產後抑鬱 | 請給媽媽們多一點關愛
    近年來,關於產後抑鬱的話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討論 。產後抑鬱症嚴重危害產婦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並嚴重影響嬰幼兒的生長及發育。目前我國產後抑鬱症的發生率為17%,也就是每出生100個新生兒,就有17位媽媽患上產後抑鬱症!
  •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家人的關愛尤為重要​
    01我們經常在工作中接到夫妻關係出問題的來訪,還並發產後抑鬱。有一則新聞,2月22日,杭州蕭山佳豐苑小區,產後媽媽丟下三個月大孩子,從23樓跳樓自殺,當場死亡。產後抑鬱,又是產後抑鬱。誰還敢說,產後抑鬱,只不過是矯情?產後抑鬱正在成為殺死媽媽們的最大兇手。但是,看著這些悲劇一次次發生,我們許多人對產後抑鬱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哭哭就好了」、「衝動」、「對孩子不負責任」這些表面上。
  • 49歲港姐冠軍產後抑鬱,這些「產後後遺症」,本應該可以避免的
    產後半個月,瑩瑩才稍微感覺好了一些,身體的狀態也一天天好起來,本來以為痛苦就此結束,可是沒想到產後的後遺症隨之而來。那麼,生完娃之後會產生哪些後遺症?漫威媽媽帶你細數一下媽媽們躲不開的&34;,看完之後,你中了幾個?
  • 產後容易產生抑鬱心理 如何避免抑鬱發生
    2.社會等其他因素產婦出現抑鬱的情緒,除了和生理有關係外,社會等其他的因素也促使或推動了抑鬱的出現。對於現代的女性,無外乎以下的因素:休假較長,擔心工作失去;孩子出生前,心情只是處於興奮的狀態,而產後,需要晝夜餵養孩子,負擔加重,也加重了精神壓力;另有不良孕產史的孕婦,在孕期心情就比較緊張,產後也會出現抑鬱的因素;有經前期症候群者,在產後也會有抑鬱的表現等等。
  • 妻子產後抑鬱,丈夫需要注意態度
    ,生孩子除了產痛,更可怕的是產後一個極度孤獨而又黑暗的抑鬱階段。這種艱於呼吸視聽的精神狀態,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讓媽媽連同孩子一起被它吞噬--這個媒體報導也不少了。這些報導的共同點是,寶媽本人沒有意識到自己身處抑鬱狀態,因而未及時就醫。家人,特別是老公更沒有意識到,沒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關愛。「因為愛你,懷胎十月,預見一切悲傷,仍然甘願前往。然而,我熬過了十月懷胎,卻死在產後一周。」
  • 讓「愛」帶媽媽們走出產後抑鬱
    來源:中國婦女報對於出現產後抑鬱的媽媽,一切的改變得靠自己,要愛自己,自我努力必不可少。同時也需要包括心理幹預等在內的有力、有溫度的社會支持。卓玉英和馮梅都認為,要最終走出產後抑鬱,「一切的改變得靠自己,要愛自己」,但在預防中,「更需要包括心理幹預等在內的有力、有溫度的社會支持。」產後抑鬱通常始於產前產後抑鬱的概念,最早在1968年由精神病學專家布萊斯·皮特提出。指女性在產褥期出現悲傷、沮喪、抑鬱、煩躁等明顯的症狀,和產後精神病、心緒不寧同屬於產褥期精神症候群。
  • 產後抑鬱,你不是軟弱,你只是堅強太久!
    近年來媽媽帶著孩子一起輕生以及產後抑鬱的新聞屢見不鮮婦產醫學專家建議孕產婦除了學習孕產育知識外更需要家人的陪伴、理解與關心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更加關注「產後抑鬱」讓這樣的悲劇少一點再少一點
  • 劇說:愛的婦產科——聚焦年輕媽媽的產後抑鬱
    據了解,1992年出生的阿美在生育一子後開始出現抑鬱、失眠等症狀,曾多次到醫院接受治療,因為需要哺乳,並沒有服用抗抑鬱的藥物。「我生完小孩之後經常想死」。阿美稱:「因為剛結婚不久就懷孕生子,不知道怎樣適應自己的新角色,媽媽也有勸過我,我捨不得斷奶所以沒吃抗抑鬱的藥,失眠帶給我很大的痛苦。」案發當日的經過,阿美表示不太記得,當時神志不清。
  • 產後抑鬱有多可怕?
