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劑有「5種」,正確選擇有原則,這7個補鈣誤區要避免

2021-01-19 騰訊網

目前,市面上的補鈣產品種類繁多,消費者往往不知該如何選擇鈣劑,也不知道哪種鈣劑適合自己。對此,為大家做一些分析:

1、液體鈣

是經過特殊處理的碳酸鈣超微顆粒懸浮物。由於利用軟膠囊技術,避免了碳酸鈣在胃中引起的不適反應,受到市場熱捧。

2、活性鈣

是由貝殼高溫煅燒而成的鈣混合物,主要成分有氫氧化鈣,其強鹼性、腐蝕性比較強。

3、超微鈣

實際上就是碳酸鈣,粉末更細一點而已。但是由於缺乏行業標準,企業多沒有具體標出實際顆粒大小,而顆粒大小直接影響到鈣的吸收。

4、天然鈣

很多商家是把雞蛋殼磨成粉就變成了「天然鈣」,實際上鈣的含量並不高。

5、骨鈣

原料來源於動物骨粉,多是牛骨、犛牛骨。

一、選擇鈣劑有原則

補鈣產品選購有四大原則:吸收好、副作用小、價錢便宜、好服用。

1、性價比是最主要的因素

按照中國保健協會的建議,選購鈣產品最為關鍵的指標是看鈣含量和價格。一般來講,分子量小、鈣所佔的比重大的產品,鈣含量就高。

2、主要成分種類建議不作為選擇依據

很多人把碳酸鈣稱為第一代補鈣產品而予以貶低,但並非碳酸鈣就一定不好,如航天員所吃的補鈣產品就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而碳酸鈣產品也佔據了市場的很大份額。

3、吸收率不能作為參考因素

已有科學研究表明,經過對市場上出售的多種不同鈣產品的吸收試驗,結論是吸收率相差不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鈣源都是安全的,恰恰相反,很多鈣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氯化鈣對胃腸有較大的毒副作用,只能通過注射方式用於應急狀態下補鈣;醋酸鈣的急性毒性較大,過量服用可引起高鈣血症、痙攣、軟組織及血管鈣化、腎結石等病變:氧化鈣的強鹼性,使其具有明顯的急性毒性;碳酸鈣要消耗胃酸而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葡萄糖酸鈣又不適用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等。因此,我們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

二、補鈣誤區要避免

由於缺乏專業知識的指導,很多消費者在補鈣的時候存在著很多的誤區。

誤區1:補鈣越多越好

攝入鈣過多,可能干擾人體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也可能導致患腎結石病的危險性增加等。也就是說,營養素攝入不是越多越好,營養缺乏對健康不利,但過量攝入也對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通過日常的均衡膳食和增加奶製品的攝入,可以基本滿足人體對於鈣的需求。所以,補鈣並非越多越好。

誤區2:吃鈣片是補鈣的最佳途徑

在我們每日攝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達到增加鈣的目的,像奶製品、豆製品等,這些食品有價格便宜、食用方便、易於吸收等特點,應為補鈣首選。除了日常的食物調整以外,如果還不能達到身體需要,採用營養素補充劑或強化食品也是解決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的手段之一。

誤區3:輕信廣告中某些誇大其詞的說法

某些廠商為了增加產品銷量、擴大知名度,在廣告中加入不切實際、誇大其詞的言語和數據。正常情況下,鈣劑對於人體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而某些商業廣告卻宣傳吸收率可高達90%。還有一些廠家把在動物身上獲得的實驗結果寫在產品說明書中。對待這些,消費者需要有正確、客觀的判斷力,對待產品不能跟風、盲從,平時有意識地多積累一些醫學常識是非常必要的。

誤區4:老年人單純補鈣就能防治骨質疏鬆症

對於老年人來說,缺鈣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需要從改善膳食結構和服用補鈣劑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

誤區5:強調兒童也必須通過服用鈣保健品補鈣

實際上,兒童補鈣最好是通過食補和保健品一起補充。保健品用來補充人體每日需求量的一半,剩下的通過食物補充,這樣比較安全,而且不用擔心補鈣過量。

誤區6:補鈣首選含維生素D的產品

維生素D能增加鈣吸收,但其有潛在毒性。當機體大量攝入維生素D,使得體內維生素D反饋作用失調,腸吸收鈣磷增加,血鈣濃度過高,降鈣素調節使血鈣沉積於骨組織與其他器官組織,影響其功能。所以,長期補鈣不易選擇含維生素D的製劑。

