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天津市防控指揮部組織制定了《天津市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預防性全面消毒衛生指南(試行)》。
《指南》明確,要加強對重點部位、重點場所環境、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等的預防性全面消毒。出冷庫前對貨物轉運存放區域,冷庫、冰箱和冰櫃,公共區域,冷鏈食品外包裝實施消毒;在流動環節,要對運輸工具、大型農貿、批發市場等實施日常清潔消毒。
天津市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
預防性全面消毒衛生指南(試行)
為進一步規範指導我市進口冷鏈食品物流、冷庫、物品等新冠病毒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最大限度防止因食品包裝材料被新冠病毒汙染造成的疫情擴散,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訂本指南。
一、適用對象
進口冷鏈食品物流、冷庫、物品等,包括但不限於生(冰)鮮禽畜肉類、水產品、食品及原料的外包裝、冷凍冷藏場所、倉庫、設備、運輸工具及銷售流通環節等。
二、工作原則
嚴格遵循「全面消殺、嚴防輸入;政府牽頭、部門協作;依法依規、各司其職;科學規範,安全有效;節約成本,快速經濟」的工作原則,在切實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加強對重點部位、重點場所環境、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等的預防性全面消毒,確保實現「安全、有效、快速、經濟」目標。
三、日常清潔
在無新冠肺炎或其他傳染病疫情發生情況下,日常清潔的適用情況、工作要求和操作規程,按照《冷鏈場所日常清潔適用情況、要求及標準操作規程》執行。
冷鏈場所日常清潔適用情況、要求及標準操作規程
一、適用情況
進行日常清潔工作,應在冷鏈相關工作人員樣品、環境樣品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前提下;如有核酸檢測結果陽性,應進行預防性全面消毒或終末消毒後,再施行清潔程序。
二、冷鏈環境日常清潔工作要求
(一)貨物轉運存放區域(冷庫外常溫區域)
對冷鏈食品轉運存放區域的地面、牆壁、稱量工具、推車、叉車、運輸盛放容器等相關用品用具,使用清潔劑進行噴灑並按產品說明作用足夠時間,然後用清水衝洗去除殘留清潔劑。貨物轉運存放區域的門把手、電梯按鍵、樓梯扶手、叉車方向盤、推車扶手等經常觸碰的物體表面應適當增加清潔次數(至少早晚各一次),可用含醇類溼巾或其他可用於表面清潔的清潔劑擦拭清潔。
(二)冷庫
冷庫內不應存放與生產工作無關的雜物。每日對冷鏈食品轉運存放區域的地面、牆壁進行灰塵清掃,可使用高壓乾濕吸塵器等進行灰塵、汙物的收集。冷庫製冷主機各部件表面塵埃、滴水板汙垢、過濾網等,清洗時可用壓縮空氣吹乾。迴風是冷氣進入的前提,因此主機的迴風過濾網應保持乾淨,避免灰塵長期堆積發生黴變。冷卻水塔表面汙垢應每月進行清洗,主機長時間運行時,空氣中含有較多灰塵及水垢,應根據冷庫類型和環境的不同選擇適宜方法清洗水塔和冷凝器。
在冷庫空置的情況下,可對冷庫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除去積霜、積水,使用掃帚或高壓吸塵器對冷庫內的各個衛生死角進行深度清潔處理。
(三)冷鏈食品外包裝
在無新冠肺炎或其他傳染病疫情發生,無環境樣本核酸陽性報告,且食品包裝無明顯汙染的情況下,可不對食品外包裝進行清潔。如發現食品外包裝存在汙染,則視汙染程度選擇清潔劑擦拭清潔或施行預防性消毒。
(四)冰箱或冰櫃
每日對冰箱(冰櫃)外表面和把手等部位進行擦拭清潔。對冰箱(冰櫃)內部的冷藏和冷庫,可定期清空內容物後斷電,恢復至室溫,將冰箱、冰櫃內的積霜、積水擦乾之後實施清潔作業。可使用清水或冰箱專用清潔劑進行擦拭衝洗。
(五)公共區域清潔
定時對冷鏈倉庫附屬的辦公區等公共區域內門把手、樓梯扶手、電梯按鍵等日常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進行清潔並應適當增加清潔次數(至少早中晚各一次),用清潔劑或含醇消毒液進行噴灑或擦拭清潔,對不耐腐蝕的表面和用品用具用清水衝洗乾淨。衛生間的地面、牆壁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水衝洗乾淨。
(六)實施清潔工作人員防護要求
