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工作中接到夫妻關係出問題的來訪,還並發產後抑鬱。
有一則新聞,2月22日,杭州蕭山佳豐苑小區,產後媽媽丟下三個月大孩子,從23樓跳樓自殺,當場死亡。
家人說,怎麼也想不到,她會留下孩子,從樓上一躍而下。
沒留一句遺言,沒有一句告別。
23樓,很難想像她當時一躍而下的時候究竟有多麼決絕。
面對身邊可愛的孩子,我不知道她們的內心有過怎樣的掙扎。但最終,她們還是沒能擺脫這個心魔,撒手離開。
她的家人說,女子生前患有抑鬱症。
產後抑鬱,又是產後抑鬱。
由於產後抑鬱不被重視最後自殺的悲劇,我們看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樁樁新聞,令人觸目驚心。誰還敢說,產後抑鬱,只不過是矯情?產後抑鬱正在成為殺死媽媽們的最大兇手。
但是,
看著這些悲劇一次次發生,我們許多人對產後抑鬱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哭哭就好了」、「衝動」、「對孩子不負責任」這些表面上。
在蕭山女子跳樓的這條新聞下面,評論區有很大一部分聲音都在指責這位母親:
「孩子才3個月為什麼要跳樓?」、「生個孩子怎麼那麼矯情?」、「讀那麼多書都讀哪去了,那麼點事想不開」「現在的年輕人真是禁不起一點點事,扛不住一點點事「.....
在這些網友眼中,好像學歷高,就不應該有產後抑鬱,好像年輕人產後得了產後抑鬱就是矯情。
可是抑鬱真的不是矯情,不是讀書多就不會得,不是現在的年輕人禁不起一點點事,它是一種病,得了抑鬱症的人不是自己作,而是生病了。
正常人情緒低落,雨過天晴之後我們仍然能心懷希望地繼續生活。
而抑鬱不是這樣,她的世界裡面一直在下雨,而且無法自愈。
患有產後抑鬱的女性,對她們的打擊很大。
自殺的產後女士,她在自殺前經歷了什麼,面臨什麼樣困境,我們真的想像不到。
我們沒有經歷過她們的人生,不要輕易去指責她們。
對於她們來說,最殘忍的事情就是我們高高在上的態度和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語氣。
你所謂的「矯情」,所謂的「不至於」,真的只會讓她們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
從懷孕生子到變得抑鬱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所有的人都在向前走,而你只能困在這個裡面,爬不出來。你無法確定你的人生、事業會不會被這個黑洞給吞噬。
精神上和身體上的變化一次次地衝擊著你。
生產之後的子宮脫垂,堵奶乳腺炎的生病發燒,像蚯蚓一樣的妊娠紋。
還有每天機械化的生活,黑白顛倒,餵奶、換尿布、堵奶通奶、抱孩子睡覺、哄孩子不哭.....
看看鏡子裡的自己,衣服上滿是奶漬,亂糟糟的頭髮,一副蓬頭垢面的樣子,悲傷一湧而上。
她們成為了XX的媽媽,卻被剝奪掉了自己。
而雪上加霜的是,若是有一點沒做好,還要受到身邊所有人的指責。
婆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哪個女人不是這麼過來的;
老公說:你累,我出去賺錢養著一大家子就不累嗎?誰都不容易;
別人生孩子怎麼就不像你這樣?
所有人只關心孩子睡得好不好、哭沒哭、你的奶水多不多、為什麼孩子長不胖......
知乎有一個問題,產後抑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生完孩子,沒人關心我累不累,傷口痛不痛,每個人都在問「有沒有奶」,好像我不是一個人,只是一頭奶牛。」
沒有人能夠真正體會她們,沒有人能夠真正明白她們的感受。
角色的轉變,心理的落差,價值感的湮滅……媽媽們還來不及適應,就被吸入產後抑鬱的黑洞,並被吞噬了所有的喜怒哀樂。
很多丈夫在產婦跳樓後還不明白,為什麼生前那麼開朗的一個人,竟然選擇了自殺?
對很多媽媽來說,能不能度過產後抑鬱,丈夫的關愛和態度非常重要。
知乎上有人問:作為丈夫怎麼安慰產後抑鬱的妻子?
她們最需要就是家人的理解,丈夫的支持和陪伴。
很多時候,比起一句不痛不癢的安慰,丈夫只要能多做一點點,就可以緩解媽媽很多壓力。
老公的愛和理解,是產後媽媽們戰勝產後抑鬱的勇氣,當然一定要尋求專業心理人員的幫助。
產後媽媽不是超人,她們只是一個擁有著母親身份的平凡人,她們生病了,需要專業人員幫助,多一點理解生病的她們。
願這個世界能夠對她們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