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療法】基於災後身心康復的治癒系花園景觀:療愈花園

2020-12-17 騰訊網

康復花園提升人們的健康觀念

當重大疫情發生時,我們很多人都會產生應激反應,並產生焦慮、緊張、或者恐懼、乃至絕望等心理問題,影響身心健康。國內疫情向好的態勢正在逐步拓展,我們也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心理考驗,而韓國、義大利等地正在重蹈我們的覆轍,受災人群在逐漸擴大。

面對因疫情引起的創傷,我們該如何發揮園藝療法的作用,花園景觀該如何營造?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民眾整體的健康觀念提升,基於醫療環境下的康復花園,它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的擴展,應用範圍也已由最初的醫療戶外空間擴展至非醫療領域空間。

除了病人、家屬、醫護人員有需求外,通過活動方案與空間的搭配設計,即使是老人、兒童、青少年、一般城市居民都可以選擇利用園藝治療活動來改善個人狀態。

瑪姬療養中心花園

療愈花園無法直接治癒病症,但它至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

1)幫助使用者減輕壓力,使身體達到良好的平衡狀態;

2)療愈花園的花草植物能使使用者增強自我康復能力;

3)幫助病人獲得常規醫療不能達到的療效;

4)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方便給使用者理療和園藝治療;

5)為醫院工作人員、高壓人群等提供減緩工作壓力的場所;

6)在醫院內部,為病人和訪客提供安靜平和的互動環境。

波士頓兒童醫院屋頂療愈花園

在療愈花園中,人們可以通過休息、觀景、冥想、呼吸芳香空氣來刺激感官、舒緩壓力,擺脫麻木疲憊的狀態,使紊亂的生理機能得到調節。

療愈花園的特點

生態

不同於城市廣場的景觀,自然因素是療愈花園的主要組成部分。療愈花園通過整合和搭配各種自然元素構建無限貼近自然環境的景觀空間,通過藉助自然的力量,激發使用者的正向情感,消除災後身心障礙。

俄勒岡燒傷中心療愈花園

植物是療愈景觀設計中關鍵的自然元素,儘可能在該處空間提高植物種類,利用不同類型植物進行搭配,使人全方位地感受細節所帶來的趣味,從而鍛鍊肌體、舒緩心情。

俄勒岡燒傷中心療愈花園

互動

由於療愈花園的使用者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生理或心理的問題,療愈花園需要通過一定的色彩、有節律的聲音、方向的氣味,宜人的質感刺激並改善使用者的感官;療愈花園還需通過可操作性強的互動使人從自身的不良狀態中剝離出來,分散與對身心不適的注意力。

人性化

療愈花園的使用人群涵蓋範圍廣,在設計與使用中,要充分考慮到各人群的使用需要,以及各年齡層的使用者需求。

療愈花園的設計要點

療愈花園作為提供園藝療養活動的特殊空間,在場地設計上非常注重:

(1)容易用五官感受的庭院空間;

(2)能讓參與者動手照顧植物的園藝空間;

(3)對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

構建無障礙的步行空間

考慮到災後身心障礙者及亞健康人群的行動不便性,自理能力和反應能力較弱,療愈花園的通道設計應本著無障礙原則。

步行路面安全、平緩、無障礙。在園路鋪裝的材料選擇上,要求防水、防滑、防眩光。步道寬度至少1.5米,以確保輪椅可以正常轉向,雙向通行步道至少2.1米。

在坡度較大的區域設置扶手或欄杆,和輪椅防護設施,防止跌倒。對於特殊的道路,可以考慮使用特殊的顏色,如「醫院大街」或「藍色走廊」,牆面和地面的色彩以藍色為主,或者畫出著色線。

