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見家長、訂婚、結婚附帶的改口,相信80%的姑娘都有小煩惱、小尷尬和自己的姐妹們吐槽吧!
就在今年正月,我的好閨蜜@密斯陳和男朋友正式面見雙方父母,然後用她的原話說:發生了一件特別尷尬又不可逆的事情:
我們老家有個習俗,對方爸媽第一次正式登門的時候,我要端一盆洗臉水拿一根新毛巾讓對方爸媽洗一下臉和手,我端過去的時候就叫了一聲:爸、媽,洗臉……
我不知道那一刻我怎麼叫出口的,一下子就叫了爸媽,事後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倉促,然後就突然多了一個爸爸一個媽,心情特別複雜。
看到閨蜜給我的一通吐槽,我作為一個婚嫁媒體小編,真的有很多想法。也覺得她的這一波尷尬不是她一個人的。
關於什麼時候改口這個問題,沫沫採訪了一下身邊的朋友和一些真實新娘,得到的答案大致有這四個:第一次正式面見雙方父母、訂婚、領證、結婚當天。
除了上面@密斯陳一樣在雙方父母第一次正式見面誤打誤撞改了口以外,很多重傳統禮節的省份或是家庭會特別看重訂婚儀式,很多地方訂婚和結婚儀式是同等重要的。
所以在訂婚儀式上敬茶改口和結婚儀式上敬茶改口是一樣的。
結婚當天
張嘉倪&買超這對小夫妻相信大家都很熟了,近段時間因為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更是成為甜寵戀愛界的代表,但是即使他們甜得如童話般,張嘉倪之前就在節目自爆:一直稱呼直接的婆婆為阿姨。
她解釋到:因為我和我老公還沒舉行婚禮,我婆婆認為只有在婚禮儀式後開口稱呼媽媽才是比較合適的行為。
由此可見,很多人對於婚禮這個儀式的認知是很正式不可取代的,在儀式上敬改口茶,叫爸媽,很有必要!
無論是因為習俗還是情況不一樣,改口時間地點不一,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對方爸媽正式給改口費的那天,新人們就該改口了。反過來說,孩子都改口了,爸媽也是該給改口紅包的,畢竟是個禮節和儀式,不能丟了規矩。
關於敬茶禮節:
1、「七茶八酒,茶滿欺人」,所以給父母敬茶忌諱茶滿,然後水溫不要太燙了,因為這杯茶父母接過去是要馬上喝一口的,所以要提前把茶冷卻到合適溫度。
2、在茶具的選擇上,一般採用老式蓋碗茶形式,顏色最好是素雅或喜慶的單色,避免壽字、獨龍、青松翠柏等圖案,也最好不要用一次性紙杯。
3、茶葉一般選擇普通的鐵觀音或普洱,每杯茶裡放一雙紅棗和一雙蓮子,代表鴻運當頭,早生貴子,寓意好兆頭。
4、提前準備跪墊,這樣新人在跪拜的時候既可以不弄髒衣服也可以更加優雅得體。
5、敬茶順序為:新郎先呈第一杯茶,敬嶽父,改口,再敬嶽母,改口。然後新娘一樣的順序
6、待父母喝完茶,新人應該把杯子遞還給新人,新人雙手接過,再交由專門的人員端走。
PS:不要單手上茶,也不要把手指搭在茶杯口或者浸入其中哦~
關於改口紅包:
婚禮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大有講究,對於新人的改口紅包,當然也不是想怎麼給就怎麼給,改口費代表著父母、長輩對於新人的祝福,所以在數字上都頗有寓意。
10001:對女婿或媳婦的萬裡挑一
9999:寓意長長久久
8888:8的諧音「發」,8也是中國人喜歡的數字,寓意富饒昌盛,祝福新人未來的生活幸福發達
6666: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6是還很吉利的數字,象徵六六大順,祝福新人在結婚之後事事順利,生活幸福
根據家庭情況的不同,改口紅包可以更大,也可以稍微小一點。但是一般改口費都是整數(整數代表成雙成對,好事成雙)或者有著特殊寓意的數字。
同時,改口費不同於嫁妝和聘禮,這個紅包是父母或長輩給孩子們的一種表示,金額大小都不計入嫁妝聘禮總額裡面。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敬茶改口的時候是該站著還是跪著,其實一直都有一些爭議的,根據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有新人是站著的,但是小編見過大部分新人都是跪著的。
古語有云:跪天跪地跪父母。所以一般跪著敬茶也是好理解的,前幾天鄭佩佩的女兒原子惠大婚,和自己的外籍老公在敬茶的時候都是跪著的,當年黃曉明&楊穎、吳奇隆&劉詩詩結婚的時候敬茶也是跪著的,所以至於站著敬茶還是跪著敬茶完全看家庭意願和各地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