進行冷鏈物流冷庫物品等日常清潔時,工作人員應當穿戴工作帽、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手套和工作服、圍裙、膠靴等,並根據清潔場所溫度做好保暖。清潔後,按規定流程進行手衛生。
(七)其他要求
所有清潔作業應詳細記錄清潔工作情況,包括清潔日期、人員、地點、清潔對象、清潔劑名稱、濃度及作用時間等內容,相關資料和記錄應至少留存2年。
三、冷鏈場所日常清潔操作規程(SOP)
(一)冷庫等儲存場所
1.清潔劑的選擇
各冷鏈經營單位,應按照清潔對象特性選取適宜的清洗劑。在冷庫等低溫環境,可使用含醇類的清潔劑或其他低凝固點清潔劑。
2.清潔程序
(1)應先用物理方法(掃帚、乾濕吸塵器等)將地面、牆壁、貨物表面的汙物清除。
(2)用水進一步擦拭、衝洗掉汙物。
(3)使用低凝固點的清潔劑,清理、擦拭待清潔的表面。為使清潔劑與待清潔表面充分接觸,按照產品使用說明,達到足夠的作用時間。
(4)冷庫製冷主機各部件表面塵埃、滴水板汙垢、過濾網等,清洗時可用壓縮空氣吹乾。
(5)迴風是冷氣進入的前提,因此主機的迴風過濾網應保持乾淨,避免灰塵長期堆積發生黴變。冷卻水塔表面汙垢應每月進行清洗,主機長時間運行時,空氣中含有較多灰塵及水垢,應根據冷庫類型和環境的不同,選擇適宜方法清洗水塔和冷凝器。
(6)在冷庫空置的情況下,可對冷庫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除去積霜、積水,使用掃帚或高壓吸塵器對冷庫內的各個衛生死角進行深度清潔處理。
(二)生產場所
1.清洗劑的選擇
常用食品加工設備及環境用清洗劑包括鹼性溶液、鹽溶液(例如磷酸鹽、碳酸鹽、矽酸鹽)、酸(例如檸檬酸、磷酸)溶液及合成洗滌劑(例如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鹼洗滌劑)等,應按照清潔對象特性選取適宜的清洗劑,其中肉類、水產品、蛋製品加工環境推薦使用鹼性溶液清洗劑。配置的酶溶液應溫度和pH值適中,降低對待清洗物品表面的腐蝕。
2.清潔程序
(1)為節省清潔劑和水,先用物理方法(掃帚、乾濕吸塵器等)將表面的汙物清除。
(2)用水進一步衝洗掉汙物,為減少氣溶膠的產生,儘可能不使用高壓水衝洗。
(3)將溫度為50-55℃的鹼性溶液或合成洗滌劑/酶溶液施於待清洗的表面,接觸6-12分鐘後,清理、擦拭待清潔的表面。為使清潔劑與待清潔表面充分接觸,垂直表面的清潔最好使用發泡洗滌劑。按照產品使用說明,達到足夠的作用時間。
(4)用清水衝洗掉鹼溶液或清潔劑。
(5)鹼溶液不能清除水垢或鏽斑,可使用酸(例如磷酸、鹽酸或有機酸如檸檬酸、葡萄糖酸)清除水垢或鏽斑。
(三)運輸和配送過程的衛生清潔
冷鏈食品配送過程中,司機及運輸隨從人員應當保持個人手部衛生,車內應當配備酒精類洗手液、消毒劑和紙巾,以確保在無清潔水洗手的條件下,定期施行手衛生。
為避免冷鏈食品被汙染,司機需確保運輸車輛、搬運工具及容器的清潔。貨物混載時,裝載車輛時儘可能將食品與會造成汙染的其他貨物分開。車輛運載一批貨物之前和之後,均要對車內人手可能接觸的部位特別是車廂內外進行衛生清潔。
四、出一級冷庫之前的預防性消毒
一級冷庫是指用於海關對已放行未預防性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消毒作業的指定冷庫。
(一)適用情況
1.未做過預防性消毒的內環境和所有貨品。
2.抽檢貨品新冠病毒全部陰性的內環境和貨品。
3.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的日常預防性消毒。
(二)步驟和方法
1.實施消毒前準備
(1)根據需消毒的對象和面積,確定消毒方法和濃度,並按面積配製消毒藥。
(2)消毒前應穿戴好隔離衣、帽、口罩、手套,備好防護用具。
(3)必要時,檢驗人員先對不同消毒對象採集樣品,了解消毒前汙染情況。
2.貨物轉運存放區域消毒實施
(1)配置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1%-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當有明顯汙染物時應先清汙再消毒,同時提高消毒液濃度。清汙流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附件7特定場所消毒技術指南」中對汙染物的清除。
(2)清空冷鏈食品轉運存放區域的貨品,依次對大門、地面、用品用具(稱量工具、推車、叉車、運輸盛放容器等)進行噴灑消毒。消毒以均勻噴溼不流為宜,作用時間30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去除殘留消毒劑。
(3)消毒順序:應按先外後內、先上後下原則進行。
