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北卡州也有「矽谷」200家公司設立研發機構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簡稱北卡州)擁有三所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北卡州立大學、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以及杜克大學。三校之間的三角區域坐落著全美著名的研究三角園。1959年,在北卡州中心地帶創立的這座高科技產業園區,可與加州的矽谷相媲美,如今吸引了200家知名公司來此設立研發機構,並在附近設廠。

  作為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高科技產業園之一,研究三角園是美國製造業向高端轉型的代表,也是美國大學創新體系與產業結合、促進經濟發展的典範。

  構建完整產業生態系統

  記者採訪時看到,在佔地7000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的研究三角園裡,像IBM、思科、葛蘭素史克這樣的國際大公司,都散落在成片的樹林和草地之間。中國聯想集團美國總部,亦設立於此。

  北卡州曾一度受人才流失困擾。為扭轉這一局面,促進當地經濟從農業、傳統製造業和「政府經濟」向研發與高科技經濟轉型,1959年,當地商界、政府和大學發起建立研究三角園。55年來,該園一直由非營利機構「研究三角基金會」管理。該基金會負責招商的副總裁麥森·埃爾斯託克告訴本報記者,當年買地的錢來自北卡州當地人士和企業的捐款。研究三角園創立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個大學、政府和企業可以合作共贏的模型。

  目前,園內共有200家企業,5萬人在此工作。從行業構成看,最大的是生物技術和製藥產業,其次是信息技術和軟體,其他包括儀器與先進材料企業、清潔與綠色技術公司、專業服務與管理顧問公司等。同時,園區內相關的政府機構、基金會、研究所、科技協會等非營利組織,構成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

  研究三角園對入駐的企業,除提供房產稅優惠外,並無其他太多政策優惠,而企業之所以入駐,看重的正是當地的技術和智力資源。此外,北卡州的生活成本較低,能夠留住許多高端人才。實際上,研究三角園及其周邊是全美國博士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研究三角園不僅成為技術和人才的「窪地」,還吸引資本向此聚集,當地與矽谷、波士頓等地的風險投資公司聯繫緊密。

  大學校區也是科技園區

  在北卡州歷史上,製造業主要是家具、紡織和菸草。過去幾十年裡,這些工業要麼衰敗,要麼向海外轉移。但融入新技術的製造業的興起,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製造業頹勢。今天,北卡州已經不再生產衣服、鞋子,但生產的高科技無紡布,廣泛用於建築、汽車內飾、醫療行業等;不再生產菸草,但通過建立研究三角園,基於三所大學在生物技術方面的優勢,北卡州出現了很多生物製藥公司、生物製造產業。

  記者感受到,美國大學的科研與創新體系,之所以能發揮作用,很重要的一點,是走與產業界創造性結合的道路。

  記者在北卡州立大學採訪時看到,建立於大約30年前的北卡州立大學百年紀念校區,既是大學的一部分,同時也是頂尖的科技園區,這裡不僅有龐大的工程學院以及紡織學院,還有60多家企業。該校區本身就是學界與產業界成功結合的產物。ABB集團美國公司研發中心就設立在這個校園內。

  為便利與產業界合作,兩年前,北卡州立大學成立「跳板創新中心」,作為發展校企合作夥伴關係的中樞與入口。該創新中心,就像酒店的前臺,旨在為那些來自大學以外的人提供「一站式購物」的支持,讓他們知道如何與北卡州立大學合作。

  北卡州立大學支持師生創業,迄今已經創立100多家企業,資本投資超過15億美元。目前,該大學每年大約新創立8至10家公司。1987年,由該校工程學幾位博士生創立的科銳公司,如今已經成為發光二極體(LED)燈泡的大型製造商。另外,大型軟體公司SAS也是由該校統計學教授和研究生建立的。

  「我們所做的,是通過科研重振一些領域的製造業。」北卡州立大學負責研究、創新和經濟發展事務的副校長特妮·洛馬克斯對本報記者說,北卡州立大學的一個強項是和產業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創新社區」側重宜居宜商

  據介紹,北卡州立大學內有多家針對特定前沿領域的官產學聯合體。其中,無紡布研究所就是一家與產業界合作的研究機構,將該校紡織學院與60多家企業合作,從事無紡織物的開發。北卡州立大學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領導兩個新的官產學聯合體,一家瞄準智能電網,已有50多家產業夥伴,另一家致力於可穿戴醫療設備的研發和製造,已有25家產業合作夥伴。今年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該大學揭幕「下一代電子製造業創新中心」,這個聯合體有18家產業夥伴、兩家國家實驗室和5所大學,其使命是推進寬帶隙半導體的應用,使其取代以矽為基礎的普通半導體。