營造休憩空間和運動空間

考慮到使用者需求的多元化,療愈花園可以設置休憩空間和運動空間。

一部分人希望靜默緬懷放鬆等,休憩空間的設計除了保證休憩設施的舒適度外,還需要為使用者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植物的形態、氣味、質感、季節變化和色彩要多樣化。休憩空間的私密程度也要不一樣,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用有限的面積營造諸如開放空間、半開放空間、私密空間等不同類型空間。同時,減少空間的複雜程度,減少額外的使用壓力。

一部分人需要活動來忘卻悲傷,運動空間能提供交談、娛樂、復健等。運動空間主要設置一些健身設施,並利用植物的栽植與園藝活動的組織讓使用者有更多地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從而改善和調節使用者身體和心理機能。

運動空間要避免設施對行動不便人群和小孩的傷害,環境的營造要有安全感和舒適度,其位置的選擇應提供易於到達的、舒適方便的連接,保證空間的可達性。

園藝療法在療愈花園中的設計

感官療法:

通過設置富有變化的五大感官體驗,營造「五感花園」,力求打開使用者的全方位感知系統,營造有情緒質感的療愈空間。

勞作療法:

主動參與式的療法,園藝活動是能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活動類型,可以單獨開闢一塊活動區域,鼓勵使用者親自選擇要栽種的植物並進行澆水、施肥、修建等養護管理。應用勞作療法的景觀設計,要注重勞作形式的多元和安全,能密切融入周圍的自然環境並充分發揮自然元素對人體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

療愈花園的園藝治療活動:

療愈花園中所用的園藝治療活動通常可有五種類型,分別有:

強調手作的工藝活動:製作植物飾品、植物染、手作庭園步道等。

能群體進行的團體活動:與植物相關的益智遊戲、說故事、電影或音樂欣賞。

遠足踏青:

寧謐、愜意的步道景致總能喚起老人們來到花園散步的興致。

室內/戶外進行的動手栽培、栽植活動:花藝設計、種植花卉蔬果、庭園環境維護等。

戶外教學:在戶外進行昆蟲、動植物、土壤等知識學習。

在城市生態改造及景觀提升中,可將城市社區的閒置地塊進行品質提升,結合療愈花園實現功能創造。作為治療與康復相結合的自然療養形式,療愈花園正在逐步走入康養小鎮、旅遊小鎮,可以作為構建「全民康養」未來社區的重要戶外健康場所,也將在未來社區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來源:世界立體綠化

