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權執行難的表現及對策

2020-12-24 中國法院網

2003-12-03 13:40:13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王金利 朱強

  一、我國探望權的法律規定及含義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對1980年婚姻法進行了修改和完善,根據我國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增加了一些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規定了探視權制度。《婚姻法(修正案)》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父母對子女的探視權,是指父母離婚後,與子女分居的一方(父親或母親)享有的按照協議或人民法院的判決,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時間,探望子女的權利。從民法理論上講,父母對子女的探視權,是基於親權而產生的,是親權中的一項基本權利。

  二、探望權案件執行難的表現

  1、執行案件立案把關難。當事人在探望時可能發生的糾紛極其複雜,判決書或調解書不可能全面涵蓋,對哪些執行案件可以受理至少應有原則性的界定,否則,法官無所適從。

  2、被執行人協助義務界定難。被執行人阻撓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認定被執行人拒不執行判決自無異議,但被執行人的父母即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阻撓另一方行使探望權,能否認定是被執行人拒不履行協助義務?有時子女本身不願到父或母處時,又如何處理?在這個問題上很難界定。

  3、當事人舉證難。探望時,雙方當事人一般都是一對一,一方說對方不讓看孩子,另一方則稱絕無此事,誰都沒有直接證據,孰是孰非極難判斷。法院也無法認定被執行人是否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或裁定,由此導致錯案的可能性極大。

  4、強制執行難。法院對那些經常無故阻撓,刁難甚至隱匿子女、拒絕對方當事人行使探望權的人,也可以適當的採取強制措施。如拒不配合也會受到妨害民事訴訟的訓誡、罰款、拘留等懲罰,同時「對拒不履行判決者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極具法律威懾性的規定,也可以確保這類案件得以執行。但如果將直接撫養子女一方予以拘留或刑事處罰,必然不利於子女的最大利益,所以應慎用。另外,每次探望時,法院也不可能都派人前往,當事人的探視權很難通過強制執行持續地得到保證。

  5、執行程序終結確定難。婚姻法並未規定父或母行使探望權的期限,在子女成年前,父母對子女都有撫養、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因而可以認為在子女成年前,父或母對子女都有探望的權利。這種權利從父母離婚時起將延續相當長時間,因此使如何認定案件已經執行完畢十分困難。假設父母離婚時子女3歲,父或母行使探望權為每月1次,這個月的探望權問題通過執行程序獲得了解決,能否說這起執行案件已執行完畢?而現行有關規定又要求執行案件的執行期限為6個月。

  三、解決探望權案件執行難的幾點對策

  1、要重視思想教育工作和法制宣傳工作的運用。在執行時,要把思想教育和法制宣傳工作貫穿始終,切實做好疏導教育工作。法院在執行這類案件時,要做過細的疏導教育工作,使當事人認識到子女和父母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另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權利,阻礙、拒絕對方行使探視權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同時探視權的實現也是保證子女身心健康的需要,使當事人能夠為子女的健康成長創造適宜的氛圍,主動履行協助義務,從而使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2、規定探望權受阻可成為變更撫養關係的法定訴訟理由。行使監護權的一方拒絕對方探望子女,使子女得不到父母雙方的關愛,不利於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理應成為變更子女撫養關係的法定理由。當然在探望權制度上還應有一些限制性措施,如規定不得對未成年子女進行不利父母子女關係的教育,不宜將夫妻間「仇視」傳染給未成年子女等等。

  3、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做好探視權案件的執行。如果父母雙方矛盾激烈,難以相互配合,可以考慮在探視權受阻情況下由未成年子女就讀的幼兒園或學校協助執行探望。我們可以將婦聯、居委會、派出所、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所在單位以及青少年權益保護部門則可以作為法院執行這類案件時的協助單位。由這些部門協助執行,讓他們經常性做好孩子父母教育工作,避免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更大創傷。

  4、探望權執行案件不易倉促結案。探望權執行案件不同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執行,具有行使時間長期性和行使次數的反覆性特點。如一次執行完畢即告結案,不利於對被執行人保持法律的威懾力,極有可能使權利人的權利再次受到侵犯,再次提起執行,從而出現一個判決書或調解書而權利人多次或反覆申請執行的局面。因此,此類案件不宜倉促結案,應在一次執行完畢後等待觀察一段時間再作出相應的處理。

