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療法——回歸自然,復健心靈

2020-12-17 綠色頻道

  園藝療法(Horticulture Therapy,園藝治療),一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職能治療、代替醫療),藉由實際接觸和運用園藝材料,維護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園,接觸自然環境而紓解壓力與復健心靈。目前園藝療法運用在一般療育和復健醫學方面,例如精神病院、教養機構、老人和兒童中心、勒戒中心、醫療院所或社區。

  起源

  早在1699年,一位叫李那託•麥加的人就在《英國庭園》中對園藝的治療效果記述道:在閒暇時,您不妨在庭園中挖挖坑,靜坐一會,拔拔草,這會使您永葆身心健康,這樣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別無它途。

  1792年,精神病醫院約克收容所致力於利用自然力量進行治療作為治療的一環,他們還對患者導入了同兔、雞玩耍、庭園管理的方法。19世紀初,北蘇格蘭的精神科醫師讓一患者在自己的農場進行勞動後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9世紀中葉的精神病院中通過種植花木使患者病情得以減輕或完全治癒。

  各國發展

  1978年成立「英國園藝療法協會」(簡稱HT),以所有年齡層以及各種患者為服務對象,振興庭園園藝事業,為有興趣利用庭園進行治療的人們提供援助,它是歐洲當時唯一的專業組織。

  20世紀初,美國已認識到園藝療法對智力低能者智力的提高和由貧困導致的變態心理的消除具有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越南戰爭後,由於戰爭對復員軍人造成的心靈創傷,他們難以恢復到原來的生活中去,軍人醫院開始採用園藝療法進行治療,效果頗佳。1953年麻薩諸塞州—森林植物園提供園藝療法服務,其它植物園紛紛仿效。芝加哥植物園自1977年在其都市園藝部中設立園藝療法處,開設了以一年為周期的園藝療法課程。此課程特色之一就是為療養醫、智力低能者職業訓練中心、老年人專用住宅、精神病醫院、青少年工讀學校、老年人福利設施、退役軍人專用醫院等相關設施培訓專業人員。現在全美有300所以上的植物園與樹木園都提供園藝療法服務。1973年創設美國園藝療法協會,其目的是確立與啟發普及園藝療法。該協會對身體殘疾者,難於正常工作的人進行治療,讓全國範圍內開展園藝療法的普及、情報提供活動,對大學與植物園教學活動進行支援,建立健全園藝療法士的登錄認定製度。該協會依據規定通過考核對合格者授予園藝療法士的職稱,此職稱已被全社會作為專門職稱所公認,其聲譽極高。

  日本於1995年2月創設園藝部法研修會。同年同月,還設立了園藝心理療法研究會。會員已有1200餘名。隨後日本園藝療法研究會於1995年秋成立會員以東海大學的外科醫生為中心包括醫生、護士、建築家、造國家等多領域人員。日本各地相繼建立療法庭園設施,開展園藝療法活動,設置市民農園、就農研修園等。高齡、殘疾人以及當地居民以自然、園藝作物為核心進行交流。根據日本綠化中心1996年的調查可知,全國60%以上的殘疾人療養設施已經進行或親合力進行園藝療法。1997年10月8日到10日在巖手縣第一次舉辦了世界園藝療法大會,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分別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實踐方法,國外最新信息以及成功的園藝療法事例。

  科學研究

  這種非傳統醫學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所接受,美國人對這種「綠色」的治療手段非常感興趣。此外,研究表明自然對人的身體健康具有很大的作用。比如不少研究已經證實,觀賞植物或者大自然能夠幫助病人減輕壓力,減輕疼痛以及改善情緒。最近的研究更進一步表明,園藝行為對病人的健康恢復效果顯著。

  2005發表在《心肺疾病康複雜志》(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的一項研究對107例病人進行調查後認為,那些進行一小時園藝活動的心肺疾病病人比那些只接受一般性疾病教育的病人心率更低。發表在2008年《園藝技術》(HortiTechnology)的另一項研究則顯示,一家老年護理院的18名居住者,在進行4個小時的園藝活動後,他們的健康自我評價和幸福自我評價都在明顯增加。上述兩項研究都是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

  在一般的衛生醫療機構內,病人往往會感覺到有壓力和枯燥乏味,花園或者植物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喘息機會。紐約大學醫學院瑞斯克康復醫學研究院(Rusk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園藝治療師格溫·弗裡德(Gwenn Fried)表示:「這是一個規範的地方。」瑞斯克康復醫學研究院裡面建有一個玻璃溫室花園,裡面長有鬱鬱蔥蔥的熱帶植物,花園中還有一個池塘,以及各種各樣的鸚鵡。園內有種子種植區、植物區分區等等。弗裡德表示,園藝療法能夠幫助病人進行各種各樣的康復鍛鍊,例如重建動作技能,甚至可以對神經外科手術後的認知行為起到促進作用。