(4)對再次放入該區域的貨品進行消毒,使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1%-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充分噴灑或擦拭消毒,需注意貨品六面均需消毒,作用30分鐘,用清水衝洗乾淨。當有明顯汙染物時應先清汙再消毒,同時提高消毒液濃度。清汙流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附件7特定場所消毒技術指南」中對汙染物的清除。
(5)貨物轉運存放區域的門把手、電梯按鍵、樓梯扶手、叉車方向盤、推車扶手等經常觸碰的物體表面,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含醇類溼巾或其他可用於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水擦拭乾淨。每日進行3-5次消毒。
(6)所存放的貨品若已消毒完畢,則每周對以上環境做一次預防性消毒即可,方法和濃度同上。若所運輸貨品未消毒,則每運輸一批貨品,均需對貨品接觸的環境物體表面進行一次預防性消毒,方法及濃度同上。
3.冷庫、冰箱和冰櫃消毒實施
情況一:可斷電情況下
清空內容物,斷電後恢復至室溫,將冷庫內表面、冰箱、冰櫃內的積霜、積水擦乾之後實施消毒作業。
使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1%-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依次對冷庫地面、冰箱冷藏區、冷凍區內外表面、冷庫牆壁等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用清水衝洗乾淨。當有明顯汙染物時應先清汙再消毒,同時提高消毒液濃度。清汙流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附件7特定場所消毒技術指南」中對汙染物的清除。
若該冷庫所清空的貨品仍需放回,則在放回前應對貨品進行預防性消毒。
情況二:不可斷電的情況下
(1)清空內容物,直接使用低溫消毒複合溶劑或低溫消毒微粉助劑,與過氧乙酸消毒劑形成複合低溫消毒液,依次對冷庫地面、冰箱冷藏區、冷凍區內外表面、冷庫牆壁等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用清水衝洗乾淨。
(2)若該冷庫所清空的貨品仍需放回,則在放回前應對貨品進行預防性消毒,方法參見本部分「(二)步驟和方法」中「5.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毒實施」。
若入庫前貨品已消毒,則每周對冷庫及其內部的冰箱冷藏區和冷凍區進行一次預防性消毒,方法同上;若入庫前貨品未進行消毒,則在每次清空貨品後,均需進行一次預防性消毒,方法同上。
4.公共區域消毒實施
(1)對公共區域如門把手、樓梯扶手、電梯按鍵等頻繁接觸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每日3-5次,在傳染病流行期間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2)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含醇類溼巾或其他可用於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對不耐腐蝕的表面和用品用具用清水衝洗乾淨。
(3)衛生間的地面、牆壁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消毒作用30分鐘,每日1-2次。
5.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毒實施
(1)對每批新到庫的冷鏈食品均需進行消毒處理後再入庫。
(2)使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0.4%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充分噴灑或擦拭消毒外包裝的六個面,作用30分鐘,用清水衝洗乾淨。消毒包裝材料時,一定要去除表面冰層後再用消毒劑噴灑消毒。當有明顯汙染物時應先清汙再消毒,同時提高消毒液濃度。清汙流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附件7特定場所消毒技術指南」中對汙染物的清除。
(3)若已在庫的冷鏈食品入庫時未進行消毒,抽檢時未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則在出庫時需進行消毒處理,方法同上。同時對清空後的冷庫及其內部的冰箱冷藏區和冷凍區進行一次預防性消毒。