誤區7:進口鈣劑優於國產鈣劑

在此,不建議一味地追求國外的鈣片產品,並不是所有的國外產品都適合自己,也並不是越高科技、工藝越複雜的鈣劑就越好,關鍵是結合個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補鈣良藥。

國外進口的鈣劑,有些因工藝水平高,便於吸收,且口感好,包裝精美,但其價格相比於國產的難免要高出很多。但價責並不等於產品好,而要看產品的實質,尤其要看其與臨床療效的綜合。同樣功效的情況下,顯然應選價低的產品。例如,國外很多鈣劑實際上基本原料就是碳酸鈣,這類鈣劑即使是國內產品工藝差些,但稍微增些劑量也能達到同樣效果,卻可以節省不少費用。

三、配合食療更有效

補鈣應是全方位的,應以食物補充為主,藥物為輔。飲食中除了牛奶含有高鈣之外,豆類、堅果、綠色蔬菜,海產品中的魚、蟹、蛤等,特別是蝦皮,都含有豐富的鈣。此外,進行適當戶外活動,接受一定量的陽光照射,促進體內維生素D原自行轉換為活性的維生素D,以輔助鈣的吸收。在這裡為大家推薦兩道食療補鈣的菜品:

鈣與鎂就像一對雙胞胎,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當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腐竹是富含鈣的豆製品之一,而紫菜被稱為「鎂元素的寶庫」,兩者一起煲湯,可謂補鈣健骨的完美搭配。

豆腐是大家熟知的高鈣食物,只要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滿足一日鈣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還要多。而魚肉中豐富的維生素D能增強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豆腐燉魚,不僅味道鮮美,更是補鈣健骨的絕配。

