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特別報導|劉桂薌:用一生之力行教育之責

2020-09-10 客家新聞網

教師節特別報導 | 劉桂薌:用一生之力行教育之責

客家新聞網 特約記者張聲

她,身患殘疾、面臨下崗,卻直面人生,創辦了集教、養、康、醫於一體的綜合性民辦教育集團,覆蓋了5所幼兒園、3所留守兒童託管中心、1所殘疾兒童康復中心、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春雨中醫院、1所春雨福利院。她用愛心澆灌著興國的幼教事業,為2000多名殘障兒童創造了一個溫馨的家。她就是興國幼教事業的領頭雁,興國縣桃李集團董事長——劉桂薌。

圓自己一個教育夢

劉桂薌和孩子們在做遊戲。

「讓每個孩子今天享受快樂教育,明天享受快樂生活」,這是劉桂薌在幼兒師範學習時的理想。

1988年,劉桂薌從興國職校幼師班畢業,被分配到糧管所工作。1999年,她和丈夫先後下崗。因她4歲時患脊髓灰質炎,左腳殘疾行動不便,今後如何生存成為她反覆思考的問題。

因有幼師專業背景,劉桂薌便在興國縣高興鎮開辦了一所面積僅有200多平方米的全縣第一所民辦幼兒園。這所幼兒園,圓了劉桂薌的教育夢。從此,她的人生和幼教事業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第一年,劉桂薌的幼兒園來了27名小朋友,第二年就增加到了90多名,第三年則擁有了160多名學生。這種每年幾乎翻番的增長速度,缺乏競爭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卻是劉桂薌對教育的那份盡職盡責、力求盡善盡美的執著。

幾年後,劉桂薌又在興國縣城開辦了第二所幼兒園——將軍大道幼兒園。2012年,她又斥資200多萬元,將該幼兒園打造成為省級示範幼兒園,細緻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教學體系、對教育質量近乎於苛責的執著,讓劉桂薌贏得了大批的「粉絲」,很多家長不遠十幾公裡,也要把孩子送到她的幼兒園。

情系殘障兒童

劉桂薌和孩子們一起做手工。

在辦園過程中,她發現,身患殘疾的孩子各幼兒園都不願接收。「每當看到這些殘障孩子渴求的目光、家長失望的表情,我都隱隱作痛。」劉桂薌說,於是,她決定敞開大門接收殘障孩子。

2003年,她接收了第一個行動不便的偏癱患者,此後幼兒園又陸續接收了幾十名殘障兒童。有殘障兒童的家長主動說可以多交一點學費,但劉桂薌堅持不多收一分錢。

儘管財力有限、經驗不足、師資缺乏,更談不上有什麼盈利,在別人看來,純粹是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可在劉桂薌看來,這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應盡的責任,一位共產黨員應有的使命擔當。

在興國縣委、縣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興國縣第一個非營利性的「春雨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正式成立。隨後,她又以「公建民營」的方式,承擔了「興國兒童福利院」的運營管理重任。

為解決達到九年義務教育年齡段孩子的康復教育問題,劉桂薌破釜沉舟,按照國家培智類特殊教育課程,開創了「春雨星兒悟」特殊教育學校。從此,劉桂薌無怨無悔地把殘疾兒童康復與教育當成一種神聖事業,矢志不渝。

殘智雙扶闖新路

劉桂薌給孩子們添加衣物。

為了探尋孤殘兒童儘快融入社會的新方法,劉桂薌帶領10多名骨幹老師,成立「殘健融合」課題組。通過多年觀察,課題組寫下了10多萬字的教學筆記,彙編成《愛意流淌》文集,在全市「殘健融合」現場會交流,其首創的「殘健融合」教學新模式,得到很多的人關注。

隨後,劉桂薌又創辦了一所專門針對殘疾兒童患者的「春雨中醫院」,將現代醫療技術引入康復治療中,闖出了一條「康教醫養」四位一體的新路子。同時,還開辦了以「電子商務」為主要內容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

此外,劉桂薌還牽頭成立興國縣春雨志願者協會,組織康復師、教師每逢雙休日和節假日,跋山涉水,深入偏遠山區,為無法在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及殘疾人提供康復教育。

十餘年間,在劉桂薌的努力下,桃李集團先後接納殘疾兒童2200多人,其中智障兒童1407人、自閉症兒童641人、聽力障礙兒童152人,被省殘聯確定為「江西省自閉症、智障兒童定點機構」,贛南片區「殘健融合」示範基地。劉桂薌也先後被評為全國自強模範、全國百佳幼兒園園長、新時代贛鄱先鋒。