(4)若抽檢時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則需按照終末消毒步驟進行。
六、流通環節的預防性消毒
(一)適用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的日常預防性消毒。
(二)步驟和方法
1.運輸工具的消毒實施
(1)貨品出庫之前,需先對運輸工具內外表面實施消毒。
(2)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1%-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原則,對運輸工具外表面實施噴灑消毒。當有明顯汙染物時應先清汙再消毒,同時提高消毒液濃度。清汙流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附件7特定場所消毒技術指南」中對汙染物的清除。
(3)運輸工具駕駛艙經常被觸摸的物體表面如方向盤、檔把、各種儀器按鈕等,可用含醇類溼巾或其他可用於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
(4)運輸工具內表面,如可恢復至室溫,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1%-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噴灑消毒。先從外到內消毒地面,再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原則消毒內壁,最後再從內到外消毒地面。需注意含氯消毒劑對金屬的腐蝕性,作用30分鐘後需用清水衝洗乾淨不留溼。當有明顯汙染物時應先清汙再消毒,同時提高消毒液濃度。清汙流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附件7特定場所消毒技術指南」中對汙染物的清除。
如不可恢復至室溫,可使用低溫消毒複合溶劑或低溫消毒微粉助劑,與過氧乙酸消毒劑形成複合低溫消毒液,或使用適合低溫情況下(-18℃)的氣化過氧化氫消毒機對運輸工具內表面實施消毒。
2.貨品進入市場流通環節的消毒實施
(1)消毒原則:按照「誰拆包誰消毒」的原則,以「不影響食物安全性和品質」為前提,開展全面預防性消毒,需消毒到確保食品安全前提下的最小密閉外包裝。若抽檢時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則需按照終末消毒步驟進行。
(2)商戶需單獨準備已消毒完畢的冷藏或冷凍設備,用以存放進口冷鏈食品,不可與其他食品混放。到貨後若以原包裝整箱存放,則無需再次消毒;若拆包存放,需使用3%過氧化氫消毒劑充分噴灑或擦拭消毒二次包裝的六個面,作用30分鐘,用清水衝洗乾淨後儲存。消毒包裝材料時,一定要去除表面冰層後再用消毒劑噴灑、擦拭消毒。
(3)拆封后的廢棄包裝物,內外面均需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3%過氧化氫再次噴灑至完全溼潤,相關部門統一收集處理。
(4)若商戶賣出時再次拆賣,則需提前對三次包裝進行消毒處理,方法同上。注意作用到消毒時間後清潔。
(5)在實施消毒作業時應加強個人防護,防護和衛生要求參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要求進行。
3.大型農貿、批發市場的日常清潔消毒
(1)公共區域的日常清潔消毒
公共區域需由專人管理,每日早上開門前和晚上關門後對公共區域經常接觸的臺面、按鈕、把手等部位,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3%過氧化氫進行擦拭或噴灑,需注意消毒劑對食品安全性的影響。
每日兩次對公共衛生間地面、盥洗池及周圍區域、水龍頭把手等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消毒,保持環境整潔、乾淨,無異味。
對該場所產生的垃圾,按相關部門要求處理後,每日應對垃圾存放點及垃圾桶內外表面用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消毒。
清潔具體實施參考「附件《冷鏈場所日常清潔適用情況、要求及標準操作規程》」。
(2)商戶攤位的清潔消毒
商戶攤位的清潔消毒由商戶自行負責。