  經歷50多年發展後,研究三角園正在制定新的發展計劃。在新的總體規劃中,最重要的理念是要打造一種新型的「創新社區」,即創造一個不僅創新公司願意在此落戶,而且人們願意在此居住生活的地方。為此,園區將打造成多用途中心,不僅是公司辦公和研究的基地,也提供零售、酒店和住宅設施。據悉,這種宜居宜商的創新社區,在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已經日趨流行。埃爾斯託克表示,這項藍圖實施後,研究三角園將翻開新的一頁。

  「我們必須持續創新,否則將失去一切。正如歐巴馬所意識到的,你得保持創新,保持在製造業的領先優勢,必須做最新的事情。」洛馬克斯說。(記者 吳成良)

相關焦點

  • 風投追捧、巨頭落戶,北卡州一躍成為「東部矽谷」
    10月28日,IBM宣布計劃以340億美元收購總部位於羅利的Red Hat公司,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軟體收購交易。這兩筆不僅交易數額巨大,而且都對風景如畫的北卡州意義重大;與此同時,北卡州的一些其他初創公司也完成了幾筆重量級的交易,引人注目。
  • 臺媒:大陸科技公司招募AI人才 待遇福利比矽谷好
    (原標題:臺媒稱大陸科技公司高薪招募AI人才:待遇福利比矽谷好)   參考消息網
  • 杭州將在美國矽谷設立全球資源「中轉站」
    美國當地時間4月10日下午,杭州在矽谷舉行跨境投資與創新座談會,會上宣布:矽谷杭州中心預計今年10月試運營。矽谷杭州中心是什麼?因何而設?將對浙商杭企帶來哪些便利?所以,這次杭州市科委會同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在美國矽谷打造了矽谷杭州中心,希望它擔任起杭州的宣傳員,把好政策好優勢介紹給世界。
  • 臺媒稱大陸科技公司高薪招募AI人才:待遇福利比矽谷好
    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導 臺媒稱,科技是大陸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人工智慧(AI)則是目前的重點發展項目,為求吸納人才,大陸企業甚至開出比美國矽谷更高的薪水及福利,積極招募AI工程師;許多新創企業則積極與科研機構或大學合作,獲取相應的研發資金與技術支持。
  • 史丹福大學與矽谷輝煌
    此外,通過設立學校的技術專利辦公室,以專利許可和技術轉讓的形式把史丹福大學的先進科研技術轉向矽谷的高科技公司。比如科恩—包耶爾基因轉接專利就是史丹福大學向生物製藥公司轉讓的專利。  幾十年來,史丹福大學成為培養矽谷創業人才的搖籃,每年史丹福大學都有一批優秀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補充該地區的智力庫。
  • 每周一校:美國北卡州立大學—一所具有強大研發「基因」的學校
    卡西號,是一個為期6個月的試點項目,是北卡州立大學和北卡羅萊納州交通部之間為了研發該州的第一輛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如此,羅利市被譽為全美「最適合商業和職業發展的城市」(福布斯)和「科技類崗位增長最快的城市」(Dice),因為近在咫尺的是全世界最大的科技研究園被稱為美國「東部矽谷」的研究三角園區RTP(Research Triangle Park),區內有生物技術中心、育成中心、研發中心及服務中心。
  • 杭州市政府矽谷孵化器1萬方大樓即將開業
    「Westlake venture 」是杭州市政府設立在矽谷的創新中心(孵化器),由杭州市科委負責組織籌建,委派杭州市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派駐人員在矽谷,並招募當地工作人員。
  • 走進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園區」
    成立於1959年的美國研究三角園區是美國第一個工業園區,也是全美目前規模僅次於矽谷的科技園區。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記者日前走訪了這個大名鼎鼎的工業園區。雖然園區的主要企業和機構大都呈點狀隱沒於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但其產業布局卻是中規中矩。與強調「道法自然」「自生自滅」的矽谷不同,研究三角園區有很大的政府支持背景。
  • 矽谷兒童英語公司小方熊貓發布五類新品,宣布與好孩子集團戰略合作
    矽谷兒童英語公司小方熊貓發布五類新品,宣布與好孩子集團戰略合作 作者:阿新 發布時間:
  • 50家矽谷IT公司技術博客-吐槽篇
    文章首發於 「董老師在矽谷」(微信號:donglaoshi-123),歡迎關注。之前筆者寫過一篇「這些矽谷創業的公司,哪一家驚豔了你」,算是處女作吧,還寫過一篇介紹「美國大數據創業公司」。
  • 科技公司紛紛逃離灣區,矽谷風光真的一去不復還?
    然而專家和政策制定者也承認,矽谷的挑戰即將到來。雖然一些矽谷公司向其他州的遷移不會立刻改變大勢,但該地區留住商業巨頭和大量湧現新初創企業的能力將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何況矽谷在該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並非來自美國國內。
  • 漢辦與美國北卡州立大學籤合作建設孔子學院協議
    漢辦與美國北卡州立大學籤合作建設孔子學院協議 >   華聲報消息:日前,國家漢辦主任許琳與來訪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校長Larry Nielsen共同籤署了合作建設北卡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協議書
