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市民林女士帶著二寶打疫苗的日子,由於今年水痘疫苗被納入一類疫苗免費接種,她不需再像帶大寶打疫苗時那樣自己買單。今年,本市將完善基層醫療服務納入20項民心工程,其中包括將水痘疫苗接種納入全市免疫規劃、加強心血管病防治與兒科專業技能培訓等,讓越來越多居民受益,並由衷讚嘆「看病越來越容易了,也更便宜了」。
14萬兒童免費打水痘疫苗
林女士記得,當年帶大寶打疫苗時,作為二類疫苗的水痘疫苗,一針花了約200元。
今年5月,天津成為全國首個將水痘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的省份。在全市範圍內,14萬餘名2016年5月1日之後出生的兒童,滿1周歲時即可免費接種第1劑水痘疫苗,滿4周歲時即可免費接種第2劑水痘疫苗。經項目督導評估,年底前,全市將實現以街(鄉、鎮)為單位兒童納入免疫規划水痘疫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的目標,構建免疫屏障,保護易感兒童。
居民急性心梗死亡率下降
加強心血管病防治項目,是讓更多居民受益的基層醫療服務舉措,包括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地醫院、體檢中心心血管病防治網絡,開展國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綜合幹預等內容。
心血管病已成為威脅市民健康的首要疾病。2014年10月,市胸科醫院率先成立胸痛中心。2016年,胸痛中心建設被列入市政府20項民心工程。隨著胸痛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本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連續三年下降,在全國率先出現死亡率「下降拐點」。如今,中心城區居民在5公裡內即可抵達胸痛中心,全市國家級胸痛中心數量和密度位居全國第一。
在提高心血管疾病急救治療水平的同時,本市還進一步促進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沉,開展對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控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今年3月開始,對河東區、東麗區、北辰區的35歲至75歲常住居民開展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篩查及幹預隨訪,預計全年初篩3.6萬人、管理高危對象0.9萬人。
截至目前,已完成初篩36074人、高危人群檢查9027人、高危人群短期隨訪檢查2146名;發放《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健康手冊》3.7萬份;組建完成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健康講座市級專家隊伍,累計開展市級心血管病知識健康講座30場。
200基層兒科醫生明年上崗
曾幾何時,「寶寶就醫難」也是困擾林女士一家的醫療難題。讓她高興的消息是,今年,本市為基層醫療機構培訓了200名具備兒科服務能力的醫生。
據了解,參與培訓的基層醫生,都具備5年以上工作經驗,並具備內科或兒科基礎。他們首先在天津全科醫師培訓中心及市兒童醫院,接受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表現、鑑別、治療、預防理論知識培訓,而後到兒童醫院、醫大總醫院、醫大二院、一中心醫院、三中心醫院、南開醫院等接受臨床培訓,由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帶教老師進行「手把手」的指導,跟隨帶教老師出診、查房。
年底通過統一考試後,明年,他們將回到基層醫療機構上崗。屆時,全市每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都可配備一名兒科醫生,使全市基層兒科診療能力得到提升。(「津雲」—北方網編輯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