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高70%由遺傳決定,這樣的結論,是不是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身高束手無策?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9月2日陽光保險特約之「南都健康大講堂」邀請到著名的小兒內分泌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小兒內分泌專科創始人朱順葉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揭開孩子長高秘訣》的講座,受到粉絲朋友們的大力歡迎,現場參加講座的孩子家長接近200人,而在線觀看講座直播的觀眾高達13萬!
A 一歲前是孩子擺脫遺傳「天命」的最佳時期
「根據有關研究,人的身高其實70%是由遺傳決定的,這意味著高個子的父母大多都會有高個子的孩子,」朱順葉醫生在活動現場首先給大家分享了決定孩子身高的因素,「但這並不意味著矮個子的父母只能束手無策,畢竟還有30%的因素是我們可控的。」除了遺傳、性別這些先天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外,營養、運動、疾病、睡眠、生活環境等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其實,孩子在1歲以前身高的變化受遺傳的影響很小,因此在這個時間段是讓孩子擺脫遺傳『天命』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對孩子身高發育最重要的是營養充足和均衡」,朱順葉醫生在講座時提醒各位父母,「這個時間段的起點並非是孩子出生後,而應該是從懷孕就開始計算,因為孕母的生活環境、營養、情緒和疾病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如果我已經錯過孩子的這個時期怎麼辦?」相信不少家長會心生疑慮,「正常情況下,孩子1-3歲是孩子身高發育最快的一個時間,但3歲後會進入一段穩定期」,朱順葉老師介紹,「到了青春期,孩子身高發育便會迎來第二春,家長們要是把握住,孩子快速長高還是有可能的。」
「雖然青春期對孩子身高發育來說是另一個關鍵期,但是很多父母都會將孩子的青春期算晚了」,朱順葉醫生重點強調說,「很多家長認為女孩子月經初潮、男孩子長鬍子代表孩子們進入青春期,其實這已經是青春期晚期了!」其實,女孩青春發動的最早徵象是乳房發育,男孩是睪丸增大,因此,女孩大約在10歲進入青春期,男孩大約在12歲進入青春期。
「生長沒有『後勁』,錯過了關鍵期,孩子是很難再長高的」,朱順葉醫生強調時間對於孩子身高發育的重要性,「另外在一年中,孩子關鍵期是5月,其次是6-10月份!」
既然後天的努力可以「對抗」父母的遺傳,是不是也說明後天的因素也會拖慢孩子身高的發育速度?「睡眠差、肥胖、偏食以及壓抑的心情會影響孩子長高,」朱順葉醫生給了肯定的答覆,「而各種原因導致的性早熟更是會使骨骺過早地融合,會讓孩子提前停止生長」。知其因,便可對症下藥,朱順葉醫生給出了各位家長科學增高的方法:
一、注意營養均衡
1.補充蛋白質,多吃魚、蝦、瘦肉、禽蛋、花生、豆製品。
2.補充骨骼中的鈣和磷,多吃牛奶、蝦皮、豆製品、排骨、骨頭湯、海帶、紫菜等食物。
3.多吃含鋅量高的食物,如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肝臟等,可預防因鋅缺乏而造成的身材矮小。
二、運動是增高的最佳途徑
1 .多參加輕巧的彈跳伸展的運動,例如跳繩、吊單槓、遊泳和各種球類活動。
2.一次運動不少於30分鐘,一周不少於3次。
三、充足睡眠有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
1 .營造一個有利於睡眠的氛圍,室內燈光調暗,上床前儘量不要和孩子交談。
2 .晚上睡前不要吃夜宵和甜食。
3.睡前避免光刺激,如超過2小時的看電視或電腦。
4 .白天儘量少看電視,睡前不看電視,以免使大腦興奮,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
