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風味小吃論傳統美食英譯現狀及對策,你知道的風味小吃有哪些?

2020-12-14 麻花美食匯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進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包括書法、武術、飲食等等。中國飲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最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風味,也對世界飲食文化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其中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小吃更是極好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前不久,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更是讓中國傳統美食與文化得到了極大的傳播。從秦漢時期始,中國就開始對外傳播飲食文化。

中國美食英譯現狀調查為了了解目前中國傳統美食名稱英譯現狀,筆者對一些餐館菜單上的菜名的翻譯進行了調查總結,發現以下常見問題:1)單詞拼寫錯誤,單詞單複數問題。如刀削麵 Sliced Noodles,不能寫成Sliced Noodle;

2)大小寫誤用。英文菜名中實意詞首字母應該大寫而虛詞首字母則不需要大寫,如蛋炒飯Fried Rice with Egg;3)語序錯誤。如酸辣湯應譯為Sweet and Sour Soup,而不是Soup withSweet and Sour;4)概念混淆。如湯汁一詞的翻譯需突破局限,「羹」與「湯「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統一翻譯成Soup。如豆腐羹 Jellied Bean Curd、紫菜湯 Seaweed Soup;5)忽略中外文化差異,難以傳達美食豐富的文化寓意,如糖葫蘆若翻譯為Sweet Calabash就會使外賓誤解。

改進美食翻譯的建議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認真反思,從而做到有方法有目標地進行翻譯。我們有如下建議:1)注重分類總結:只有通過分類總結,我們才能歸納出對各類小吃的具體翻譯方法。例如:可以將小吃分為中式早點(燒餅、油條、水餃等)、飯類、面類、湯類、甜點、冰類等。飯類,如白飯(Plain white rice)和糯米飯(Glutinous rice)等,都以rice結尾。而面類多以noodles結尾。這樣在翻譯時才能更加得心應手,事半功倍。2)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歸納總結的同時,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常見的小吃採用音譯,如:餃子(Jiaozi)、饅頭(Mantou)等全國通行的小吃採用音譯以傳播漢語文化。對於食客不太熟悉的需後加解釋,例如燒賣譯成Shaomai(Sticky rice balls)。對同一種食材有不同烹飪方法,在翻譯時要將其體現出來,如:烤山芋(roasted sweetpotatoes)、蒸山芋(steamed sweet potatoes)。3)注重東西方文化差異:中國飲食的英譯還需注意東西文化差異。例如,驢打滾這一美食,如果按照字面翻譯成Rolling Donkey,容易讓人產生誤解,這時可在後面加上簡短注釋:FriedChop Rice Cake。同時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如,臭豆腐應翻譯為Pungent Tofu,而不能說Stink Tofu。4)採取多種方式進行翻譯:通過網上查詢、翻閱相關書籍、專家諮詢以及與外國友人交流溝通等多種方式,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之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資源的有效、高效利用。例如,舉行專家學者和餐飲業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會,專家可以從中獲得第一手信息,從而將理論和研究成果付諸於實踐之中。

