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果樹的補鈣是比較重要的,所以要給及時的補鈣。但是在給果樹進行補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個誤區。鈣是蘋果當中不可缺少的中量元素,尤其是在果實細胞當中有著自己自身獨特的作用。或是缺乏鈣元素會導致蘋果果實出現一些病害,最典型的就出現了水心病或者是枯痘病。果實的硬度以及後期的儲存力,與的含鈣量也是有一定的關係。
所以我們在給果樹噴灑鈣元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現這幾個誤區,第1個誤區只給葉子進行噴灑,果樹根系可以從土壤當中吸收鈣元素來提供果樹所需要的,也是最主要的途徑。通過給葉面噴灑鈣元素是側面補充,並不是最主要的途徑。
若是在後期只噴灑葉面,會造成鈣元素的不充足。土壤PH在8的時候會略微偏弱鹼性,根系對於化學鈣肥吸收利用率偏低。所以果農需要通過增加有機肥或者是生草、秸稈還田等工作,來提高土壤當中的有機質含量。用來調節土壤的PH值,同時還能增加土壤當中交換性鈣離子的含量。以達到根系能夠更好的,對土壤當中的鈣元素吸收能力。
第2個誤區則是在果實還是幼果期補鈣的效果認為是最好的,或是果實長大了就不需要進行補鈣了。但其實在果實整個生產過程當中,適當的給葉子噴灑鈣元素能夠起到補鈣的作用。越是到後期果樹缺鈣元素就會越明顯,那麼補鈣的效果就會越好。
由於幼果時期果皮略微偏薄,對於鈣元素的吸收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強。但對於一個比較完整的果實來講,果實較小。接觸的藥液也比較少,補充的鈣元素也是很少的。隨著果實漸漸的長大,果實的體積也隨著增加,對於鈣吸收量也隨之增加。所以才對果實再次進行補充,套袋拿掉之後也需要適當的補充鈣一次兩次。
第3個誤區則是胺基酸該補鈣的效果最好,胺基酸是一種含氮的有機物質。能夠提高葉片積累養分,迅速的補充氮肥的作用,胺基酸與鈣形成了胺基酸鈣,隨著葉面噴灑書籍能夠吸收胺基酸,同時也能吸收鈣元素。對鈣的吸收會高於氯化鈣和硝酸鈣,但是胺基酸補鈣一般含鈣量大約只有4%左右。需要500倍至1000倍的稀釋過後,噴灑的鈣濃度比較低。補鈣的效果並不是特別好,需要適當的搭配其他鈣元素的肥料。
第4個誤區,那麼就是再補充鈣元素含鈣量越高,補鈣的效果越好。補鈣效果的確與葉面肥含鈣量量有著重大的關係。但實際上氯化鈣和硝酸鈣具有含的含鈣非常高的特點,可以達到35%以上。但其實這兩種鈣肥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主要是在於鈣的存在形態以及鈣的活性比較偏低,樹木和果實對於這兩種肥料的吸收轉化利用率偏低。對於蘋果樹的主幹向一些優質的鈣肥,應該在百分之含鈣量在10%左右,吸收率能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