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感悟||讓孩子們自由成長——讀《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2020-09-05 這裡是新橋小學

這個暑假,我和新橋讀書人們共讀了新的書目——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初次看見此書,就被它簡潔的封面所吸引,上面的一段話也引人深思。「教育本來挺簡單的,只是我們人為地把它搞複雜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裡充滿民主、平等的氛圍,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裡自由呼吸,教育就不會有多少問題。」

教育魅力,見之小處

跟隨李老師的足跡,我從書中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故事,也從中獲得了很多感悟。在「向教育規律靠攏」這一節,李老師通過細心觀察教育生活中的「小」事,發現問題並反思,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做法和建議,讓我感觸頗多。

讓情感的火花燃燒起來

這是由一節數學課引發的思考。由於是一節公開課,學校安排了錄像。在剛開始上課時,老師就向學生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問:面對錄像機,大家緊張嗎?一開始大多數同學都回答「不緊張」,但在老師的鼓勵下出現了很多「緊張分子」,學生們開始「敢於說真話」並獲得了老師的表揚。第二問:錄像機錄下的影響有什麼用處?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門,老師又給予肯定,她告訴學生:「儘管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可所有答案都是正確的,因為一個問題可能有很多結論。」

這簡單的兩問佔用了五分半鐘,卻不僅僅是為了烘託,而是為讀圖編題做了鋪墊。學生們面對一幅簡單的圖畫,思維異常活躍,編出了豐富多彩的題目,這在平時的課堂中是難以見到的。由此可見開課兩問也不僅僅是為了「把課堂氣氛提一提」,更重要的是為了落實課堂目標,為孩子們的情感、態度奠基。

大多數時候,我們所做的或許只是為了教學而教學,完成課堂目標是最大的任務。但看完這個小故事,我覺得在課堂中學生是否具備去學習的態度和情感是值得去考慮的問題。在教學時從情感、態度入手,讓情感的火花燃燒起來,讓一堂課中孩子們的思維輕舟蕩漾,更要讓孩子們人生的大船乘風破浪。

教育魅力,見之小處

警惕活躍的課堂

同樣是一節公開課。40分鐘的歷史課,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17個問題,提問了23個學生,有108人次的學生在課堂上舉手要求發言。無疑,這堂課的氣氛十分活躍,而且經過調查歷史課是全班最喜歡的課。但在對聽課內容進行測驗時,成績令人難以置信,歷史的分數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顯而易見,這節活躍的課並沒有獲得實效。

跟著李老師去反思這節課:一、假問題太多。大量的提問確實很好地帶動了課堂氣氛,學生們也都積極回答問題。但仔細剖析這些問題,會發現在這17個問題中有一大部分都是一些事實性的、通過簡單閱讀教材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它們的意義完全是為了填滿課堂時間。由於這些假問題充斥課堂,影響了真問題也就是教學重難點的解決。老師為問而問,學生為答而答遠離了發問的初衷和本質——把必須教的東西轉化為學生想學的東西。提問應該是教師講授和學生能動思考之間的紐帶。二、提問時等待時間過少。學生沒有充分思考的時間就被迫去回答問題,雖然這保證了正常的教學進度,卻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們的思維注意力也難以保持

當下我們倡導學生主體性,表面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往往還是需要教師牽著學生的思維走。一堂互動量大的課並不一定是一堂思維活動總量大的好課。警惕形式主義,我們要做的是課堂內涵的改變。經得起課堂的沉默,給學生屏神思考和思維交鋒的時間,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課堂。

在教學時向教育規律靠攏,最大限度的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讓學生們自由成長,這是教育的永恆追求。

美麗暑假,閱讀相隨

作者簡介:房欣悅,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2019年加入新橋中心小學。在生活中愛好讀書、拍照和看電影。以責任心對待工作,以仁愛之心對待學生。

