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大家越發覺得「年味兒」變淡了,近些年對於春節的吐槽也越來越多。
但翻過牆,看看老外的反應,有一種突然迷離的感覺。
為什麼呢?
因為我過了20多年的春節
一直都覺得沒什麼新鮮的
被他們一說,居然有一種「 !!!」的感覺
這是我媽媽,牛X不?
首先,有人不管「春節」叫「春節」
叫「全球最大盛典」
全球約1/4的人在過春節
春節「Happy Chinese New Year」
一直掛在推特世界趨勢上
並且,「春運」叫「春天的遷徙」
聽說春運每天要賣出至少560萬張票
他們都驚呆了
是怎樣的交通、管理、系統
能負荷起這樣的「遷徙」?
「全球覆蓋範圍最廣的電視節目」
很多老外都以為全球收視率最高節目
是 「超級碗」橄欖球冠軍賽
直到他們知道了「中國春晚」的存在
對於以上我只想學竇靖童來一句
這是我的中國老母,牛X不?
全世界都在看春晚
雖然春晚年年被國人吐槽,
但不管怎麼說
就算不會一直看,也會開著電視
近年來7億人收視中
歪果仁也貢獻了不少
日本線上彈幕網站niconico
做了一個現場調查
結果有九成人覺得好看!
和中式吐槽不同
外國友人表示
「花多少才能看這麼好看的節目」
哈哈,不花錢,免費看
舞蹈、雜技表演、魔術
還有充滿科技感的機器人
無人機表演讓外國朋友咂舌
播5個小時都不帶重樣!
「中國人逆天啊……除了完美還是完美,
令人窒息的表演。」
「這簡直是我見過最牛的編舞,
舞蹈家們棒棒的!」
「2015春晚,美!棒棒的。」
哈利波特也要躺一波槍:
(魔術)秒殺哈利好幾條街……
羨慕,也要過春節!
春節對中國人來說
是一種存於心中的執念
而對於新接觸到的外國人來說
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好玩好吃好看的
都在這幾天啊
@外國友人ZHU:
春節的時候99%的中國人都集體罷工
這幾天中國人拒絕掙錢
這讓我覺得中國人一點也不愛錢
但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卻很快
我覺得川普應該來中國好好學習一下
@外國友人JIE:
我想春節大概就是美食節吧
減肥可以名正言順丟一邊
從年前的準備
到正月十五連吃一個多月
真的吃貨天堂
@外國友人QRD:
中國春節可以玩兒的東西很多
放煙花、貼春聯、包餃子
不用手機電腦
一天也過的很愉快
春節習俗好可怕!
有些外國朋友們對中國習俗
可以說是非常好奇了
完全當做科研課題來探索
1、中國人過春節為什麼要燒錢?
買東西唄(誤)
回答的人告訴他:我們是給祖宗送錢
是這樣沒錯
但回答者並沒告訴他
我們燒的都是冥幣
這樣會誤導外國朋友
讓他們覺得我們都是有錢閒得沒事幹
在燒錢中度過美好節日的土豪
2、中國春節是不是應該避免穿紅色?
筒子啊,你是被誰給蒙了
紅色可是我們的代表色啊!
我真的是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啊
就算不知道這個
「中國紅」也應該聽說過的
多有名啊!
畢竟每次歪果仁辦的中國風T臺秀上
一片大紅大綠的土味兒範
簡直太(辣眼睛)吸引人了
3、我過年要給朋友包紅包嗎?
要的,要的
過年發紅包是中國人的傳統
請把紅包發給你的中國朋友
包個千把塊不嫌少
包個萬把塊不嫌多
為什麼春節每年都不是同一天?
中國人什麼時候過春節
是外國人眼中的世紀難題
被搞糊塗的歪果仁在網上問出了如下問題:
中國人為什麼要二月份過春節?
獎勵十個點,請用事實來說話
中國人為什麼要在一月份過春節?
中國人是怎麼知道哪天是春節的?
@外國友人KUAI:
我覺得中國人好任性
想哪天過節就哪天過節
似乎看到了歪果仁巴巴的小眼神控訴著:
你們中國人
是不是把春節的日期秘密記在小本子上了
為什麼全中國都知道春節是哪一天
只有我們不知道?
是的
我們全體中國人都有一個小本子
那個小本子叫陰!歷!
