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生命》:延續生命的最好方式

2021-01-07 視覺達人壹

《修復生命》:延續生命的最好方式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研究如何超越生命的長度,永遠地留在世界上。古時候的皇帝想盡一切辦法找人研製長生不老的藥丸,現在仍然有高科技在研究如何永生。我也很好奇,人類到底能不能戰勝死亡呢?

世事無常,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離開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人間,雖然經常抱怨生活太難了,每天都生不如死,但真要說我們的生命只剩下一天的時候,還是會捨不得。

影片中的男主角還很年輕,他的未來有無限可能,誰也沒想到他會在這樣一個充滿希望的年紀突然失去了生命。他可以靠著儀器維持一些基本的生命體徵,等待一個奇蹟的降臨,也許能給父母一個心理安慰,但在我看來意義不大。

選擇器官捐贈,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可能在一些人看來,這是對逝者的不尊重,讓他們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難道不是讓他們以一種新的方式繼續留在了世界上,延續他們的生命嗎?

在我看來這比任何高科技或者長生不老藥都更有意義,讓我們的器官存在於另一個身體裡,讓他們代替逝者繼續生活下去。雖然這樣說有一點心理安慰的成分在,但我認為這是我們為世界做的最後一點貢獻。

當然了,沒有道德綁架的意思,並不是說每個人在死前都要籤器官捐贈的協議,也不是說只有捐贈了器官,生命才有意義,更不是說捐贈了器官就是長生不老。器官捐贈的存在只是為我們的生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世界上有很多疑難雜症,我們在很多新聞或者電影電視中都看到過,一些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找到匹配的器官有多麼難。也有很多涉及這塊題材的電影,不僅僅牽扯到兩個人的器官,更牽扯到兩個家庭的幸福,也更加能暴露出人性的弱點。

其實在我看來長生不老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有一天我們即將離開人世,為什麼不能把自己的器官留給仍有機會的人呢?如果我們的生命已經達到了限額了,為什麼不給其他生命一絲希望,也許我們一個小小的決定,就能挽救一個絕望的家庭。