結論通過本次的調查研究,筆者發現了風味小吃名稱翻譯的一些問題,包括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問題,也包括工作態度問題,並對此做出了相應的分析並提出了解決方案。但因能力有限,筆者僅淺顯地對其翻譯策略做出探究,希望更多的專業人士參與其中,對中國特色風味小吃的翻譯做出貢獻,從而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讓中國飲食文化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旅途美食小吃:貴陽街頭的風味小吃
    省會貴陽,集中黔地各方佳餚名吃,尤以民族地區的風味小吃稱著。黔味菜在中國幾類大菜系中屬川味組成部分,以辣香聞名。下面介紹幾種旅行者不可放過的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腸旺面是貴陽街頭大小飯攤最常見的一種風味小吃。
  • 探訪廣東梅州風味小吃,這幾道風味小吃堪稱梅州最地道小吃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譽為「世界客都」,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獨特又地道的美食,一色一香,一城一味,梅州孕育出了極具代表性的美食,在梅州常見的客家美食可分為客家菜餚和客家小吃兩大類,客家菜與潮菜、廣州菜並稱為廣東三大菜系,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梅州風味小吃
  • 旅途中的美食!讓你了解中國傳統風味小吃和面點
    朋友們準備去哪玩耍呢,今天小編特意為吃貨們準備了一期「旅遊指南」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傳統風味小吃和面點,順便介紹一下幾個吃貨必去的旅遊勝地,一起來看吧。特色小吃迅速在全國各地發展,成為了中國特色小吃界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要說中國特色小吃去哪裡,小編我來告訴你。
  • 品味泉州風味小吃 領略泉州煙火氣
    風味小吃泉州風味小吃是閩南菜系流派中重要的一員,是閩派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泉州特色風味小吃品種繁多,據統計,泉州有文字記載的地方特色小吃就有140多種。代表性的有土筍凍、面線糊、洪瀨雞爪、捆蹄、安海菜粿、英都麻糬、海蠣煎、嫩餅菜、肉粽、炒湖頭米粉、花生仁湯、八寶芋泥、雞卷……記者請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元老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閩菜泰鬥程振芳,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有關負責人等為中外賓朋推薦一些有代表性的泉州風味小吃,由於版面有限,不免掛一漏萬,就像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洪泓說的:「領略泉州煙火氣,你就要深深地咬上一口
  • 舌尖上的六安特色風味美食小吃
    六安不僅是一個很美的城市,同時它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你垂涎三尺,欲罷不能!六安的風味小吃中,「涼皮」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愛吃,尤受年輕姑娘歡迎,一年四季都有賣,夏天吃的人更多。六安的大街小巷,六安的每個城鎮,乃至鄉村,到處都有賣涼皮的。一張桌子,幾個小板凳,就是一個涼皮攤。
  • 四平特色風味美食小吃
    作為吉林省歷史悠久的英雄城市,四 平的飲食包容了典型的東北風格與朝 鮮族、滿族等民族的特色小吃吊爐餅——是傳統麵食,製作方法是用溫水和面,水的溫度和用鹽量隨著季節變化而增減。餅片擀好後,上炭爐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爐。成品形圓面平,呈虎皮色,層次分明,外焦裡嫩,清香可口。李連貴燻肉大餅由河北省灤縣人李廣忠(乳名李連貴)於1908年在吉林省梨樹縣創製,是東北地區一種小吃。
  • 陝西鹹陽的特色風味美食小吃
    作為陝西風味小吃發源地之一,鹹陽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類繁多,色香味全,享譽國內外。血條湯是陝西長武的特色食品。長武人紅白喜事,生日滿月,逢年過節,招待客人的頭一頓上等飯是血條湯。煎湯時加用動物油(大油)作的油潑辣椒、豆腐、蔥花、鮮香菜等,形成血條紅,豆腐白,辣而不嗆,油而不膩的特點,為地方風味吃食一絕。
  • 品嘗家鄉的味道 福州評選特色風味小吃
    福州特色美食——燕丸。葉秋雲 攝中新網福州4月25日電 (葉秋雲)福州肉燕、福州魚丸、福州芋泥、福清糟肉光餅夾等風味小吃於4月25日在第二屆福州風味小吃評選活動現場同臺亮相,令人眼花繚亂。福州特色美食——太平面。
  • 回憶兒時小吃的味道,三種傳統風味面點小吃,一起來看看吧!