相關焦點

  • 康復花園,康復治療患者奔向美好生活的「催化劑」
    許多人對藥物具有一定的牴觸心理,往往也樂於選擇這種方式來放鬆身心。目前,在北美地區約有20%的醫院建有康復花園,為人們進行調理。 1)花園景觀設計的構圖和線條幫助患者減輕壓力,使身體達到良好的平衡狀態; 2)花園景觀設計的花草植物能夠病人增強自我康復能力 3)幫助病人獲得常規醫療不能達到的療效 4)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方便醫生給病人理療和園藝治療 5)為醫院工作人員提供減緩工作壓力的場所
  • 如何用芳香園藝植物來療愈五感身心?
    Van den Berg和Custers兩名專門研究園藝和植物療愈的學者創造了術語「壓力恢復理論「(Pressure recovery theory),當個人沉浸在自然中時會產生許多情緒好處,包括減少焦慮、降低心率、使人的精神產生積極變化等等作用。
  • 面對公共健康危機,康復景觀的價值與挑戰
    」 目錄 1 醫學療愈景觀 巴塞隆納卡立達療養中心——在花園中起居休養 泰國拉瑪康復花園——多感官體驗、良好參與性、生態可持續的綠色康復空間 曼德拉兒童醫院景觀
  • 園藝療法:讓植物成為你的「醫生」—新聞—科學網
    獲得身心的療愈已成為人們的一種渴望。 人們往往會選擇通過親近自然的方式達到這種目的。其實,那些稀鬆平常的花花草草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當它們遇上心理學、醫療學、社會學、行為科學時,就不再是簡單的植物,而成為園藝療法的重要內容。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上,園藝療法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教授李樹華就講述了這種可以有效緩解現代人身心問題的方法。
  • 園藝療法:在侍花弄草中復健心靈
    近年來,原本只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流行的「園藝療法」在中國悄然興起,成了治癒人心靈的無聲力量。園藝療法最早起源於英國,主要通過植物及其與植物相關的活動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及恢復產生一定的作用,簡答的定義就是:用園藝來治療。和海洋療法、動物輔助治療一樣,這些療法都是透過與自然環境的緊密互動來促進身心健康。園藝治療不僅對身心受創的人有效,對於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來說,也是一種新的舒壓方式。
  • 泰國最大的屋頂康復療養花園——紫色屋頂
    Ramathibodi治療花園2018年的公平研究員Kotchakorn Voraakhom(Kotch)是一位曼谷的城市景觀設計師,積極倡導綠色公共空間。在這裡,綠色公共空間的理念不僅是為了娛樂,也是作為城市綠色基礎設施,也涉及到社會公共健康的提高。她與Ramathibodi醫院醫學院的最新項目是執行她的信念的另一個很好的例子。
  • 試試園藝療法
    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居家隔離狀態,不少人出現了煩躁、頹廢等不良的身心反應,針對還要繼續「閉關」的居家人群、即將復工的企業員工、醫療場所中奮戰的醫護工作者和病患們,如何繼續健康、積極地度過特殊時期?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綠色療法和康養景觀研究中心從「居住環境中的園藝與自然療愈」這個角度,指導大家利用在家「閉關」的時間,有效運用植物等自然元素的身心療愈力量。
  • 初探園藝療法與自然的互相聯繫
    ,與自然之間有一道無形的屏障,不能建立與自然之間的交流,導致生活環境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而園藝療法以及治療性花園景觀的出現,使得人們的不良情緒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對促進樂觀情緒的建立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文章以園藝療法以及治療性花園景觀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探究怎樣能夠更好地將兩者充分結合,最終達到更好發揮園藝景觀自身作用。
  • 【園藝療法】獲得身體上的放鬆、心靈上的平靜
    讓人感覺舒適,幫助人們減少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壓力,也有專門為各種疾病恢復而設置的康復花園。大自然擁有治癒的能力,而花園就是一個微型的自然天地。 Dina的療愈花園 花園的女主人Dina年輕時不幸被燒傷,她和先生買下一處土地建了座花園,打算從此不再見人。20年過去了,療愈後的她伴隨著美麗的花園一起重生了。
  • 蔬菜花園,將重新定義可食用景觀(四季景觀)
    在2020年五月中旬到八月下旬期間,《蔬菜花園,將重新定義可食用景觀》系列我已經更新了七篇文章,該系列文章在各個平臺上和大家分享了約420張原創照片、近21000字的實質內容,分別從產品定位設計、建造、育苗、造景、種植、養護管理、收穫七個角度來全方面講解、梳理蔬菜花園各個框架以及細節構成,一經發布反響很大,引起很多熱愛園藝、花園朋友們的極大熱情與嚮往,由於七期的內容創作是從蔬菜花園春夏季提起的素材
  • 園藝療法——回歸自然,復健心靈
