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神器使用不當 小心學習資源變廢品

2020-12-25 新快網
■廖木興/圖

作業數量多、難度大讓學生壓力倍增,搜題APP把不少學生從作業苦海中解救出來。不過,也有學生將作業神器直接用於抄作業,把作業幫手變成了偷懶幫兇。然而,是什麼讓作業神器大行其道,讓孩子家長紛紛入坑?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家長態度

案例 1

使用一年

孩子解題能力沒提高

陳媽媽的女兒就讀於廣州市鐵一中學初二年級,孩子做數學作業時常用搜題APP。因為看到作業幫、小猿搜題、互動作業等作業APP推送色情信息的新聞,她一度嚴控孩子使用搜題APP。但孩子在數學作業上確實經常遇到困難,問詢老師又不方便、網絡檢索速度慢,搜題APP在解答疑難問題上確實能夠提升效率,孩子完成作業也輕鬆很多。

但陳媽媽發現,使用搜題APP一年以來,女兒的卷面解題能力並沒有提高;反而現在不讓女兒使用搜題APP,女兒就會情緒焦慮急躁,有時會摔筆摔書,叫嚷心煩、不想做作業。

案例 2

搜題APP

只是抄作業的捷徑

對於搜題APP,孩子就讀廣州市水蔭路小學六年級的釗爸態度很明確:禁止!

他認為學習上遇到困難,找老師、同學討論雖然慢、麻煩、還可能被調侃,卻對學習更有效。通過手機搜題即便有視頻、語音和圖片講解,也只是走馬觀花,只是一種抄作業的捷徑,對孩子的學習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家長對孩子玩手機遊戲嚴防死守,對作業APP為什麼放寬態度?」釗爸說,養成一做作業就動手機的習慣,孩子必然會疏於思考,一時的「小聰明」會破壞長久的學習力培養。

此外,釗爸還擔心孩子的視力。他認為一會兒看紙質題目,一會兒看電子屏幕,由於光線反射情況的不同,忽明忽暗對視力的損害會更大。不過他也承認,一些學習類APP,如記單詞、背古詩、聽傳統文化知識的課程,對於孩子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有一定幫助。

老師觀點

反對學生使用搜題APP:

只是暫時的輕鬆

廣州市海珠區某中學的初二班主任楊老師表示,學校明確規定學生不得在教學區使用手機,她個人也反對學生使用搜題APP,因為這種幫助只是暫時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學生只是暫時覺得輕鬆。

首先搜出答案是為了完成作業,這樣即使作業表現全優,解題順利,但實際上學習能力並沒有提升,反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發展,以及解題耐心、解題感覺的養成。

其次,搜題APP即便給出了詳盡解析,也無法替代老師的講解,也不如和同學討論得出的答案,還會讓學生對自己的解題能力產生錯覺,無法及時發現學習上的漏洞和問題。

第三,學生的自控能力普遍較弱,一旦使用手機很難保證專注於學習。網絡世界很精彩,手機誘惑非常多,即便成人也常常無法自控,學生邊學邊玩或只玩不學更是常態。作業APP看似提升了作業速度,其實不利於學生關注力的培養。

第四,在複習鞏固階段,搜題APP內置的電子版錯題集、疑難集整齊劃一,沒有個性化,影響學生的反思。

家長把控搜題APP使用

多和孩子討論解題思路

來自文德路小學的鄧老師表示,中學生使用搜題APP較多,有的軟體甚至只有中學題庫。小學生使用搜題APP少,一方面是許多家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管理比較嚴格;另一方面是校內作業難度適中,多數學生可以獨立完成,偶爾家長提供幫忙足矣。

減少孩子使用搜題APP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手機使用較為隱蔽,學生「偷懶」直接抄作業難以監控,因此給予孩子使用權的同時,家長要拿起監督權。如果家長擔心孩子無法自控,建議不要讓孩子搜題,由家長把控使用;家長也不要將搜題的答案直接給孩子看或寫,在理解了解題思路後和孩子交流、輔導效果更好。

