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或許是女性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但是沒有經歷過十月懷胎的辛苦可能不會明白,這10個月,孕媽媽從身體到精神狀態,到底經歷著什麼,大部分孕媽媽在孕期會感覺到不同程度的焦慮、疲累和抑鬱。
去年,趙女士好不容易懷上寶寶,可是,懷孕的生活沒有她想像的美好,反而被灰色覆蓋了。孕22周時,趙女士開始出現情緒低落、敏感。孕30周,症狀加重,醫院診斷為:重度抑鬱症,並給予心理治療和服藥治療。2020年7月初,趙女士在上海生下寶寶一周後,回到鄭州,入住聖瑪母嬰醫療護理中心坐月子。
趙女士不止一次地跟好朋友傾訴自己難以控制情緒,感覺悲傷,不由自主地想哭,全天持續處於擔憂之中;疲憊無望,對於哄孩子餵寶寶這些日常活動失去興趣,睡眠受損,即便寶寶已經睡著,自己也無法入睡,有很強烈的負罪感。
入住聖瑪醫療月子中心後,她便成了大家的「重點照顧」對象,「坐月子」第一周,趙女士的睡眠時間較前顯著延長,吃飯的時候和給寶寶餵母乳的時候精神好了很多,表示:很喜歡這樣安靜的修養環境,好久沒有這樣0負擔的睡到自然醒了。
自第二周開始,趙女士的抑鬱症狀出現顯著改善,悲傷及焦慮逐漸消失。每次查房時,醫生除了查看她和寶寶的身體康復,也安排心理老師幫她開展心理疏導,護士也特別在意趙女士的情緒、心情,陪她聊家常,分享好看的節目、電視劇、電影、書籍,不讓她操心任何事。坐月子期間,趙女士老公平日要上班,只有下班後才有時間陪她。月嫂和責護幾乎是24小時輪流陪護著她和寶寶。
第四周,趙女士要求自己多帶寶寶:「寶寶越看越可愛,我感覺自己對她有了母愛,現在就想每天抱著她,逗她玩兒」坐月子四周後,趙女士已無抑鬱症狀,完全重新融入了大家,笑臉也多了起來。期間出院複查,結果讓趙女士的家人欣喜不已。
在聖瑪母嬰醫療護理中心順利度過了42天月子生活,寶寶出生是6斤,出月子時已經長到10斤2兩了。趙女士的老公表示:「確實住進聖瑪後,她精神狀態好轉不少。有這麼多的醫生和護士照顧她和寶寶,我以後也會多花些時間陪陪她。感謝你們!」
我們願做給你溫暖的「毛衣」
最近在網上看了一個特別治癒的故事。毛晚是上海一名90後年輕母親,在生下第一個寶寶後,患上了產後抑鬱,通過織毛線做手工的方式,她為浦東錦繡坊整條街的欄杆,都織上了「毛衣」,耗時4個月,覆蓋欄杆500米,大小玩偶500個,自己也因此慢慢痊癒了。
人能理解骨折的人無法走路,卻不能理解抑鬱的人無力生活。「連親媽都覺得什麼抑鬱症啊,瞎矯情。」像毛晚一樣,產前產後抑鬱的新媽媽有很多,像能她一樣憑著自己的愛好和熱愛成功'自救'的,實在太少了。
作為一家醫療月子中心,聖瑪時刻產後媽媽的身心治癒,從補充出院後安全感缺失的7天醫療月子,到28天安穩月子,到42天修養月子,金牌月嫂、全醫療醫護團隊,心理康復師,細緻入微。希望滿月的每一位新媽媽,穿著聖瑪給的無形毛衣,元氣滿滿,向快樂新生活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