相關焦點

  • 常見的補鈣方法寶媽們需避免哪些誤區?
    這些年關於補鈣方法越來越多,導致很多寶媽都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去避免補鈣的錯誤方法,不知道很多補鈣的方式都是錯誤的。這個就需要說明一下,補鈣其實不只是對於寶媽寶寶,大多數的人都是比較缺鈣的,這就需要非常的注意鈣的補給,所以就要儘量避免誤區。
  • 兒童補鈣產品排行榜 看看有沒有你家孩子吃過的鈣劑
    目前市面上的鈣劑品種繁多,給兒童選擇補鈣鈣劑時應遵循鈣含量多、安全性高、易吸收、口感好、服用方便的原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篩選了3種適合兒童服用的優質鈣劑。金丐醋酸鈣顆粒:五顆星金丐醋酸鈣是最近兩年寶媽們最為推薦的一款補鈣產品,補鈣效果好,藥性溫和,安全性高。金丐醋酸鈣是一種有機鈣,有非常好的水溶性,每100ml水中可溶解34700mg,不需要和胃酸結合就能釋放鈣離子,空腹就能服用,不刺激腸胃,不易引起便秘和胃脹氣。
  • 寶寶補鈣食物有哪些?5種常見鈣劑,3種不適合嬰幼兒,父母切記
    寶寶成長的過程,骨骼的發育離不開大量的鈣劑,很多父母因為擔心寶寶缺鈣而盲目補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寶寶是否缺鈣,該如何補,補什麼鈣,哪些食物中含鈣量高,父母需要事先了解,這裡可馨育兒說馨媽帶你學習補鈣的一些知識。
  • 補鈣的方法 7個補鈣誤區加速鈣質流失
    眾所周知補鈣對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乏力,抽筋等不良現象。補鈣並不難,但要避免補鈣的七個誤區,才能讓你做到真正補鈣。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7個補鈣的誤區,幫助你以後能夠正確的補鈣。 補鈣的七個誤區1、以為吃牛肉有利於骨骼不少人認為歐美人骨骼強壯是因為愛吃牛肉。事實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鈣缺乏相當嚴重的人。這是因為牛肉本身含鈣量極低──所有的肉都是這樣。
  • 食補不夠還得吃鈣劑,哪種鈣劑補鈣效果最好?
    缺鈣輕了夜裡鬧個腿抽個筋兒,缺鈣重了骨質疏鬆愛來敲門,關於缺鈣的健康風險不用營養師贅述,可是我們需要多少鈣?食補容不容易補夠?哪種鈣劑補鈣效果最好?補鈣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很多朋友對這些問題還是雲裡霧裡,一起來看文章吧。一、你需要補多少鈣?
  • 吃液體鈣比固體鈣更易吸收?補鈣這些事要知道
    寶寶出牙晚、不長個,是不是該補鈣了?……補鈣,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依舊有很多人搞不清楚補鈣的重要性,或者是越補越錯。今天,針對大家關心的補鈣問題,一起來探究一下吧。鈣,誰需要補?不同人群是否要選擇不同的鈣劑?儘管鈣補充劑有著不同的劑型和成分,但並沒有針對特殊人群的鈣補充劑。不同人群對鈣的需求量不同,對鈣補充劑的口感和接受度也不同,比如孩子更喜歡水果味的液體鈣,忙碌的上班族更喜歡泡騰片。無機鈣和有機鈣,哪個更好?
  • 謹防補鈣誤區,海藻鈣加蘑菇維生素D引領兒童補鈣新趨勢
    鈣是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一種必不可缺的重要元素,是從兒童到青少年時期建立堅固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礦物質, 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期鈣攝入不足在青春期骨折和骨質疏鬆症的患病風險增加。生活中,缺鈣的人比較多,尤其是嬰幼兒、妊娠期婦女、老年人都很容易出現缺鈣的問題。為了避免目前兒童補鈣常見的誤區,家長有必要對鈣知識和如何補鈣有客觀和科學的認識。
  • 骨骼的成長從補鈣開始,如何選擇鈣源,如何正確補鈣,專家告訴你
    嬰幼兒出現缺鈣早期症狀時,表現為煩躁不安、不易入睡、入睡後多汗、易驚醒、愛啼哭,枕禿等症狀,此時應及時補鈣。01正確的鈣源應該如何選擇呢?我們一起往下看看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表》,嬰幼兒每日鈣適宜攝入量按年齡段分為,0-6個月是300毫克,6-12個月是400毫克,1-3歲是600毫克。當攝入量超過此量而再增加時,發生毒副作用的危險就會增大。如果寶寶不缺鈣,不必盲目補鈣。不同的鈣劑含鈣量不同。
  • 如何正確補鈣?補鈣有哪些誤區?補多少合適?營養師全面解析
    到底怎樣才是正確的補鈣,補鈣過程中又需要哪些注意事項,今天跟大家具體交流下。 不同人群、不同年齡,鈣的需要量都不同,同時鈣也不是越多越好,只要在建議的攝取量就足夠,以下給出具體的需要量供大家參考:0~6個月寶寶鈣需要量:200毫克/天6~12個月寶寶鈣需要量:250毫克/天1~4歲的孩子鈣需要量:600毫克/天4~7歲的孩子鈣需要量:800毫克/天7
  • 迪巧 朗迪 鈣爾奇,嬰幼兒補鈣選哪種鈣劑最科學?
