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為何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出七年來新高

2020-12-25 澎湃新聞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這一增速較2017年上升了1.9個百分點,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用電量常被視為宏觀經濟運行走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2018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6%,增速相對平穩,為何全社會用電量出現8.5%的高增速?這與國內電力消費結構的優化調整有關。

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脫鉤,「晴雨表」失靈了嗎?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發布的《2018—2019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下稱《報告》),2018年各季度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9.8%、9.0%、8.0%和7.3%,增速逐季回落,但總體處於較高水平。

三大產業中,第二產業是全社會用電量的「壓艙石」,去年二產用電量4.7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增速為2012年以來新高,成為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近年新高的重要拉動力;用電質量最高的第三產業用電量繼續快速增長,達到1.0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增速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全年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增速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電力生產與消費與經濟增長關係密切,一方面,電力短缺會對經濟增長產生阻滯和負面效應,另一方面,經濟的快速增長會刺激電力消費的快速增長。縱觀過去近20年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和GDP增速,兩者的發展趨勢大體同步。

(註:圖中2003年至2015年的GDP增速為2016年7月國家統計局根據新的核算方法修訂後的GDP數據,2016、2017年GDP增速為國家統計局最終核實數據,2018年初步核算數據)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一升一降、出現脫鉤,是否意味著「晴雨表」將失靈了?其實,影響用電量的因素十分複雜,包括產業結構、用電效率、電能替代、氣溫等等,用電量的變化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動態過程。

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對此解釋稱,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指標之一,全社會用電量指標能夠客觀反映出經濟運行狀況,其增幅變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宏觀經濟走向。長期來看,用電量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但影響用電量這一指標的不僅僅只有經濟因素。

葉春認為,總體來看,電能替代政策持續推進、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領漲、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新增用電需求以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快速增長等因素,成為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近年新高的主要原因。

其中,電能替代(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等)對於電力消費增長的貢獻率很大。所謂電能替代,通俗點說就是過去用煤用油的領域現在改用電力,比如北方冬季採暖煤改電、工業窯爐改造、交通領域的電氣化等等。這導致電力在終端用能中的比重增加,但電能替代對GDP增速的貢獻有限,這也是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短暫「背離」的原因之一。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於崇德介紹,去年全國開展電能替代新增電量約為1550億千瓦時,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近2.4個百分點。電力消費增速創新高,不僅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成果的體現。

中西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增速較高

用電量高速增長的背後,是產業結構與用電結構的調整優化。

2018年,第二產業用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9.0%、比上年降低0.8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比重比上年降低0.6個百分點;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比重提高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比重分別提高0.6和0.2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用電量比重為1.1%,與上年持平。

2018年,除了第二產業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0個百分點、成為主力之外,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為用電量快速增長提供了支撐。

中電聯《報告》分析稱,第三產業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長23.5%,繼續延續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勢頭,其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速均超過60%;批發和零售業用電量增長12.8%,其中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增長70.8%;受電氣化鐵路、城市公共運輸運輸、港口岸電、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等用電持續快速增長拉動,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增長11.7%。

此外,去年全年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增速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4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18年全社會用電數據折射出的另一大特徵,是中西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增速相對較高。據中電聯數據,除福建、山東外,其餘13個用電量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均屬於中、西部地區。

《報告》稱,去年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9%、9.6%、10.9%和6.9%,比上年分別提高1.7、2.3、1.8和2.3個百分點;用電量佔全國比重分別為48.3%、19.0%、26.9%、5.8%。其中中部、西部同比分別提高0.3和0.2個百分點,東部、東北地區分別下降0.3和0.2個百分點。全國31個省份用電量均實現正增長。

其中,廣西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為1702.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84%。貴州、山西兩省2018年的用電量增長分別為8.4%和8.5%,和全國的平均水平相當。據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市場部主任劉明忠介紹,2018年用電量呈現兩大特徵,原因之一是貴州省傳統十大高載能行業中仍有一些在穩步增長,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對電力消費的帶動,該省大數據用電量在2018年同比增長214%。

傳統經濟大省的用電增速雖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基數龐大。

南方電網經營區內,廣東省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突破60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6000億千瓦時相當於6個三峽電站全年發電量的總和。去年1-11月,廣東省工業用電量逾3638億千瓦時,佔廣東全社會用電量的62%。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作為新興產業,用電增長較快。

2018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達9.73萬億元,以此計算,每1度電支撐廣東GDP產出約16元。

國家電網經營區內,2018年,江蘇省全社會用電量首次突破6000億千瓦時大關,達到6128.3億千瓦時,成為繼廣東之後全國第二個年用電量突破6000億千瓦時的省份。該省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四個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1.1%、5.9%、3.9%、2.1%。

用電量增速回落的背後,是江蘇用電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佔「大頭」的工業用電量為4396.1億千瓦時,較上年增長2.9%,但在全社會用電量中的比重已由2015年的76.0%降至2018年的71.7%。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增速分別為14.2%、10.8%,連續第三年增速超過兩位數,在全社會用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分別由2015年的11.3%、10.3%提升至2018年的14.2%和10.8%。