相關焦點

  • 用一生之力行教育之責
    用一生之力行教育之責——記第三屆「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提名獎獲得者劉桂薌在興國縣,提起興國幼教事業,就繞不開劉桂薌。她身殘志堅、自強創業,創辦了集教、養、康、醫於一體的全縣最大的綜合性民辦教育集團,覆蓋了5所幼兒園、3所留守兒童託管中心、1所殘疾兒童康復中心、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春雨中醫院、1所春雨福利院。十多年來,她用愛心澆灌著興國的幼教事業,成為幾千名留守兒童和殘障兒童眼中的「園長媽媽」。
  • 【教師節特別報導】王雷:紮根鄉村教育18載,用堅守點亮教育的希望之光
    教師節特別報導「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和政縣融媒體中心推出教師節特別報導。走訪和政縣優秀教師——王雷老師。 今年37歲的王雷是和政縣新莊鄉前進小學的一名普通代課教師,也是一名語文老師。十八年來,他一直紮根農村,從事農村基層教育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 肩負使命 守望未來——滁州市紫薇小學第36個教師節特別報導之三
    你們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精神,詮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民教師!又一個收穫的季節,碩果飄香,又一個期待的九月,祝福飛揚。在秋韻蕩漾的日子裡,滁州市紫薇小學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在此向紫薇小學全體教師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 芙蓉區開展「感恩之心,花樣之行」教師節活動
    星辰在線9月10日訊(通訊員 劉珍 周黎)為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9月9日,芙蓉區湘湖街道湘湖社區開展了「感恩之心,花樣之行」傳遞師生情主題活動。(開展教師節活動。通訊員供圖)人民教師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崇高師德值得尊敬。活動現場,社工從「程門立雪」的故事引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尊師愛師精神,講述了教師節的由來,為教師節所蘊含的意義進行了介紹。師情花意,質樸感恩;一張賀卡,一生師恩。在社工的引導下,未成年人們回憶著有老師陪伴的點點滴滴,分享著自己最喜歡的老師以及喜歡的原因。「紙短情長,難忘師恩」,青少年們認真製作著一張張精美的乾花賀卡。
  • 蔡沂:守教育之責,行育人之道
    工作以來,蔡沂多次獲得華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的授課方式有口皆碑,先後承擔了多門學科基礎課與專業骨幹課程的講授,發表了多篇教研、科研論文。曾獲得校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三等獎、校級優秀示範課教師、廣東省「民辦優秀教師」、第九屆「新華三杯」全國大學生數位技術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
  • 教師節|小編使出洪荒之力盤點 原來雲南老師都這麼過節......
    9月10日,是中國第32個教師節,雲大附中畢業學子紛紛返校,以多種方式感謝老師的培育之恩,並祝老師教師節快樂。「每年看到畢業出去的學生返校來看我們,我覺得有一種特別的幸福和滿足感。」雲大附中語文老師洪瑾被一群學生團團圍住,噓寒問暖。她說,希望升入自己理想高中的廣大學子們,能夠展開夢想的翅膀,直上雲霄。
  • 【教師節特別報導】鄧文娟:二十年如一日 用美好年華詮釋教育真諦
    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今年,翠屏區教育系統將表揚47位優秀個人,包括優秀教師、優秀鄉村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是教育戰線上的普通一員,卻用自己的無私、熱愛、勤勞,在教育戰線上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一起走進優秀教師「鄧媽媽」。
  • 教師節特別報導——蔡小敏:最美「背影」的師道
    在新冠疫情特殊影響下的學年,師者的正能量仍在三尺講臺間無聲傳遞,在9月10日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將推出教師節特別報導,聚焦我市教育工作者的「最美身影」。今年高考,我們都被一位老師的「最美背影」刷屏,她就是陽江一中蔡小敏老師,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她的身影。
  • 教師節特別報導⑥
    教師節前後,我市通過召開慶祝2020年教師節座談會、開展教師節慰問活動、表彰優秀教師代表,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良好氛圍。9月8日,市委市政府一行前往莞城,看望慰問教師代表楊寶霖,叮囑他老人家保重身體。只不過,我實在是珍惜這份工作,願意為之付出,恆久熱愛,從中感受到幸福。」在我市慶祝2020年教師節座談會上,老教師代表劉利玲透過鏡頭,向大家分享了作為一名基層教師的幸福感悟——「當我正在批改作業,忽然有一雙稚嫩的小手為我捶背的時候;當我偶爾聲音嘶啞,孩子們送上一顆潤喉片的時候……」「聆聽完優秀教師們的分享,我深刻體會到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職責和使命。」
  • 特別策劃|一名教師的心路、心聲
    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師者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神聖使命,始終載舟而行。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取向。《學記》云:「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們一起來傾聽教師的聲音,並送上深深的祝福。特別感謝石健老師、劉珏老師、彭英老師、楊智老師、楊家發老師以及幕後獻聲者對本期節目的支持!
  • 龍華區舉行教師節系列活動致敬教育之光
