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稱之為教的教派,更多的是時間上的傳承與文化的沉澱,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源遠流長是無需置疑的;並且通過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佛教之中遺留下來更寶貴的是佛教真解與古籍經文。
同然,道教作為我國本土的教派,更是包羅萬象,源遠流長;道之一字可演天地,演人間地府,化秩序規則;隨著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也留下來了部分真解與經文。
無論佛教還是道教,若要修行,最開始要修的是不動心;今日藉此機會,我們來淺談一下的佛教與道教最為基本靜心咒法。
佛教《靜心咒》又稱「清心咒」「寧心咒」
其原文為: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羅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羅罰曳,數怛那怛寫;
南無、悉吉慄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南無、那羅謹墀。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
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羅摩羅,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
陀羅陀羅,地唎尼,室佛羅耶,遮羅遮羅,摩麼罰摩羅,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羅參、佛羅舍利,罰沙罰參,佛羅舍耶;
呼嚧呼嚧摩羅,呼嚧呼嚧醯利,娑羅娑羅,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羅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
悉陀喻藝,室皤羅耶,娑婆訶,那羅謹墀,娑婆訶,摩羅那羅,娑婆訶;悉羅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羅、阿悉陀夜,娑婆訶;
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羅謹墀、皤伽羅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羅夜,娑婆訶,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
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羅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羅,跋陀耶,娑婆訶。
佛教傳承已久,靜心經文絕非此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算是一則靜心經文;
原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以上是本次列舉佛教兩部靜心經文,常念之,能修不動明王心,能消業障,能庇護己身,能得福報,能證佛身
對比佛教《靜心咒》來看,道教的靜心經文則是言簡意賅,只是一字一句都需揣摩
道教《靜心決》原文如下: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萬變猶定,神怡氣靜;虛空甯宓,渾然無物;無有相生,難以相成;份與物忘,同乎混涅;天地無涯,萬物齊一;飛花落葉,虛懷若谷;千般煩憂,才下心頭;即展眉頭,靈臺清幽;心無掛礙,意無所執;解心釋神,莫然無魂;水流心不驚,雲在意具遲;一心不贅物,古今自逍遙;
又有《靜心咒》原文如下:
太上臺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寕;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又有《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原文如下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通過《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對比可以看出,道家與佛家靜心經文大多有相似之處,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中:「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與「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相向對應;亦反映出佛教與道教之間對於道的真解有大致相同之處。
無論是佛教《靜心咒》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還是道教《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靜心咒》、《靜心決》若常念之,能庇護己身,諸邪皆退,能消業障,得福報。
以上由石頭文化原創,未經允許不得抄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