對手部經常接觸的各種表面、把手(如門把手、冷藏設備把手、盛放器具把手、推車把手等)、按鈕(如計算器、電子稱量器具按鈕等)等及時清潔消毒,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3%過氧化氫進行擦拭消毒,小面積物體表面可用含醇類溼巾擦拭消毒。每日視情況增加消毒頻次。
每日經營完畢後,對經營區域進行一次全面消毒,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3%過氧化氫,對清空貨品後的各種臺面,地面進行噴灑消毒,作用30分鐘後視情況用清水擦拭。
售賣生鮮食品的商戶,生鮮食品產生的汙水需及時擦拭或清掃到汙水(渠)池,然後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2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3%過氧化氫對地面進行擦拭或噴灑消毒。
商戶需加強手衛生,在處理貨品時或雙手觸碰過貨架、扶手等公用物品時,要及時用皂液在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七、進口冷鏈物流冷庫物品等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終末消毒
(一)適用情況
進口冷鏈物流冷庫物品等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二)步驟和方法
1.實施消毒前準備
(1)根據新冠病毒檢測陽性貨品或場所汙染的對象和面積,確定消毒方法和濃度,並按面積配製消毒藥。
(2)消毒前應穿戴好隔離衣、帽、口罩、手套,備好防護用具。
(3)必要時,檢驗人員先對不同消毒對象採集樣品,了解消毒前汙染情況。
2.生(冰)鮮禽畜肉類、水產品、食品及原料的外包裝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1)用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或浸泡消毒30分鐘(確保外包裝所有面均被消毒劑溼潤)。
(2)消毒後置雙層黃色醫療廢物收集袋,由專業運輸車輛運送到指定地點,按感染性廢物處理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可用壓力蒸汽滅菌或焚燒。
(3)冷藏食品消毒處理前,需消防部門對冷庫、冰箱、冰櫃的電路、電源進行安全檢測,確保不發生火災等安全事故。
(4)存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貨品的冷庫及其內部的冰箱冷藏區和冷凍區,需在清空所有內容物後對其進行一次徹底的終末消毒,方法同預防性消毒,濃度調整為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0.4%過氧乙酸或6%過氧化氫。當有明顯汙染物時應先清汙再消毒,同時提高消毒液濃度。清汙流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附件7特定場所消毒技術指南」中對汙染物的清除。
(5)對於新冠病毒檢測陽性貨品同冷藏區或冷凍區的貨品,需進行終末消毒後再次存放,方法同上。
(6)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貨品接觸或可能接觸過的貨物轉運存放區域和其他公共區域,包括轉運人員可能接觸過的所有物體表面,均需進行終末消毒。方法同預防性消毒,濃度調整為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0.4%過氧乙酸或6%過氧化氫。
3.非冷藏冷凍場所的倉庫、設備及運輸工具等外環境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1)使用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0.4%過氧乙酸或6%過氧化氫。當有明顯汙染物時應先清汙再消毒,同時提高消毒液濃度。清汙流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附件7特定場所消毒技術指南」中對汙染物的清除。
(2)追溯造成該外環境汙染的貨品,明確後需對該批次貨品和後續存放該冷凍冷藏場所的所有貨品進行抽檢,消毒或按照無害化處理。
4.冷凍冷藏場所(冷庫、冰箱冷藏區和冷凍區)外環境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應對其內貨物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或消毒,並對冷藏冷凍場所進行一次徹底的終末消毒。