5.睡前不吃東西,以免血糖水平提高,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6.睡前少喝水或飲料,以免夜裡排尿,幹擾正常深度睡眠。
很多家長會因為感覺自己孩子比同齡孩子顯得矮一點就十分慌張,害怕孩子得了矮小症,那麼怎樣才能確定自己孩子患有矮小症呢?首先,一定要每年至少一次檢測孩子身高,學會畫孩子生長曲線圖,這樣才有利於下列觀察:
1、孩子在同年齡、同性別的百名孩子中按高矮順序排到了後3位
2、2周歲以後每年生長速度小於4釐米
3、按公式:年齡×7+ 70(釐米)計算
如果你按照上面3種方式去驗證,不幸發現你的孩子都屬於矮小的行列,朱順葉醫生建議先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確診孩子矮小的原因。體質性發育延遲或遺傳所致的多數孩子無需治療;內分泌、甲狀腺功能減低、性早熟所致的就需要及時就醫,及早治療。
C 亂用補品會適得其反
增高藥真的有用嗎?很多家長對增高產品始終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有些家長看著「包治各種矮小症」的廣告語,想著「死馬當活馬醫」,高額購入給孩子服用。「目前並沒有包治各種矮小症的全能長高藥」,朱教授強調,「唯一有效且副作用小的促進兒童增長的藥物只有國際公認的生長激素,而且激素治療不會促進骨骺過早融合,還能使身體體形趨於正常。」
但是,很多家長「聞激素色變」,關於生長激素的安全性,朱教授表示,不是人人都適合激素治療,需要專業醫務人員進行體格檢查、骨齡測定、必要的內分泌功能檢測,個別還需進行遺傳學分析和影像學檢查,以明確導致矮身材的原因。只要嚴格規範,使用生長激素就是安全的。另外,朱教授補充道:「激素治療年齡愈小,效果愈好,如曾濫用其它藥物而使患兒骨齡增加,則會明顯影響治療效果。」
而除了輕信虛假宣傳,給孩子服用所謂的「全能」增高藥之外,很多父母在幫助孩子長高這方面還有很多誤區:
誤區一:買各種中藥鞋墊來幫助孩子長高
朱順葉醫生介紹說,雖然中醫學有中藥可以打開穴位的理論論述,但各類商家所謂的磁場從腳底而作用於腦垂體等等大都是商家的炒作,因為鞋墊中的中藥成分很難透過襪子,且無理論文獻可查。
誤區二:給孩子吃各類補品來幫助孩子長高
關於此類做法,朱順葉醫生介紹了她曾經遇到的一個病人,這個病人是一個只有4歲的孩子,但她的乳房已經發育了,經檢查她被確診為性早熟,後來才得知孩子的外婆會與孩子一同分享大補的原生蜂皇漿,而原生蜂皇漿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長期服用可能會誘發性早熟,要知道性早熟會導致孩子身高發育停止。「不建議孩子吃補品和各類有激素的東西」,朱順葉醫生說,「激素會間接導致骨骺過早融合,讓孩子提早結束長個!」
誤區三:孩子比同齡人矮是因為孩子發育得晚,等孩子再大一些就會長高的
朱順葉醫生強調,孩子身高發育有關鍵期,你一旦錯過就難以再治療,所以建議當覺得孩子身高偏矮就有必要去正規醫院做系統的檢查,確認是否只是因為發育時間的原因。
Q and A:
Q:父母的身高遺傳給孩子的概率是絕對的嗎?如何通過父母的身高提前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呢?
A:遺傳對於身高的作用佔70%,但這是群體研究結果,不具體到每個人身上。預測孩子身高公式:男孩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 .5cm,女孩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 .5cm,孩子最後身高會在結果上下浮動5cm。
Q:給孩子吃了很多鈣片和營養液會導致性早熟嗎?
A:補鈣跟性早熟沒有關係,吃了含有激素的補品才有可能導致性早熟,對於這些傳言大家要辯證地去看。
孩子生長時間略表
1歲以內增長24~25cm
1~2歲增長10~12cm
2~3歲增長8-10cm
3歲以後到青春發育前期,每年增長幅度約5~8cm
青春期,女8.4cm/年(乳房發育後半至1年),男9~10cm/年(變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