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_
_
_
_
薺菜
十字花科 薺屬
Part 01
宜昌,地屬湖北。這個地方,古稱「夷陵」。
19年10月初去這個城市,正是電視劇《陳情令》餘熱未消之時,劇中的主角之一魏無羨別號「夷陵老祖」,裡面的「夷陵」,是一片亂葬崗所在地。而我所踏足的宜昌,其繁華程度卻讓我驚嘆。
我們住在西陵區夷陵大道附近,那裡是宜昌的市中心,晚間散步出去,街景相當漂亮,關鍵是街道整潔、寬闊,兩邊的建築物整飭。
城市的亮燈工程做得好,燈光有了,卻不讓人覺得刺眼,而透著一種寧靜、從容的氛圍(後來參觀市博物館我才知道,宜昌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23個通商口岸之一)。
_
_
宜昌博物館
總之,就我僅僅的一點接觸而言,這座城市,似乎更像是東南沿海二線城市的樣子。查閱資料得知,宜昌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國家中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不過,湖北的城市除了武漢,都太低調了,作為一個外省人,不來到這個城市,根本不知道它有這麼好(當然,這個春節,全國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湖北身上)。
Part 02
10月初來到宜昌,卻是撲面而來的熱氣,32℃,穿一件短袖即可,而這時的杭州,已是秋風習習。
怪哉!西南的這幾個城市都這麼熱(插入長沙的連結)。乘坐快速公交從宜昌東站往市中心方向去,窗外的城市整體感覺是很大氣的,道路筆直、高樓林立、乾淨清新。東站有很多輛BRT,我乘坐的這輛,終點站就是葛洲壩船閘景區,路上用時僅需1小時餘。
都說「要致富、先修路」,作為水路要道、陸路樞紐,此地自然宜昌。
Part 03
「鐵路壩小吃街」在攻略上很火。它亦處於市中心。整條小吃街很長,小吃種類很多,而人更多。然而,這樣的街上燈光大都不太亮,也因此,在一片暗色中照著食物的那一盞晃悠悠的燈,顯得食物更加美味。
記錄美好的回憶
其實,這種小吃街上,除了地方特色小吃,全國各地賣的東西大抵是差不多的。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家捧著包漿豆腐、油炸小土豆、烤豬蹄、烤冷麵、肉夾饃、小黃魚、章魚丸子、蘿蔔餃子、西施豆腐、紅糖涼蝦、桂花冰粉……吃得不亦樂乎。
對了,得說說宜昌這邊的餐館。我們去了三峽遊客中心邊上的「自己人」。這是家連鎖餐廳。
長江肥魚是特色菜,價格不算便宜。兩個人麼,讓服務員挑一條小一點的魚,最後剩了很大一鍋。湯頭白白的,自己還是不太習慣魚湯是這個顏色,因為我喜歡紅燒的,哈哈!素菜分量很足,能少點就少點吧。
Part 04
「三峽大壩」,屬於旅遊人士打卡景點,我亦未能免俗。放幾張照片。
後來就直接坐大巴去秭歸坐船了。我們乘車路過的秭歸縣城。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