教育格言:關愛學生,讓每一個生命靜美生長。

相關焦點

  • 讀書有感||讀《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在新橋小學,能成為「新橋讀書人」的一員何其幸運;在炎熱的暑假裡,能靜坐空調間細細品讀李希貴校長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是何其幸運。2020年暑假,我就是這樣擁有雙重幸運的一個。 李希貴,一個上世紀90年代就譽滿全國的名校長、教育改革先鋒。
  • 讀書感悟||讀書頓悟教育 教育頓悟人生—《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暑假期間,讀了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本書以時間為序,用最樸實的語言和一個個生動的、親歷的教育案例,展現了李老師的心路歷程。《為了自由的呼吸》有三條線索,一條是教學線,主要是寫語文教改的起因和過程。第二條是教育線,主要寫作者的學生觀的變化。第三條是管理線,主要寫作者從管理一所學校到管理一個縣的教育,進而到管理一個地級市的教育。
  • 【新橋讀書人】讀書心得||《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讀書心得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在這本書裡,他回憶往昔的工作,沒有自詡和矯情的誇誇其談;有的只是平實的敘述,客觀的評判和真誠的自勉自勵,從而使任何一個翻閱此書的人,都會有一種恬淡幽遠的儒雅之風撲面而來的感覺;掩卷沉思之後,都會被書中從平實的字裡行間湧動出的一股股摯愛事業的真誠、改革創新的勇氣和遇挫彌堅的恆心,從而生發出獻身事業、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衝動和 欲望
  • 【新橋讀書人】悅讀閱美||《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從《一間遼闊的教室》到《1970年代,我的教師生涯》再到《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隨著閱讀的增多和深入,自己也從剛開始的沒什麼特別到越來越被吸引。這也許就是名家的魅力吧。更讓我意識到只有用心做教育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正確選擇。
  • 教育,為了花朵自由的呼吸
    ><考仕>©德江 Fred Liu教育和勞動是人類主要的社會活動沒有教育就沒有傳承和創新就沒有公正和平等就沒有光明和自由然而有沒有一些人借用教育的名頭強迫他們的同胞吃回頭草走下坡路認牛馬命做韭菜根把睿智、理性和勇氣
  • 【桃李文化村精品散文】 第246期 || 顏博《我們要做自由呼吸的教育》主播:米粒兒
    我們要做自由呼吸的教育 文/顏博         讀了全國優秀教師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深受啟發。     教育真的能「呼吸」?而且還是「自由的」呼吸?帶著對該書的好奇與渴望,我閱讀了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通過細心研讀,我了解了李希貴老師作為一名樸實教育家的傳奇人生,更多的是感悟到他的全新教育理念。     書中,李希貴老師說道:「世界發達國家的教育從理念到管理早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可是,我們的管理思想與教育方法卻依然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
  • 開放式教育:讓每一個孩子自由呼吸
    這所嶄新的學校,更像一個積累了數十年的「教育寶藏」:花園式校園裡,八卦陣、孔子像與歐式電話亭,古色古香的硯臺與人體雕塑和諧共處、相得益彰;學校開發了78門「配方課程」;打造了精準對應深圳市學生「八大素養」的校園八節。    在這裡,教育如同樂章,隨處流淌,繞梁三日;如同充斥空間的氧氣,讓每一個孩子自由呼吸。
  • 【優秀讀書報告】讀《逃避自由》有感
    逃避自由,光從這幾個字來說,我就無法理解。現如今,人人都在說追求自由、嚮往自由,為什麼會有人選擇逃避自由?這也不由勾起了我對它的興趣,引發了我對逃避自由的思考。逃避自由是一種心理機制。弗洛姆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與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獨特理論視角,深入分析了人們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當人們渴望臣服以及貪求權力時,人們便會選擇逃避自由。
  • 教育孩子,自由和管教從不矛盾?
    但是教育孩子,不論是放任自由,孩子嚴厲管教這兩種極端的方式都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根本所在。有些家長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帶著耐心,但如果孩子在談話過程中稍微調皮搗蛋一點,這時候家長就會忍不住生氣,導致矛盾激化。後果就是孩子依舊很調皮,除了性格決定,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
