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成長過程中發育不好,尤其是身高的問題,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點,就給孩子買鈣片吃,也有很多家長發現寶寶遲遲不長牙齒,也補鈣,怕孩子 得佝僂病也補鈣,總之90%以上的寶寶都吃過鈣片,但是你知道嗎?盲目地給寶寶補鈣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鈣」,人為什麼要補鈣?
鈣是體液中重要的陽離子,涉及多種生理功能,它的作用包括:
1.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
2.維持心臟正常功能,維持心肌細胞膜的完整性。
3.維持骨骼的代謝和生長發育。
4.血液凝固,需要鈣的作用。
5.腺體細胞的分泌功能,包括內分泌腺如腎上腺素,胰島素,甲狀旁腺素等的釋放,與外分泌腺,如胰腺,唾液腺的分泌,均需要鈣離子的作用
20歲之前是骨骼的生長階段,也就是長個子的時候。人有兩個生長高峰期:1歲以前(兒童缺鈣將導致發育遲緩,發育不良。諸如出牙晚、學步晚、雞胸)和12—14歲(身材矮小、生長痛)。 20歲以後骨質依然在增加。35—40歲,骨密度達到峰值。40歲以後骨鈣逐漸流失(對老年人將加快骨鈣的流失,導致身材變短,骨質疏鬆。
補鈣有哪些誤區?
補鈣也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嬰幼兒每天攝入的鈣量約為400毫克,青春期孩子與成人相仿,每天可攝入800毫克的鈣。如果攝入的鈣量大大超過以上的標準,可能會造成便秘,甚至幹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還可能導致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如產生腎結石等潛在危險。
喝骨頭湯並不是一種好的補鈣方法,因為骨頭湯裡面的鈣質是很多,但是這個鈣不是我們人體能夠吸收的活性鈣,一般的情況下,據統計一斤的豬骨頭裡面它可能有鈣的含量只有30~50毫克,營養專家推薦每人每天吃鈣的含量應該到800毫克,那如果這樣計算,我們通過喝骨頭湯來補鈣那要喝12公斤的骨頭,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有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缺鈣就只補鈣是不對的,也要同時補充維生素D,因為這種營養成分屬於幫助鈣質吸收的一種助推成分,如果人體缺乏大量的維生素D,可能也會導致缺鈣的出現。維生素D最為重要的一種作用就是增加人體腸道對於鈣成分以及磷的吸收,如果人的身體中缺乏大量的維生素D,那麼即使補鈣也會嚴重的影響身體對於鈣的快速吸收。
儘管每個寶寶都要補鈣,但補多少,怎樣補,卻要因人而異。 首先要看寶寶是否缺鈣。嬰兒和青春期兒童骨骼生長最快,鈣儲存量最多,保證鈣攝入量是必要的,但過量補鈣、重複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等做法並不科學,不但影響兒童胃口,還容易出現厭食、便秘及脹氣,甚至可能患上結石.因此,兒童保健不能盲目補鈣.
誤區五:曬太陽是補鈣?
曬太陽的過程不是補鈣,曬太陽的過程是幫助鈣的吸收,正常情況下維生素D是以無活性的骨化醇存在於皮下,經過紫外線的照射以後變成有活性的,再經過肝臟和腎臟兩次羥化形成1.25-雙羥D3,這時的維生素D才能夠幫助腸道的鈣吸收入血,並把血中的鈣運送到骨骼、牙齒上進行沉積儲存。如果沒有紫外線的照射,也沒有加用活性維生素D,腸道的鈣是不能吸收入血的或者吸收得非常量少。大多數情況下建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兒童冬季要曬15分鐘的陽光,曬太陽的時候不要抹防曬霜,正常情況下每天15分鐘左右就可以使維生素D激活。
大家還知道哪些補鈣的誤區嗎?一起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