  種類

  植物療法(Plant Therapy)

  芳香療法(Aroma Therapy)

  花療法(Flower Therapy)

  園藝療法(Horticultura Therapy)

  藥草療法(Phytotherapy)

  藝術療法之一(插花、押花,組合花園製作等。)

  功效

  精神方面

  消除不安心理與急躁情緒:在醫院病房周圍種植草木,病人於其中散步或通過門窗眺望,可使病人心態安靜。據報導,在可以看見花草樹木的場所勞動,不僅可以減輕勞動強度,還可以使勞動者產生滿足感,如果是園藝栽培活動地的話,效果則更佳。

  增加活力:投身於園藝活動中,使病人、特別是精神病患者忘卻煩惱,產生疲勞感,加快入睡速度,起床後精神更加充沛。

  張揚氣氛:一般來講,紅花使人產生激動感,黃花使人產生明快感,藍花、白花使人產生寧靜感。鑑賞花木,可刺激調節鬆弛大腦。

  培養創作激情:盆栽花木、花壇製作以及庭園花卉種植等各種園藝活動,是把具有自然美的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像進行布置處理,使其成為藝術品。這種活動可以激發創作情。

  抑制衝動: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整地、挖坑、搬運花木、種植培土以及澆水施肥,在消耗體力的同時,還可抑制衝動,久而久之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性格。

  培養忍耐力與注意力:園藝的對象是有生命的花木在進行園藝活動時要求慎重並有持續性。例如,修剪花木時應有選擇地剪除,播種時則應根據種粒的大小覆蓋不同深度的土壤,這些都需要慎重與注意力。若在栽植花木的中途去幹其他事情,等想起重來栽植時,花木可能已枯萎。因此,長期進行園藝活動的結果,無疑會培養忍耐力與注意力。

  增強行動的計劃性:何時播種、何時移植、何時修剪、何時施肥……植物種類不同操作內容不同,則時間與季節亦不同。園藝活動,必先制定計劃,或書面計劃或腦中謀劃,因人而異。此項工作或愛好可以增強自己與植物的感情,把握時間概念(早、晚、季節的變化等)

  增強責任感:採取責任到人的方法,病人必須清楚哪些是自己管理的盆花、花壇等。因為花木為有生命之物,如果管理不當或疏忽,會導致枯萎。這可使病人認識到哪些是自己不得不做的工作,從而產生與增強責任感。

  樹立自信心:待到自己培植的花木開花、結果時,會受到人們的稱讚,這說明自己的辛勤勞作得到人們的承認,自己在滿足的同時還會增強自信心。這對失去生活自信的精神病患者醫治效果更佳。當然,為了不讓患者們失望,開始時應該選擇易於管理,易於開花的花木種類。

  社會方面

  提高社交能力:參加集體性的園藝療法活動,病人以花木園藝為話題,產生共鳴,促進交流,這樣可以培養與他人的協調性,提高社交能力。

  增強公共道德觀念: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利用花木進行美化綠化,或者自己所負責的盆花、花壇開出漂亮的花朵,在增強自信的同時,還體會到自己為大家做了有益的事情。另外,為花壇除草摘除枯萎花朵、掃除落葉等活動,可以培養自己的環境美化意識和習慣,增強公共道德觀念。

  身體方面

  刺激感官:植物的色,形對視覺,香味對嗅覺,可食用植物對味覺,植物的花、莖、葉的質感(粗燥、光滑、毛茸茸)對觸覺都有刺激作用。另外自然界的蟲鳴、鳥語、水聲、風吹以及雨打葉片聲也對聽覺有刺激作用。臥病在床的患者或者長久閉戶不出門的人們,到室外去沐浴自然大氣,接受日光明暗給予視覺的刺激,感受冷暖對皮膚的刺激,這可稱為自然療法,也是園藝療法的內容之一。白天進行園藝活動、接受日光浴,晚上疲勞後上床休息,有利於養成正常的生活習慣,保持體內生物鐘的正常運轉,這對失眠症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強化運動機能:人的精神、身體如果不頻繁地進行使用的話,其機能則會出現衰退現象。局部性衰退會導致關節,筋骨萎縮,全身性衰退會導致心臟與消化器官機能低下,易於疲勞等。園藝活動,從播種、扦插、上盆、種植配置等的坐態活動到整地、澆水、施肥等站立活動,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眼睛,同時頭、手指、手、足都要運動,亦即它為一項全身性綜合運動。殘疾人、臥病在床者以及高齡老人容易引起精神、身體的衰老,而園藝活動是防止衰老的最好措施之一。

