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花園提升人們的健康觀念
當重大疫情發生時,我們很多人都會產生應激反應,並產生焦慮、緊張、或者恐懼、乃至絕望等心理問題,影響身心健康。國內疫情向好的態勢正在逐步拓展,我們也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心理考驗,而韓國、義大利等地正在重蹈我們的覆轍,受災人群在逐漸擴大。
面對因疫情引起的創傷,我們該如何發揮園藝療法的作用,花園景觀該如何營造?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民眾整體的健康觀念提升,基於醫療環境下的康復花園,它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的擴展,應用範圍也已由最初的醫療戶外空間擴展至非醫療領域空間。
除了病人、家屬、醫護人員有需求外,通過活動方案與空間的搭配設計,即使是老人、兒童、青少年、一般城市居民都可以選擇利用園藝治療活動來改善個人狀態。
瑪姬療養中心花園
療愈花園無法直接治癒病症,但它至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
1)幫助使用者減輕壓力,使身體達到良好的平衡狀態;
2)療愈花園的花草植物能使使用者增強自我康復能力;
3)幫助病人獲得常規醫療不能達到的療效;
4)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方便給使用者理療和園藝治療;
5)為醫院工作人員、高壓人群等提供減緩工作壓力的場所;
6)在醫院內部,為病人和訪客提供安靜平和的互動環境。
波士頓兒童醫院屋頂療愈花園
在療愈花園中,人們可以通過休息、觀景、冥想、呼吸芳香空氣來刺激感官、舒緩壓力,擺脫麻木疲憊的狀態,使紊亂的生理機能得到調節。
療愈花園的特點
生態
不同於城市廣場的景觀,自然因素是療愈花園的主要組成部分。療愈花園通過整合和搭配各種自然元素構建無限貼近自然環境的景觀空間,通過藉助自然的力量,激發使用者的正向情感,消除災後身心障礙。
俄勒岡燒傷中心療愈花園
植物是療愈景觀設計中關鍵的自然元素,儘可能在該處空間提高植物種類,利用不同類型植物進行搭配,使人全方位地感受細節所帶來的趣味,從而鍛鍊肌體、舒緩心情。
俄勒岡燒傷中心療愈花園
互動
由於療愈花園的使用者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生理或心理的問題,療愈花園需要通過一定的色彩、有節律的聲音、方向的氣味,宜人的質感刺激並改善使用者的感官;療愈花園還需通過可操作性強的互動使人從自身的不良狀態中剝離出來,分散與對身心不適的注意力。
人性化
療愈花園的使用人群涵蓋範圍廣,在設計與使用中,要充分考慮到各人群的使用需要,以及各年齡層的使用者需求。
療愈花園的設計要點
療愈花園作為提供園藝療養活動的特殊空間,在場地設計上非常注重:
(1)容易用五官感受的庭院空間;
(2)能讓參與者動手照顧植物的園藝空間;
(3)對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
構建無障礙的步行空間
考慮到災後身心障礙者及亞健康人群的行動不便性,自理能力和反應能力較弱,療愈花園的通道設計應本著無障礙原則。
步行路面安全、平緩、無障礙。在園路鋪裝的材料選擇上,要求防水、防滑、防眩光。步道寬度至少1.5米,以確保輪椅可以正常轉向,雙向通行步道至少2.1米。
在坡度較大的區域設置扶手或欄杆,和輪椅防護設施,防止跌倒。對於特殊的道路,可以考慮使用特殊的顏色,如「醫院大街」或「藍色走廊」,牆面和地面的色彩以藍色為主,或者畫出著色線。
營造休憩空間和運動空間
考慮到使用者需求的多元化,療愈花園可以設置休憩空間和運動空間。
一部分人希望靜默緬懷放鬆等,休憩空間的設計除了保證休憩設施的舒適度外,還需要為使用者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植物的形態、氣味、質感、季節變化和色彩要多樣化。休憩空間的私密程度也要不一樣,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用有限的面積營造諸如開放空間、半開放空間、私密空間等不同類型空間。同時,減少空間的複雜程度,減少額外的使用壓力。
一部分人需要活動來忘卻悲傷,運動空間能提供交談、娛樂、復健等。運動空間主要設置一些健身設施,並利用植物的栽植與園藝活動的組織讓使用者有更多地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從而改善和調節使用者身體和心理機能。
運動空間要避免設施對行動不便人群和小孩的傷害,環境的營造要有安全感和舒適度,其位置的選擇應提供易於到達的、舒適方便的連接,保證空間的可達性。
園藝療法在療愈花園中的設計
感官療法:
通過設置富有變化的五大感官體驗,營造「五感花園」,力求打開使用者的全方位感知系統,營造有情緒質感的療愈空間。
勞作療法:
主動參與式的療法,園藝活動是能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活動類型,可以單獨開闢一塊活動區域,鼓勵使用者親自選擇要栽種的植物並進行澆水、施肥、修建等養護管理。應用勞作療法的景觀設計,要注重勞作形式的多元和安全,能密切融入周圍的自然環境並充分發揮自然元素對人體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
療愈花園的園藝治療活動:
療愈花園中所用的園藝治療活動通常可有五種類型,分別有:
強調手作的工藝活動:製作植物飾品、植物染、手作庭園步道等。
能群體進行的團體活動:與植物相關的益智遊戲、說故事、電影或音樂欣賞。
遠足踏青:
寧謐、愜意的步道景致總能喚起老人們來到花園散步的興致。
室內/戶外進行的動手栽培、栽植活動:花藝設計、種植花卉蔬果、庭園環境維護等。
戶外教學:在戶外進行昆蟲、動植物、土壤等知識學習。
在城市生態改造及景觀提升中,可將城市社區的閒置地塊進行品質提升,結合療愈花園實現功能創造。作為治療與康復相結合的自然療養形式,療愈花園正在逐步走入康養小鎮、旅遊小鎮,可以作為構建「全民康養」未來社區的重要戶外健康場所,也將在未來社區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來源:世界立體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