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讀書人】悅讀閱美||《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2020-09-07 這裡是新橋小學

從《一間遼闊的教室》到《1970年代,我的教師生涯》再到《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隨著閱讀的增多和深入,自己也從剛開始的沒什麼特別到越來越被吸引。這也許就是名家的魅力吧。更讓我意識到只有用心做教育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正確選擇。

《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的字裡行間充滿著智慧,沒有空洞的理論,沒有呆板的說教,李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用一個個生動的、親歷的教育案例,展現了他的心路歷程,展示了他的鮮活理念,揭示了教育教學的本質規律。在書中,李老師通過自己在教育教學以及管理的實際經歷中,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教育改革和自己的學生觀的變化,讀書之後感觸頗深,心境豁然開朗。

讀李老師的這本書,使我感到了他書中的文字能驅走諸多教育天空的陰霾,使我們的教育充滿絢麗的陽光。邊讀我還把書中喜歡的教育語言進行了摘錄:

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

當孩子從細微之處感受到了老師真誠的愛,當孩子同樣愛上了自己的老師時,也就是孩子熱愛這門學科·熱愛學習的開始。

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教育從平等開始,教師完全可以道歉。

教育與管制不同,教育的成功絕不是抓出一個小偷,他還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用情感改變一個孩子的心靈·····

評價的尺子越多,好學生就越多。

孩子真的是鬧著玩的,但我們的老師卻總是不肯跟孩子鬧著玩,我們有時實在太認真了,其實孩子的成道路上的錯誤,就像學習走路的幼兒跌跟頭,絕大部分和道德品質無關。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給予孩子一份成長過程中特別需要的寬容。

一個人的真正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時刻或緊要的關頭才表現出來,但它確實在無關緊要的時刻、在瑣碎的日子裡形成的。

最大限度的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這是教育的永恆。

這一句句質樸的話語,一次次敲擊我的心靈,讓我深刻反省自己。使我幡然醒悟,教育不僅僅是教出高分數的學生那麼簡單。正如不知哪位名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越來越佩服起李老師,他是真正的用心在做教育,真正的為了每一位學生的未來發展著想,我想能成為李老師的學生一定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總之,《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值得一讀的好書,尤其是作為我們教師,更會從中受到很多啟發。