  目的意義

  園藝服務的對象是人,特別是觀賞園藝的目的是為了人的身心健康。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與少於化社會,中國正在進入這種社會。人情淡薄,價值觀喪失,青少年犯罪增加,社會與家庭問題突出。園藝療法被認為是最能緩和與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手法之一。

green.sohu.com true 搜狐網 http://green.sohu.com/20140505/n399168160.shtml report 4227 園藝療法(HorticultureTherapy,園藝治療),一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職能治療、代替醫療),藉由實際接觸和運用園藝材料,維護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園,

");}

相關焦點

  • 園藝療法:在侍花弄草中復健心靈
    近年來,原本只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流行的「園藝療法」在中國悄然興起,成了治癒人心靈的無聲力量。園藝療法最早起源於英國,主要通過植物及其與植物相關的活動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及恢復產生一定的作用,簡答的定義就是:用園藝來治療。和海洋療法、動物輔助治療一樣,這些療法都是透過與自然環境的緊密互動來促進身心健康。園藝治療不僅對身心受創的人有效,對於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來說,也是一種新的舒壓方式。
  • 「園藝療法」助成長
    賴小慧帶領學生在園藝展示區內欣賞盆栽植物,舒緩學習壓力。   學生來到社區,與市民共同開展「一沙一石一世界」迷你庭院園藝療法活動。
  • 初探園藝療法與自然的互相聯繫
    ,與自然之間有一道無形的屏障,不能建立與自然之間的交流,導致生活環境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而園藝療法以及治療性花園景觀的出現,使得人們的不良情緒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對促進樂觀情緒的建立起到了積極作用。園藝療法是一種人們通過參與植物栽植、修剪、園藝活動等與自然交互的過程,從而改善其身體機能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思想和精神的一種實踐。研究證實,當人們通過自身觀察和感觸與自然、植物聯繫在一起時,就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一種釋放,緩解身體疲勞,促進新陳代謝。園藝用於治療已有數百年歷史。
  • 「園藝療法」來了
    「園藝療法」來了) 本報5月30日訊  伺花弄草本是一種閒情逸緻,但若說它還是一種醫病良方,您相信嗎?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臨床心靈關懷團隊深刻挖掘植物的治療力量,打造走心的「園藝療法」,參與的腫瘤患者及家屬紛紛點讚。
  • 【園藝療法】基於災後身心康復的治癒系花園景觀:療愈花園
    面對因疫情引起的創傷,我們該如何發揮園藝療法的作用,花園景觀該如何營造? 療愈花園通過整合和搭配各種自然元素構建無限貼近自然環境的景觀空間,通過藉助自然的力量,激發使用者的正向情感,消除災後身心障礙。
  • 園藝療法:讓植物成為你的「醫生」—新聞—科學網
    人們往往會選擇通過親近自然的方式達到這種目的。其實,那些稀鬆平常的花花草草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當它們遇上心理學、醫療學、社會學、行為科學時,就不再是簡單的植物,而成為園藝療法的重要內容。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上,園藝療法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教授李樹華就講述了這種可以有效緩解現代人身心問題的方法。
  • 園藝療法 有益老人身心健康
    ,實地參觀慈愛嘉開展園藝療法為老人服務,授予慈愛嘉「四川園藝療法實踐基地」。這標誌著慈愛嘉成為我市第一家將園藝療法用於為老服務的養老機構。 當天在慈愛嘉的學術交流會上,慈愛嘉的營養師向專家們呈現了中心每天為老人準備的特色茶和點心,食材均是院內自己種的薄荷、檸檬、玫瑰、豆芽等,讓大家邊品嘗邊了解這些植物對人體的益處,受到大家的一致讚揚。一位臺灣園藝研究學者說,園藝療法是一種自然療法,簡單地說就是利用植物對人體的自然力量,改善人們身心健康。
  • 試試園藝療法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綠色療法和康養景觀研究中心從「居住環境中的園藝與自然療愈」這個角度,指導大家利用在家「閉關」的時間,有效運用植物等自然元素的身心療愈力量。園藝療法則通過利用園藝及其相關活動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根據「親生物假說」,人類對生命及生命過程有與生俱來的親近感。居家「閉關」是有效減少交叉感染的良策,但在此過程中,人們親近彼此、嚮往戶外生命與活力的意願卻在不斷積累。所以在家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療愈力量與園藝療法來改善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抵抗力,則是重要的議題。
