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課程:屬於考試課程,共計50學時。課程內容為必須具備、應知應會的通用基礎性知識、技能。包括:
1) 宏觀解讀模塊:重點解讀與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關的各項宏觀政策、歷史回顧梳理以及國際經驗交流等
2) 中華文化模塊:重點講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外延,為學員夯實最基本的中華文化知識基礎,讓學員進一步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什麼、傳承什麼、教什麼
3) 傳統教育模塊:為學員系統勾勒並重點提煉中國傳統教育的歷史、思想、智慧、方法、經驗,並與目前世界前沿的教育理念、模式相互激發,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智慧助力並推動當前的教育改革創新
4) 教師素養模塊: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側重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資源加強學員自身各項身心素養的提升,實現教師隊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化與踐行
5) 教學實操模塊:分別為德育與公益、語言歷史與人文、文化與國際理解、藝術與審美、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與學生活動等領域梳理可供教學使用的傳統文化資源與相關教學技能、教學方法等
2、必選課程:屬於非考試課程,共計40學時。課程內容為教師教學活動必備的工具性資源。包括:
1) 中華經典重點篇章的誦讀錄音:範圍覆蓋經、史、子、集各部的重要篇章,共計約15萬字
2) 古詩文朗誦與吟誦錄音:完整覆蓋教育部規定的小學必背古詩詞75首與初中必背古詩文61首等中小學生必會的經典詩文
3、選修課程:屬於非考試課程,總學時持續添加與更新,要求至少選修10學時。主要為配合必修與必選課程的教學觀摩、經驗分享等實操性學習內容。包括:
1) 課堂教學交流研討:通過觀摩課、說課、評課等方式,展示教學名師的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共享,切磋共進
2) 國學教育經驗分享:由從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教學且成果顯著的教育管理或教育科研單位負責人、校長、名教師分享其創新實踐經驗,進行深度解讀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