  5、根據現實情況,各級法院可制定一些靈活的方式。《北京晨報》訊:「探望權人每月第一、第三周的星期六探望子女。」這樣的語句將出現在北京房山法院日後的判決書中。近日,房山法院給處理探望權官司制定了規範。探望權官司一向好判難執行,主要是執行沒有參照標準。依據房山法院所制定的規範,當事人探望子女的時間為每月第一周、第三周的星期六,探望地點一般確定在撫養子女一方的住處,探望的次數一般為每月1到2次。這樣,雙方對探望權的行使就有了明確的標準。一方行使探望權時,另一方應給予必要的協助。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出了《關於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就探視權問題作出具體規定。《指導意見》規定,人民法院對探視權作出判決,要根據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的原則,明確行使探視權的方式、時間、地點、次數、交接辦法等;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有關探視權的判決或調解,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可責令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履行協助義務,並可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或者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裁定由要求探望的一方直接撫養子女一段時間,或者由要求探望的一方起訴請求變更撫養。《指導意見》還規定,探望子女的一方如果有嚴重精神病或烈性傳染病、虐待子女、道德品行特別惡劣等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因素,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其探視權。在我們國家法律沒有規定和沒有作出司法解釋的情況下,各級法院可借鑑廣東省、北京房山法院的經驗,在不違反國家法律和倫理的情況下,制定一些辦法進行試行。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人民法院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探望權執行的思考
    我國婚姻法雖然明確規定了離婚後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權利,但在實際執行過程卻會遇到許多問題,執行起來也比較困難。這起案件雖然通過執行幹警的努力疏導,最終得以執結,但卻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執行類似離婚案件時如何化解雙方矛盾,促使探望權的順利實現,以及如何處理好行使探望權與支付撫養費之間的關係。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探望權。  一、探望權的理解。
  • 淺談探望權的強制執行
    探望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當前探望權的強制執行中存在著一些爭議和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探析一下探望權強制執行問題:第一,有關探望權強制執行的爭議;第二、司法實踐中探望權強制執行的難點;第三、解決探望權執行難的措施。
  • 探望權及其強制執行問題研究
    最高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意見(試行)(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第21條規定:「夫妻離婚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那麼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如何有效行使監護權?未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監護權往往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探望權的確定正是行使監護權的必然結果,是保障監護權得以實現的有效途徑和具體外在表現。
  • 淺析探望權及其強制執行
    (二)強制執行難  法院對那些經常無故阻撓,刁難甚至隱匿子女、拒絕對方當事人行使探望權的人,也可以適當的採取強制措施。如拒不配合也會受到妨害民事訴訟的訓誡、罰款、拘留等懲罰,同時「對拒不履行判決者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極具法律威懾性的規定,也可以確保這類案件得以執行。但如果將直接撫養子女一方予以拘留或刑事處罰,必然不利於子女的最大利益,所以應慎用。
  • 淺析探望權的強制執行
    「行使探望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依照法律規定,離婚後的父或母,在探望子女的方式、時間達不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事實作出判決,故此引起人民法院對探望權糾紛案依法強制執行的問題。
  • 子女探望權執行的幾個建議
    筆者從探視權的基本概況及執行依據分析,並總結探視權執行需注意的事項,以期能有效的解決探視權的執行。  一、探視權概述  探望權,又稱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義務協助非撫養一方行使探望子女的權利。
  • 關注探望權執行 還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近年來,離婚帶來的衍生矛盾——探望權糾紛案件在司法實踐中逐漸增多。今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受疫情管控措施等因素影響,徐匯法院受理申請探望權執行的案件數量有所增加,該院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申請人勝訴權益的角度出發,對探望權執行作了有益探索。圖說:《隱秘的角落》劇照。
  • 淺析我國婚姻法探望權制度
    中止探望權的唯一條件是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這種規定的立法模式屬於概括性的,沒有具體規定哪些是屬於不利於情形,採取這樣的規定隨意性較大,因此在實際生活中也缺乏可操作性。  (五)探望權的救濟措施有待完善  由於種種原因,探望權的實現在現實生活中障礙重重,主要表現在:1、由於新婚姻法的宣傳力度不夠。「探望權」對於不少離異夫妻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有的甚至對此一無所知。
  • 該案當事人能否申請強制執行探望權