  • 江城部分醫院開展「園藝療法」,病房邊開設園藝角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部分醫院開展「園藝療法」,定期讓患者參觀、擺弄花草,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緩解負面情緒,客觀上促進病情康復。昨日是她第二次參與「園藝療法」。蕭永鏢表示,住院前,我在家就喜歡養花,沒想到在醫院裡還能看到這麼多熟悉的「老朋友」,非常驚喜也很滿足,自己還領養了兩盆海棠花,每天放在病床前。
  • 園藝療法走進特教兒童課堂
    閱讀自然畫冊。    3月的北京萬紫千紅,李燕博士和同事們帶著陽光般的微笑走進北京市海澱培智學校,拉開了第三期海培計劃——園藝療法走進特教兒童課堂的序幕。    海澱培智學校是海澱教委所屬的智力障礙兒童少年教育訓練學校。
  • 什麼是自然療法?
    這其中,大家對自然療法的關注非常高。有關自然療法的定義,網上一搜就有不少,但我覺得解釋的並不太透徹。今天,撇開自然療法的產生發展歷史不談,只針對自然療法的含義和內容,淺談我的粗陋理解。「自然療法」,英語叫naturopathy。從字面意思看,是由natrual+常用後綴pathy組合而成。natrual是自然的天生的意思。
  • 舍非園藝:10-20平方花園一角改造欣賞,呈現自然的美感
    01用自然的手法,讓庭院更富美感舍非園藝認為,家需要離自然更近一點,在四季的變化中回歸生活的本真,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探索園藝的美好,讓心靈有溫暖的棲息,詩意的陪伴。03用心造園養園專注庭院花園設計與施工每一個細節,嚴格的做好質量和售後管理,秉持產品力就是品牌力,舍非園藝自己的作品就是代言,讓庭院變得美麗起來,富於意境和情趣,生活其中有樂趣,有驚喜,更有詩和遠方!
  • 【園藝療法】獲得身體上的放鬆、心靈上的平靜
    大自然擁有治癒的能力,而花園就是一個微型的自然天地。 Dina的療愈花園 花園的女主人Dina年輕時不幸被燒傷,她和先生買下一處土地建了座花園,打算從此不再見人。20年過去了,療愈後的她伴隨著美麗的花園一起重生了。
  • 「防疫科普」如何利用園藝療法保持復工後身心健康?
    希望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利用園藝療法和康復景觀的知識,有效運用植物等自然元素在辦公環境下緩解來自於外界的壓力,重拾積極的工作心態,維持健康的生活工作狀態,高效投身於眼下的工作之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綠色療法與康養景觀研究中心致力於利用以植物為主體的自然力量改善人們身心健康方法及其功效的研究。目前有多項研究證明了綠色空間與身心健康之間存在的相關性。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利用觸手可及的綠色植物來幫助自我調節身心,緩解不適,塑造健康的工作狀態。
  • 種種花草竟有療愈心靈的作用?成都一中學將箱庭園藝納入心理課程
    沒錯,這就是來自大自然的能量,而由此進行的心理治療活動,便稱為園藝療法。近日,在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成果推廣會上,樹德中學就展示了其以園藝療法為基礎的系列心理輔導課,包括箱庭園藝、「草頭娃娃」微園藝製作、押花曼陀羅等。
  • 中醫自然療法走出國門,走進昆明中山醫院-馬加慈
    馬加慈 醫師昆明中山醫院院長皇家中醫藥醫院院長阿聯皇室特聘御醫加慈回醫自然健康復療法創始人現任中東中醫藥協會執行會長加慈回醫理論體系加慈回醫,回歸人身心的本來狀態,回歸人與自然,本然,本真,本源,以返璞歸真的醫學,是集砭,針,灸,藥,點穴,按蹺,導引為一體的靈性醫學。
  • 產後復健 產後復健是做什麼
    產後復健雖然產婦在分娩後可以放鬆,但身體仍然虛弱,所以醫生也會在分娩後告知產婦一些預防措施,如分娩後不要立即與丈夫發生性關係,這也是因為產婦可以避免感染,那麼產婦在分娩後可以有多長時間發生性關係?產後多少天可以過夫妻生活?
  • 治療心理疾病的天然療法
    無論是巨大的山脈還是當地的鄉村公園,這些自然區域都是我們緊張生活的完美強化劑,它們的治療效果正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治療心理健康。舉個例子,在英國斯諾登尼亞國家公園的山麓,專家們舉辦了治療會議來幫助那些遭受抑鬱、焦慮和壓力的人們。戶外藝術相關的活動為患者舉行,但單獨的環境被認為改善了患者的情緒。藝術心理治療師帕梅拉·斯坦利告訴BBC,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生態療法。
  • 超值超有料的園藝治療師培訓課,等你來選!
    有一種職業既可以探索人的內心,又可以與自然作伴,稱為園藝治療師,宛如心靈導師,但並非傳統的心理諮詢師,而是透過園藝治療的方式,啟動身心與植物的連接,來讓人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