    20世紀初,美國已認識到園藝療法對智力低能者智力的提高和由貧困導致的變態心理的消除具有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越南戰爭後,由於戰爭對復員軍人造成的心靈創傷,他們難以恢復到原來的生活中去,軍人醫院開始採用園藝療法進行治療,效果頗佳。1953年麻薩諸塞州—森林植物園提供園藝療法服務,其它植物園紛紛仿效。
  • 「防疫科普」如何利用園藝療法保持復工後身心健康?
    希望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利用園藝療法和康復景觀的知識,有效運用植物等自然元素在辦公環境下緩解來自於外界的壓力,重拾積極的工作心態,維持健康的生活工作狀態,高效投身於眼下的工作之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綠色療法與康養景觀研究中心致力於利用以植物為主體的自然力量改善人們身心健康方法及其功效的研究。目前有多項研究證明了綠色空間與身心健康之間存在的相關性。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利用觸手可及的綠色植物來幫助自我調節身心,緩解不適,塑造健康的工作狀態。
  • 第十一屆江蘇省園博會規劃來了,打造空中花園、未來花園等景觀
    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將於 2021 年 4 月 16 日到 5 月 16 日在南京舉行,選址湯山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北部片區。3 月 18 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博覽園總體規劃出爐,將打造 " 一軸兩脈四片區 " 格局,設置空中花園、未來花園等景觀。是不是很期待?
  • 舍非園藝:別墅庭院花園中水景空間的設計案例欣賞
    水的喧鬧和靈動是花園裡必不可少的一景,它為花園增添了很多意趣,山石草花、流水叮咚,更貼近自然。對別墅花園來說,設計一處水景空間,別有一番美妙的意境。——舍非園藝,庭院花園養護、設計施工管家在經過漫長而艱苦的一天工作後,潺潺的水聲會讓你身心放鬆。下面不僅是一些別墅庭院水景設計注意事項,更是豐富的靈感來源,希望能幫助你為你的別墅庭院選擇到合適的水景。
  • 微縮花園,讓你也可以成為園藝設計師!
    迷你花園就是小房子、植物、小物件組成的微型景觀,這種神奇的光環使得它們超級可愛和有趣,想讓你的後院或陽臺精彩起來?那就趕快動手吧!選擇合適植物就像真實的花園景觀一樣,一個迷你花園是由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等組成。選擇植物時,需要考慮植物的數量、高度、質感和顏色等。植物風格應該與園藝飾品的主題相輔相成,但是選擇植物並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最重要的是根據植物所處環境來選擇。
  • 超值超有料的園藝治療師培訓課,等你來選!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有一種職業既可以探索人的內心,又可以與自然作伴,稱為園藝治療師,宛如心靈導師,但並非傳統的心理諮詢師,而是透過園藝治療的方式,啟動身心與植物的連接,來讓人獲得快樂。
  • 戰「疫」科普:居家如何園藝養身心
    為此,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綠色療法與康養景觀研究中心主任李樹華通過中國科協組織的網絡採訪進行科普,推介居住環境中的園藝與自然療愈相關知識和技巧,希望民眾利用居家時間,有效運用植物等自然元素的身心療愈力量,健康、積極度過戰「疫」特殊時期。
  • 它是享譽世界的古代羅馬園藝花園之一,內部以地中海植物景觀為主
    波波裡庭院是享譽世界的古代羅馬園藝花園之一。在十四世紀初期,波波裡庭院是佛羅倫斯最顯赫貴族美第奇家族的私家庭院,每逢節日梅迪西家族都會在庭院裡舉行盛大的音樂派對。能夠被邀請參加波波裡派對,欣賞皇室樂師的演奏、品嘗御用廚師的佳餚是當時有身份人的一種榮耀像徵。以地中海植物景觀為主。
  • 新加坡生活|新加坡開放第五個康療花園,叢林花香療愈身心~
    坐落於直落布蘭雅山公園內的是新加坡第五個康療花園,這個療養院的佔地面積為620平方米,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裡面還種植了很多可以舒緩身心健康、舒緩病情特定的植物,年老的人、行動不便的人、以及失智症患者,就很適合來這裡散心閒聊,這些特定植物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很有幫助。
  • 戰「疫」科普:園藝如何助力健康復工復產
    三種方案各自的優缺點比較以及推薦程度(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綠色療法與康養景觀研究中心)。繼科普介紹居家環境的園藝養身心之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綠色療法與康養景觀研究中心主任李樹華又從工作場所環境出發,科普利用園藝療法和康復景觀的知識,希望在戰「疫」特殊時期,公眾能有效運用植物等自然元素在辦公環境下緩解來自於外界的壓力,重拾積極工作心態,維持健康生活工作狀態,高效投身於眼下的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