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部關鍵績效考核指標
二、區域部關鍵績效考核指標
三、渠道部關鍵績效考核指標
四、促銷部關鍵績效考核指標
五、直銷部經理績效考核指標
六、零售部經理績效考核指標
七、導購部經理績效考核指標
固定薪資的缺點:
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工資+技術工資+績效工資+提成(分紅)獎勵…
這種設計最大的缺點是:
1) 彈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業務崗位的固定部分可達80%以上。
2) 無法衡量:員工收入與其價值不能相對有效地衡量出來。
3) 薪酬與員工價值失衡:價值應等於價格,員工付出、創造的結果與其收入沒有直接對等關係。
底薪+提成績效設計缺點:
1:員工工資越來越高了,企業利潤越來越低了。
2:會助長員工關註銷售或產量,企業營銷費用成本在不斷上升!
3:在業務淡季,業務員收入比較低,工作激情難以持續。
KPI模式這種設計缺點:
1、為做績效而做,缺乏數據支持、專業思維
2、KPI與薪酬掛鈎,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3、掉進KPI方法論,忽視它的系統性
4、缺失利他共贏的價值觀、績效文化
年薪制或分紅設計缺點:
1:年薪製備受質疑,原因就是它的激勵周期太長了。
2:到了年底的時候 ,就是到了考驗老闆格局的時候。
3:是它忽視了短期的激勵而把焦點放在了中長期的激勵。
4:無法看到管理者在月度對企業貢獻值。
我們通過工會的調研數據顯示,大多數的員對自己的員工收入狀況不滿意,對工作沒激情,沒公司沒歸屬感認同感。
老闆也覺得特別無奈: 我那麼辛苦工作,到頭來,反而變成我在為員工打工!他們的工作沒狀態,沒結果,但是老闆每月仍然要為其支付高昂的工資,真心累。
我們理解老闆的不容易,一個企業,如果有一兩個員工,存在這種現象,那麼可能員工個人問題,應該馬上處理掉害群之馬;但如果企業大多數員工都是這種狀態,那麼企業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激勵機制了!
所以,企業在設計高薪酬績效模式前,老闆一定要知道薪酬的四大特性:規範性、公平性、激勵性與增長性。這四大特性中,激勵性薪酬是當下中國企業與員工最需要關注的。
好的薪酬分配方式應該實現2大功能:
(1)共贏:就是員工工資越增長,企業利潤也在增長
(2)激勵:員工能清晰知道如何漲工資,並且有多維度的漲薪渠道。
激勵性薪酬設計,薪酬四性必須做到四個轉向:
將剛性轉向彈性;
將定薪級轉向定薪幅;
將薪酬與績效掛鈎,轉向薪酬與績效融合;
將以考核評估為導向,轉向以價值管理為導向。
那麼怎樣的薪酬模式,最能激勵員工,實現員工價值和企業利益趨同?
KSF薪酬模式——成功關鍵因子,價值管理工具,適用於首企業高管、部門經理、技術員工、銷售員。
企業管理層是核心崗位,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佔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價值:
1、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
2、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
3、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設計方法:
1)提升薪酬的彈性,彈性部分佔80%以上:越有彈性的部分越具有創造性和激勵性。
2)將員工的價值進行明確指引,將價值分類定價,創造多少價值獲取相應的薪酬回報。真正實現多勞多得、多創造多回報。
3)將產值量化與價值量化相結合,一切以結果為導向,深入分析價值模式與產值關係,讓兩者相得益彰。
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理,工資怎麼發?按照傳統的薪酬模式,可能就是固定5000元,他只要保證不出什麼問題就行了。至於費用率,成本,員工流失率,利潤率,和他沒關係,他也不會在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對員工而言,加薪有6-8個加薪渠道,而且加薪沒有上限,能拿多少收入完全取決於自己本身,極大的激發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激勵員工自己為自己拼命幹!
對企業來說,將薪酬業績相掛鈎,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創造的更高的價值,做出了更好的結果,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效益!
第一步 :崗位價值分析,
選定崗位,這個崗位對企業經營有哪些價值?
第二步 :選取6-8個指標
可量化的,具體的,可實現的指標。切記選取主觀性的東西。
第三步 :設立權重、定義
每個指標設定權重,經營性指標,比如利潤額,銷售額等指標可以提高權重。
第四步 :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不同指標的數據如何?有哪些是企業需要改善的?
第五步 :選定平衡點
設計重點:傳統薪酬方案只需調整為這個點)
第六步 :測算、套算
測試新模式下的薪酬,是否有提升,工資費用率是否下滑?
總結:
1、機制的設計要符合「自私」的人性:
要讓員工工作就是為自己做,讓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是一致的,記住: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行動的統一。
2、薪酬的設計要符合「貪婪」的人性:
符合貪婪就是指我們的薪酬要有增長性,讓員工能給自己加薪,但又不增加公司的成本,讓「工資=利潤」,只有這樣,企業和員工才能實現真正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