    來源:讀特金秋九月,為了充分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激發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9月9日,龍華區在龍華高級中學多功能報告廳隆重舉行「九月頌歌·致敬教育之光」慶祝第36個教師節系列活動。會場外,記者看到,電子屏上滾動播出113幅主題為「見證」的攝影作品,以圖片的形式回望疫情下的日子;記錄龍華教育人衝鋒在前的點滴記疫;講述著寫滿責任與擔當的故事。
  • 教師節特別報導|陳桂英:堅守三尺講臺 培育時代新人
    教師節特別報導 | 陳桂英:堅守三尺講臺 培育時代新人客家新聞網 李鑑 見習記者羅敏在贛州市第五中學,有這樣一位老師,從教8年來,她把滿腔的熱血獻給了摯愛的學生,把勤勞和智慧融入三尺講臺作為教師,她把上好課當作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從教生涯8年裡,陳桂英從任教第一天起,就樹立了一個信念,用溫暖的心關愛學生,用寬容的心對待學生,用欣賞的目光關注學生的閃光點。在學習上,陳桂英對學生的要求到「嚴苛」程度,上課點到、檢查作業,她都親自監管。在課下,她卻十分關心關愛學生,對班級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 順義融媒《教師節特別報導》:徐明用愛點燃學生心中的那團火!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順義融媒特別策劃推出三集教師節系列報導,展示順義教師熱愛教育、篤志前行的時代風採。今天我們一起聆聽順義區第九中學教師徐明用真心、用愛心感染每一位同學的故事。教育家瑞伯雷斯說:「學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學生心裡的那團火需要用教育、用智慧去點燃,而最好的教育,最高的智慧,便是愛。
  • 順義融媒《教師節特別報導》:徐明用愛點燃學生心中的那團火!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順義融媒特別策劃推出三集教師節系列報導,展示順義教師熱愛教育、篤志前行的時代風採。今天我們一起聆聽順義區第九中學教師徐明用真心、用愛心感染每一位同學的故事。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教育家瑞伯雷斯說:「學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學生心裡的那團火需要用教育、用智慧去點燃,而最好的教育,最高的智慧,便是愛。
  • 教師節|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無論年長年幼,高低貴賤,只要有道,就有師。到最後才能目無全牛,刀過之處,如土委地。慢工細活,才是學藝立業的捷徑。不過就是古人常說的那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生很快,疑惑伴隨一路。唯有以好奇為師,才能打破這時光的壁壘。師人不如師已,師已不如以好奇為師。只要我們葆有對世界的好奇心。便永遠能迎著困惑。抵達真相。願你在今日,無憂也無惑。
  • 【教師節特別報導】優秀青年教師唐慧:把一生奉獻給教師這個職業
    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今年,翠屏區教育系統表揚了47位優秀個人,包括優秀教師、優秀鄉村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是教育戰線上的普通一員,卻用自己的無私、熱愛、勤勞,在教育戰線上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青年教師唐慧的故事。
  • 教師節特別專訪|青年教師 教書育人 是一場很美的相遇
    編者按:自我嚴格的要求是一種示範,對講臺不離不棄是一種甘守,為學生心靈導航是一種感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師。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曉龍帶你看世界》推出教師節特別專訪,為你講述教師們的故事。這一站前後就整整8年了(中途約兩年自學相關的教育課程並參加考試)。對於教師這個職業我是這樣理解:師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教師的職責就是既要教會學生知識,又要讓學生知曉立身處世的品德,這也體現了教師教書育人的雙重要求。
  • 西中教師節特別策劃||以留言之名,赴亮燈之約
    西中教師節特別策劃||以留言之名,赴亮燈之約 中山一中西區中學 中山一中西區中學 中山一中西區中學微信號 zsxqcjzx 功能介紹 展示西區初級中學的辦學特色,發布校園新聞,校園活動收錄於話題「您為我擦亮眼,我為您點亮燈」教師節留言徵集活動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誠摯邀請西中校友參與 「您為我擦亮眼,我為您點亮燈」 教師節留言徵集活動,讓我們以留言之名,在字裡行間傳遞脈脈溫情,為老師們點亮表達敬意的燈光,祝願親愛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 教師節|教育是什麼
    從我們身邊發生的事實以及新聞媒體上經常報導的事件上可以得知,老師粗暴的語言,會致使學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傷害,特別是對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的貧困的孩子,老師的嘲笑、歧視,會給他們的心靈烙下永難磨滅的印記。而公開批評的殺傷力又是很強的,它給學生造成的心理傷害是持久的、嚴重的。
  • 教師節|南方愛迪技工學校學子「花式獻禮」師長,唱響感動之歌
    感恩教師節:一日為師,終身為師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自建校以來,南方愛迪技工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中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教師以及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也是備受同學們愛戴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