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紐約3月6日電(記者盧懷謙)世界第三大電腦生產商聯想集團近日向全球市場發布「聯想3000」系列電腦產品,這是其兼併IBM公司個人電腦業務後首次向美國市場推出自有品牌。這些電腦的設計和售後服務,就出自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研究三角園區」裡的聯想美國基地。
成立於1959年的美國研究三角園區是美國第一個工業園區,也是全美目前規模僅次於矽谷的科技園區。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記者日前走訪了這個大名鼎鼎的工業園區。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具的高科技園區
研究三角園區以「三角」命名,是由於其位於美國南方北卡羅來納州的羅利、杜蘭和查佩爾希爾三個主要城市之間的交接地帶,並被北卡羅來納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杜克大學三所名校環繞,形狀類似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然而,從園區到上述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所大學以及當地機場,驅車行程都不超過半小時。環境方面,研究園的東北面和西南面各有一個湖泊,自然風光優美。
園區離東部海岸的威爾明頓和諾福克海港很近,有多條鐵路、高速公路穿越其間或從旁邊經過。雖然園區的主要企業和機構大都呈點狀隱沒於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但其產業布局卻是中規中矩。與強調「道法自然」「自生自滅」的矽谷不同,研究三角園區有很大的政府支持背景。
「研究三角園區及周邊地帶成員組織」執行副主席泰德·阿伯納西向記者介紹說,園區成立以前,北卡的支柱產業是與農業相關的菸草業、紡織業和家具業,但是在50年代初,這三個行業都面臨激烈競爭和急劇衰退的局面而漸呈頹勢,當地失業率不斷走高,居民收入連年下滑。
因為發展新興產業能夠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因此地方政府對於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支持十分熱心。在此背景下,1956年,州政府牽頭成立了研究三角園區委員會,研究吸引大批新興行業企業進入,以促進北卡州由傳統農業邁進到以科技為主的現代化工業。
位於美國東南部的北卡羅來納州儘管一直以農業經濟為主,但教育卻相當發達,北卡羅來納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杜克大學均屬美國最好的研究性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校長莫力說,三角園區非常重視三所大學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地方政府對園區附近的大學、園區內的基礎設施、孵化器、非盈利機構等也進行了大量的投入。
大學、公司和政府實驗室間的合作使三角園區成為美國東部技術上的領跑者。1959年研究三角園區掛牌時,委員會把化學、纖維作為發展重點。60年代中期後,電子業成了高新技術的代表。1965年IBM公司加入後,園區進入快速成長階段。80年代,州政府進一步明確把微電子和生物工程視為最有前途的技術領域,並確定了集中於這些核心產業的「產業集群」發展戰略。
颶風「奧菲莉婭」可能襲擊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2005年NBA選秀綜述:國際潮流難擋 北卡名不虛傳
目前,園區有137個私人、政府和非營利公司,僱用員工五萬多人,為北卡的重要經濟地區。由於園區中有98個機構以研發工作為主,因此被稱為以研發為導向的智能型工業園區。
研究三角園區為剛起步的創新企業提供孵化器服務。此外,園區設有「北卡生物科技中心」與「北卡超級計算機中心」,前者由北卡州成立,對園區內生物科技相關廠商提供龐大的、創造性服務。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一般不對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或管理,而是委託資信等級高的專業機構進行運作。
在研究三角園區,有大量的非盈利組織活躍於其間。這些非盈利機構大多擁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成為盈利組織、科技團體與政府之間不可缺少的橋梁。非營利機構「研究三角基金會」就是其中之一。基金會則由政府、學校、企業等各方代表11人組成理事會。基金會負責管理和指導三角研究園的建設和規劃,對園區內各單位的內部事務無權幹預。該基金一個重要角色即是代理政府手中的土地,將其三通一平,生地變熟地之後,賣給有潛力的用戶供其建造新工廠。
「我們並不以經濟利益最大化為首要目標,」「研究三角基金會」主席兼執行長瑞克·威德介紹說,「因為我們是非營利機構,我們的首選考慮是否從長久上對園區的整體產業有布局有利,是否避免破壞環境。」瑞克·威德對中國開發區近年來快速發展印象深刻,他說三角園區沒有中國開發區那樣大的減稅空間,但研究三角園區政策的穩定性、可預見性和操作程序的透明性,是中國的科技園區不可同日而語的。
因為選址合理,政府扶持得宜,周邊教育科技資源豐富,近五十年來,研究三角園區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商家,園區產值目前雄踞全美科技園區第二位,僅次於加州矽谷。園區內研究領域以電子、通訊網絡、軟體和生物醫學科技最為著稱,知名公司如IBM、思科、北電、紅帽、聯想等不勝枚舉。不單如此,研究三角園區的周邊地區,在經濟發展、社區建設、教育培訓、專家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經濟結構逐漸高級化,高收入人口比例增加,大學的研究設施得以充實,園區建立前受過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員流向外州的現象開始出現逆轉,研究三角園區多次躋身《財富》雜誌的「企業最佳發展城市」和「全美最佳生活區」。
清新的中國氣息撲面而來
隨著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市場,中國熱湧動全球,在研究三角園區也不例外。
2005年5月聯想併購IBM公司個人電腦業務,是電腦業界一件大事,也是研究三角園區一件大事,因為這將影響原IBM公司個人電腦研發和售後服務部門的1800多名員工的命運。1965年IBM的入駐,是研究三角園區發展史上一座裡程碑。因為IBM是進駐園區的第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並帶動了一個計算機產業集群。直到今天,IBM依然在園區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園區中4萬多名企業員工裡有14000人都是IBM的僱員。正因為如此,當聯想宣布要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的時候,園區居民對其充滿了「感嘆號」和「疑問號」。
為整合IBM原有資源,聯想公司宣布投資8400萬美元,在研究三角園區的維克縣的莫裡斯維爾鎮投資興建一個新的研究和開發中心,以整合目前分散在當地七個辦公地點的員工資源,提高運轉效率,並計劃今後五年內為當地增加400個就業機會。作為回報,聯想將得到北卡羅來納州、維克縣和莫裡斯維爾鎮1000多萬美元的經濟上的優惠和補貼。
聯想美國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聯想美國研發中心的一期工程2007年初完工,二期工程2009年結束。研發中心共有三座大樓,總體佔地面積達50萬平方英尺。莫裡斯維爾鎮商會主席喬迪·拉弗倫尼爾表示,聯想8400萬美元的投資計劃可以讓莫裡斯維爾鎮的稅收每年增加50萬美元,而且聯想這樣的國際性大公司來到莫裡斯維爾鎮馬上就會成為當地最大的僱主,這對改造北卡的就業環境也是一件好事,可以抵消紡織業和農業部門工作機會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