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會造價,ID:XHZJ1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最近一段時間學長都會收到這樣的私信「學長您好,我是學校的應屆大專畢業生,想諮詢您,畢業之後是上班呢?還是專升本,讀完本科再去上班?」
我相信這樣的遇見這樣問題大家會很糾結,不知道如何選擇,在我看來問出這樣的問題十分正常,畢竟都沒有經歷過,在選擇上有點困難,又是關乎自己的職業生涯,所以應該謹慎一點。
很多人問到學長了,那當然要和大家說說這個問題,以為自己的所見所聞的出來的幾點說吧,這樣比較真實,也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先說結論:工程造價專業應屆大專畢業生,先找工作比較好。
01
時間會給出答案
先找工作可以幫助你更快的做出決策
畢業前有為期三個月的頂崗實習期間,在這三個月中,看一看到你想像中的工程造價工作和你實際的工作是否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先去施工單位做造價,那麼大概率會發配到項目上,離家遠,工作時間長,工作時間007,工資低.....
如果選擇諮詢公司上班,那就得忙的一筆了,各種項目。
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先了解情況,看看你自己是否喜歡現在的樣子,如果你覺得不喜歡土木行業,那就立即止損,專升本,換專業,把損失減到最小。
我們討論的是「先找工作還是先專升本?」
所以我認為先找工作可以更好的幫你做好遵從於內心的決定。
02
專業技術需沉澱
造價員,小小的九大員之一,其定位是技術崗位。
技術崗位那就必須有過硬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實戰經驗,大專學校設置的課程就是注重實操,但是如果還要去讀兩年半的本科,那就要多兩年才能接觸實際工作,經驗方面就沒有太大的優勢。
對於造價工作我個人認為實際操作還是非常重要的,光是課本上的東西不足以支撐開展工作,因為要開展工作那就必須要和現場實際結合。
就像是打遊戲升級,打的怪越多,經驗漲的快,升級就快。
一樣的道理,工程做的多,遇見的情況多,圖紙看的多,工程量算的多,組價多,自然而然能力就提升了。
其實這一行對新人不太友善,就拿最簡單的算量來說,一個新人才開始接觸算量,算的數據各種奇葩,老師傅一眼都能看出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這是因為老師傅心中有「標準」,算過很多工程之後,就能做到,什麼工程量在什麼範圍內是合理的。注意一下,我這裡只說的是合理,因為每個人算出來的結果都不一樣,只要是合理,雙方認可,那麼這個量就是對的。
這沒有辦法速成,只能靠時間去堆。
所以先找工作的話,時間和經驗上面會有很大的優勢。
03
不讀專升本,不代表不考本科
這時候肯定有小夥伴會有大大的疑問,我都去工作了,那我想提升學歷怎麼辦?
這應該是大家最擔憂的問題,這一點學長想著重說一說。
學歷是硬傷,因為起點就要比別人低。
專科畢業,中字頭單位就直接不用考慮,因為那種單位是不會到專科學校去校招的。
有關係的咱不說,沒關係的進去,說破大天,也很少有人會被聘為正式員工,基本上都是勞務派遣,也就是常說的合同工,享受不到正式員工的福利。
要知道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不是說明學歷歧視。
上帝都是公平的,你欠的一定會還。
想像一下我們都在進行一個賽跑遊戲,本次馬拉松分為兩個賽段,既前半場和後半場。
大專的和本科的一起賽跑。
本科生在前半段跑得比專科的快,但是專科生想超越本科生,後半段就必須奮力狂奔。
你在學生時代欠的學習債,那麼就只有現在工作上來還,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既然你不願意吃學習的苦,那麼就要吃生活的苦。
但是也有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
成人本科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在大專畢業的時候就去報名參加自考,本科同學拿到證的時候,你也拿到了。
這個證書是非常有用的。
當你遇見大型企業社會招聘的時候.....
當你的領導想提拔你的時候....
當你在轉為正式員工的時候....
當你想快速考一建的時候.....
........
雖然無法和全日制的本科相提並論,但是關鍵時刻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比如說考證:專科畢業四年,如果拿到了本科學歷,那就直接可以考一建
還有其他的幾種情況,等以後學長在以其他形式的文章告訴大家,這裡不展開說明。
04
總結
總結一下。
先找工作or先專升本?
先去找工作,如果發現不喜歡,立即止損,通過專升本的這一次機會,換個喜歡的專業。
還是決定要做造價,那麼先找工作就會比專升本快一點接觸實際工程,當然經驗累積也會多。
工作的時候並不會耽誤學歷的提升,該學習學習,改考證考證。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還是要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和對生活的熱愛。
所以學長還是認為大專畢業先找工作要更加合理一點。