(1)貨品的無害化處理或消毒參見本部分「(二)步驟和方法」中「2.生(冰)鮮禽畜肉類、水產品、食品及原料的外包裝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2)可斷電條件下斷電恢復至室溫後,使用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0.4%過氧乙酸或6%過氧化氫,按照20-30ml/m3進行氣溶膠噴霧,密閉2小時後通風恢復使用。
(3)在不可斷電的條件下,清空內容物後直接使用低溫消毒複合溶劑或低溫消毒微粉助劑,與過氧乙酸消毒劑形成複合低溫消毒液,對冷庫及其內部的冰箱冷藏區和冷凍區進行氣溶膠噴霧消毒,方法和濃度同上,並需進行消毒效果確認。
(4)追溯造成冷凍冷藏場所汙染的貨品,明確後需對該批次貨品和後續存放該冷凍冷藏場所的所有貨品進行抽檢,消毒或按照無害化處理。
5.融冰與汙水消毒
冷鏈物流冷庫、冰箱的融冰與汙水應及時收集,消毒後才能排放到市政汙水管網或外環境。
(1)對汙水渠(池)的消毒:清水衝洗乾淨,用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噴灑充分,作用60分鐘後。
(2)收集的汙水按250g/噸水投加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5%),混勻,接觸消毒1.5小時後餘氯量應>6.5mg/L。如來水量大,接觸時間不足1.5小時,應將漂白粉的投藥量加大到400-500g/噸。每天投藥2次。禁止直接將漂白粉乾粉投入汙水池中,先在桶裡將所需的漂白粉溶成懸液,再倒入汙水池混勻。可根據監測結果適度調整消毒劑投加量和投加頻次,保證汙水達標排放。
6.垃圾和汙物消毒
(1)由專門的運輸車運輸至垃圾處理廠,進行焚燒處理,不再進行垃圾分類處理。
(2)對存放垃圾點,採用有效氯10000mg/L的含氯消毒劑直接噴灑消毒,作用2小時後,再用清水衝洗乾淨。
(3)轉運垃圾的車輛,用有效氯為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噴灑至表面溼潤,作用60分鐘後清水衝洗。
7.生(冰)鮮禽畜肉類、水產品、食品及原料的外包裝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同批次貨件,應當在分析明確食品汙染來源後,根據汙染來源不同進行處理。
(1)如為本地汙染,其他地區同批次食品無需處理。
(2)如為食品源頭汙染,則同批次食品均需按照汙染食品處理。
(3)如無法確定汙染來源,應當及時向屬地防控指揮部報告汙染食品批次及相關信息,並根據實際情況,綜合研判後採取相應措施。加大對其他地區同批次食品的抽檢,按抽檢結果進行處理;同批次食品均按照汙染食品處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同批次食品加熱處理後限定使用,如在嚴格防護和規範操作的前提下做成熟食在規定場所使用等。
經擴大檢測範圍進行採樣檢測後,其它相同儲存冷庫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貨件經消毒後可放行。可使用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0.4%過氧乙酸或6%過氧化氫進行噴灑,作用30分鐘後,清水衝洗或擦拭乾淨。
(三)冷凍食品外包裝消毒效果評價
1.過程評價:消毒人員應嚴格按照消毒技術規範規定的消毒方法、消毒劑量,對每件進口冷凍食品的最小外包裝實施消毒,籤字確認。
2.抽樣檢測:按照進口冷凍食品的最小外包裝件1-2%的數量抽樣進行核酸檢測。
(四)實施消毒工作人員防護要求
1.進口冷鏈物流冷庫物品等日常清潔消毒:工作人員應當穿戴工作帽、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手套和工作服、面屏、圍裙、膠靴等。消毒後,按規定流程洗手消毒。
2.進口冷鏈物流冷庫物品等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消毒:工作人員應當穿戴工作帽、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雙層乳膠手套、工作服、一次性醫用防護服、護目鏡、膠靴等。按標準流程穿脫防護服及其他個人防護用品,消毒後,按規定流程洗手消毒。
(五)其他要求
對進口冷鏈食品裝載運輸工具和外包裝原則上只進行一次預防性全面消毒,避免重複消毒。所有消毒作業應詳細記錄消毒工作情況,包括消毒日期、人員、地點、消毒對象、消毒劑名稱、濃度及作用時間等內容,相關資料和記錄應至少留存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