    小知識:小吃點心與商賈、工匠、藝人聯繫較緊,他們來去匆匆,行跡飄忽不定,小吃類食品易於保存,便於攜帶,最適合他們的需要。油酥燒餅是陵川縣一帶的傳統小吃。在舊時是販夫走卒從陵川到豫北拉腳時常食的一種乾糧。
  • 春城昆明,有著五味俱全讓你垂涎三尺的特色美食和風味小吃!
    與此同時還有這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風味小吃。今天小編就帶你來到這裡,品嘗一下當地獨特的美食小吃。春城昆明,有著五味俱全讓你垂涎三尺的特色美食和風味小吃!餌塊可以說是雲南特有的一道風味小吃,也是是昆明非常著名的一道名特小吃。當地的餌塊是用上等的優質大米加工製作而成的。
  • 帝都北京,都有哪些宮廷美食風味?
    出去玩兒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都會吃遍當地的美食,北京作為祖國的首都,幾百年的帝都,傳承下來很多的宮廷美味,今天小咔給大家盤點一下北京的都有哪些京味兒十足的傳統美食?滷煮滷煮是大多數人的最愛美食之一,地道的北京風味之一。源於宮廷食物的改造,各種豬內臟配置豐富的香料熬煮,不但沒有了內臟的腥味,反而汁鮮味濃。
  • 連雲港有哪些傳統風味特色小吃?
    花果山風景區主要景點有猴石、老君堂、南天門、水簾洞、七十二洞等。花果山突出《西遊記》「孫大聖老家」主題,全力打造東方的「迪士尼」主題公園。這裡的涼粉應該是然我最為難忘的。說實話,涼粉全國各地著實不少,也吃過其他地方的涼粉,但就是鏡花緣小鎮的涼粉最符合我對「涼粉」個人解讀。
  • 深圳東門町小吃街:大雜燴風味,所有美食來自全國各地
    我尋思著這是深圳未成為大都市之前所留下的一條老街呢,幻想著有老房子,老建築,老街道,更有當年小漁村的模樣。但一出地鐵站,我愣住了——恰好是撞上了人滿為患的美食廣場小吃街。臺灣有個西門町,深圳有個東門町,也不知道是不是刻意模仿,這裡的小吃多得數不清。全國各地較為有名氣的小吃都來了。
  •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組圖]
    蟹殼黃的餡心有鹹、甜兩種。鹹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該品以上海石門一路威海衛路口的吳宛餅家製作的為最佳。  2、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上海有兩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鮮得來」。
  • 北京,到底有什麼小吃?體驗北京風味,感受北京小吃風流
    後來這事情被乾隆皇帝知道了,於是在乾隆十八年(1754年),他命人把豆汁兒引入宮廷,並且召集了一幫大臣們共同品嘗這民間飲品,結果眾大臣喝完竟然齊聲叫好。就這樣,豆汁兒同樣成為宮廷飲品。茶湯,也是老北京非常傳統的一種地道小吃。
  • 地道的老北京風味小吃,宮廷奶酪風味特有
    作為北京風味小吃的奶酪,在歷史上,原本屬於蒙族的食品,即使後來奶酪進了北京,也只是僅限於元、明、清三朝的宮廷小吃,直到後來才流傳到民間。「久居北平的人,不免犯饞,想北平吃食,酪是其中之一」。民間有詩云:「奶茶有鋪獨京華,乳酪如冰浸齒牙。」讚譽了宮廷奶品的做工精緻、口感細膩、鮮新美味和不可多得。三元梅園經營的宮廷奶品,是傳統的宮廷御膳之珍品,起源於滿族,其淵源可追溯幾百年歷史。三元梅園宮廷奶製品的製作源於傳統,同時結合現代工藝,確保了宮廷奶品的品質。
  •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名食介紹,桃花面等地方風味小吃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桃花面」是湖北孝感市傳統風味小吃。而這種地方風味名食是經過由餛飩食品演變而成。刀魚面鍋蓋面,乃鎮江著名風味麵食。再配上鮮美的麵湯和調味佐料,使鍋蓋而倍受歡迎,成為了鎮江著名的傳統風味。魚湯而又名白湯麵,它是江蘇東臺縣著名的風味美食。其面是取鮮鯽魚、鱔魚骨及蝦子等制湯,澆入水煮麵中,再以火腿片、炸脆鱔或餚蹄蓋交點綴而成。湯白、質濃、味美、爽口,營養豐富,故凡到蘇北東臺來的外地人,無不想嘗嘗這聞名全國的魚湯麵。
  • 「北方明珠」,大連的特色風味美食小吃
    大連市,別稱濱城,位於遼東半島遼寧省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花園城市,有「東北之窗」、「北方明珠」之稱。除了金石灘、星海灣著名的景點外,最難忘的還是大連特色美食小吃。
  • 蜜餞、油炸粑、王涼粉……內江風味小吃勾起你甜蜜記憶(多圖)
    「內江小吃」 倍受廣大食客讚譽「從上世紀初起,內江飲食在繼承傳統飲食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內江風味......」據中國烹飪大師、四川省烹飪協會副會長楊國欽介紹,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內江餐飲業出現朝氣蓬勃的發展勢頭。
  • 廣州小吃——風味鹹煎餅
    可能有很多的朋友們沒有吃過一種小吃,就是廣州的風味鹹煎餅,它是一種很地道的廣州小吃。也是廣州一種非物質文化的遺產小吃。它的主要用料方面就是使用麵粉塔,再配上糖,還有豆腐乳,再加上面種,另外一個就是水等方法製作而成的。它吃起來口感也是很心軟的,同時也是表皮吃起來也是很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