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近日,美國能源署發布了「2018年電力年報」,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年底,雖然美國的發電設備的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11.96萬億千瓦,但仍大幅低於中國。
該報告認為,2018年,中國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已經接近19萬億千瓦,約是同期美國裝機容量的1.6倍。同時,中國的發電量也遠超美國,去年達到了6.85萬億度千瓦時,而美國約為4.18萬億千瓦時(1千瓦時就是1度電)——中國是美國的1.64倍。
可以說,不論是裝機容量,還是總發電量中國都已遠超美國。那問題來了,中國的發電量如此巨大,都用在什麼地方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逐一解析下。
先看三大產業和居民用電量
2018年,中國的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用電總量的1.06%;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用電總量的69.01%;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用電總量的15.78%;城鄉居民直接用電量為9685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用電總量的14.15%。
顯然,在中國的第二產業的用電量最大。畢竟第二產業是廣義工業嘛,包括了建築業、製造業、採礦業等,屬於高耗能產業。而居民直接用電量約為9685億度,按照13.95億人口計算,人均年用電量為694度電——人均每月用57.86度電。
再看全國31省份的用電量
分地區來看,去年廣東、江蘇兩省的用電量最多,均超過了6000億度電(即6000億千瓦時)。其中,廣東省的用電量約為6323.4億度,且佔到了全國用電總量的9.24%——要知道,廣東省的GDP佔全國的比重可以超過10%的啊,這說明廣東單位GDP的耗能更低。
據報導,廣東省在近幾年累計淘汰了超過380萬噸的煉鋼產能,淘汰了超過4000多萬噸的水泥產能,淘汰了1800多萬噸重量箱的平板玻璃產能,淘汰了180多萬噸的造紙產能……
此外,在《廣東省工業綠色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年)》中計劃要逐步在家電、建材、機械、汽車、電子信息、化工、紡織等重點領域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製造體系,優化產業結構,優化能源利用結構。
江蘇省在2018年的用電量約為6128.3億度,約為全國用電總量的8.95%。顯然也低於江蘇省GDP在全國的比重,也說明了江蘇省的單位GDP的耗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2018年,山東省的用電量約為5916.8億度,和江蘇的用電量差距不大。並且和廣東、江蘇一起成為「用電量的第一集團」,遠超其他各省份的用電量。
2018年,浙江省的用電量約為4532.8億度;河北省、河南省、內蒙古的用電都在3000億度以上。其中內蒙古是我國的重要煤炭生產基地,同時還是我國的鐵礦石、稀土開採基地,整體耗電量較大。
從四川省開始,各省份的用電量從2459.5億度開始「一路下滑」至西藏的69億度。其中,安徽省用電量約為2135.1億度,上海市用電量約為1566.7億度,北京市用電量約為1142.4億度,重慶用電量約為1114.5億度,天津用電量約為861.4億度。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