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評價一個企業的好壞,歸根到底都要由它的薪資談起,無論外界怎樣批評華為加班嚴重,但還是會有很多人去拼命爭取一個機會,畢竟這個社會錢才是王道。
談到三大運營商,其實最開始是一家獨大的,後來被國家一刀一刀的切開,成立了很多部門,演變成了現在的三家獨立的公司。
國家第一刀,把郵政電信分開來;
第二刀,把尋呼分出來,成立了聯通;
第三次98年,一刀,從電信上切下來移動,說是要固網移動分離,說電信一家太大了,聯通沒法與其競爭,於是就把移動切下來了。
後面也多次改革,變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以上是運營商簡單的發展史,萬一面試被問道也有話可說。
談談運營商公司整體構成吧:
拿電信來舉例吧,公司整體分為前端和後端兩種。這兩種大家應該很好理解,前端偏向於市場,主要以接觸客戶為主,很多人就簡單的理解為是去賣手機卡賣寬帶業務的,並不是。
前端雖然也參與銷售,但更多的是與營業廳對接,或者是與大客戶對接,檔次嘛,還是稍微高一點的。總體來說,前端的人員都要經常外出,去下面的鄉鎮參與營銷,來回奔波,自然還是有點累的。
後端大多數情況下是面對電腦的,或者是在機房面對那一臺臺設備的。說輕鬆,其實也不輕鬆,如果是管設備,也經常要去下面的分局跑,一旦設備出現問題,要及時的搶修。
後端除了部門成員之外,接觸的客戶確實比較少,我們公司就有一些在前端吃不消的在後端反而過的很輕鬆。後端大多數都是做數據維護的事情,很多,也不是一下子能說清楚的。
現在就整體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運營商的工作還是偏向於前端市場的,所以前端工資也相對高一點,畢竟三個老東家競爭激烈程度已經到了炙熱化階段,又受到網際網路行業的打壓,日子過得大不如以前了,但老本還在。
就現在的招聘來看,在一線城市還是以研究生為主,二三線城市以本科生為主。大家關注運營商,肯定也稍微了解了其中的一些信息,運營商作為傳統通信行業工資一定沒有網際網路公司工資高,這是社會普遍認同的。
但現在所謂的青春飯,長時間的熬夜加班,以及對自己職業規劃的迷茫,也讓很多人疑惑,要錢還是要命。
作為大型國有企業,運營商基本的福利待遇還是有的,工作和網際網路相比,輕鬆很多了,以至於很多入職運營商之後的大學生都感覺自己在浪費青春,浪費生命。
因為國企普遍的狀態,吃關係,吃人脈,以及吃資歷。剛入職基本上等於空白,什麼都沒有,不像私企只要有能力就能上,錢拿的也多,所以和周邊的小夥伴相比會覺得很後悔。
我個人覺得,運營商這個行業,你問我看好嗎?我會回答說不會。即使5G時代即將到來,但我也做不了風口上的那隻豬。
你肯定會問我為什麼不去學編程,拿高工資,去大城市,努力去拼,努力去闖啊,你這明顯就是浪費青春!
在剛入職的一段時間,我也是這麼想的,我想著自己的一生算是廢了,在國企,如果你沒關係,大概率你會看得清自己幾十年後的樣子,而外面的世界不會。
入職集體培訓的時候,我曾經問過一個武大畢業的女孩:你這麼高的學歷,而且還放棄了保研機會,就選擇在電信工作嗎?
我感到很可惜,但她卻不以為然的對我說:因為在這兒有大把的時間,我才有機會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呀!
慢慢我明白了,既要拼青春,拼熱血;也要拼邏輯,拼思維!
雞湯看多了,花一輩子去北京買幾塊磚,成功尚可,做個平凡人就很難受了。
孰好孰壞,刻意去在意這麼多幹嘛呢?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
END. 公眾號:【運營商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