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印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50元;原則上個人繳費標準同步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280元。
估計再過幾個月,村幹部差不多就要讓家家戶戶上交費用了。
對於這樣的標準,如果按照一家6口人計算的話,新農合繳費就要將近2000塊錢,這筆錢對於城鄉居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有人覺得,如果家裡沒有人生病的話,這筆錢就白交了,所以不想交。
其實,新農合是為了幫助參保人員抵禦大病的風險,節省看病開支,防止「大病返貧」。2020年的新農合出現了這些新變化,大家看完後怒,對於要不要交新農合會有新的認識。
第一個變化是大病保險保障提高。
參加新農合,除了出院的時候先進行新農合報銷,滿足大病保險報銷標準的話,還可以第二次申請大病保險報銷,接下來就能實現政策範圍內支付比例提高到60%。
第二個變化是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0%。
出院時候新農合直接與醫院結算,老百姓只要承擔自付部分醫藥費用就可以了。這次新農合調整後,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0%,這樣就相當於減輕一定的經濟壓力。
第三個變化是慢性病門診就醫。
慢性病患者真的非常不容易,常年用藥,少則千八百塊錢,多則幾千元,特別是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病,即使退休人員養老金每月領三五千元。所以像這種慢性病門診報銷就非常有必要了,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經濟負擔。2020年的新農合開始將慢性病納入了醫保,包括了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第四個變化是加大對貧困人口傾斜。
繼續加大對貧困人口傾斜支付,脫貧攻堅期內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起付線較普通參保居民降低一半,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面取消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封頂線。
此外,就算在異地也可以報銷了,而且報銷的額度是按照當地的醫療標準額度來計算的。這對於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來說,也可以減輕不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