對於2019年全年電力消費,中電聯《報告》預測,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用電量增長不確定性增大。綜合考慮國際國內形勢、產業運行和地方發展等,以及2018年高基數影響,預計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平穩回落,在平水年、沒有大範圍極端氣溫影響的情況下,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5%左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發布 用電量增速創七年來新高
    ­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為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速創下7年來新高。­  一般情況下,用電量是經濟的晴雨表,是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數,2018年,用電量為什麼增長這麼快?高速增長的用電量背後,支撐的中國經濟又發生了什麼改變? 記者帶著這些疑問,奔赴東、中、西部多個用電大省,一探究竟。
  • 2018年我國用電量增速創七年新高
    2018年我國用電量增速創七年新高 原標題: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9號發布的的《2018-2019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
  • 中國2018年用電量增速創最近六年新高
    我國2018年用電量增速創最近六年新高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記者姜琳)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6.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
  • 我國2018年用電量增速創最近六年新高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記者姜琳)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6.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用電量一直被認為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之一。
  • 國家電網預測:明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5%
    6.5%,意味著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重回中速增長通道。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用電量常被視為宏觀經濟運行走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在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出七年新高的8.5%之後,2019年的用電量增速是4.5%。2020年,受新冠疫情衝擊,一季度國內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創近10年來用電量季度增速新低。
  •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發布!去年用電量為何增長這麼快?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為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速創下7年來新高。一般情況下,用電量是經濟的晴雨表,是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數,2018年,用電量為什麼增長這麼快?高速增長的用電量背後,支撐的中國經濟又發生了什麼改變? 帶著這些疑問,和小新一起奔赴東、中、西部多個用電大省,一探究竟!
  • 三季度南方五省區用電量增速創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高
    記者今天從南方電網獲悉,1-9月,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五省區全社會用電量達95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較上半年回升3.3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9.1%,增速創2018年下半年以來季度新高。
  • 2018年上半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9.4%
    根據發布的全國能源形勢,中國全社會2018年上半年用電量322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創6年來新高。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能源消費較快增長。
  • 2018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及用電結構分析【圖】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0929/636862.shtml 核心提示日前,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能源局相繼發布今年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和全社會用電量數據,1~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
  • 2018年1-5月廣東全社會用電量簡況
    2018年1-5月廣東全社會用電量簡況 發布時間:2018-06-25   來源:電力網
  • 2018經濟增速真實嗎?用電量增了8.5%
    來源:人民網6.6%的增速真實嗎?為何就業規模再創新高?改革開放還將釋放哪些紅利?22日,國家發改委逐一回應社會關切:實物量數據、關聯指標增速有力支撐中國經濟增速真實性;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商獨資經營;將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政策。製圖:沈亦伶1月21日,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的主要數據對外公布。
  • 8月用電量創歷史紀錄,年內累計同比增速首次「轉正」
    9月14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消息,1~8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76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這也是我國全社會用電量月度累計數據在年內首次轉為同比正增長。此前,單月用電量數據已於今年4月率先實現同比增長。而在8月份當月,全社會用電量72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這一單月增速不僅創下年內的新高,更是一舉突破了我國單月用電量的歷史紀錄。
  • 三季度南方五省區全社會用電量比增9.1%
    三季度南方五省區全社會用電量比增9.1% 來源:南方電網 2020-10-26
  • 2018年各城市全社會用電量情況
    本人在今年2月中旬搜集到2018年各城市全社會用電量情況;前4強城市,排名不是北上廣深,這4個一線城市;而是上海蘇州濱州北京,北京僅第4。蘇州用電量高,主要工業用電量太強大,全國第一,當然因為工業總產值全國第二。
  • 用電量裡的經濟「新常態」: 增長動能轉換提速
    用電量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成為觀察經濟運行的重要窗口。就在上半年GDP增速超預期達到6.9%的同時,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6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到295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增速創出4年來新高。
  •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5%
    1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2018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862小時,同比增加73小時。
  • 2019年發電量、用電量同比增速雙雙下降
    (觀察者網訊)1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722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企業用能成本降低近1500億元。就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來看,去年與2018年8.5%的同比增速相比有所下降。
  • 6月用電量增速持續修復至6.1% 水電增速大幅逆轉、火電增速有所回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生產生活秩序持續恢復,6月用電量增速6.1%,再創年內新高6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3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1-6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354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降幅持續收窄。(來源:微信公眾號「長城公用環保研究」ID:cc_gyhbyj 作者:於夕朦、周迪)6月用電量增速在5月明顯回暖(+4.6%)的基礎上再創年內新高,呈現持續修復的態勢。
  • 10月我國13個省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超全國平均
    【電纜網訊】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1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13個省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 廣東省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
    【電纜網訊】繼2016年8月成為全國首個統調負荷破億的省份後,廣東省又成為全國首個用電量突破6000億千瓦時的省份。 據悉,截至12月12日,廣東省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60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