教師簡介

袁金梅 新橋郭莊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熱情大方,熱愛生活。

人生格言:做人,簡單就好

生活,平靜就好

待學生,有愛心就好

相關焦點

  • 【新橋讀書人】讀書心得||《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讀書心得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在這本書裡,他回憶往昔的工作,沒有自詡和矯情的誇誇其談;有的只是平實的敘述,客觀的評判和真誠的自勉自勵,從而使任何一個翻閱此書的人,都會有一種恬淡幽遠的儒雅之風撲面而來的感覺;掩卷沉思之後,都會被書中從平實的字裡行間湧動出的一股股摯愛事業的真誠、改革創新的勇氣和遇挫彌堅的恆心,從而生發出獻身事業、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衝動和 欲望
  • 讀書感悟||讓孩子們自由成長——讀《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這個暑假,我和新橋讀書人們共讀了新的書目——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初次看見此書,就被它簡潔的封面所吸引,上面的一段話也引人深思。「教育本來挺簡單的,只是我們人為地把它搞複雜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裡充滿民主、平等的氛圍,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裡自由呼吸,教育就不會有多少問題。」
  • 讀書有感||讀《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在新橋小學,能成為「新橋讀書人」的一員何其幸運;在炎熱的暑假裡,能靜坐空調間細細品讀李希貴校長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是何其幸運。2020年暑假,我就是這樣擁有雙重幸運的一個。 李希貴,一個上世紀90年代就譽滿全國的名校長、教育改革先鋒。
  • 沙區中心小學「悅讀閱美」活動彰顯文化素養
    為了讓學生愛上讀書,學會讀書,日前,沙區中心小學開展了「悅讀閱美」暑假主題閱讀活動。疫情階段,讓宅在家裡的學生們從書本中汲取力量,獲得成長的動力。多年來,沙區中心小學在「崇文教育」辦學思想引領下,引導學生浸潤書香、親近書籍、愛上經典,如今閱讀已經成為學生日常的一種生活方式,切實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核心素養。(晉彪)
  • 教育,為了花朵自由的呼吸
    ><考仕>©德江 Fred Liu教育和勞動是人類主要的社會活動沒有教育就沒有傳承和創新就沒有公正和平等就沒有光明和自由然而有沒有一些人借用教育的名頭強迫他們的同胞吃回頭草走下坡路認牛馬命做韭菜根把睿智、理性和勇氣
  • 房山區:「悅讀閱美——2019年請讀書目」開啟閱讀之旅
    為推動房山區全民閱讀深入發展,房山區圖書館聯合首都圖書館開展線上「悅讀閱美——2019年請讀書目」展覽(第一期)。
  • 如皋高新區桃園幼兒園:閱讀越精彩 悅讀閱有趣
    活動以閱美書、閱自然、閱社會三個點為主線深入開展。活動前,該園負責人組織教師精讀《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兩本書中關於語言領域和創設讀寫區的具體要求,積極研討,找出共性,引領大家完善閱讀區域設計,開拓思路,為更好地創設閱讀區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撐。
  • 金華網丨這個教師節,讓愛書的師生們「閱來悅美」
    教師節前夕,金華市育才小學舉辦了以「一書一冊,閱來悅美」為主題的圖書捐贈活動。活動中,各班家委代表將由家長齊心募集的900多冊圖書交到校長手中。三(3)班金湉雅的爸爸一次捐了200多冊。他說:「學校越來越美了,我家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悅美館。作為書蟲的爸爸,我也想為學校做點什麼。本來買給孩子讀的書,不如大家一起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在這一次捐贈的圖書中,有一部分是舊書。據家長介紹,現在全國都在提倡「節約糧食」,其實將舊書籍循環利用,也是厲行節約的一個舉措。於是家長們一拍即合,紛紛從家中也拿來了舊書籍,和新書一起充實學校的圖書館。
  • 養書香正氣,做幸福教師 ——「新橋讀書人」七八月份總結
    我們,共讀經典 「新橋讀書人」暑假共讀了李希貴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堅持每天一讀,每周一記,每書一篇讀後感,相互學習,在日積月累中積澱成長。「新橋讀書人」一直堅持共讀一本書,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老師,可以自由閱讀喜歡的書籍,擴大閱讀範疇,豐富自己的視野。兩個月裡,老師們的閱讀可謂豐富多彩,《愛心與教育》《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行走的筆記》,把平淡的生活讀出了「山高水深」的境界。
  • 讀書感悟||讀書頓悟教育 教育頓悟人生—《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暑假期間,讀了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本書以時間為序,用最樸實的語言和一個個生動的、親歷的教育案例,展現了李老師的心路歷程。《為了自由的呼吸》有三條線索,一條是教學線,主要是寫語文教改的起因和過程。第二條是教育線,主要寫作者的學生觀的變化。第三條是管理線,主要寫作者從管理一所學校到管理一個縣的教育,進而到管理一個地級市的教育。
  • 東坡區思蒙小學附屬幼兒園開展「悅讀閱美,閱讀伴成長」主題讀書節...
    四川新聞網眉山11月26日訊(白豔紅 文/圖)為給孩子們搭建親子閱讀、生生閱讀、師生閱讀的平臺,為給家長們提供親子閱讀的資源,滲透「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理念,激發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們早期閱讀的能力,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成長,東坡區思蒙鎮中心小學附設幼兒園從本期起啟動了「悅讀悅美,閱讀伴成長」首屆讀書節系列活動。
  • 開放式教育:讓每一個孩子自由呼吸
    這所嶄新的學校,更像一個積累了數十年的「教育寶藏」:花園式校園裡,八卦陣、孔子像與歐式電話亭,古色古香的硯臺與人體雕塑和諧共處、相得益彰;學校開發了78門「配方課程」;打造了精準對應深圳市學生「八大素養」的校園八節。    在這裡,教育如同樂章,隨處流淌,繞梁三日;如同充斥空間的氧氣,讓每一個孩子自由呼吸。
  • 新橋美之三 新橋粽
    合作、投稿微信:690908668新橋粽 陳方鐿/文許多人都到過漳平的新橋,領略過新橋的風光。但未必每個人都嘗過新橋的粽。  新橋粽的獨特風味,的確使人回味無窮,真有再吃一回的感覺。  新橋粽分為兩類,一是米粽,一是齏粽。
  • 【新橋讀書人】悅讀閱美||寫給六年級的孩子們:人生若只如初見
  • 開啟OMO模式:美閱教育周年鉅惠 免費送一年999起航版
    金九銀十之際,美閱教育繼推出完整的教育OMO線上線下融合解決方案之後,也迎來了企業快速成長的第一個周年。作為新銳的網際網路教育技術服務商,美閱教育緊跟教育信息化2.0時代,服務廣大的教育機構。
  • 【新橋讀書人】親子閱讀||蹲下身來,和孩子一起長大
    這一天,收到孫瑞雪老師的書《愛和自由》,溫暖的文字,一個個和孩子們有關的小故事,像冬日裡的爐火,溫暖了室外的寒冷,融化了我的心非。讀到溫暖之處,不由地看看身旁咿咿呀呀的女兒,想像著她長大的樣子,暗下決心,我要努力學著作她的媽媽,給她足夠的愛和自由,就像書中的一段話,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 重磅|美閱教育定位發力OMO核心戰略 推動教育行業創新教學
    未來,美閱教育將OMO作為核心戰略進行部署,推動教育行業快速布局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新教學模式。吳總表示,必然是兩種不同的模式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為了完美結合兩者的優勢進行創新發展,並解決劣勢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和堵點,教育培訓機構想要突破,必須尋找新的出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OMO模式在教育行業才橫空出世。那麼,線上和線下機構分別存在哪些優劣?真正了解兩類機構的長短,才能真正理解為什麼要做教育OMO。
  • 【桃李文化村精品散文】 第246期 || 顏博《我們要做自由呼吸的教育》主播:米粒兒
    我們要做自由呼吸的教育 文/顏博         讀了全國優秀教師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深受啟發。     教育真的能「呼吸」?而且還是「自由的」呼吸?帶著對該書的好奇與渴望,我閱讀了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通過細心研讀,我了解了李希貴老師作為一名樸實教育家的傳奇人生,更多的是感悟到他的全新教育理念。     書中,李希貴老師說道:「世界發達國家的教育從理念到管理早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可是,我們的管理思想與教育方法卻依然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
  • 譚海鴻:厚重的人生,因為有「閱」更精彩 領讀中國 悅讀貴陽
    在譚海鴻看來," 閱 " 既是一個人成長的助推器,更是淨化器。唯有經歷過,方能領悟到。沉靜,寡言,文質彬彬,愛思考,做任何事都追求完美,這是熟悉譚海鴻的身邊朋友對他的評價。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已過不惑之年的譚海鴻一路走來也並非一凡風順,在生意場上打拼多年的他,吃過不少苦,也吃過很多虧。但即便如此,坦蕩做人、真誠待人是他堅持的底線和處事原則。
  • 焦慮是自由引起的眩暈——《呼吸》讀後感
    《焦慮是自由引起的眩暈》是特德姜科幻短篇小說《呼吸》的最後一篇故事,也一部分代表了我在讀完整本小說後的主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