    不少本來妊娠階段心態保持得很好的新媽媽,說抑鬱就抑鬱了,常出現在產後4周內,也就是我們中國女性坐月子期間。有沒有看見月子裡的媽媽動不動就會哭?那可能就是產後抑鬱的表現。其實,抑鬱是人正常的情緒,有這樣的抑鬱情緒不可怕,但如果這種情緒反覆出現或者持續存在,讓新媽媽失去了感受快樂幸福的能力,那就會給產後生活和家庭關係帶來可怕的影響。我們需要去了解、去預防,並能在出現問題後積極尋求幫助。
  • 產後抑鬱比產後漏尿讓寶媽媽覺得要可怕好幾倍
    但其實「新生兒媽媽」也是需要關注的群體,孕育的艱辛使得女性的身心發生著細微的變化。多一些理解與陪伴,幫助你的她揮別「產後抑鬱症」。02 產婦的分娩方式生活中可見,剖腹產後抑鬱的症狀要比自然分娩出現產後抑鬱症狀多一些,尤其是順轉剖的產婦更易出現情緒異常。
  • 關愛產後媽媽系列篇1——關於產後脫髮那些事
    隨著新生兒的誕生,我們往往會把更多的關愛集中在新生寶寶上,而忽略了產後媽媽的一些情緒以及變化。近年來產後抑鬱的案例越來越多,有些慘劇其實是可以減少的,只要我們多多關注產後媽媽身體和情緒的變化,多給予一些關愛。 接下來我們將會針對產後媽媽做相關的系列文章,今天我們先聊一聊關於產後脫髮的問題。
  • 點亮媽媽攜手媽媽幫 將推產後抑鬱公益論壇
    近日,圍繞產後抑鬱等社會話題,國內媽媽學習型平臺點亮媽媽與新母嬰生活服務平臺媽媽幫聯合發起了以「看見產後抑鬱」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引發了行業的極大關注,讓產後的媽媽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及家庭的關愛與溫暖。  「每個媽媽都有被點亮的權利!」
  • 挺過生門,為何又會出現產後抑鬱?
    你了解產後抑鬱症嗎?隨著越來越多產後媽媽抑鬱、出走甚至自殺的新聞曝光,產後抑鬱症逐漸被人們所熟悉。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媽媽們能挺過分娩生育之痛,卻跨不過產後抑鬱這道「心牆」?想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產後抑鬱症?媽媽們為什麼會患上產後抑鬱症?產後抑鬱症是指女性於產褥期(月子期)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或典型的抑鬱發作,與產後心緒不寧和產後精神病同屬產褥期精神症候群。
  • 1歲男嬰被18歲母親打進ICU:比產後抑鬱更可怕的是這個
    產後抑鬱。畢竟自己還是個孩子,一下又多個孩子需要照顧,會比常人更容易暴躁,更容易崩潰。女明星人前風光無限,一樣難逃產後抑鬱的劫難,比如秦海璐因為產後抑鬱把眼睛哭傷不得已做了雙眼皮,比如袁詠儀變得敏感多疑,猜忌不自信,總是覺得丈夫張智霖要拋棄她,折騰久了婚姻險些亮紅燈,再比如那英每天以淚洗面,整晚睡不著覺,甚至還時常懷疑保姆在她飯裡下毒,等等。
  • 產後抑鬱,產後惡露,這些問題新手寶媽該如何面對?
    對於第一次當媽媽的新媽媽來說,孩子出生後自己應該做什麼,如何進行產後恢復等都是非常困惑的事情。假如你想要解答心中的困惑,接下來的幾點小攻略千萬要看。第二點小攻略:選擇合適的起居環境對於剛剛生下孩子的新媽媽來說,她們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起居環境進行休息。為什麼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起居環境?在經過分娩後,媽媽們的身體會非常虛弱,這時候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和恢復。而想要有一個好的休息,安靜舒適的起居環境是必不可少的。
  • 產後媽媽一定要重視的變化——產後抑鬱
    我們是不是一定要更重視了?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其中產後抑鬱症: 約85%的女性會經驗暫時性的抑鬱情緒 約10%-20%的人會患抑鬱症約產後四周內發病,少數可能在產後幾日或幾個月後發病。
  • 媽媽不是超人(產後抑鬱)
    中國每五個新手媽媽,就有一個遭產後抑鬱。媽媽不是超人,請對她多一些耐心和關愛。「喝~!必須喝,你不喝,我孫子哪有奶!」「哪這麼矯情,沒見過你這麼當媽的!」[嘆氣R]因為激素的劇烈波動,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在產後的斷崖式撤退,伴隨著新的生命到來的,還有抑鬱。[嘆氣R]因為生了孩子,突然選擇和兩個沒有一起生活過的老人在一起,家裡突然多了一個經常哭鬧的寶寶,而丈夫在外工作沒有熟悉的人陪在身邊。
  • 產後抑鬱,不只是產後的事
    我一個同齡的侄女(我輩分大),十年前生完小孩後,她媽媽說她得了產後抑鬱。那個時候我們其實很少聽到這個詞,都覺得是她們大驚小怪了。 產後抑鬱,這個我們媽媽輩幾乎聽都沒聽過的詞,怎麼就頻頻在我們口中出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