    後李某思子心切,希望探望兒子,張某以兒子在外地為由拒絕李某探望,因此李某至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探望其兒子。  分歧  對該案能否立案執行主要存在四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當立案執行。因為探望權是法律賦予父母對自己子女享有的法定權利,屬於身份權的範疇,任何人都不能剝奪,也不能因為雙方約定而剝奪父母的探望權,所以李某要求行使探望權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應當立案執行。  第二種觀點認為不應立案執行,應將該案重審。探望權是法定權利,任何人不能剝奪,而法院的生效法律文書卻確定李某僅當兒子在當地時才享有探望權,這也是對李某探望權的剝奪。
  • 聚焦執行 | 探望權案件能否強制執行
    聚焦執行 | 探望權案件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9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視權可以強制執行嗎?強制執行探視權太難了的原因及對策
    探視權又稱探望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二、探視權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二條規定,「婚姻法第四十八條關於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等判決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採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不能對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進行強制執行。
  • 【以案釋法】探望權該如何執行?離婚媽媽向法院求助
    【以案釋法】探望權該如何執行?但是,這位母親卻為探望子女這事犯了愁……「法律規定清清楚楚,調解協議明明白白,為啥我要見親生女兒就這麼難?」來到法院,羅某某滿腹委屈地向法官訴說。「案件執行內容較為特殊,我們會拿出最佳方案,竭盡全力讓你的願望早日實現。」法官耐心地開解。
  • 關於探望權問題淺析
    但是,現實卻不容樂觀,雖然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享有探望權,但是很多父母卻見不到孩子,探望權基本很難實現。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探望權。一、探望權簡述探望權,又稱為探視權、會面交往權、交往權、面見交流等等。在我國,探望權一般指的是夫妻雙方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享有的對孩子進行探望的權利。
  • 最高法院肖鋒:探望權實務中的五個要點
    (三)中止方式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以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為由,單獨起訴要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有關探望權的生效判決巳進入執行程序,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提出中止行使探望權請求的,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直接作出是否中止執行的裁定,無需通過審判程序解決。
  • 微法課堂 | 關於探望權的那些事
    探望權的對象包括:(1)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2)非婚生子女;(3)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形成合法收養關係的養子女。貳探望權如何執行?《婚姻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了強制執行問題,如果探望權的行使遇到障礙,可以依法申請強制執行。
  • 民事執行難的原因透析及解決對策
    其實,執行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產生執行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攻克執行難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現從「執行難」的危害、成因及對策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初步探討。以期達到解決「執行難」問題,維護司法公正  一、民事執行難的危害   民事執行難的危害是極為嚴重的,其直接危害表現在:   1、損害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 我國探望權法律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我國當前探望權立法存在著諸多不足與缺陷,主要表現為:權利基礎錯位、權利主體狹窄、權利內容模糊及權利行使原則缺乏。探望權制度的完善,應當以我國婚姻家庭倫理觀為基礎,以子女利益最大化為原則,修正當前立法缺陷與不足。同時,探望權糾紛解決應當遵循家事案件審判規律,強化法官依職權探知,實行離婚、撫養權、探望權糾紛整體化解的審判機制。
  • 淺談涉及探望權案件的審理
    (2)確定性:體現在二個方面,一是主體的確定性,享有探望權的人是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二是內容的確定性,《婚姻法》解釋(一)第三十二條規定了探望權判決的執行方式,因此探望權調解、判決具有可執行性,這就決定了判決、調解內容是確定的,即探望的時間、方式是明確的。
  • 男子狀告前妻「索要」探望權
    男子狀告前妻「索要」探望權 2019-05-28 15:13:56他為了見孩子一面,將前妻告上法院,要求行使探望權。記者5月27日從武漢市黃陂區人民法院獲悉,在執行人員的協調下,一對離異夫妻最終冰釋前嫌,男方也在法院調解室裡如願看到了兩年未見的兒子小寶(化名)。  女方範某與男方汪某於2013年11月結婚,2014年7月兒子小寶出生。2017年3月汪某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向黃陂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後又撤回起訴,同年4月,範某又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 淺談離婚後子女改姓及探望權的問題
    近日平臺接到了一個關於探望權問題的諮詢:李大爺的兒子小李與其前兒媳小張2019年初在法院的主持下調解離婚,婚生子小小李跟隨母親小張一起生活,小李每周可探望小小李一次,而小張應積極予以配合。三、李大爺可以關於探望權申請強制執行嗎?首先,李大爺不享有探望權行使的法定資格,故其不能申請探望權的強制執行。其次,關於探望權是否可以申請強制執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