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並非沒有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把關者。當孩子出現小的問題時,如果父母不及時教導,而是找各種理由為孩子開脫,那麼,如果日後孩子出現大的問題,父母就有難以推卸的責任。誠然,父母的行為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行為。
近日,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群人在等電梯上樓,電梯來了,一個8歲左右的男孩先進電梯,他媽媽剛進去,他就立刻按下關門鍵,害得後面進電梯的人差點被電梯門夾到。
眾人對男孩露出不滿的神色,而男孩媽媽卻默不作聲。有一位大姐忍不住說了一句:「你這孩子怎麼這樣!」,這個男孩非但沒有覺得自己做錯,還衝著大姐做鬼臉,大姐被氣得夠嗆。
不一會,電梯開始上升,小男孩又開始調皮搗蛋了,他把所有樓層電梯的按鈕都按亮。眾人都覺得非常惱火,剛才的大姐也忍無可忍,呵斥道:「還有沒有一點教養?」,這時男孩媽媽開口反懟:「他還是個孩子!」
聽完後旁人都覺得難以忍受,紛紛開口,一個大叔說道「幾歲了!」;一個年輕女子也回懟「真是什麼樣的家長教出什麼樣的孩子!」。男孩的媽媽見說不過眾人,趕緊灰溜溜地帶著男孩出了電梯門。
調皮搗蛋是孩子的一個特性,但是缺乏管教就是父母的過失了。男孩的媽媽護子心切沒錯,但錯就錯在分辨不清什麼時候該維護、什麼時候該管教,其實不少家長都沒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時存在誤區。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該有的言辭,你有嗎?
1、「他還是個孩子」
如果孩子犯錯,就以「他還是個孩子」的理由讓他免於責罵,就會影響孩性格的塑造。在他的認知裡,他還是一個孩子,做任何事都可以不顧及他人感受,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就好;也不用擔心行為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因為孩子犯的錯都可以被原諒。
2、「我孩子我會管」
如果孩子犯錯,旁人多說兩句,家長就急於袒護,說「我孩子我會管」,孩子就會認為,無論自己做什麼,除父母之外的人都不可以指責自己。這樣容易使孩子養成目中無人、驕縱無禮的性格。
3、「下次不能這樣」
如果孩子犯錯,事後家長對他沒有實質性的教育,只是拋出一句輕飄飄的「下次不能這樣」,不僅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讓他覺得「我的行為造成不了多嚴重的後果,就算再做也沒有大問題」。
孩子是一張空白的紙,家長在上面畫什麼,他就是什麼樣子。如果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誤區,那就難以指引孩子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所以,家長一定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他們犯錯時及時糾正。
今日互動話題:孩子犯錯的時候,你是怎麼教育他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
我是綠葉媽咪,是三歲寶寶的媽咪,關注養育生活點滴。
藉助寶寶成長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兒小知識,幫助大家成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