另一方面,家長不要過分迷信偏題、怪題,給孩子報讀過多拔高課程,難度較大的題目容易促使學生使用搜題APP去被動完成任務。在輔導孩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多些耐心,減少對孩子的吼叫和信心打擊,引導孩子思考困難題目的解題步驟,減輕孩子對於「一看就會」「一做就對」的搜題路徑的依賴。

不過,鄧老師也指出,學生參加課外學習可能會遇到超綱題目,使用搜題APP參考解題思路、獲得幫助,也是利用學習資源的一種方式;但當搜題APP淪為抄作業神器,恐怕資源就變成廢品了。

記者手記

作業神器大行其道的背後 是老師家長對完美作業的期待

各類APP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搜題APP僅僅是科技改變教育的一處體現。搜題類APP抓住了家長、老師、學生的「痛點」,完全禁止其使用並不現實。

新快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老師、家長和學生對交出一份完美作業的期待和喜愛,讓本該查漏補缺、允許出現錯誤的作業變成評判學生日常表現、家長和老師負責程度的「硬指標」。部分老師喜歡批改「全對」的作業,要求家長給孩子糾錯訂正;部分家長希望孩子寫作業正確率與速度兼備,最好能讓家長發在家長群中獨領風騷。學生為了完成老師的要求和家長的期待,求助於搜題APP不足為奇。