    因此,鈣劑的安全、效果、口味等都是家長選擇鈣劑時要重點考慮的。但面對眾多補鈣品牌,很多家長有點懵,不知該如何選擇?以迪巧、朗迪、鈣爾奇為例,哪個品牌更適合寶寶呢?  寶寶缺鈣一定選擇寶寶專屬鈣  如今,缺鈣已成為普遍現象,從嬰幼兒、青少年、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到中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鈣。但說起補鈣,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補鈣也要分年齡。
  • 寶寶補鈣的誤區
    這其中傳遞信息和指揮防禦系統發揮作用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鈣。血液中的鈣缺乏,會使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因此,當寶寶缺鈣了,就需要補鈣。但是補鈣要科學合理,避免產生誤區。今天就來說說補鈣的那些誤區。
  • 兒童補鈣避免誤區
    朱萍主任解答了家長的一些疑慮  疑慮一:什麼時候該給孩子補鈣?正確的做法是先帶孩子去醫院,請醫生為孩子做檢查。6歲以下的幼兒每半年檢查一次手指血,6歲以上的兒童一年檢查一次。兒童補鈣應在體檢確診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大量補鈣有可能導致血鈣超標,若鈣過度在體內沉積,嚴重可致臟器鈣化,影響臟器功能。
  • 孕期補鈣三個常見誤區,很多寶媽還在犯,補了個「假鈣」卻不自知
    然而到底如何補鈣,依然有很多孕媽還走在錯誤的老路上,結果補了個「加鈣」還不自知,等到產檢的時候才一拍大腿,發現自己走進了補鈣誤區。孕期補鈣三個常見誤區,很多寶媽還在犯曉靜懷孕8個月的時候,總感覺小腿抽筋,朋友們都說這是孕期正常現象,只需要多休息就行,可是曉靜不管怎麼休息,都感覺渾身不舒服。
  • 蘋果樹補鈣是比較重要的,要給及時的補鈣,注意避免以下誤區
    對於果樹的補鈣是比較重要的,所以要給及時的補鈣。但是在給果樹進行補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個誤區。鈣是蘋果當中不可缺少的中量元素,尤其是在果實細胞當中有著自己自身獨特的作用。或是缺乏鈣元素會導致蘋果果實出現一些病害,最典型的就出現了水心病或者是枯痘病。
  • 補鈣的食物有哪些 鈣含量竟是它最高
    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以及成年人,人體一生都離不了鈣物質。特別是在兒童發育的階段,補鈣特別重要,但這並不代表成年人就不需要補鈣。成年人體內鈣不夠,就會出現腿抽筋,牙齒鬆動等情況。所以無論何時,都要有意識地補鈣。那麼補鈣的食物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專家呼籲:不能一瓶鈣全家補 不同人群補鈣側重點都不同
    市面上有不少鈣劑產品宣稱一瓶鈣全家補,看似為消費者提供了方便,實則並不能達到理想的補鈣效果。針對這一現象,來自不同科室的九位專家共同呼籲:不能一瓶鈣全家補。  部分國人每日攝入量仍不達標 補鈣也需「個性化定製」  我國曆次營養調查以及很多的相關研究均顯示,我國居民鈣的平均攝入量一般不超過500毫克/天。
  • 如何科學選擇鈣劑:碳酸鈣最便宜 食物補鈣最佳
    不同年齡段,對鈣的需求不一樣。母乳餵養的新生兒,2-3歲食用牛奶或配方奶粉的幼兒都不需要另外補鈣。幼兒4歲以後,處於快速生長期,日需要鈣量平均為800毫克,除了通過飲食中獲得的鈣外,可以適量補鈣。孕婦、乳母或更年期前後婦女,日平均需要1200毫克鈣,特別是更年期婦女,體內雌性激素陡然下降,造成鈣的大量流失,膳食中的鈣不能滿足需要時,應該補鈣。
  • 孕婦補鈣容易陷入的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一:妊娠期任何階段都要補充很多鈣鈣的補充宜從孕4個月後開始,這時胎兒的骨骼開始發育,需要吸收大量的鈣質。在整個胎兒發育過程中,胎兒體內的鈣儲備中有80%是在孕晚期積累的,以懷孕38~39周時最高,甚至還有研究發現孕晚期補鈣效果更佳。因此,不同階段,孕婦補鈣量不一樣。
  • 科學補鈣三問:是少吃多餐好還是一天一次最好
    在0-6歲小兒補鈣的問題上,家長很容易陷入誤區。本文集合了較容易將家長引入誤區的三個問題,並請專家介紹科學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年輕家長建立正確的給孩子補鈣的理念。  第一問:寶寶補鈣是少吃多餐好還是一天一次最好?
  • 雙十一鈣劑產品怎麼選?迪巧《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有答案!
    隨著大眾骨健康意識的增強,補鈣已然成為當下熱議話題,如何更科學、更有效的補鈣也成為大眾的主要訴求。前不久,進口鈣迪巧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 就這一訴求給出了答案,也為大眾雙十一選鈣提供了行動指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帶動了大眾健康意識的全面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主動調整飲食、吃營養保健品來預防疾病,將健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