  • 掙脫枷鎖,擁抱自由,《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書感悟
    概況: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她出生於美國西部一個傳統的摩門教家庭,她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一直生活於父親專制、傳統和偏執的牢籠之中,父親是典型的偏執狂和原教旨主義,拒絕讓他的孩子接受政府教育和醫療,書中講述了她怎樣打破藩籬、衝破牢籠,一步步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成長為全新的自己,文末作者給出了這種蛻變的名字
  • 讓孩子們在感悟中成長
    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 讓孩子們在感悟中成長     新華社哈爾濱1月20日電(記者徐宜軍)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是一所有著90年歷史的學校,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學校堅持建設學習型學校與學習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 讀《愛與自由》| 一位老母親的自由淺論
    自由是什麼?曾經我沒細想,大概的印象就是那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自由多偉大,為了它,命都可以不要!這個自由的段位太高,作為一個和平年代,成天圍著孩子轉的老母親,這等自由我論不上!我要論的自由,是關於孩子和母親的,相比之下,或許微不足道,但它對我來說很重要。
  • 讀書有什麼用?讓你始終擁有追夢的自由
    劉副主任對班組青年職工愛讀書、好讀書的良好習慣高度讚揚,並囑託廣大青年職工要: 1.保持班前十分鐘讀書的品牌 讀一本好書,收穫滿滿,職工們熱情分享自己的感悟,看看他們怎麼說:
  • 教師如何快速成長讀書感悟
    教師如何快速成長讀書感悟   文/李珊珊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拜讀了羅樹庚老師的《教師如何快速成長》,讓我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激流中摸到了前進的石頭,找到了教師生涯的實踐新方向。   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人的本性喜甜厭苦,喜寬鬆厭嚴厲。故步自封是對自己的溺愛,何不突破自己,挑戰自我?
  • 書香致遠 智慧成長 ——三門縣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青年教師讀書感悟分享會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團隊的文化素質,促進青年教師間的交流溝通。12月27日晚,在三門縣外國語小學階梯教室召開了三門縣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青年教師讀書感悟分享會。三門縣外國語小學集團總校校長王建勇、珠岙小學校長章以帥、花橋小學校長李勝以及集團青年教師參加了本次讀書分享會。本次活動由葉素素老師主持,集團內十名青年教師向大家了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
  • 賦予你讀詩的自由
    「一一成長日記」六十九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廣告,大概是賣早教產品的吧,廣告詞是自從用了這個產品,我的孩子四歲就熟練背誦《唐詩三百首》……結果評論區翻了車,大家都想開開眼,想看看四歲小孩背《唐詩三百首》是什麼樣子。
  • 《自由國度》——何為自由?
    我是選擇了放棄,但是,社會上就會多一個比我還不專業的人來荼毒孩子們。教育這件事,要帶著心去做,有愛,才有教育。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只能做到後者,前者目前還在進步和完善自身。過年的時候,因為疫情居家,所以終於有空翻開一本書。推薦給大家,V.S奈保爾的《自由國度》。
  • 漢南紗帽中學「悅動青紗」讀書活動促青年教師成長
    《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當代教育家李希貴在新課程背景下奉獻給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新作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教育專家根據老師們的分享適時進行點評,表示讀書分享會的舉行,展示了老師們的讀書成果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學第一天 自由是假象
    實際心裏面想的是,終於不用在家裡伺候神獸了,我自由啦!當然,做戲做全套,朋友圈也還是要發一些送孩子去上學的不舍感言。家長們之間聊天嘴裡說著神獸歸籠了,我自由了,可這些都只是假象而已,為孩子操的心是時刻都不會停歇的。從暑假剛開始就時刻關注著教育部門的官方信息,能不能正式開學,開學的話要準備什麼,萬一因為疫情的原因不能準時開學,又該做哪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