所以,對於孩子越來越依賴搜題APP,我們不能把錯誤都推到孩子的懶惰身上,學校、老師、家長們也應該反思,作業的功能到底是什麼?學習是不是一個「一學就會」的過程?我們能不能容許孩子犯錯改錯?……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小心你正在使用的「神器」秒變「炸彈」!
    天氣越來越冷除了抱緊自己外浴霸、電熱毯、「小太陽」等各種取暖「神器」都派上了用場然而,這些「神器」背後隱藏著不少「溫暖炸彈」。012018年1月31日上午,合肥市臨泉路與肥西路附近一小區住戶家中發生火災,報警人稱家中使用「小太陽」烘烤衣服不慎著火。現場濃煙滾滾,整個房間被燻黑。
  • 收廢品一天真實利潤是多少?廢品店老闆不小心說出了「實情」
    收廢品一天真實利潤是多少?廢品店老闆不小心說出了「實情」賣廢品的大家應該都見過,一般都是騎著一個三輪摩託車,還有的是自己拖著一個板車,走街串巷,在居民樓下喊「收廢品啊,收廢品啊。」有的會用喇叭錄一個音,然後重複的播放,裡面的內容也是「收廢品啊,收廢品啊」,而且收廢品的人好像是沒有假期的。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在樓上會聽到他們的吆喝聲,冬天寒風刺骨的時候,也會聽到他們的吆喝聲。收廢品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收舊書、紙箱的,一種是收電視機、洗衣機、舊冰箱的。前者經常能夠遇見,有的還為了堆廢品租了一個門面,後者就比較少見。
  • 嬰兒車使用不當,「帶娃神器」也會變「蒸籠」,寶媽別好心辦壞事
    嬰兒車可謂是寶媽們的「帶娃神器」,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寶寶造成威脅。嬰兒車如果使用不當,「帶娃神器」也會變成「蒸籠」放在樓梯附近的嬰兒車,很可能被前面或者旁邊的人不小心碰到,寶寶甚至會從嬰兒車上摔下來,而父母反應不過來,沒法提供幫助,就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 當小學生用上作業APP,學習神器or慢性毒藥?
    當小學生用上作業APP,學習神器or慢性毒藥?家長和老師則各自下載家長版、教師版使用。學生能夠在這些軟體上做作業,學習課程;家長能接收老師布置的作業,看到孩子的完成情況;老師則能布置作業、口語打分、教學評估、批改作業等。  當「網際網路+」滲透到教育行業,作業APP走進校園。部分人認為,在線教育模式是大勢所趨,作業APP能夠對學校的教學效果產生極大的幫助。
  • 手機一拍就出答案 「學習神器」變味成「作業神器」
    手機一拍就出答案「學習神器」變味成「作業神器」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趙立峰)眼下,一種「作業神器」十分火爆,拍下不會做的題上傳到手機這樣的「作業神器」對於孩子來說,作業壓力自然小了不少,但部分家長卻對學習軟體變身「作業神器」感到擔憂。  「作業神器」幾秒鐘出答案  記者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名叫「作業幫」的APP軟體,該軟體封面為滿分100分的圖標,並顯示其成立已經有「五周年」了。
  • 防狼神器功能越來越強大 使用不當反而危險(圖)
    防狼神器功能越來越強大 使用不當反而危險(圖) Popular self-defence products may pose security
  • 「護眼」變「傷眼」!這些「神器」使用不當危害大
    01護眼產品花樣多 銷量好近幾年,不少家長為孩子日益增加的視力度數傷透腦筋,這讓很多商家嗅到「商機」,將其產品標榜為「近視殺手」「網課專用減緩近視」的「護眼神器」,家長們奔走相告,紛紛買入。有家長認為有必要,想要保護視力,護眼用品必須使用。段店小學二年級二班楊明哲家長表示,雖知道護眼產品有虛假成分,但還是會去試一試,護眼燈換了一代又一代,也知道效果差不多,但如果不換心裡始終不舒服,害怕影響孩子。「我是這樣,身邊一些朋友也是這樣。」
  • 「作業神器」火了 家長老師愁了 不少學生用「作業神器」抄答案
    記者調查發現,此類APP下載量多的能達到數億次,不少家長擔憂學生過分依賴「作業神器」,影響其獨立思考能力。對此,教育從業者建議,家長、教師應加強聯繫共同監督,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不要讓「學習助手」變為「興趣殺手」。
  • 都說麥片熱量「低」,是減肥神器,你真的信了嗎?不當小心發胖!
    都說麥片熱量「低」,是減肥神器,你真的信了嗎?不當小心發胖!其實不管是麥片也好,燕麥片也罷,它的熱量一點都不低,也不是什麼減肥神奇。其次,麥片或者說燕麥片都不是減肥的神器,哪怕是很多人推崇的燕麥片也沒有減肥的作用實際上減肥依靠的是整體的膳食結構與模式,搭配合理的能量消耗所起作用的,不存在任何一種天然食物可以讓我們吃了就瘦下去,也沒有負能量的食物這一說。
  • 使用不當小心爛臉!