哼,就不告訴你~
扎心了,老鐵
當然,和中國朋友一樣
外國友人也有一些吐槽
@外國友人NI:
春節大概就是我們的萬聖節吧
為了嚇死別人
他們都大半夜跑出去燃放爆炸物
還比誰的鞭炮聲音大,誰的時間長
@外國友人CHUN:
中國一到春節就發錢
為了集字搶紅包
他們每天瘋狂地又掃又點
一開始我也很想搶這幾千塊錢
後來聽他們說只有幾塊錢
朝鮮【朝日新聞】報導:
中國經濟崩潰持續發酵,有八成以上的中國人不能上班,夜間大量無業游民上街燃燒投擲爆炸物。大量無業游民酗酒賭博,剩下的部分人只能觀看電視度日。面對崩潰的末日,中國人只能一家人聚在一起,惶惶不安地守在一起,徹夜不眠地熬到第二天的日出。還有學校全部停課,工業全部停滯,百分之八十的店鋪關門,股市全部收盤。無數年輕人為了搶奪手機內幾毛幾分錢而喪失理性。
這則報導,槓槓的,很扎心
朋友,你對春節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有一些外國朋友
也問出了一些非常可愛的問題
1、中國會取消春節嗎?
考慮到我們悠久的歷史
等到西方人的聖誕老人退休了
復活節的雞蛋褪色了
感恩節不吃火雞了
愚人節不怕被人愚弄了
情人節不再虐狗了
春節或許應該仍然……還在!
2、中國人會把春節變成一個世界性的節日嗎?
從人口的比例上來說
其實春節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節日了
而且考慮到中國妹子們買買買
中國漢子付付付的優質品格
全世界的人大概都在慶祝
(全球掃年貨的行為)中國的春節
全世界都在跟著中國過春節
其實,不知不覺中
全世界的畫風早被中國人帶偏了
慶祝方式還非常的接地氣
中國人可能有一個天賦技能
就叫「都給我過節」
每逢農曆新年自動施放
全世界都在跟著中國過春節了
在美國
紐約帝國大廈為了慶祝春節
把樓頂的燈光換成了紅色和金色
最繁華的紐約時代廣場
可以直接看實時播放的春晚
美國人年輕人對於春節
也抱有極大的熱情
他們還會寫春聯
雖然看上去哪裡怪怪的.....
在法國
艾菲爾鐵塔也不甘落於人後
來了一個全紅
在法國最大的唐人街巴黎13區
每年都會有春節彩妝遊行
30支舞龍舞獅的隊伍、花車等
會在最熱鬧的街道遊行
其中經常混進去奇怪的東西
比如讓黑人來當包拯
是為了省油彩錢嗎???
就連13區的聖怡博教堂
也會貼上中文的春聯
讓人有一種宗教大融合的錯覺
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
被稱為「第一公民」的小尿童
是比利時所有人心中的英雄
在中國新年時
他也會穿上唐裝向大家賀歲
和全世界的人一起迎接新年
在澳大利亞的雪梨
紅色的煙火照亮了海灣
在英國倫敦
街道上早已張燈結彩
利物浦玩得更大
直接把《精衛填海》
這個中華傳統神話故事
投影到大樓上
在國外
春節本來是不放假的
但是要過節的人實在太多了
不給他們假期
他們也會自己給自己製造假期
一到農曆除夕和大年初一那兩天
公司和學校裡放眼望去一片空席
萬般無奈之下
紐約和加拿大政府宣布
把中國春節也規定成法定節假日
消息公布之後
華人還沒來得及表達感謝
遊行隊伍裡的外國友人先增加了
哥們感謝啥?
獅子舞起來!
中國傳統春節依舊很有味道
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年味變淡,但從歪果仁的旁觀者角度來看,就會發現,很多「根」與「魂」的東西還在傳承。
聯合國環境及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唐華德曾說「西方『年味』變淡更甚。許多西方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很難有「團聚」與「歡慶」。相對於此,中國的春節還是很有味道的。」
在快餐式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國青年人熱衷更加個性化、開放式的西方節日,有很多的商業化、娛樂化因素。很多年輕人過「洋節」的時候,其實並不了解「洋節」的真正內涵,更多的是被商業化、形式化的表象吸引。
春節對於外國朋友的吸引卻不同,西方人對中國春節的感官和印象正在漸趨「日常化」而不是「商業化」。
我們固然不能相信世界上有那麼多外國人由衷地熱愛中國文化並將中國春節當作自己的節日,但中國春節在西方社會中的角色變遷的確有力地折射了中國、中國文化和中國人在全球文化光譜中所處地位的變化。
在春節「走出去」的路上,希望中國人自己能夠相信,中國春節很有味道!
來源:文化產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