在我們離開人世後,仍然有一個人,身上流著我們的血液,身上擁有屬於我們的器官,這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我們的一生沒有帶著這些器官見過太多令人嘆為觀止的風景,為什麼不給這些器官一個機會,跟著別人一起繼續在人間遊歷?生命的意義我至今沒有思考出來,也不知道生命能不能夠超越時間,但至少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每個人都有修復其他生命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換一種方式讓生命延續
    這次,我們決定把他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是他最後一次幫助別人,也是想讓他以另一種方式活著。」2020年12月26日,劉向陽的父親劉長領說起捐獻兒子器官時,滿臉凝重。    「向陽被車撞啦!」2020年11月10日下午5點多,噩耗從浙江省海寧市傳來,這個再普通不過的農家小院,便失去了平時的歡聲笑語,劉向陽的父母匆忙趕往事發地。
  • 生命的延續
    如果一切都將回歸虛無,假使一個人做了很多很多的惡事,難道會因為生命走向終點,就不再需要去承擔那些罪惡了嗎?如果「道」對於萬物是公平的,那這種不公平的事情就不應該發生。如果對「道」有信心,那麼從公平性來看,即便生命走向終點,也是會有新的形式,使得有生命的延續。雖然那個新的生命,不一定是原來的自己,但卻是緊密關聯的。
  • 生命的接力!讓愛和生命得以延續
    或許這就是正如網友所說的這就是是逝者生命以另一種方式的延續。致敬天使,平凡而偉大的人!8日鄭州,19歲女大學生邊夢涵完成媽媽遺願,將母親一個肝臟、兩個腎臟、一對眼角膜捐給了5名患者。邊夢涵稱,媽媽生前曾表示將來死後要進行器官捐獻。換一種方式,讓媽媽幫助其他人延續生命!「媽媽能做出這個決定,我覺得也是很偉大的,60多歲她非常慈祥,樂於助人,我也受到她這方面的影響。
  • 他們的生命,以「愛的方式」得以延續
    小夥的媽媽及姐姐表示:「他作為退伍軍人,生為報效祖國,獻身社會,如果人不在了,希望能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在這個世界上,能為社會作出最後的貢獻!」在手術室門外,幾位受捐者的家屬正在等待,他們期待著手術室門推開了,自己的親人將重獲生命的希望。7歲男孩走了,化身「超人」2020年12月21日晚,小翼一個人在浴室內洗澡,不幸一氧化碳中毒,再也沒有醒來。
  • 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的延續」!
    生命的意義生命存在於世間有何意思?人活著最終會死去;植物最終會枯萎;動物始終會死亡;地球終究會毀滅。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無數人有無數種答案,無數哲學家在探討這個問題時也是各執其詞。那麼生命在世間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果人早晚都要死去那麼活著有何意義?如果食物早晚都要腐壞那麼食用有何意思?
  • 孩子是生命的延續
    從人類繁衍的角度看,孩子就是你生命的延續、人類的延續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多年之後我們老了,莪們所繁衍的後代,都是我們賦予的生命,一支人,給國家做貢獻,有人、有家才有國!你不生、他不生,那不是一個國家都滅了?
  • 孩子,你是我生命的延續
    孩子,你是我生命的延續。」 在我的記憶深處,學習就是一輩子的事情。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一下。試一試,成功最好,失敗了永不後悔。 陪伴孩子的成長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投資,在這路上,我們收穫了童年,重溫舊夢,帶著滿滿的愛的回憶走在幸福的道路上。有一次他期末考試回來哭了,說自己的附加題都沒有對。
  • 用愛延續生命之禮《生命緣生命的禮物》第二季溫暖收官
    《生命緣生命的禮物》第二季在形式上做出了大膽的嘗試,一方面節目放棄專業旁白,採用每期「陽光使者」的原聲來敘述主人公的故事背景,只為了能讓觀眾更有代入感地跟隨「陽光使者」的腳步一同踏上這條治癒之旅。既不刻意煽情,也不會顯得冰冷乏味。另一方面,片中還運用了大量的倒敘講述方式對事件進行補充說明,既有利於紀錄片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表達,也能讓觀眾更加理解故事主人公做出每一個選擇的初衷。
  • 她為五人帶去新生 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新華社鄭州12月13日電(記者王爍)「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延續。」  與親人告別,以這樣一種方式  「感謝你們為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做出的貢獻。」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邊夢涵籤署了器官捐獻登記表,接過這張登記表後,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深深地向她和她的親人鞠了一躬。
  •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你怎麼看?
    孩子是兩個人感情的象徵、愛情的結晶,在這個世界上,孩子也是兩個人之間最堅實的紐帶,毋庸置疑,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他們會以我們的樣子在這個世界上繼續著我們的生命,也替我們愛著身邊的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崇尚不婚主義,崇尚完全自由,因此有許許多多的男女選擇丁克一生,享受著人生苦短。
  • 生命與希望共同延續 譚晶長大獻唱《生命》淚流滿面
    11月2日下午,《生命》的詞作者王平久和演唱者譚晶來到長江大學,與學子們共同緬懷英雄,禮讚英雄們捨己救人的精神。 11月2日下午, 《生命》的詞作者王平久和演唱者譚晶來到長江大學,與學子們共同緬懷英雄,禮讚英雄們捨己救人的精神。
  • 讓逝去的生命延續
    「自2015年開始,公民自願捐獻成為我國器官移植唯一合法來源,建立了合理有效的人道主義救助模式,讓生命在陽光下延續,彰顯大國文化自信。」在當天的啟動儀式和第四屆廣西移植-ICU「面對面」研討會上,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表示。2014年,中國首個網上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正式上線,目前通過該平臺登記的器官捐獻志願者人數已超過100萬。
  • 28到29116,生命在延續
    原標題:28到29116,生命在延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志娟  2015年,甘肅省登記無償捐獻遺體器官的志願者人數是28
  • 親子關係就是人類生命延續的能量棒
    育鄰夢親子關係就是人類生命延續的能量棒人們常用:「血濃於水」「一衣帶水」,比喻割捨不斷的親子紐帶,親子關係是生命之中存在最普遍的關係,是不容分割、不容選擇促進生命延續的紐帶。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如果將生命比作一項運動。那麼,親子關係更像是一場關於生命成長的接力賽,父輩將成長技藝一代又一代的傳遞下去,真正的直至萬世。親子延續生命力量親子關係是生命的基礎什麼是親子關係?
  • 生命接力!河南退休女職工「腦死亡」捐獻器官 讓愛和生命得以延續
    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續!」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器官捐獻者家屬的一段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安陽退休職工陳相果女士因「腦死亡」,在河南鄭州做了器官捐獻手術,她用大愛義舉幫助了5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
  • 保險,讓生命得以延續
    疾病無情,華夏有愛,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唯有保險可以為廣大客戶的生命保駕護航,讓生命得以延續。
  • 跨越千裡的生命延續:青島肺葉再啟武漢患者生命
    工人日報客戶端5月2日電 一對寶貴的肺葉跨越了武漢、青島兩座城市,讓一個不幸逝去的生命,點亮了1000公裡外另一個岌岌可危的生命。4月30日,他意識清醒,生命體徵平穩,在無菌隔離病房進行術後恢復。今年1月,65歲的韓先生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終末期並伴有肺大泡,再拖下去將出現呼吸衰竭,生命最多只剩半年。韓先生的兒子表示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能放棄。通過和醫生交流得知,父親病情危重,繼續活下去的唯一的希望就是進行肺移植,自己和所有家人毫不猶豫地要求儘快手術。
  • 探杭州生命禮敬園:致敬「無言良師」 生命在愛中延續
    生命禮敬園開園。 汪旭瑩 攝中新網杭州12月6日電(錢晨菲 汪旭瑩)移植受者代表李志軍在生命禮敬園中向著紀念碑深深鞠了一躬,這是他對「無言良師」——遺體捐獻者們的由衷致謝。6天後,便是他「新生」的一周歲生日。在各醫學院中,有這樣一些特殊的「老師」。
  • 如果生命不能繼續,就讓生命延續
    今年6月中旬,他以同樣的方式送別了自己的女兒。姚先生緊緊地握著陳騂庠的手,「您在女兒遭遇意外時給我們帶了個好頭,讓我們懂得了生命可以以另一種方式得到延續。」陳騂庠則強忍著眼淚,「你們的心情,我感同身受。作為家人,我們完成了她們最後的心願!」「她一直是個很善良很隨和的人,對病人很有愛心,而且很愛生活,參加跳舞、旗袍走秀,與同事相處得很融洽。」
  • 生命禮讚延續光明| 普瑞眼科冬至致敬所有角膜捐贈者
    誠然,一個人在離開人世之時,將自己寶貴的器官捐獻出去,這不僅讓生命得以延續,更是給那些忍受病痛折磨的人傳遞生的希望。角膜器官遺體捐獻,就是其中一種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的大愛,背後是無數個瀕臨崩潰的家庭重新點燃的希望,看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