    使用不當小心爛臉!!!洗臉巾or毛巾?毛巾每日清洗,應該不會落下肉眼可見的髒東西但是長期使用毛巾,毛巾會有一定的變黑,只是程度不一毛巾變黑是因為臉上的髒東西被粘附在毛巾上了,灰塵積累一段時間後,經常會變黃、變黑、有異味衛生間環境比較潮溼,毛巾在潮溼的環境下更容易滋生細菌
  • 中學生自製「防霾神器」 源自學校布置寒假作業
    這個作業原本只是針對收到手冊的初、高中非畢業年級的同學,但學校的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開學後他們發現,許多初三和高三的同學也主動完成了這項作業。「大家的想法和創意天馬行空」,老師們共收到作業千餘份,大多數同學都選擇了以文字或圖畫的形式表達自己對霧霾的看法,其中有十幾份是自己動手製作的「防霾神器」,這裡面有防霾口罩、可攜式換氣扇等。
  • 軟體商開發「作業神器」 學生只要掃一掃就可獲得暑假作業答案
    學生的「福音」《重慶商報》記者諸如「作業幫幫圈」、「作業神器」等一系列解題手機軟體是戳到了學生的「痛點」,「學生怕什麼?一怕考試、二怕作業!」《福州晚報》記者則發現這些APP的答案未必正確,以軟體「學霸君」為例,「記者上傳了十幾道高考數學題,網友作答後,正確率不到一半。」
  • 手機一掃出答案 「作業神器」引泰州家長擔憂
    原標題:手機掃一掃,答案出來了 「作業神器」:家長擔心孩子產生惰性   暑期想出遊,可作業太多還沒做完;老師不在身邊,爸媽不懂,有問題問誰……一款款被稱作「作業神器」的手機應用軟體,成為各年級學生的新寵,只要將不會做的難題拍照上傳,幾秒鐘後就能搜索到答案。對此,專家提醒,做作業重要的是解題過程,即便使用這類解題軟體也最好在家長監管下進行。
  • 別讓「遛娃神器」成「坑娃兇器」 使用不當存在隱患
    所謂「遛娃神器」,也就是「兒童安全牽引繩」。可是,不分場合使用它,完全依賴它,「遛娃神器」有可能變成「坑娃兇器」。尤其是乘坐地鐵時,由此引發的安全問題已屢見不鮮。上海軌交運營方昨日提示乘客,安全牽引繩在地鐵裡一旦使用不當,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不久前,在某地地鐵站上演驚險一幕:一家四口在站臺候車。
  • 家長怒斥「作業神器」
    開學伊始,如何又快又好完成作業,成為家長和學生熱議的話題。把不會做的題上傳到手機,就能輕鬆獲得答案,這樣的「作業神器」,你家孩子在用嗎?對學習軟體變身「作業神器」,一些家長和老師深感擔憂。
  • 「作業神器」火了,家長們愁了
    現狀:多款「拍題神器」讓人目不暇接  寒假期間,西寧市民王先生發現孩子做寒假作業時速度突然提高了很多。「以前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遇到難題更是抓耳撓腮,現在全部自己寫出來。」王先生起初覺得是兒子的學習能力提高了。直到有一天,王先生看到兒子寫作業時,頻繁地拿著手機對著作業本拍照,就覺得很好奇,心想「這孩子在幹什麼?」
  • 學習神器小豹翻譯棒新品熱賣21000臺 助父母遠離「漸崩式」輔導作業
    每天小朋友放學回家後,無論爸爸還是媽媽總會有人陪著孩子寫作業。然而,隨著孩子的課業難度逐漸提升,陪孩子寫作業,也成為了一項技術活。尤其對於英語口語來說,不僅在考驗家長的耐心,更是在考驗家長們的知識儲備。在這期間,可是鬧出了不少樂事。
  • 小猿搜題使用心得分享:拍一下就能學會的學習神器!
    小猿搜題使用心得分享:拍一下就能學會的學習神器!小猿搜題使用心得分享:拍一下就能學會的學習神器!為了鼓勵同學們獨立思考,小猿搜題app還會在同學們連續搜題一段時間之後,自動彈出一個提醒窗口。因為做作業是對知識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和鞏固,並不只是寫上答案而已。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更多的還是要自我思考,理解知識,如果真的有不會的題目了再用小猿搜題進行解答。
  • 免費英語作業列印網站,「救命」的學習資源!
    選不帶標記鎖的作業,點入後直接可以看到作業,點滑鼠右鍵存為PDF文件並列印。站內資源豐富,很多材料質量很高,大家可以多逛逛。其中部分資源是免費的,但要註冊才可使用。註冊地址:https://www.teacherspayteachers.com/Signup/Buyer輸入姓名,電子郵箱,密碼,教學對象(I Teach)隨便選即可,地點可選中國,就可創建帳戶。
  • 使用紫外線燈、消毒劑要小心,使用不當易誘發眼病
    近日,深圳愛爾眼科醫院接診了不少因不正確使用紫外線消毒燈和不慎使用消毒液導致眼睛損傷的患者。眼科醫生提醒,在家使用消毒用品要按照使用說明操作,如果出現眼睛不適建議及時處理並就醫。 ▲秦波(左)在為患者做檢查 日前,31 歲的市民林先生和 58 歲的劉女士均因在家使用紫外線燈消毒而患上了電光性眼炎。劉女士在室內使用紫外線消毒燈長達 6 小時,未注意防護。當晚,她就覺得出現雙眼紅、腫,強烈異物感並伴隨畏光、流淚不適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