  • 學而思輔導班開進美國矽谷 瞄準美國小學奧數市場
    2010年,學而思在美國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學教育機構。2013年8月,學而思更名為好未來。針對學而思在美國矽谷開設分校,中證君(ID:xhszzb)聯繫好未來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郵件回復。能否成盈利增量業務待觀察「好未來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學而思在美國矽谷開設分校也符合趨勢。」
  • 矽谷沉默迎接美國稅改通過
    在紐約大學任教的美國海銀資本首席策略師陳凱豐向第一財經駐矽谷記者表示:「絕大多數矽谷科技公司的業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廣告市場的表現,比如谷歌和Facebook,而稅改法案意在減輕美國家庭賦稅壓力、提振消費,這將對科技公司的廣告營收將帶來正面支撐,從而提振科技板塊。」
  • 上海:45家企業獲頒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認證證書
    這次頒證的總部中共有13家大中華區及亞太區高等級總部,這其中還湧現了上海首家金融地區總部,美國萬通金融集團的成員美國霸菱集團在上海設立了首家金融地區總部。一批高能級外資研發中心助力科創中心建設。截至2018年11月底,已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65家,其中亞太區總部85家,投資性公司360家,研發中心440家,總部機構數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根植上海、面向亞太、深耕全球,為上海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怎麼樣?
    北卡羅來納州是美國東南部大西洋沿岸的一個州。最初的13州之一。北接維吉尼亞州,東濱大西洋,南界南卡羅來納州和喬治亞州,西鄰田納西州。面積136560平方公裡,在50州內列第28位。人口970萬(2012年)。農村人口佔50%以上,為美國農村人口最多的州之一。
  • 盤點:美國矽谷、臺灣新竹等八大公認世界一流園區
    美國矽谷、中國臺灣新竹、印度班加羅爾、英國劍橋、法國索菲亞•安蒂波利斯、韓國大德、愛爾蘭、以色列等八個園區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園區的代表。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發展迅速,擁有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的產業領域,關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建立了一套適合園區自身發展的模式。      美國矽谷
  • HOZONAuto在矽谷啟動研發中心,探索自動駕駛
    中國汽車製造商HOZONAuto在矽谷正式啟用了自動駕駛汽車研究中心,這標誌著全球戰略研發布局的確立又邁出了一步,為全球自動駕駛技術開闢了新的道路。HOZON是第13家收購中國生產新能源汽車(NEV)許可證的汽車公司。公司專注於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聯網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公司的第一個汽車將是一個緊湊的SUV。Hozon在浙江省桐鄉市中建立在2014中,由北京中化科技有限公司和清華大學浙江長江三角洲地區研究院共同創辦,註冊資本近6.3億元。HOZON總部位於浙江省嘉興市。
  • 在矽谷設立新能源汽車研究院 這家中國公司想幹什麼?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此番北汽新能源走向海外、進軍矽谷並非單槍匹馬,而是聯合動力電池和車聯網領域的領先企業一起,合力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  回到國內,依託北汽新能源萊西生產基地項目,北汽集團和萊西市將打造國內第一家集整車生產銷售和電池、電機、電控等零配件配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爭取到2020年園區總投資達到100億元以上,汽車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 臺灣「矽谷」——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到去年底,園區共有高科技公司289家,其中有34家公司股票上市,25家公司股票上櫃,3家公司股票在美國上市。園區從業人員有10.28萬多人,62%為大專以上學歷,碩士有1.67萬多人,博士有1209人,平均年齡31歲。其中,海外學成回臺人員4108人,由他們參與設立的公司113家。在園區21年的發展過程中,這些海外學人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帶回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理念在園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